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实用新型专利]
[12]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专利号 ZL
200620069826.4
[51]Int.CI.
H01Q 13/08 (2006.01)H01Q 9/30 (2006.01)
[45]授权公告日2007年3月21日[22]申请日2006.03.02[21]申请号200620069826.4
[73]专利权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地址215300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出口加工区[72]设计人尚兴科
[11]授权公告号CN 2881993Y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该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包括一接地底板、一天线振子以及连接该天线振子与该接地底板的馈电通路连接部,该接地底板一侧弯折设有馈电通路连接部,该馈电通路连接部远离该接地底板一端弯折设有一平行于接地底板的天线振子第一部分,该天线振子第一部分通过第一振子连接部、第二振子连接部、第三振子连接部,该第三振子连接部连接振子第二部分,该振子第二部分平行于该接地底板,该振子第二部分与接地底板之间设有一绝缘体介质。
200620069826.4
权 利 要 求 书
第1/1页
1、该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包括一接地底板、一天线振子以及连接该天线振子与该接地底板的馈电通路连接部,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底板一侧弯折设有馈电通路连接部,该馈电通路连接部远离该接地底板一端弯折设有一平行于接地底板的天线振子第一部分,该天线振子第一部分远离该馈电通路连接部一端弯折向接地底板方向设有一与该馈电通路连接部平行且共面的第一振子连接部,该第一振子连接部远离振子第一部分一端向该馈电通路连接部方向设有一与该第一振子连接部垂直且共面的第二振子连接部,该第二振子连接部远离该第一振子连接部一端弯折向接地底板方向设有一平行于接地底板的第三振子连接部,该第三振子连接部远离该第二振子连接部一端向该第一振子连接部方向设有一与该第三振子连接部垂直且共面的振子第二部分,该振子第二部分与接地底板之间设有一绝缘体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还包含有一馈线,该振子第一部分或者该振子第二部分上存在一馈点,该馈线包括有内芯线和屏蔽层,该内芯线一端电性连接在该馈点上,该屏蔽层一端电性连接在接地底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其特征在于,接地底板上有一缺口部分,该缺口部分长度为略长于该第二振子连接部,该缺口部分位置为该第二振子连接部在接地底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完全落在该缺口部分所在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导体片、第二辐射导体片长度、宽度皆相同,该第三辐射导体片长度小于该第一辐射导体片、第二辐射导体片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振子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接地底板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振子连接部的长度小于馈电通路连接部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绝缘体介质的高度恰好为该振子第二部分与接地底板之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绝缘体介质的平面形状为该振子第二部分的平面形状。
2
200620069826.4
说 明 书
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
第1/3页
【技朮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 【背景技朮】
随着通讯设备的微小化,必然地,天线的设计也相应地微小化。而天线微小化的解决方案,在现有技朮当中,已成为成熟的发展领域。例如,平面倒F型天线、高介电常数天线、隙缝天线、小型螺旋形天线以及微带天线等等,均为适应天线微小化所发展出的技朮。
平面倒F型天线(Planar Inverted-F Antenna,PIFA)即为一种常用的适用于通信终端的小型天线。它适应了电子装置微型化及设计简化的趋势,以及天线微型化的需求。这类天线的一个优点是可以有效减小占用空间及制造成本,另一个优点是在不同的工作坏境下,天线性能易于调节。
传统的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其基本结构为,一天线振子、一接地底板、以及连接天线振子与接地底板的连接部,它是由天线振子通过空气作为介质以电场或者磁场的形式产生激励或者共振来实现工作的,其天线振子通过单一的振子结构来调节所要工作的频段。相应地,在设计天线时,为了满足需求工作频段,也是通过调节该单一的天线振子的长度来实现。
以上传统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其由单一天线振子结构来实现天线的工作频段,在满足天线既定工作频段的情况下,天线整体长度受到天线振子长度的约束,而天线的整体占用空间又受到天线整体长度的影响。因而在既定工作频率的情况下,该类天线振子的长度较大,该类天线的整体长度较大,该类天线占用空间较大。实有必要对该类传统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进行改进,以提供一种占用空间更小的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占用空间更小的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该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采用缩短天线振子长度的方式,缩短天线整体长度,从而减小天线整体占用空间。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该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包括一接地底板、一天线振子以及连接该天线振子与该接地底板的馈电通路连接部,该接地底板一侧弯折设有馈电通路连接部,该馈电通路连接部远离该接地底板一端弯折设有一平行于接地底板的天线振子第一部分,该天线振子第一部分远离该馈电通路连接部一端弯折向接地底板方向设有一与该馈电通路连接部平行且共面的第一振子连接部,该第一振子连接部远
3
200620069826.4说 明 书 第2/3页
离振子第一部分一端向该馈电通路连接部方向设有一与该第一振子连接部垂直且共面的第二振子连接部,该第二振子连接部远离该第一振子连接部一端弯折向接地底板方向设有一平行于接地底板的第三振子连接部,该第三振子连接部远离该第二振子连接部一端向该第一振子连接部方向设有一与该第三振子连接部垂直且共面的振子第二部分,该振子第二部分与接地底板之间设有一绝缘体介质。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还包含有一馈线,该振子第一部分或者该振子第二部分上存在一馈点,该馈线包括有内芯线和屏蔽层,该内芯线一端电性连接在该馈点上,该屏蔽层一端电性连接在接地底板上。 特别地,接地底板上有一缺口部分,该缺口部分长度为略长于该第二振子连接部,该缺口部分位置为该第二振子连接部在接地底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完全落在该缺口部分所在区域。
特别地,该第三振子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接地底板的宽度。 特别地,该第一振子连接部的长度小于馈电通路连接部的长度。 特别地,该绝缘体介质的高度恰好为该振子第二部分与接地底板之间的距离。
特别地,该绝缘体介质的平面形状为该振子第二部分的平面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弯折结构,通过三个振子连接部分将振子两个部分连接起来,由振子两个部分取代先前单一的振子结构,并且该振子第二部分与接地底板之间设有绝缘体介质,可减少该振子第二部分的长度,从而减少该天线的整体长度,达到减小天线占用空间的目的。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展开尺寸图。
图3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尺寸图。 图4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尺寸图。 图5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尺寸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该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包括一接地底板1、一天线振子2以及连接该天线振子2与该接地底板1的馈电通路连接部3,该接地底板1一侧弯折设有馈电通路连接部3,该馈电通路连接部3远离该接地底板1一端弯折设有一平行于接地底板1的天线振子第
4
200620069826.4说 明 书 第3/3页
一部分21,该天线振子第一部分21远离该馈电通路连接部3一端弯折向接地底板1方向设有一与该馈电通路连接部3平行且共面的第一振子连接部22,该第一振子连接部22远离振子第一部分21一端向该馈电通路连接部3方向设有一与该第一振子连接部22垂直且共面的第二振子连接部23,该第二振子连接部23远离该第一振子连接部21一端弯折向接地底板1方向设有一平行于接地底板1的第三振子连接部24,该第三振子连接部24远离该第二振子连接部23一端向该第一振子连接部22方向设有一与该第三振子连接部24垂直且共面的振子第二部分25,该振子第二部分25与接地底板1之间设有一绝缘体介质4。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微型单频平面倒F型天线还包含有一馈线(未图示),该振子第一部分21或者该振子第二部分25上存在一馈点(图未示),该馈线(未图示)包括有内芯线和屏蔽层,该内芯线一端电性连接在该馈点(图未示)上,该屏蔽层一端电性连接在接地底板1上。
特别地,接地底板上有一缺口部分10,该缺口部分10长度为略长于该第二振子连接部23,该缺口部分10位置为该第二振子连接部23在接地底板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完全落在该缺口部分10所在区域。
特别地,该第三振子连接部24的长度小于接地底板1的宽度。 特别地,该第一振子连接部22的长度小于馈电通路连接部3的长度。 特别地,该绝缘体介质4的高度恰好为该振子第二部分25与接地底板1之间的距离。
特别地,该绝缘体介质4的平面形状为该振子第二部分25的平面形状。 请结合参考图2、图3、图4、图5,分别绘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展开尺寸图、侧视尺寸图、正视尺寸图、俯视尺寸图。由图中标示的尺寸可以看到,于本实施例,各个部分的具体尺寸。
本实用新型采用弯折结构,通过三个振子连接部分将振子两个部分连接起来,由振子两个部分取代先前单一的振子结构,并且该振子第二部分与接地底板之间设有绝缘体介质,可减少该振子第二部分的长度,从而减少该天线的整体长度,达到减小天线占用空间的目的。
5
200620069826.4
说 明 书 附 图
第1/4页
6
200620069826.4说 明 书 附 图 第2/4页
7
200620069826.4说 明 书 附 图 第3/4页
8
200620069826.4说 明 书 附 图 第4/4页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