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阅读策略
来源:华拓网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浅 谈大学英语阅读策略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孙爱武 李萌萌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些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和方法,如学会速读全文,详读细节,要理顺思路与文章脉络,能进行逻辑推理,学会 猜词悟义,并养成阅读好习惯。 [关键词]英语阅读技巧 能力 主题句 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标志着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阅读 能力是听、说和写的基础。在英语学习中,很多人感觉英语阅读速度慢, 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当然,要提高阅读能力,除了进行大量的精读和泛 读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而阅读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阅 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目的,有时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可以采用几种阅 读方法交换使用。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能更好地阅读,更快地提高阅 读能力。所以,要学会掌握一定的英语阅读技巧,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一、速读 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能否快 速高效吸收有用信息。阅读能力一般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 阅读速度是阅读最基本的能力。没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就不能顺利地输 入信息,更谈不上运用英语。在现在的众多考试,比如高考、英语六级考 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都包含有大量的阅读,考生必须运用略读、扫 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等,理清文章 脉络,把握语篇实质。 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结构。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段落 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 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通过整 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 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 章的开头和结尾。用归纳法撰写的文章,都是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 述性的句子居后。此时主题句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用演绎法撰写的文 章,大都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写作程序,即从概述开始,随之辅以细说。 这时,主题句就是文章的第一句。当然也有些文章没有主题句,需要读 者自己去归纳。主题句往往对全文起提示、启迪、概括、归纳之作用,主 旨大意题,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题往往直接可从主题句中找到答案。 二、详读 对文章的轮廓了解之后,可分节细读。这时,应注意细节,处理语言 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 解。 解肤浅,其原因并不在文篇本身,而是缺乏对文篇背景知识的了解,缺 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所以平时应多看书、多看电影、戏剧等:来 了解英语国家背景知识、文化习俗及东、西方思维差异。 四、猜词 在阅读中,自然会遇到许多生词,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翻字典,找 词义。其实,查生词次数过多不仅影响阅读理解,而且影响阅读情绪,使 查字典成为有效阅读的障碍。所以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 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提高英语阅读的关键所 在。只要从总体上把握了文章,不用认识每一个单词也能照样理解整篇 文章。那么怎样有效地猜测词义呢? 首先,注意词的功能。英语文章中不是所有的词的功能都是同等的, 有些词担负着传达主要信息的功能,而有些词主要起语法作用或者它 所传达的信息和下文的其他信息没有联系,如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专 有名词。遇到这些词,只要能辨认出它是专有名词,就能理解文章而: 必知道它的意思。 其次,在上下文中找释义。有些词不认识,但可以根据同一篇文章 中的其他信息来帮助判断。比如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 果、常识和上下文等线索确定词义。 但是,在英语阅读中,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船, 则要使用手中的工具书,白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综上所述,利用各种已知信息推测、判断词义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 巧。在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综合运用上面提到的几种猜测技巧,排除 生词的障碍,顺利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五、习惯 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尤其是当文章篇幅较长,涉及到人文、科普等 较晦涩的内容时,建议采用先读题,然后阅读全文的方法。因为该类题 均考察对文章细节的掌握情况,并不要求读懂全文所有信息。在读题 时,可根据题干信息划出中心词,并根据中心词回原文中定位,以做出 判断或找到供选择的信息。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做题的时间,还大大提 高了答题的正确率。 当文章为一段幽默故事、寓言和新闻等内容时,可以巧用五个 “w”,即Who,What,When,Where和Why。在答题时,边读文章边做记 号,把其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一一划出来,对全文的 梗概有了清晰的掌握,在答题时,自然是游刃有余了。又如,在此类文章 中,有关数字、价格、方式即Howmany,Howmuch,How等信息也是很重 要的 要提高阅读速度,还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养成默读习惯,使注意力集中的文字符号上。要纠正唇读、 读和喉读等做法,以免分散精力,影响阅读速度。阅读研究揭示,眼、 脑可以直映阅读内容,因为词的意义在字形之中,而不是在声音之中。 还要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逐词阅读会造成视幅狭小,无法 形成意群阅读和理解。频繁的回视、重读使阅读失去连贯性和整体性。 这样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使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要 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 连贯性理解。 作者为文,总是有脉可循。文章绝对不是互不相干的句子杂乱无章 的堆砌。任何句子都是按时空顺序、逻辑线索和情感脉络等排列的。对 课文中时空顺序、逻辑线索和情感脉络等的把握,是对语篇的整体吸 收,是对词汇生命、语句灵气和文段力量的体验。如记叙文多以人物为 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论述 文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 在阅读过程中,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详读细节,以时间、地点、事件、 因果等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运用“画图列表法”,勾画出一幅完整清 晰的文章主题和细节的认知图。还可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 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三、推理 在实际阅读中,有时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和 其他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 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 阅读理解中的难点。做这一类题,首先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 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它 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 在这方面,除了多进行一些专门的训练外,还应注意扩大的知识 面,多了解有关文化因素方面的知识。有时对一些文篇抓不住主题.理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 神要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造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 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心理学家告 诉我们,任何恐慌,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 正常思维功能。因此,遇到困难一定要沉着冷静、从容不迫。这样才能对 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第三,阅读时要注意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中词语搭 配及句型结构的熟练程度。语感好的人,理解力就强,视读的速度就快。 阅读时要留心词语的搭配,即惯用法。必要时可用笔划一划或记下来。 读完每一篇文章,都应总结归纳一下,积累了多少单词、惯用法和句型, 这样语感自然就会好起来。 第四,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回味一番,对文章的段落结构、中心思 想、人物事件、论点论据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看几 次。要留 12,关键词句,注意弦外之音。对文章的评价分析,一定要坚持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而不能按你自己的意 愿去想当然。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要养成每天阅 读英语的习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精泛结合,广泛猎奇。扎实的语言 基础来自平时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长期的知识积累。只要平时刻苦用 功,打下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又掌握了较科学的阅读技巧和方法,阅 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又会有长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式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P 139-143 [2]毛玉华.漫谈语篇教学[1].国外外语教学,1994,第4期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到研究出版社 1989 作者简介:孙爱武(1974.2一),女,汉,浙江天台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讲师,湖南师大英语专业本科毕业,湖南科技大学英语硕士在读,从事 英语教学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