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斡旋 瓶颈 毁家纾难 殉私枉法 B.赋与 联袂 纵横驰骋 怨天忧人 C.堕落 招揽 出奇致胜 要言不烦 D.影碟 绊脚 迫不及待 谈笑风生
2.下列各组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 A. 20年来因为内容一直没变,而且也与国家颁布的新法有抵触,近日,山东省人大
开始组织专家对我省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进行修改。
B. 由济南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共同主办的以迎全运、庆祝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群
众广场文化活动,将于4月底至10月底举办,启动仪式明日举行。
C. 归隐是旧式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适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D.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
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 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语文。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红的、黄的、粉的,各色玫瑰,相继绽放,惹得游人眼里一亮一亮的,美丽的花朵
了生活,普通的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
(2)尽管这只是一次,但特警们反应迅速,出击果断,身手敏捷,让我们对济南承办的
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的安保工作充满了信心。
(3)科学传播不可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
科学。
A.装点 演练 误解 B.装饰 演习 误解 C.装饰 演练 曲解 D.装点 演习 曲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 A.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
走出自己的路来。
B.股民的心理预期对股市的走向作用很大,去年下半年股市的持续下滑,股民们对国
家经济过度悲观的心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C.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9”巧妙组合,交相辉映,表达了
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多元文化融合的盛会的愿望。
D.他为人还是很不错的,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丁是丁,卯是卯,一点也不
晓得变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作为一支精神火炬,“五四”之所以永不熄灭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在那场运动中,青
春的炽热与愤怒的烈火点燃了赵家楼的那把大火吗?
B.在2019年4月进行的斯诺克世锦赛上,丁俊晖与梁文博、傅家俊和乔·斯威尔的
比赛,展现出了十足的魅力,他在比赛中的表现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
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D.市人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3日拉响防空警报是为了提醒市民警钟长鸣、居安
思危,勿忘81年前的“五三惨案”。
二、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戏曲脸谱与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脸谱中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救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在综合诸多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诸多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
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如中国画中“重神似”而“轻形似”的美学思想,就被运用到戏曲脸谱中,脸谱中的“离形”、“取形”、“传神”,就是中国画中“遗貌取神”的“重神似”的美学思想的体现。脸谱的构图章法也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插穿、避让、虚实、匀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总之,脸谱的创作与中国画创作一样,有谱有法。
戏曲产生于民间,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窗花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泥人、葫芦雕刻、建筑彩绘和雕刻等,都有戏曲人物形象,其中戏曲脸谱艺术也是其经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时也有与戏台上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这既是民间美术中感情的自由发挥的结果,又是对戏曲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的结果。不一定合科学规范,但却能传神写意。这样一来,脸谱与民间美术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的了。脸谱给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又给脸谱提供了可供吸取的丰富营养,而且民间美术为脸谱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戏曲人物形象(包括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
6.下列对“戏曲脸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戏曲脸谱注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寄寓褒贬,区别善恶,折射出儒家文化的伦
理道德观念。
B. 戏曲脸谱在用笔方式上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审美意识上明显受到
书法的影响。
C. 戏曲脸谱表现的题材有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窗花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
泥人、葫芦雕刻等等。
D. 戏曲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因而具有浓厚的
道德化倾向。
7. 本文的作者认为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以下说法不属于其依据
的一项是 ( ) A.脸谱艺术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在创作程序上与书法一样表现出程式
化特征。
B.“离形”、“取形”、“传神”,是中国画“遗貌取神”的美学思想在脸谱艺术中的集中
体现。
C.中国画讲究疏密、插穿、避让、虚实、匀衡等,戏曲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传统绘
画相通。
D.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戏曲脸谱艺术经常表现在民间美术中的人物
形象上。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也是如此,由此可知,脸谱
的创作与中国画创作一样,有谱有法。
B.戏曲艺术是在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起来的,儒家强调的忠、孝、节、义,
自然在戏曲中也有充分体现。
C.因为感情的自由发挥和对戏曲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的要求不同,因而,民间美术作
品中的脸谱,与戏台上有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
D.戏曲脸谱是在综合了中国古代各种艺术形式诸如京剧、书法、中国画、民间美术等
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传统艺术。
三、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覆考。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建初八年,迁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欲犯边。宜还其生口①,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恨之,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曰:“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帝竟从安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太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
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有司畏惮,莫敢言者。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窦氏大恨。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三十五》,有改动)
【注】:① 生口:指俘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覆考考:刑讯 B.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按:查办 C.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谢:拒绝 D.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遮:拦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 B.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 C.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 D.楚王英谋为逆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11.以下各项全都直接表现袁安正直、不畏权贵的一项是 ( ) ① 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 ② 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 ③ 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 ④ 司徒桓虞改议从安 ⑤ 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⑥ 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袁安平素行为高尚,起初任县功曹时,就拒绝了从事的私请。后来弹劾窦景,尽
管窦氏家族对他十分忌恨,但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的把柄。
B. 武威太守孟云和袁安都主张对已和亲的匈奴,应当归还俘虏以示抚慰。但公卿最
初都反对,太尉郑弘甚至指责主张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
C. 窦宪为求取功劳,北击匈奴。袁安认为匈奴不犯边塞,却兴师远征,不是为国考
虑的上策,他多次力谏,尽管奏章都被搁置,但他毫不动摇。
D. 楚王英阴谋叛乱,朝廷严加查处,受牵连获罪的人很多。袁安认为他们都是因酷
刑而屈招的,就不顾风险上书要求释放他们,最终使四百多家得以出狱。2019年山东省高考模拟考试
第Ⅱ卷(114分)
注意事项:
1.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11个小题,共114分。 四、 (24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3分)
(2) 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4分)
(3) 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两个小题。(8分)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①。
【注】:① 徂:过去。
(1) 这首诗前三联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3分)
(2)从全诗来看,诗人为什么而“倦”?这种“倦”在诗中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简
要分析。(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奚惆怅而独悲?(陶潜《归去来兮辞》)
(3) 接天莲叶无穷碧,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4)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
五、 (12分)
16.在济南举办全国第19届书博会期间,某学校举办一次中学生课外阅读经验交流活动,
目的是交流读书心得,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本次交流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70字)(5分)
17.城市形象广告是城市宣传地域特色、城市个性、文化历史、发展前景的重要手段,它的
用语须简明易懂,琅琅上口,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今年,济南是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主会场,请你为济南市写一则城市形象广告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4分)
例:四川都江堰市——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江苏扬州市——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人肉搜索是猫扑网首创的一种搜索方式,与“百度”不同,它更接近于“爱问”一类的提问回答网站。“人肉”一词虽然掺杂着黑色幽默的味道。但也准确地表明了其特点——搜索行为的原动力,不再像传统的搜索方式那样,仅仅依靠某个网络程序或者冰冷的互联网资料库,而是更多地靠无数有着真实血肉之躯的网民亲身参与,由他们用自身的知识、经验、信息渠道,向提问者送上部分答案,再由其他网友补充、完善,直到最后得出确切的答案。
请结合所给文字,给网络新词语“人肉搜索”下定义,不超过30个字。 人肉搜索是指。
六、 (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幸福一小时 奚同发
远远地站在那所大学门前,一直给工友神侃这是“我的大学”的杨小一心里怵怵的。舍不得花钱坐公交车的他,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虽然前些日子落了场雪,路面打滑,嘴里哈着白腾腾的雾气,但他的全身都热呼呼的。
其实小一来这座城市主要是想看看自己当年最想上的大学是啥样子。那所大学是他几年来天南海北打工的精神支柱。
扛了三个月的水泥沙包,在工友们一再请求下,包工头给每人发了50元零用钱。小一用30元在街头三轮车上买到一件棉衣。那天下午,他休了半天工,要穿着新衣服去看“我的大学”。
那所大学太气派了!那高楼、那道路、那残存些许落雪的绿草坪、那些仍然苍翠的大树,都让小一充满自豪。我的娘啊,这就是“我的大学”!
“干什么的?说你呢!”
呵斥声把美滋滋算盘着回去如何向工友们炫耀的小一吓了一跳,离大门十来米远保安就冲他喊。还真负责,瞧,“我的大学”连门口保安都比别的地方负责。毕竟心里有点怵,他磨磨蹭蹭过去,掏出平时自己都不舍得吸的烟递过去,怯怯地说,想进校园看看。保安乜斜了一眼他手里的烟,并没有接,“哼”了一声,说:“不行,学校是能乱看的?”
说了许多好话,最后杨小一不得不郑重地表示:到这座城市打工就是为了能来看看“我的大学”。保安突然笑出一句:“你的大学?”
话说到这儿,小一的脸由红变成青紫。失望至极的他决然转身,仅仅走了两三步,寻思着,就这样走了?不行。再次面对学校,他发现学校西墙外是农田,突然喜上眉梢。
他要沿校园外墙走一圈。墙外的农田里有积雪,一踩两脚泥。他顾不得许多,仰着脖颈,脚尖点地行走,目光贪婪地尽可能伸向一人多高的围墙里面:高耸的教学楼、幽静的小树林……
树丛阻挡了视线,小一急匆匆往前小跑,突然发现了围墙上的一个缺口,想都没想,他就从那儿跳了进去。“咚”的一声,躺在地上的小一全身泥水,原来缺口里侧是一片低洼,一滑一摔,疼得他叫出了声。望一眼斜西的太阳,他咬着牙急急地爬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向不远处的水泥大道。没想到,刚接近路边,正好有个保安迎上来问:你怎么回事?小一忙说,我跳墙进来,只想看看学校,没别的意思……
听他这么说,回过神儿的保安上去就扭住了他,一句也不听他解释。在保安室里,他那狼狈样显然被当成了贼,两手抱头蹲在墙角,裤带也被抽去。几人轮番审讯,说他如果再不老实就交给派出所。半个多小时也没审出什么,保安们对他放行了,并警告他不许再来,若再抓住,就怎么怎么样。
一名保安带他走向大门。此时的杨小一觉得很美气,心里暗暗地宣布:“我的大学”旅游正式开始。虽然受了罪,却能亲自走在校园里,幸福啊!望着学生们谈笑着从身边经过,他想,如果当年不是爹有病,家里没有钱,或许他就跟这些学生们一样。但此念头转瞬即逝,他如饥似渴地东张西望,教学楼、餐厅、实验楼、足球场、湖水……恨不得把这些都装进自己眼里。他很满足,“我的大学”比想象得还漂亮。
出门时,刚走过的笔直的大道上已不见了那个带他的保安的影子,门口还是原来的那个保安。他一眼就认出了小一,责问:你没登记怎么进去的?瞧你身上,咋回事?一看你就不是好人。门卫大声召唤同伴,杨小一又一次双手抱头蹲在保安室的墙角。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9年第5期,有改动)
19.请根据小说内容,谈一谈“小一的脸由红变成青紫”的原因。(4分)
20.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杨小一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4分)
21.对于文中保安对待杨小一的态度和做法,人们有不同的观点,请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4分)
22.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以“幸福一小时”为题目。(6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感恩老兵
湛蓝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在法兰西六月的晨风中,一队身着军服的耄耋老人蹒跚着走来。清朗的阳光打在他们脸上,他们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
军乐队奏响了迎宾曲,礼炮轰鸣,年轻的军官和士兵们庄严地抬起右臂——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女王站起来了,总统站起来了,总理、首相和部长们站起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民众也站起来了,并且用不同的语言欢呼——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
这是在诺曼底——这些耄耋老人都是60年前在这里登陆的老兵。他们的很多战友长眠在这里,他们自己也曾经准备把血洒在奥马哈海滩上。今天他们之所以故地重游,就是为了接受欢呼,享受荣耀。希拉克总统在一个礼宾官的陪同下,再次向他们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然后致辞说,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老兵此时此刻都在想些什么?我不得而知。曾经拍摄了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纪念仪式后引用父亲当年的一句话形容这些健在老兵的心境:“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老兵们可以放心了,他们不仅没有被遗忘,在这一刻还成了全世界注目的中心。60年前的“D-day”,当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上滩头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会有今天;但有了今天,他们当年的牺牲,便全都得到了补偿。
诺曼底的庆典也吸引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的目光,有的媒体开始寻找参加过登陆作战的中国人。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固然值得给予最大的关注,但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老兵,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我们同样的关注呢?那些在卢沟桥、平型关、台儿庄以及在八年漫长的战争中,所有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他们都在哪里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选一个适当的日子,比如“7·7卢沟桥事变纪念日”、“8·15日本投降纪念日”或者“9·3抗战胜利纪念日”,让他们胸前挂满勋章,接受我们的欢呼和敬意?然后庄严地告诉他们:中国和亚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凋零。抗战爆发时20岁的老兵,今年就应该是87岁高龄了;抗战胜利时20岁的老兵,今年也应该是79岁高龄了。一位接受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美国老兵霍斯勒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明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我希望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隆重的庆典,能够听到有人对他们说“我们永远感激”;能够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也听到他们欣慰地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新民晚报2004年7月8日)
19.就整篇文章而言,开头两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0.第5自然段作者说,“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这种“难
以言说的复杂感觉”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21.如何理解“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
意?(4分)
22.在第15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本文深受评委们的青睐而荣获一等奖。请结合新
闻主题和写法谈谈其获奖的理由。(6分) 七、(60分)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23.作文。(60分)
以“曲与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话题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23.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联想或感悟要与图画的寓意相关。② 立意自定。③ 题目自拟。④ 文体自选。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15分)
1.D(A.殉→徇B.与→予忧→尤C.致→制)
2.C(A.引号改为书名号。B.迎全运、庆祝建国60周年,应加上引号。D.去掉冒号) 3. A(装点:装饰点缀。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演练:训
练演习;演习:实地练习,多指军事方面。误解:理解得不正确,或者是指不正确的理解;曲解:错误地揭示客观事实或别人的愿意,多指故意的。)
4. B(A.邯郸学步: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自己的特长。属于语意用错。C.交相
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属于使用对象错,应为“相得益彰”。D.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对事情认真,一点儿也不含糊、不马虎。属于感情色彩不合语境)。 5. D ( A.成分赘余。B.表意不明,“他”指代不明。C.成分残缺,“站在”缺少宾语
中心语,在“小康”后应加一个“的高度”之类的词语)。 二、 (9分)
6.C(戏曲脸谱与民间美术关系颠倒,应该为脸谱艺术是民间美术表现的题材之一) 7.D(此项阐述的是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而非审美意识的影响) 8.B(A.“脸谱也是如此”偷换了内容。C.因果倒置。D.无中生有,本文没有谈到京剧。) 三、 (12分) 9.C(谢:谢罪)
10.A(连词,表示转折。B.代词,……的人;助词,句中表示停顿。C.连词,来,表
示目的;介词,把。D.动词,做;介词,替)
11.B(① 说明袁安刚到任④ 只能说是间接⑤ 谢罪之举,看不出题干所要求的意思)
12.D(“袁安认为他们都是因酷刑而屈招的”不正确,应是袁安要求将其中没有明确证据
的犯人释放) 四、 (24分) 13.(1) 如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担罪责,不会因此连累你们。注:每句1分,得
分点为“合”“坐”“相及”
(2) 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中原的优待和宽容,又使边境百姓
得到安定,确实是有利的。注:每句1分,得分点为“负信”“还”“贷”“诚便” (3) 凡政策都由众人决定,你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注:3分,得分点为“定”“尤”
“谢”。 附参考译文: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袁安为人严肃庄重有威望,受到当地人尊敬。起初任县功曹,携带着檄文见从事,从事通过袁安送信给县令。袁安说:“公事有邮驿办理,私下请求则不是功曹所应做的。”推辞而没有接受,从事因害怕而没再请托。
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此事交由郡审理。第二年,三府推举袁安任命他为楚郡太守。此时刘英供辞所牵连并被逮捕的有数千人,显宗十分愤怒,官吏追查十分急迫,被捕的人因痛苦不堪而屈招,惨死的人很多。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府丞、掾史都叩头力争,认为这是偏袒附和反叛之人,在法律上是同罪,不同意他的做法。袁安说:“如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担罪责,不会因此连累你们。”于是分条详细上奏。皇帝醒悟了,立即批复同意,因此有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建初八年,升任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奏:“北虏既然已经和亲,而我们又前往掠夺他们(的土地),北方的单于认为我们欺负他们,谋划着侵犯我们的边境。我们应该将俘虏归还他们,来安抚他们。”皇帝召百官在朝堂上商议。公卿都说夷狄狡诈,贪心从不满足,得到我们归还的俘虏之后,就会狂妄自大,因而不能同意。惟独袁安说:“北虏遣使奉献贡礼和亲,在边境捕获到人口时,便把他们交还我方,这是表明他们畏惧威严,而不是首先违背誓约。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中原的优待和宽容,又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定,确实是有利的。”司徒桓虞改变看法而依从袁安。太尉郑弘不满,说:“各位说应当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司隶校尉也上奏,袁安等人都上交印绶谢罪。肃宗下诏回复说:“议而不决,各持己见。凡政策都由众人决定,你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皇帝最终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任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掌管朝政,太后兄车骑将军窦宪北击匈奴,袁安与九卿到朝廷上书劝谏,认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我们却无故兴师远途跋涉,浪费国家财用,到万里之外去求取功劳,这不是为国家考虑的上策。然而接连几次上书都被搁置不发。九卿也都渐渐不再上奏。惟有袁安坚持正道不肯改变,直至摘下官帽在朝廷上争论了十几次。太后不听从,众人都为他感到危险恐惧,然而袁安神色自若。
窦宪出征之后,他的弟弟执金吾窦景专掌大权,公然在京师派门客拦路抢夺百姓财物。有关主管官员害怕,不敢上报。袁安便弹劾窦景使官民不安,应当受到公开的处罚,奏章被搁置没有回音。窦氏家族十分忌恨。但袁安平素行为高尚,因此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的把柄。 14.(1) 要点:营造了一个凄清、悲凉的氛围。分析:略。注:要点1分,分析2分。意
思对即可,共3分。
(2) 第一问:因战乱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的种种不幸而过度忧愁。注:意思对即
可,共2分。学生如答,诗人一夜未睡,不给分。第二问:首先,通过前面六句的景物描写体现出来。从“竹凉侵卧内”开始,到深夜的“重露成涓滴”以及月照中天(稀星乍有无),再到破晓前的“暗飞萤自照”和清晨的栖宿水溪边的小鸟“相呼”,诗人无法
入眠,精神一直在活动,人也在院落中走动。其次,通过最后两句的抒情表现出来。“倦”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因国家处于战乱状态而久久不能入眠的清醒使诗人精神上倍感痛苦,与后面的“空悲”相辅相成。从整首诗来看,只写“夜”,不言“倦”,只写“耀乎外”的景,不写“融乎内”的情,但是诗人的羁孤老倦之态,忧国忧时之情,已经从这特定的“情中之景”里鲜明地流露出来。注: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3分。学生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应酌情给分。 15.(1) 潦水尽而寒潭清/虽九死其犹未悔 (2) 秦人不暇自哀/既自以心为形役 (3) 映日荷花别样红/辩乎荣辱之境
(4) 庄生晓梦迷蝴蝶/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注:每小题2分,每篇文章或者诗词1分;
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如四个小题都答,按前三小题批阅。 五、 (12分)
16.示例:有人说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的确,烦恼时,它是一声温柔的安慰;疲惫时,
它是一杯芬芳的香茗;无聊时,它是一位贴心的密友……书山有路勤为径,书海有舟,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就是要共享这份在书海中跋涉的乐趣,在书海中扬帆的快意。要求:主题突出,内容相关,语言畅达,有文采。注:满分5分
17.答案略。评分标准:能突出济南特色,2分;语言精练,有意蕴,1分;修辞方法正确,
1分;共4分
18.针对某个问题,由网民亲自参与,共同寻找出确切答案的搜索方式。注:三个要素缺一
不可,某个问题、网民亲自参与、共同寻找确切答案。一条1分,共3分。 六、 (18分) (一)
19.杨小一的脸发红是因为终于见到了“我的大学”的激动、兴奋,(1分)和想进去又有
些顾虑的发怵、紧张、自卑、羞怯;(1分)“变成青紫”则是因为不能进入校园而着急、绝望,(1分)和自己的真情告白被保安蔑视、讥笑所造成的窘迫、羞辱和伤害。(1分)注:每个要点1分,共4分。
20.① 诚实、善良、安分守己、不善言辞,节俭、吃苦耐劳,为了低微的收入而四处奔波。
② 长期贫苦的生活已使他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没有了太多、太高的要求,很容易满足。他想进入“我的大学”看一看的愿望是那么卑微而可怜,而实现的过程又是那么辛酸而艰难,可他却感到了无限的幸福。③ 心态平和,不怨天尤人,不埋怨抱屈。对因贫困而失去考入“我的大学”的机会,他不抱怨悔恨;对保安的过分也没有怨言。④ 委曲求全,不思抗争。在无力改变的现实面前,他只是选择默默忍让和承受,无论是命运的不公还是保安的歧视。注:每个方面要点1分,分析1分,答对两个方面即可得满分4分。
21.本题为开放式题目,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皆可酌情得分。参
考观点:① 保安的态度和做法不对,太过分了。他们冷漠、生硬、粗暴、蛮横,居高临下、仗势欺人;缺乏同情心和人情味,没有热情、理解和人文关怀;以衣帽取人,歧视民工,等等。② 保安的态度和做法正确,无不当和过分之处。他们坚持原则,忠于职守,认真负责,不放过任何一个闲杂和可疑人员。③ 保安的态度和做法不尽如人意,有些过分,但他们坚持原则,忠于职守,认真负责,还是可以肯定的。注:要点1分,分析3分。共4分。
22.提示:应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三方面考虑。① 就小说中的人物杨小一的感受来说,
他终于实现了想看看自己当年最想上的大学的愿望,感觉十分地满足和幸福。
② 杨小一为了圆这一微不足道甚至可怜的梦付出了过多的热情和沉重得不成比例的代
价,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和屈辱,可以说是“屈辱一小时”“痛苦一小时”,与杨小一的感受形成巨大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③ 这种巨大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可以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注:每个要点2分,共6分。 (二) 19.(1) 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和感染力。注:一句1分,共2分。
(2) 引起下文。与下文中国参加抗战的老兵的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为作者写对中国
抗战老兵处境的感慨与思考作铺垫。注:一个要点1分,共2分。 20.(1) 事到跟前才想起,是否晚了些;
(2) 为什么偏偏是媒体,而不是政府出面;
(3) 这样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是否也应该在抗战60周年时举行一次;
(4) 在我们给予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以最大的关注的同时,却为什么没有给予那
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中国老兵以应有的、同样的关注。注:答对一点得1分,共4分;如有其他解释,只要合理也应给分,答对四点即可。 21.这些老人会相继离开人世;(2分) 我们丧失感恩老人的机会,就等于忘记那段历史;
这会让我们有愧于这些老人,有愧于历史;(1分)更丢失了一个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的机会,使我们变得麻木。(1分)注:意思对即可,共4分。 22.新闻主题:(1) 在文中,作者直接亮出了观点“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
他从法兰西举办的隆重庆祝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看到并想到了别人没有看到、想到的东西——“感恩老兵”。这一主题反映出了作者可贵的独特视角和敏锐的新闻敏感。(3分)
或者(2) 这篇新闻主题思想针性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忘记了感恩,这几乎成了一种可怕的时代病。针对现实存在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感恩老兵》一文告诉人们:“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3分) 注:能答对一条即可给满分3分。 写法:(1) 视角独特,主题新颖。能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一般情况下,新闻记者都是直接报道事情经过,而没有由此及彼的展开想象,提出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3分)
或者(2) 真实记录,生动感人。在文中,作者不但真实地纪录了庆典现场,而且也真实抒写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了社会的真实一面,触及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而使文章感人至深。(3分)
注:能答对一条即可给满分3分。 评分标准:主题、写法各3分。 七、(60分)
23.参照2019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注:内容上,一等、二等都属于“符合”(不再叫“切合”)题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