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方歌巧记 最新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大柴胡汤★ 少阳邪热未解,内传阳明,实+热积滞(仍然以少阳病为主) 29蒿芩清胆汤★ 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内阻 少阳阳明合病 和解少阳 内泻热结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胸胁胀疼,小便短少,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舌红苔白腻,脉数弦滑 君:柴胡 臣:黄芩大黄枳实 姜芩药枣夏川军,枳实柴胡、黄芩、、枳实、大黄、(为了)大柴胡 生姜 白芍、半夏、大枣 江琴要找夏川军,只是(为了)打豺虎 君:青蒿黄芩 臣:半夏竹茹 青蒿、黄芩、淡竹茹、姜半夏、赤茯苓、生枳壳、广陈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碧玉散+赤茯苓:清热利湿解毒导邪从下而出 枳壳+陈皮—行气消痰散结除痞 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内阻之少阳湿热证 清胆利湿, 君蒿芩 和胃化痰 臣夏茹 蒿芩夏芩,竹陈枳黛滑草。 高琴下令,诸臣只戴花草。 3.2调和肝脾: 1. 四逆散 2. 逍遥散 3. 痛泻要方 30四逆散★ 阳气内郁之四逆 肝脾不和疼痛 阳郁厥逆之证,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证 肝郁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证 脾虚肝旺之痛泻 透邪解郁,手足不温,泄利,君:柴胡 臣:芍药 (四逆)枳芍甘柴。 疏肝理脾 胁肋胀闷,脘腹疼柴胡、炙干草、枳实、芍药 四逆只烧干柴。 痛,脉弦 31逍遥散★ 肝郁+血虚+脾弱 疏肝解郁,两胁作痛,头痛目养血健脾 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补脾柔肝,腹痛,泄泻,泻必祛湿止泻 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君:柴胡 臣:当归白芍 佐:白术茯苓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 (逍遥)胡姜荷草,药归术苓。 (逍遥)湖江河草,要归树林。 32痛泻要方★ 脾虚肝旺,木乘脾土,清浊升降失常 33半夏泻心汤★ 寒热错杂胃肠升降失常(吐泻) 君:白术(补脾--止泻) (痛泻要方),陈药术防。 臣:白芍(柔肝--止痛) (痛泻要方),臣要住房。 炒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陈皮化湿行气 防风升阳止泻 3.3调和肠胃: 1. 半夏泻心汤 肠胃不和寒热互结之心下痞证 寒热平调, 心下痞满,满而不君:半夏 臣:干姜黄芩黄连 半夏(泻心),三人连芩。 散结除痞 痛,呕吐,肠鸣下君散结除痞 臣寒热平调 半夏(泻心),三人练琴。 痢,舌苔腻而微黄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 人参+大枣:1.补脾胃促运 2防止温燥,苦寒药伤虚土 4.清热剂: 1. 清气分热 2. 清营涼血 3. 清热解毒 4. 清脏腑热 5. 清虚热 4.1清气分热: 1.白虎汤 2.竹叶石膏汤 38白虎汤★ 温病邪热内传气分(气分热盛) 39竹叶石膏汤★ 余热未清 气津两伤 阳明气分热盛证 气分热盛 津液亏损 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热入营分清热生津 伤寒化热 内传阳明(津液亏损) 身大热,汗大出,君:石膏 臣:知母 口大渴,脉洪大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白虎)粳石母甘, (白虎)精食母肝 清热生津,身热,多汗,气逆益气和胃 欲呕,烦渴喜饮,口干,舌红少津,脉虚数 君:竹叶石膏 臣:人参麦冬 竹甘夏石人麦米。 君:清热生津 臣:益气和胃 竹竿下十人卖米。 石膏、竹叶、半夏、麦门冬 人参、炙甘草、粳米 4.2清营涼血: 1. 清营汤 2. 犀角地黄汤 40清营汤★ 清营解毒,身热夜甚,口渴或君:犀角 臣:增液汤 (淸营)翘黄地竹犀丹麦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3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温热病热入营分耗伤营阴,但未入血 41犀角地黄汤★ 温热病热邪深陷血分,动血耗血所致 42黃连解毒汤★ 火热毒盛,充斥三焦,波及上下内外 43普济消毒饮★ 风热疫毒壅与上焦,攻冲头目 证 透热养阴 不渴,神烦少寐,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银元。 谵语目喜开,或闭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淸营)翘皇帝住西单卖不一,斑疹隐隐,黄连、银花、连翘 银元。 舌绛干,脉数 犀地牡丹芍,(清热凉血好)。 西地牡丹少,(清热凉血好)。 1热入血分证2热伤血络证3.蓄血发狂证 三焦火毒热盛证 2.痈肿疔毒 清热解毒,身热谵语,斑色紫君:犀角 臣:生地 凉血散瘀 黑,吐血,便血衄犀角(水牛角代)、生地、 血,尿血,舌绛, 芍药、 丹皮 脉数 4.3清热解毒: 1. 黃连解毒汤 2. 凉膈散 3. 普济消毒饮 4. 仙方活命饮 泻火解毒 大热烦躁,错语不眠,口燥咽干,吐衄,发斑,痈肿疔毒,舌紅苔黃,脉數有力 君:黄连 臣:黄芩 黄连 栀子 黄芩 黄柏 黄连芩栀柏。 黄连请侄伯。 栀子三黄 大头瘟 清热解毒,恶寒发热,咽喉不大头天行 疏风散邪 利,舌燥口渴,头面红肿痛,目不能开,舌红苔黃,脉浮数有力 上中二焦火热证 泻火通便,身热口渴,胸膈烦清上泄下 热,面赤唇焦,口舌生疮,咽痛,吐衄,便秘溲赤 君:黄芩黄连[酒芩酒连] 臣:荷牛连蚕 黄芩、黄连、陈皮、生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 君:连翘 臣:黄芩栀子 连翘、川大黄、朴硝、甘草、山栀子仁、薄荷、黄芩、竹叶、蜜 (普济)荷(坤)参芩翘马,蓝胡陈梗连甘蚕牛。 (普济)和(坤)生擒俏马,兰狐陈更连赶残牛。 陈梗连玄胡草双黄 蓝马荷牛升僵蚕 (凉腷)竹甘栀连,黄朴蜜薄芩。朴:朴硝 (凉腷)竹竿支帘,皇甫谧拨琴。 银风芷药贝草天,当甲没乳角陈酒(仙方) 迎风只要背朝天,当甲没乳叫陈酒(仙方) 44凉膈散★ 上有无形之火热 中有有形之积滞 45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49泻白散★ 肺有伏火郁热 肺气不降而喘咳 肺热伤阴而热蒸 痈疡肿毒初起 清热解毒,红肿焮痛,身热凛金银花、白芷、贝母、防风、消肿潰堅,寒,苔薄白或黃,赤芍、当归尾、甘草、皂角活血止痛 脉数有力 刺、制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陈皮 清泻肺热,气喘咳嗽,皮肤蒸平喘止咳 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黃 清肝胆实火 泻肝胆湿热 头痛目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有力,胁痛 口苦,耳聋 耳肿,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带下黄臭 4.4清脏腑热: 1. 泻白散2. 龙胆泻肝汤3. 左金丸(六一丸) 4.清胃散 5.玉女煎 6. 芍药汤 7. 白头翁汤8. 苇茎汤 肺热喘咳证 君:桑白皮 臣:地骨皮 白骨粳草泻白散 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白骨精炒泻白散。 粳米 君:龙胆草 臣:黄芩山栀子 龙胆草 柴胡 泽泻 木通 黄芩 栀子 当归 生地 生甘草 47和44都是臣黄芩栀子 君:黄连 臣:吴茱萸 黄连、吴茱萸 (6:1) 实则泻其子 君:黄连 臣:升麻 黄连、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升麻 胡归生龙子,芩山草朩泽。 狐龟生龙子,黄芩草木折。 (左金)茱连。 (佐金)珠联。 (清胃)当地连升丹。 (清味)当地炼升丹。 47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1.肝胆实火上炎证 2.肝胆湿热下注证 48左金丸 ,六一丸★肝郁化火肝火犯胃胃失和降 51清胃散★ 胃有积热循阳明经上攻所致 肝火犯胃(之呕吐)证 清泻肝火,胁肋疼痛,嘈杂吞降逆止呕 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唇舌颊腮肿痛,牙龈腐烂胃火牙痛 清胃凉血 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4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等,舌红苔黄,脉滑数 52玉女煎★ 阳明有余上攻少 阴不足虚火内扰 胃热阴虚证 湿热壅滞肠道气血失和之湿热痢疾 清胃热君, 头痛,牙痛,牙龈君:石膏 臣:熟地 滋肾阴臣 出血,烦热干渴,石膏 熟地 麦冬 知母 牛舌红苔黄而干 膝 玉女膏熟地麦母牛。 玉女高熟地卖母牛。 53芍药汤★ 湿热壅于肠道 壅滞气机 气血失和 清热燥湿,下痢脓血,赤白相调气和血 兼,或白多赤少,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黃腻 清湿热:黄芩黄连 芩香莲当官,大草药榔。 导积滞:大黄木香槟榔 秦香莲当官,大吵要郎。 和气血:当归白芍 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 君:白头翁 臣:黄连黄柏 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www.zhongjingyanjiu.cn 白头翁连柏秦。 白头翁练百琴。 54白头翁汤★ 热毒壅滞肠道 深陷血分 热毒深陷血分下注大肠之热毒痢疾 清热解毒,便脓血,赤多白凉血止痢 少,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 解表清里 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身有微热,咳嗽痰多,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黃腻,脉滑数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葛根黄芩黄连表邪未解汤P《伤寒论》 邪热入里之协热下利证 苇茎汤Z《备急君:葛根 臣:黄芩黄连 葛根芩连草,清里又解葛根、炙甘草、黄芩、黄连 表 葛根芩连草,清里又解表 苇茎、薏苡仁、冬瓜、桃仁 苇仁瓣桃 伟人搬桃 肺痈 千金要方》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4.5清虚热: 1.青蒿鳖甲汤 58青蒿鳖甲汤★ 温病后期,热伏阴分,耗伤阴液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养阴透热 君:青蒿鳖甲 臣:生地知母 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贾母地青丹。 丹皮 青蒿鳖甲汤 贾母递清丹。 君:香薷 臣:厚朴 香薷扁姜制厚朴 香薷、炒白扁豆、姜制厚朴 祛暑剂: 1. 香薷散 2. 六一散 3. 清暑益气汤 香薷散Z 阴暑 祛暑解表,恶寒发热,无汗头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于湿所致 55六一散★ 《伤寒直格》 化湿和中 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腹痛吐泻 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泄泻 暑热夹湿清暑利湿 之暑湿证 膀胱湿热下注证 暑热气津两伤证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君:滑石 佐使:甘草 滑石、甘草 (六一儿童玩)滑甘 (六一儿童玩)滑杆。 清暑益气汤Z《温热经纬》 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君: 西洋参、西瓜翠衣 西洋参、西瓜翠衣、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 (清暑)西斛荷叶翠, 知连麦草粳 (清树)西湖荷叶翠, 枝连麦草茎 5.温里剂: 1. 温中祛寒 2. 回阳救逆 3. 温经散寒 5.1温中祛寒: 1.理中丸 2.小建中汤 3.吴茱萸汤 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5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61理中丸★ 《伤寒论》 3.小儿慢惊,病后喜吐涎霍乱胸痹由中焦虚寒所致 温中散寒,脘腹疼痛喜温欲君:干姜 臣:人参 (理中)人姜术甘。 证2.阳虚补气健脾 按,自利不渴畏寒干姜、人参、炙甘草、白术 (李仲)人将猪赶。 失血证,漠, 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 脾胃虚寒62小建中汤★ 中焦虚寒温中补虚,腹痛喜温喜按,面中焦虚寒 化源之虚劳里和里缓急 色无华,舌淡苔不足 阴阳失调 急证虚劳白,虚烦心悸,手心悸证虚足烦热,咽干口劳发热证 燥,脉细弦 63吴茱萸汤★ 肝胃虚寒 浊阴上逆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虚寒呕吐证 饴糖 臣:芍药桂枝 小建中三桂药糖。 饴糖、芍药、桂枝、炙甘草、小见中三跪要糖。 生姜、大枣 温中补虚,食谷欲呕,畏寒喜君:吴茱萸 臣:生姜 降逆止呕 热,或胃脘痛,吞吴茱萸 人参 大枣 生姜酸嘈杂,或厥阴头www.zhongjingyanjiu.cn 痛,干呕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回阳救逆 四肢厥逆,恶寒倦卧,腹痛下利,舌淡苔白,脉微 君:生附子 臣:干姜 生附子、干姜、炙甘草 吴萸人姜枣。 吴萸扔姜枣。 5.2回阳救逆: 1. 四逆汤 2. 回阳救急汤 64四逆汤★ 阴寒内盛 阳气衰微 65回阳救急汤★ 《伤寒六书》 心肾阳衰寒厥证 四逆附子草干姜。 四妮父子炒干姜。 药味直接记忆 附子五人半草姜,茯术肉皮香 父子五人拌草姜,服猪肉皮香 寒邪直中回阳救急,恶寒踡卧,四肢厥熟附子、干姜、肉桂、人参、三阴,真益气生脉 冷或身寒战慄,唇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阳衰微证 指青紫,神衰欲五味子、半夏、麝香、生姜 寐,吐泻腹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数甚或无脉 血虚寒凝经脉证 温经散寒,手足厥寒,肢体疼养血通脉 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5.3温经散寒: 1. 当归四逆汤 2. 阳和汤 66当归四逆汤★ 血虚阳衰经脉受寒,凝滞不通 68阳和汤★ 《外科证治全生集》 君:当归 臣:桂枝芍药 通枣草药,桂当细辛。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童造草药,贵当细心。 炙甘草、通草、大枣 (阳和)麻熟地姜芥草鹿肉。 (阳和)麻熟地姜芥炒鹿肉。 阴疽属于阳虚寒凝证 温阳补血,漫肿无头,皮色不 散寒通滞 变,酸痛无热,口熟地、鹿角胶、肉桂、麻黄、中不渴,舌淡苔白芥子、炮姜、生甘草 白,脉沉细或迟细 6.补益剂: 1.补气 2.补血 3.气血双补 4.补阴 5.补阳 6.阴阳并补 6.1补气: 1. 四君子汤 2. 参苓白术散 3. 补中益气汤 4. 生脉散 5. 玉屏风散 69四君子汤★ 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气血生化无源 脾胃气虚证 脾虚挟湿证 益气健脾 面色恍白,语音低微 ,气短乏力,食少便溏 君:人参 臣:白术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君:四君子 臣:山药莲子肉扁豆薏苡仁 人参、白术、白茯苓、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甘草、山药、大枣 参苓术草(四君子)。 森林树草(四君子)。 参苓术草秸连豆砂薏山药。 森林术草接连斗杀一山妖。 70参苓白术散★ 脾胃气虚 湿浊阻滞 71补中益气汤★ 脾胃气虚 益气健脾,饮食不化,胸脘痞渗湿止泻 满,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补中益气,饮食减少,体倦肢升阳举陷 软,少气懒言 ,面色恍白,大便稀脾胃气虚证重证,气虚下陷君:黄芪 臣:四君子去茯苓 (补中益气)甘胡,陈人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芪麻当术。 陈皮、升麻、柴胡、白术 (补中义气)赶虎,陈人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6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中气下陷 气虚发热 证,气虚发热证 溏.脱肛,子宫脱垂,久泄久痢,崩漏,气短乏力.身热,自汗,渴喜热饮 ,气短乏力 君:人参 臣:麦冬 人参、麦冬、五味子 骑马挡猪。 73生脉散★ 气阴两伤 温热暑热益气生津,汗多神疲,体倦乏耗气伤阴敛阴止汗 力,气短懒言,咽证.久咳干口渴.干咳少肺虚,气痰,短气自汗,口阴两虚证 干舌 肺卫气虚腠理失固之表虚自汗 益气固表止汗 汗出恶风,面色恍白 生脉麦五味人参, 热伤气阴此方治 生脉卖五味人参,热伤气阴此方治。 玉屏风,芪术防。 欲停风,齐住房。 72玉屏风散★ 肺卫气虚 腠理疏松失固 完带汤P《傅青主女科》 君:黄芪 臣:白术 黄芪、防风、白术 带下色白或淡黄,清稀如涕,肢体倦怠,舌淡苔白,脉缓或濡缓 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 , 脾虚肝郁补脾疏肝,湿浊带下 化湿止带 [白带] 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 完带苍山胡皮芍,白人芥车草 (完带)苍山狐皮少,白人借车草 四物药当地芎。 四物要当地熊。 6.2补血: 1.四物汤 2.当归补血汤 3.归脾汤 75四物汤★ 营血虚滞, 血行不畅 营血虚+滞证 补血和血 补气生血 君:熟地 臣:当归 熟地、当归、川芎、白芍 76当归补血汤★ 阴血亏虚 阳浮于外 阴血亏虚阳浮于外之血虚发热证 肌热面红,烦渴欲君:黄芪 臣:当归 饮,脉洪大而虚,黄芪、当归 重按无力,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疮疡溃后,久不愈合 当归(补血)芪,(生血又补气)。 当归(补血)奇,(生血又补气)。 (归脾)四君枣芪归,远志龙眼香。 (归脾)四君找奇龟,远知龙眼香。 77归脾汤★ 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 气血两亏 78八珍汤★ 《正体类要》 心脾气血益气养血,心悸怔忡,健忘失君:人参 龙眼肉 两虚证,健脾养心 眠,面色萎黄,体黄芪、龙眼肉、白术、茯神、脾不统血 倦食少,盗汗虚热 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 气血两虚证 益气补血 6.3气血双补: 1. 八珍汤 2. 炙甘草汤 面色苍白或萎黄,人参、熟地黄、白术、白茯八珍四君四物三。 头晕目眩,心悸怔苓、当归、川芎、白芍药、忡,四肢倦怠,气炙甘草、生姜、大枣 短懒言,饮食减少,头晕目眩 心动悸,脉结代,虚羸少气,舌光少苔,质干瘦 ,咳嗽,咳痰不多,涎唾多 ,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大便干结,脉虚数,咽干舌燥 生地、炙甘草、生姜、人参、(复脉)胶参麦草地,麻桂桂枝、阿胶、麦冬、麻仁、大人姜酒 大枣 (复脉)浇生麦草地,麻桂大人奖酒 2.炙甘草汤P《伤寒论》 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虚劳肺痿证 益气养血,通阳复脉 滋阴补肺 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7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6.4补阴: 1. 六味地黄丸 2. 大补阴丸 3. 一贯煎 80六味地黄丸★肾阴虚 虚热内扰 肾阴虚证 滋阴补肾 [虚热内扰] 腰膝酸软,牙齿动摇,足膝作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牙齿动摇,足膝作痛 ,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 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足膝疼痛 ,咳嗽咳血,心烦易怒 胸脘胁痛,吞酸吐苦 ,口咽干燥,舌红少苔 ,疝气瘕聚 君:熟地 臣: 山萸肉 山药 苓山地黄,牡丹山萸泻。 熟地 山萸肉 山药 泽泻 灵山地黄,牡丹山萸谢。 丹皮 茯苓 82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 肝肾阴虚火旺证 滋阴降火 君:熟地龟板 臣:黄柏知母 柏知地龟密脊(补阴)。 熟地、龟板、黄柏、知母、百只地龟密集(补阴)。 猪脊髓 君:生地 臣: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 生地、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 当地一贯杀狗卖金鍊。 当地一贯沙枸麦金楝。 84一贯煎★ 肝肾阴虚《继名医类案》 肝气不舒证 滋阴疏肝 左归丸 真阴不足滋阴补肾 精髓亏损 益精填髓 肾阳不足证 补肾助阳 6.4补阳: 1.肾气丸 2.右归丸 88肾气丸★ 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 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泻,痰饮,水肿,化液,水饮内停,脚气,转胞,消渴 君:生地 臣: 山药山茱萸附子桂枝 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 (肾气)附桂牡黄萸药茯泻。 (神气)富贵母黄鱼要腹泻。 右归丸 肾阳不足温补肾阳命门火衰 益精填髓 暗痱 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6.6阴阳并补: 1. 地黄饮子 90地黄饮子★ 《黄帝素问宣明论》 舌强,不能言 ,足废,不能用 ,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 君:熟地 臣: 熟地黄、肉苁蓉、巴戟天、山茱萸、石斛、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冬、菖蒲、远志、生姜、大枣、薄荷 地荷附官苁远冬茯斛,菖姜枣巴萸味。 地河副官从远东赴湖,尝姜枣巴鱼味。 7.固涩剂: 1. 固表止汗 2. 敛肺止咳 3. 涩肠固脱 4. 涩精止遗 5. 固崩止带 7.1固表止汗: 1. 牡蛎散 93牡蛎散★ 卫外不固卫外不固津液津液外泄外泄 耗伤心气 之自汗,盗汗 7.2敛肺止咳: 1.九仙散 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8 页 共 18 页 益气固表,身常自汗,夜卧尤君:牡蛎 臣:黄芪 芪麻麦牡蛎 敛阴止汗 甚,心悸惊惕,短牡蛎、黄芪、麻黄根、小麦 骑马卖牡蛎 气烦倦,舌淡红, 脉细弱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九仙散 久咳伤肺肺气阴两虚证 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 敛肺止咳 益气养阴 7.3涩肠固脱: 1. 真人养脏汤 2. 四神丸 95真人养脏汤★ 脾肾虚寒 固摄无权 涩肠止泻,泻痢无度,滑脱不温补脾肾 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迟细 君: 罂粟壳 臣:肉豆蔻诃子 罂粟壳、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炙甘草、白芍、木香、诃子、 (真)人诃朩桂罌药当术草寇。 (真)人和穆桂英要挡住草寇。 96四神丸★ 《内科摘要》 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肾泄] 温肾暖脾,五更泄泻不思饮君:补骨脂 臣:肉豆蔻 (四神)早将骨肉喂鱼。 涩肠止泻 食,食少不化或腹二神丸为君臣 (四神)枣姜骨肉咮萸。 痛肢冷,神疲乏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力,舌淡苔薄白,吴茱萸、(大枣、生姜) 脉沉迟无力 补肾涩精 遗精,滑泄,神疲君:沙苑蒺藜 臣:芡实莲子 乏力,四肢酸软,沙苑子、芡实、莲须、龙骨、腰痛耳鸣,舌淡苔牡蛎 白,脉细弱 (金锁固)牡龙,二莲实蒺藜。 金锁固牡龙,二莲实吉利。 桑螵蛸龙龟,神人菖远归。 桑螵削龙鬼,神人唱远归。 术棕芪萸蛸,牡龙茜倍芍。 猪总騎鱼笑,母龙谦卑少。 7.4涩精止遗: 1. 金锁固精丸 2. 桑螵蛸散 98金锁固精丸★ 肾虚精关不固 99桑螵蛸散★ 心肾两虚 水火不交 精关不固 101固冲汤★ 脾气虚弱 冲脉不固 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 心肾两虚调补心肾,小便频数,色如米君:桑螵蛸臣龙龟:龙骨龟甲 之尿频遗涩精止遗 泔,或遗尿,遗精,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尿滑精证 心神恍惚,健忘,人参、茯神、当归、龟甲 心肾不交 舌淡苔白,脉细弱 脾气虚益气健脾,血崩或月经过多,弱,肾虚固冲摄血 色淡质稀,心悸气冲脉不固短,腰膝酸软,舌之血崩证 淡,脉微弱 君:黄芪白术臣:山萸肉白芍 白术 生黄芪 龙骨 牡蛎 萸肉 杭芍 海螵蛸 茜草 棕边炭 五倍子 7.5固崩止带: 1. 固冲汤 8.安神剂: 1. 重镇安神 2. 滋养安神 8.1重镇安神: 1.朱砂安神丸 104朱砂安神丸★心火偏亢阴血受灼心神失养 106天王补心丹★ 心肾阴虚 水火不交 虚火内扰 107酸枣仁汤★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 心肾阴虚血少虚火内扰,神志不安证 重镇安神,失眠多梦,怔忡惊清热养血 悸,心神烦乱,舌红,脉细数 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心肾不交 心悸失眠,神疲健忘,梦遗虚烦,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 君:朱砂 臣:黄连 朱砂甘当黄地。 朱砂、黄连、炙甘草、生地、朱沙敢当皇帝。 当归 君:生地 臣:玄参麦冬酸枣仁柏子仁 生地、人参、丹参、元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朱砂 (天王补心)味丹麦柏枣, 人桔地苓远天砂归元。 (天王补心)喂丹羑百枣, 人杰地灵愿天煞归元。 8.2滋养安神: 1. 天王补心丹 2. 酸枣仁汤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之虚烦不眠证 养血安神,虚烦不安,失眠,君:酸枣仁 臣:知母茯苓 川酸枣(用)苓知草。 清热除烦 心悸,头目眩晕,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串酸枣(用)灵芝草。 咽干口燥,舌红,川芎 脉弦细 9.开窍剂: 1.凉开 2.温开 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9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9.1涼开: 1. 安宫牛黄丸 2. 紫雪 3. 至宝丹 109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温热病邪热内陷心包证 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清热解毒 开窍醒神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干舌燥,痰涎壅盛,舌红或绛,脉数。小儿惊厥,中风昏迷 君:牛黄麝香犀角 牛黄、麝香、郁金、犀角、黄连、黄芩、山栀、朱砂、雄黄、梅片、珍珠、金箔衣 (安宫)牛金辰连冰,芩麝栀郁珍犀雄。 (安宫)牛冿辰练兵,擒射之余珍惜熊。 硝二麻用四石元二角,(把)四香金砂草。 肖二妈用四十元二角,(把)四箱金砂炒 110紫雪★ 《外台秘要》 热邪内陷清热开窍,高热 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痉厥,斑疹心包,热熄风止痉 吐衄,口渴引饮,唇盛动风证 犀角屑(水牛角代)、羚羊角屑、麝香、生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青木香、沉香、焦齿燥,便秘尿赤,玄参、升麻、炙甘草、丁香、舌红绛苔干黄,脉数朴硝、硝石、朱砂、黄金 有力或弦小儿惊厥 111至宝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痰热内闭心包证 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清热解毒 化浊开窍 身热烦燥,神昏谵生乌犀角、麝香、朱砂、雄语,痰盛气粗,舌黄、生玳瑁屑、琥珀、龙脑、红苔黄垢而腻, 金箔、银箔、牛黄、安息香 脉滑数,及中风中暑,小儿惊厥 苏合香、麝香、冰片、安息香末(无灰酒熬膏)、白术、青木香、犀角、香附、朱砂、诃黎勒、檀香、沉香、丁香、荜茇、乳香 龙琥朱牛玳(至宝),金银麝雄(得)安犀。 龙虎猪牛带(至宝),金银射熊(得)安息。 9.2温开: 1.苏合香丸 113苏合香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寒闭证 芳香开窍,突然昏倒,牙关紧行气温中 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心腹卒痛,甚则昏厥,亦治中风,中气及感受时行瘴疠之气见有上述症状者 九香犀柯(来),砂术荜茇冰。 酒香稀客(来),杀猪荜茇病。 九香:青沉丁附安乳(白)苏麝檀香。 九香;清晨叮咐安乳(白)苏麝檀香。 10.理气剂 1.行气 2.降气 10.1行气: 1. 越鞠丸 2. 枳实薤白桂枝汤 3. 半夏厚朴汤 4. 厚朴温中汤 5. 暖肝煎 6.柴胡疏肝散7.天台乌药散 115越鞠丸★ 气滞导致之六郁 枳实薤白桂枝汤 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与胸中 气滞所致行气解郁 之六郁证 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胸膈痞闷,脘腹胀君:香附 痛,饮食不消,恶香附(气)、苍术(湿)、川芎心呕吐,嗳腐吞酸 (血)、神曲(食)、栀子(火) (越鞠)栀曲芎,香附术。 (越鞠)智取熊,降伏猪。 通阳散结,气结在胸,胸满而君:全瓜蒌薤白臣枳实厚朴 厚瓜薤实桂 下气祛痰 痛,心中痞气,气从胁下上逆抢心,枳实 厚朴 薤白 桂枝 瓜舌苔白腻,脉沉弦蒌实 或紧。 119半夏厚朴汤★ 121厚朴温中汤★ 寒湿困于脾胃 痰气互结于咽喉之梅核气 脾胃寒湿气滞证 行气散结,咽中如有物阻,咯君:半夏厚朴 臣:茯苓苏叶 (梅核气)夏厚姜茯苏。 降逆化痰 吐不出,吞咽不半夏、厚朴、茯苓、生姜、(梅核气)下后将复苏。 下,胸膈满闷,苔苏叶 白润,脉弦滑弦缓 行气温中,脘腹胀满,或疼燥湿除满 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君:厚朴 臣:草豆蔻 厚朴温中汤,豆茯草二厚朴、沉香、炙甘草、茯苓、姜,(加点)陈皮香 草豆蔻仁、木香、干姜、生厚朴温中汤,豆腐炒二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10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气机不畅 126暖肝煎★ 《景岳全书》 肝肾虚寒寒凝肝脉证 肝气郁滞证 肝经寒凝气滞证 腻,脉沉弦 姜 姜,(加点)陈皮香 温补肝肾,睾丸冷痛,或少腹君:肉桂 小茴香 臣: 姜苓当茴官,乌枸香(暖行气止痛 疼痛,畏寒喜暖,小茴香、肉桂、当归、枸杞、肝)。 舌淡苔白,脉沉迟 乌药、沉香、茯苓 将领当回关,乌狗香(暖肝)。 疏肝解郁 行气止痛 行气疏肝 散寒止痛 柴胡疏肝散 天台乌药散 10.2降气: 1. 苏子降气汤 2. 定喘汤 3. 旋覆代赭汤 4. 橘皮竹茹汤 128苏子降气上实下虚降气平喘,痰涎壅盛,喘咳短汤★ 之咳喘证 祛痰止咳 气,胸膈满闷,痰痰涎雍盛(上实) 多稀白,或呼多吸肾气不足(下虚) 少,腰疼脚软,或肢体浮肿,苔白滑,脉弦滑 129定喘汤★ 风寒外束 痰热内郁 130旋覆代赭汤★ 外感风寒痰热内郁之哮喘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气逆证 胃虚有热之呃逆 宣肺降气,哮喘咳嗽,痰多气清热化痰 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 降逆化痰,心下痞硬,噫气频益气和胃 作,呕吐,呃逆,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而虚 降逆止呃,呃逆或干呕,舌红益气清热 嫩,脉虚数 君:苏子 臣:半夏厚朴 苏子归厚胡,三半官桂。 紫苏子、半夏、川当归、炙苏子归后湖,三伴官贵。 甘草、前胡、厚朴、肉桂、生姜、大枣 君:麻黄白果臣:桑白皮黄芩 麻黄、白果、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 君: 旋覆花 臣:代赭石半夏生姜 旋覆花、代赭石、人参、生姜、炙甘草、半夏、大枣 冬花夏草杏银桑,(定喘)苏子芩麻黄。 冬花夏草姓银桑,(定喘) 苏子亲妈黄。 旋覆代赭夏三人。 旋覆代赭吓三人。 131橘皮竹茹汤★胃虚有热 气逆不降 君:橘皮竹茹 臣:人参生姜 三橘皮竹茹人。 橘皮、竹茹、大枣、生姜、三橘皮茱儒人。 甘草、人参 11.理血剂: 1.活血祛瘀 2.止血 11.1活血祛瘀:1. 桃核承气汤 2. 血府逐瘀汤 3. 补阳还五汤 4. 复元活血汤 5. 温经汤 6. 生化汤7. 失笑散 133桃核承气汤★ 瘀+热互结于下焦经脉 134血府逐瘀汤★ 瘀阻胸中 气机郁滞 瘀热互结于下焦之下焦蓄血证 气滞血瘀与胸中之胸府血瘀证 破血下瘀 (瘀热并治) 少腹急结,小便自君:桃仁大黄 臣:桂枝芒硝 利,至夜发热,谵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语烦躁,其人如芒硝 狂,或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 桃核(承气)桂调胃。 桃核(承气)贵调胃。或 大黄芒桃桂草。 大王忙逃贵巢。 血府逐瘀甘枳牛,桃红四物桔梗柴 血府逐瘀赶只牛,桃红四物截梗柴 归川芍桃红+桔枳柴牛 活血祛瘀,胸痛,痛如针刺,君:桃仁红花 臣:四物汤 行气止痛 而有定处,急躁易当归、川芎、赤芍、桃仁、怒,内热烦闷,心红花、生地、牛膝、桔梗、悸失眠,入暮潮柴胡、枳壳、甘草 热,头痛,呃逆日久不止,舌紫暗或瘀斑,脉涩或弦紧 补气活血通络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遗尿不禁,小便频数,舌黯淡苔白,脉缓 君:黄芪 臣:当归尾 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 135补阳还五汤★气虚血瘀,气虚不能固摄,血瘀于经络,筋脉舌本失养 136复元活血汤★ 气虚血瘀于经络之中风证 芎芪红尾赤龙桃,(补阳还五此方司)。 熊骑红尾赤龙逃,(补阳还五此方司)。 复元红军归山曱,桃仁柴草(插)天花。 跌打损伤瘀血阻于活血祛瘀,瘀血瘀留于胁下,君:大黄 柴胡 疏肝通络 痛不可忍 臣:穿山甲桃仁红花 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11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医学发明》 胁下。瘀血留于胁下 大黄、柴胡、天花粉、当归、复员红军归山家,桃人红花、甘草、穿山甲、桃仁 柴草(插)天花。 军: 川军(大黄) 七厘血竭麝冰花,乳没朱砂加儿茶,活血止血 跌打损伤,筋断血竭、麝香、冰片、乳香、骨折之瘀血肿没药、红花、朱砂、儿茶 痛,或刀伤出血。并治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 137温经汤★ 冲任虚温经散寒,漏下不止,月经不君:吴茱萸 桂枝 臣: 《金匮要略》 寒,瘀血祛瘀养血 调,久不受孕,唇桂枝、吴茱萸、当归、白芍、 阻滞(于口干燥,入暮发川芎、人参、阿胶、丹皮、寒 胞宫)证 热,手心烦热,月生姜、甘草、半夏、麦冬 经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崩中漏下,月经后期,不至甚或经停 138生化汤★ 产后瘀血化瘀生新恶露不行,少腹冷君:当归 臣:川芎桃仁 《傅青主女科》 腹痛. (养血祛瘀)痛 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痛 恶露不温经止痛 甘草(童便、黄酒) 行,小腹 冷痛 140失笑散★ 瘀血停滞活血祛瘀,心胸刺痛,脘腹疼五灵脂(酒研) 、蒲黄炒香 《太平惠民和诸痛证 散结止痛 痛,产后恶露不剂局方》 行,月经不调,少腹急痛(诸痛) 11.2止血: 1. 十灰散 2. 咳血方 3. 小蓟饮子 4. 槐花散 5. 黄土汤 143十灰散★ 血热妄行 凉血止血 吐血,咯血,嗽血,大蓟、小蓟、荷叶、茜草、《十药神书》 衄血 侧柏叶、白茅根、山栀子、大黄、丹皮、棕榈皮 七厘散 《良方集腋》 跌打损活血散瘀,伤 止痛止血;外敷止血生肌。 温经三字经:芎皮桂,吴人药,冬姜夏,草当胶。 温经三字经:熊皮贵,无人要,冬将夏,草当浇。 童便酒姜草(生花),桃芎当归(家)。 通遍九江草(生化),陶兄当归。 蒲灵失笑。 菩灵失笑。 黄山侧柏棕茅茜,大蓟小蓟荷牡丹。 黄山侧柏棕猫倩,大鸡小鸡和牡丹。 (咳血)栀诃青海蜜瓜姜。 (咳血)只喝青海蜜瓜浆。 地滑,木通蒲竹草,节小蓟栀子归。 地滑,牧童铺竹草,接小纪之子归。 145咳血方★ 《丹溪心法》 肝火犯肺清肝宁肺,咳嗽痰稠,带血,之咳血证 凉血止血 心烦易怒,咽干口苦,胸胁刺痛,烦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下焦瘀热凉血止血,尿中带血,或尿损伤膀胱利水通淋 血,小便频数,赤血络气化涩热痛,舌红脉数 失司之血淋、尿血 风热湿毒壅于肠道损伤血络之肠风脏毒下血 清肠凉血,便前,后出血,粪疏风行气 中带血,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 君: 青黛、山栀子 臣:瓜蒌仁海浮石 青黛、山栀子、瓜蒌仁、海浮石、诃子 君:小蓟 臣:生地藕节蒲黄 生地、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竹叶、当归、栀子、炙甘草 146小蓟饮子★ 《济生方》 147槐花散★ 《本事方》 君:槐花 臣: 侧柏叶荆芥穗 芥柏枳槐花(止血)。 槐花、侧柏叶、荆芥穗、枳借百只槐花(止血)。 壳 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12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148黄土汤★ 《金匮要略》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之阳虚便血证 温阳健脾,大便下血,先便后君: 灶心黄土 臣:白术附子 黄土地胶附芩术草。 血,或吐血,衄血,灶心黄土、甘草、生地、白黄土地教父勤除草。 养血止血 妇人崩漏,血色暗术、附子、阿胶、黄芩、 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12.治风剂: 1.疏散外风 2.平熄内风 12.1疏散外风: 1. 川芎茶调散 2. 消风散 3.大秦艽汤 4. 牵正散 149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外感风邪疏风止痛 头痛或风邪头痛证 祛风化痰止痉 偏正头痛,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君:川芎 臣羌活白前 草芎辛芥芷,羌风薄荷川芎、荆芥、白芷、羌活、茶。 甘草、细辛、防风、薄荷 草熊新戒指,呛风薄荷茶。 (牵正)蚕附全。 (牵正)残复全。 荆防蝉牛通苍苦,石母草地归胡妈。 谨防馋牛通仓库,十亩草地归胡妈。 153牵正散★ 风中经《杨氏家藏方》 络,口眼歪斜 155消风散★ 《外科正宗》 风湿热三邪郁于肌肤腠理之风疹,湿疹 正虚而风邪初中经络证 口眼歪斜,口目润白附子、僵蚕、全蝎 动经隧不利, 筋肉失养.故不用而缓 疏风养血,皮肤疹出,色红,君:谨防馋牛 清热除湿 遍身云片,斑点,臣:苍术苦参木通 瘙痒,抓破后渗出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津水,苔白或黄,知母、苦参、胡麻、苍术、脉浮数 石膏、甘草、木通、当归、生地、 祛风清热 养血和血 口眼涡斜,舌强不能语,手足不能运动,恶寒发热苔白 大秦艽汤 12.2平熄内风: 1. 羚角钩藤汤 2. 镇肝熄风汤 3. 天麻钩藤饮 4. 大定风珠 156羚角钩藤肝经热盛汤★ 热极生风《通俗伤寒论》 证 凉肝熄风,高热不退,烦闷燥增液舒筋 扰,甚则神昏,手足抽搐,发为痉厥,舌绛而干,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君:羚角钩藤 臣:桑叶菊花 羚角片、双钩藤、霜桑叶、草川贝、鲜生地、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 君:怀牛膝 臣:代赭石龙骨牡蛎 怀牛膝、生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白芍、元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白茹草地桑花,羚角钩藤神母。 白茹草地散花,羚角钩藤神母。 天芽芍草牡龙棟,熄风牛龟赭茵元。 天崖少草牡龙恋,熄风牛鬼折姻缘。 157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肝肾阴虚镇肝熄风,头目眩晕,目胀耳肝阳上亢滋阴潜阳 鸣,脑部热痛,面气血上逆色如醉,心中烦之类中风 热,时常噫气,肢 体渐觉不利,口角中风先兆渐形歪斜,或眩晕+ 中风 颠仆,昏不知人,或肢体不利,半身不遂,脉弦长而有力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158天麻钩藤饮★ 《杂病证治新义》 平肝熄风,头痛,眩晕,多梦,君:天麻钩藤 清热活血,失眠,舌红苔黄,臣:石决明川牛膝 补益肝肾 脉弦 天麻、钩藤(后下)、右决明(先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滋阴熄风 神倦契瘲,脉气虚君: 鸡子黄、阿胶 臣: 天麻钩藤交决寄,朱神芩牛仲栀意。 天麻钩藤教绝技,诸神擒牛众致意。 159大定风珠温病后期大定风珠,五仁麦蛎甘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13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 《温病条辨》 真阴大亏之阴虚动风证 弱,时时欲脱,舌绛少苔, 鸡子黄、阿胶、生龟板、干当胶地板,鳖鸡 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大定风珠,五人卖力干蛎、麦冬、炙甘草、鳖甲、烧焦地板,別急! 生白芍 13.治燥剂: 1. 轻宣外燥 2. 滋阴润燥 13.1轻宣外燥 1. 杏苏散 2. 桑杏汤 3. 清燥救肺汤 160杏苏散★ 《温病条辨》 外感凉燥证 轻宣凉燥,头微痛,恶寒无宣肺化痰 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清宣温燥 润肺止咳 头痛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 君:杏仁苏叶 臣:桔梗前胡枳壳 杏仁、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橘皮、大枣 杏苏(散),二陈三,梗枳前。 杏苏(散),二陈三,更值钱。 161桑杏汤★ 温燥外侵 肺津受灼 外感温燥证 君:桑叶杏仁 桑杏沙参,栀豆贝梨 臣:豆豉象贝沙参 桑杏杀身,智斗贝利。 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栀皮、梨皮 君:桑叶 臣:石膏麦冬 冬桑叶、石膏、人参、甘草、胡麻仁、真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 清燺桑杏麦草膏,杷麻胶人(尝)。 清早桑杏卖草糕,爸妈叫人(尝)。 162清燥救肺汤★ 温燥伤肺 肺气阴两伤 温燥伤肺之气阴两虚重证 清燥润肺 益气养阴 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口渴鼻燥,胸膈满闷,舌乾少苔,脉虚大而数 13.2滋阴润燥 1.增液汤 2.麦门冬汤 3.养阴清肺汤 4.百合固金汤 163麦门冬汤★肺胃阴虚 虚气上逆 百合固金汤P 肺肾阴虚 虚火上炎 阴虚肺委 润肺益胃, 咳唾涎沫,短气喘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人枣麦草夏米。 胃阴不足(滋养肺胃) 促,咽喉干燥,舌粳米、大枣 人早卖炒虾米。 呕逆证 降逆下气 干红少苔,脉虚数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之咳嗽痰血)证 阴虚肺燥复感时疫之白喉 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咳嗽气喘,咽喉燥痛,痰中带血,头晕目眩,午后潮热 君:生地熟地 臣:百合玄参麦冬 百合、生地、熟地、麦冬、白芍、当归、贝母、生甘草、元参、桔梗 君:生地 臣玄参麦冬白芍 大生地、麦冬、生甘草、玄参、贝母、丹皮、薄荷、炒白芍 地地麦草药,百元皆归母(固金) 弟弟卖草药,百元皆归母(固金) 增液丹芍荷贝草,(养阴清肺少了)。 增液单少河北草,(养阴清肺少了)。 164养阴清肺汤★ 肺肾阴虚 虚火上炎 复感疫毒 养阴清肺,喉间起白如腐,不解毒利咽 易拭去,咽喉肿痛,鼻干唇燥,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脉数无力 增液润燥 增液汤 阳明温病热伤阴津 津亏津亏肠燥肠燥 污水舟停 便秘证 生地玄参麦冬 14.祛湿剂 1. 化湿和胃 2. 清热袪湿 3. 利水渗湿 4. 温化寒湿 5. 祛湿化浊 6. 祛风胜湿 14.1化湿和胃: 1. 平胃散 2. 藿香正气散 168平胃散★ 湿浊困阻脾胃 运化失司气机阻滞胃失和降 湿滞脾胃证 燥湿运脾,脘腹胀满,不思引行气和胃 食,常多自利,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君:苍术 臣:厚朴 草苍朴栆陈姜。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草舱破早沉江。 生姜、大枣 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14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而厚,脉缓 169藿香正气散★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 升降失常 170茵陈蒿汤★湿热蕴结肝胆,邪无出路,郁蒸于皮肤 171八正散★ 外感风寒 解表化湿,恶寒发热头痛,霍内伤湿滞理气和中 乱吐泻,脘腹疼之(霍乱痛,舌苔白腻 吐泻)证 湿热郁于肝胆之湿热黄疸 湿热下注膀胱之湿热淋证 清热利湿退黄 君:藿香 臣:白芷紫苏半夏曲厚朴 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炙甘草 霍(元甲)半叶三梗芷岺陈(真)朴大腹术。 霍(元甲)半夜三更指令陈(真)捕大腹猪。 茵陈栀黄 茵陈治黄。 14.2清热袪湿: 1. 茵陈蒿汤 2. 八正散 3. 三仁汤 4.甘露消毒丹 一身面目俱黄,黄君:茵陈 臣:栀子 色鲜明,小便短茵陈、栀子、大黄 赤,腹微满,口渴,苔黄腻,脉沉数 清热泻火,尿频尿急,溺时涩利水通淋 痛,淋漓不畅,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尿色浑赤,口燥舌干,苔黄腻,脉滑数 宣畅气机,头痛恶寒,身重疼清利湿热 痛,午后身热,胸闷不饥,面色淡黄,苔白不渴, 君: 瞿麦、扁蓄 黄山萹瞿灯六一通车。 臣:木通车前子滑石 黄山边区等六一通车。 木通、滑石、瞿麦、扁蓄、车前子、栀子、炙甘草、大黄 君:杏仁白寇仁薏苡仁 三仁厚半叶通滑。 臣:半夏厚朴 三人后半夜通话。 杏仁、生薏苡仁、白寇仁、 飞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半夏 君:泽泻 臣猪苓茯苓 (五)苓桂茯泽白术。 泽泻、猪苓、白术、茯苓、(五)岭贵妇择白珠。 桂枝 172三仁汤★ 湿热阻遏气分 三焦气机不利 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 湿重于热之湿温病 14.3利水渗湿: 1. 五苓散 2. 猪苓汤 3. 防己黄芪汤 177五苓散★ 《伤寒论》 膀胱气化利水渗湿,小便不利,头痛身不利之1温阳化气 热,口渴欲饮,甚蓄水证 则水入即吐成"2水湿内水逆证"水肿,泄停 3痰泻,霍乱脐下动饮 悸,吐涎沫,而头眩,短气而咳舌苔白,脉浮 水热互结热伤阴津证 利水清热养阴 178猪苓汤★ 《伤寒论》 小便不利,发热口君:猪苓 臣:泽泻茯苓 猪苓茯泻滑胶。 渴欲饮,心烦不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朱玲腹泻滑跤。 寐,咳嗽,呕恶,滑石 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 179防己黄芪汤★脾肺气虚,风湿郁滞于肌肉关节经脉 181苓桂术甘汤★ 脾阳不足 水饮内停 183真武汤★ 《伤寒论》 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 益气祛风,汗出恶风,身重,君:防己黄芪 臣:白术 防已黄芪三白术,(风水健脾利水 水便不利,舌淡苔防己、黄芪、甘草、白术、风湿表不固)。 白,脉浮 生姜、大枣 14.4温化寒湿: 1. 苓桂术甘汤 2. 真武汤 3. 实脾散 中阳不足温阳化饮,胸胁支满,短气而之痰饮证 健脾利湿 咳,心悸目眩,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滑 脾肾阳虚,水湿泛益之阳温阳利水 四肢沉重疼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腹痛下利,心君:茯苓 臣:桂枝 苓桂术甘(温化痰)。 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君:炮附子 臣:茯苓白术 (真武)芍炮附姜术茯。 附子炮、茯苓、白芍、白术、(真武)少炮妇将祝福。 生姜、 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15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虚水泛证。太阳病发汗阳虚水泛 184实脾散★ 脾肾阳虚 阳不化水 水气内停 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苔白不渴,脉沉 脾肾阳虚温阳健脾,身半以下肿,甚手水气内停行气利水 足不温,口中不之阴水肿 渴,大便溏薄,胸腹胀满,舌苔白腻,脉沉弦迟 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 温肾利湿 分清化浊 小便频数,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舌白,脉沉 君:附子干姜 臣:茯苓白术 附子、干姜、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白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 (实脾)三炮姜附,香槟果朴白苓瓜。 (实脾)三炮姜附,香槟果脯白苓瓜。 14.5祛湿化浊: 1. 萆解分清饮 185萆解分清饮 下焦虚寒 湿浊下注 萆解分清饮 《医学心悟》 羌活胜湿汤Z《此君: 川荜解 臣: (丹溪)乌萆(分清)盐智川荜解、益智仁、石菖蒲、蒲。 乌药 (丹溪)务必(分清)严智仆。 川萆解 黄柏 石菖蒲 茯苓 黄柏丹心车萆石茯术 白术 莲子心 丹参 车前子 黄伯担心车萆石复苏 湿热白浊 清热利湿,小便混浊,尿有余分清化浊 沥,舌苔黄腻等 风湿在表之痹证 祛风胜湿止痛 祛风胜湿: 1. 羌活胜湿汤 2. 独活寄生汤 事难知》张元素方 独活寄生汤Z《备风湿在表,肩背痛羌活、独活、藁本、防风、高风二活芎蔓甘(胜湿) 不可回顾,头痛身炙甘草、川芎、蔓荆子 高峰二活熊蛮干(生事) 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膝腰疼痛,麻木不仁,肢体屈伸不利,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君:独活桑寄生 臣: 独活 桑寄生 秦艽 防风 细辛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牛膝 杜仲 茯苓 桂心 人参 芍药 甘草 辛防独艽膝仲寄,八珍去术用桂心。 新房毒酒妻中计,八珍去珠用桂心。 急千金要方》 痹证日久 祛风湿止肝肾两虚 痹痛,益肝气血不足肾补气血 证 15.祛痰剂: 1. 燥湿化痰 2. 清热化痰 3. 润燥化痰 4. 温化寒痰 5. 化痰熄风 15.1燥湿化痰: 1. 二陈汤 2. 温胆汤 187二陈汤★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阻滞气机 湿痰咳嗽 燥湿化痰,痰多色白易咳,胸痰湿眩晕理气和中 膈痞闷,恶心呕瘿瘤 吐,肢体倦怠,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证 痰停中脘证 理气化痰,胆怯易惊,虚烦不和胃利胆 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癫痫 君:半夏 臣:陈皮 (二)陈夏茯草梅姜。 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二)陈夏茯草梅醬。 乌梅、生姜 189温胆汤★ 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君:半夏 臣:竹茹 陈茹三夏枳茯(温胆半夏、竹茹、枳实、陈皮、汤)。 炙甘草、茯苓、生姜、大枣 陈茹三夏只服(温胆汤)。(二陈汤+枳实、竹茹) 188茯苓丸, 指迷方★ 《是斋百一选方》 燥湿行气,两臂疼痛,手不得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丸)壳苓姜硝夏。 软坚化痰 上举,两手疲软,炙甘草、茯苓、生姜、大枣 (茯苓丸)峭岭将消夏。 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象弦滑或沉细 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16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15.2清热化痰: 1. 清气化痰丸 190清气化痰丸 痰热内结 肺失宣降 191小陷胸汤★ 《伤寒论》 193贝母瓜蒌散★燥热伤肺灼津成痰,燥痰阻肺,肺失清肃 194苓甘五味姜辛汤★ 寒饮阻肺 195半夏白术天麻汤★ 脾虚生痰痰阻风动,风痰上扰 16.消食剂 16.1消食化滞 197保和丸★ 《丹溪心法》 痰热咳嗽 清热化痰,痰稠色黄,咯之不理气止咳 爽,胸膈痞闷,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痰热互结证 清热化痰,胸脘痞闷,按之则宽胸散结 痛,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 君:胆南星 臣:瓜蒌仁黄芩 胆南星、瓜蒌仁、陈皮、黄芩、杏仁、枳实、茯苓、制半夏(姜汁) 瓜蒌实、黄连、半夏 星杏夏姜(咳),芩实瓜皮茯。 猩猩夏将(咳),勤拾瓜皮服。 (小陷胸汤)半黄瓜。 (小陷胸汤)拌黄瓜。 15.3润燥化痰 1. 贝母瓜蒌散 燥痰咳嗽 润肺清热,咯痰不爽,涩而难理气化痰 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 君:川贝母 臣:瓜蒌 陈梗(得)天花,茯贝母贝母、瓜蒌、天花粉、茯苓、瓜蒌(散)。 橘红、桔梗 陈更(得)天花,服贝母瓜蒌(散)。 苓甘五味姜辛,(温肺化君:干姜 臣:细辛 )。 干姜、茯苓、甘草、细辛、 欦称奇 五味子] 15.4温化寒痰: 1. 苓甘五味姜辛汤 寒饮或寒痰咳嗽 温肺化饮 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脉弦滑 15.5化痰熄风: 1. 半夏白术天麻汤 风痰上扰证 化痰熄风,眩晕头痛,胸闷呕健脾祛湿 恶,舌苔白腻,脉弦滑 消食和胃 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大便泄泻,恶食呕吐,舌苔厚腻,脉滑 半夏天麻臣:白术茯苓橘红 三夏天术红茯。 半夏、天麻、茯苓、橘红、三夏天著红茯。 白术、甘草、生姜、大枣 二陈汤+天麻、白术、大枣-乌梅 山楂、神曲、半夏、茯苓、俏皮山神下岭来。 陈皮、连翘、萝卜子 翘皮山神夏苓莱。 食积 198枳实导滞丸★ 《内外伤辨惑论》 16.1健脾消食 200健脾丸★ 《证治准绳》 湿热食积 消食导滞,脘腹胀痛,大便秘清热祛湿 结,下痢泄泻,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脾虚停食证 大黄、枳实、神曲、茯苓、茯军泽术芩,(导)枳连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神曲。 夫君择珠琴,(导)致练神曲。 四君三仙药陈香莲砂蔻。 四君三仙要陈香莲杀寇。 健脾和胃,食少难消,大便溏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消食止泻 薄,脘腹痞闷,苔木香、黄连、神曲、陈皮、腻微黄,脉象虚弱 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 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心下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大便失调 心烦呕吐,腹痛使作,常自吐蛔,手枳实消痞丸P《兰室秘藏》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 蛔阙证 枳实、干生姜、炙甘草、麦半夏实厚,四君姜麦黄芽曲、茯苓、白术、半夏曲、连(消痞)。 人参、厚朴、黄连 半夏时候,四君将卖黄连(消痞) 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归连蜀柏姜,细梅桂附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 17.驱虫剂 202乌梅丸★ 《伤寒论》 温脏安蛔 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17 页 共 18 页
方类/方名 /病机| 主治 | 功用 | 证治要点 | 君臣药物组成 | 方剂趣记 足阙冷,时发时止,久泻久痢 人参、黄柏(苦酒) 鬼脸蜀百将,细眉贵妇人。
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却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第 18 页 共 1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