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终端应用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华拓网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终端应用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智能终端应用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开发技术,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嵌入式软件研发、物联网通信终端应用、移动终端游戏、电子商务等软件研发等方面的工作,并能在就职岗位上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科学素养,通过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宽广的胸怀,熟悉计算机方面的有关法规,遵纪守法,善于合作,勇于创新。

2.熟悉软件开发流程,特别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智能终端和企业应用软件开发、移动手机软件开发和测试、数据库应用开发与管理、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等领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将高校现有课程体系和企业工程实践相结合、学校和企业联合的培养方式,在培养中贯彻理论基础坚实、逻辑思维敏捷、专业知识宽广、动手能力突出、工程训练有素、项目经验丰富等企业需求要素,使学生在基础理论与科学素养、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工程训练与职业素质方面均衡发展。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交往沟通方式,具有较强的集体合作和组织协调的意识与能力。

5. 具备跟踪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特别是智能终端相关领域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技术的能力。

6.熟练掌握一到二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二、学制与学位

学 制: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毕业条件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70学分(见下表)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

238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学位。

学生修满学分构成表 课程模块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通识教育模块 通识教育任选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专业 教育模块 专业 课程 专业理论课 专业实践课 专业综合选修课 素质拓展 15 42 10 4 18 170 6 40 3.5 8.8 24.7 5.9 23.5 2.4 10.6 100 专业选修 跨专业选修

最低毕业学分 必修 35 选修 占总学分的比例% 20.6 备 注 综合素综合教育模块 质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总 计 四、指导性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说明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终端应用方向)指导性教学计划表 课 程 模 块 课程类 别 课 程 编 号 03001001 03001002 课程名称 周学时及开设学期 教学时数 学 讲实总分 授践学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数 时 学学时 时 4 4 2 2 1 1 1 1 3 20 112 168 4 2 2 4 2 2 2 2 2 备 注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军训2周 大学英语(一) 大学英语(二) 大学英语(三) 大学英语(四) 大学体育(一) 大学体育(二) 大学体育(三) 大学体育(四) 军事理论及军训 通 通识 识教 教育 育必 模修 块 课程 03001003 03001004 12001005 12001006 12001007 12001008 13001009

239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课 程 模 块 课 程 类 别 课 程 编 号 13001011 课程名称 周学时及开设学期 教学时数 学 讲实总分 授践学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数 时 学学时 时 4 84 2 56 28 2 4 备 注 通识教育模块 通 识 教 育 必 修 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 考试 13001012 考试 13001013 13001014 13001015 130010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形势与政策 3 3 2 2 6 41 4 5 2 4 2.5 4 4.5 3.5 3.5 3.5 3.5 3.5 3.5 42 42 28 84 580 36 42 56 42 34 42 42 42 42 36 22 28 30 16 16 30 16 16 16 16 36 14 28 4 4 4 6 4 2 考试 考试 考试 通识教育任选课程 小 计 学科基础课 07003001 07003002 07003011 09003011 07254001 07254002 4 2 6 4 4 6 4 4 4 4 6 4 4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大学数学B(一) 大学数学B(二) 线性代数 大学物理C(含实验) 计算机导论* 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 Java程序设计* 数据库原理* 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56 70 28 70 36 72 72 58 64 58 58 58 58 72 36 56 学科专业教专专 育业业 模理课块 论程 课 07254003 07254004 07254006 07254007 07254008 07254009 07254010 07254005 07254011 07254012 JSP应用技术与AJAX 4 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 3 3

240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课 程 模 块 课 程 类 别 课 程 编 号 07254013 课程名称 周学时及开设学期 教学时数 学 讲实总分 授践学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数 时 学学时 时 1 1 2 2 1 1 2 67 2 3 3 4 2.5 1.5 3.5 1.5 3 2.5 4 3.5 4 3 2.5 2.5 40 1 1 1 1 18 62 170 备 注 1-2周 12-14周 学07254014 专科专 业07254015 专业 实07254016 业课践教07254017 程 课 育07254018 模07254019 块 C语言课程设计 面向对象课程设计 JSP技术应用与AJAX项目实战 企业级框架技术应用项目实战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实战 28 28 56 56 28 28 56 44 56 56 72 36 28 56 28 56 36 72 58 64 42 42 44 28 28 40 36 14 40 14 28 36 36 42 32 28 28 28 28 32 14 16 14 28 36 16 32 14 14 14 14 30 30 28 28 30 4 4 4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智能终端游戏开发 智能终端应用实战 小 计 离散数学 C++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 4 4 4 4 10 4 12 6 4 4 4 4 07255001 07255002 07255003 07255004 07255005 JAVA WEB移动开发技术 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 专业英语 XML编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智能终端应用软件测试 专业综综合综合选合素修 教质育课模程 块 07255007 07255008 07255009 07255010 07255011 07255012 07255013 07255014 07255015 07255016 07255017 企业级框架技术应用 通信原理 Android智能终端移动开发技术 物联网技术 智能终端数据库应用与开发 Mobile-IP技术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 小计 本专业选修不超过10学分,其余学分跨专业选修 √ √ √ √ √ √ √ √ √ √ √ √ √ √ √ √ 至少10个 √ √ 至少1个 素质拓展 00006001 00006002 00006003 00006004 文化素质讲座 各类社团活动 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入学教育 综合实践课程 小 计 总 计 241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二)主要课程说明

1.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

《计算机导论》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计算机专业的先导课程。在这门课程中,介绍了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应用以及与计算机发展相关的法律、道德等问题。它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入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之前的预备课程。

课程的目的是使刚进入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学生在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前,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基础应用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比较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同时对计算机的发展以及所带来的问题有比较理性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因此,它既适合编写应用程序,又适合编写系统程序,应用领域很宽广。C语言是一种理想的结构化语言,用它能编写出紧凑、高效、风格优美的程序。因此,一个真正的计算机程序人员应该学会使用C语言。

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设臵的主要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二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程序设计方法,通过编程实践,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并为后继课程提供必要的编程基础。

3.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

Java语言是目前广为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适用于网络上编程,满足Internet上软件开发的需要,它是一门概念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能准确完整地理解Java语言的语法、语义规则;掌握Java语言的数据类型、表达式及控制流程;掌握网络编程、线程控制等技术。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正确的阅读、分析程序和设计程序,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提高程序设计能力,以适应计算机软件学科不断发展的需要。

4.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讲授各种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广义表、串、树、二叉树、图等。以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方式对每一种结构的逻辑关系,存贮方式,以及建立在该结构上的基本操作及其实现算法等均作了详尽的阐述,并对一些常见或经典算法进行介绍。此外,对在程序设计中经常遇到的查找和排序的各种算法进行论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在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同时,学会能灵活利用各种结构的特点,组织数据、设计算法,从而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5.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本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各大部件的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其相互联接构成整机的技术,注重接口部分的作用、联系及控制器的构成原理,重点讲解指令流程,微程序控制,

242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组合逻辑控制,中断,DMA、接口等内容,并对数据信息的表示,运算方法与运算器,各类半导体存储器,存贮体系,打印设备与显示设备等基本I/O设备作了系统介绍。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分析,应用,设计,开发能力。

6.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本课程主要讨论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有关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保护等,同时讲解一种重要的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知识,初步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并能用数据库系统建立数据库及实现简单应用。

7.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形成、类型、功能和UNIX操作系统内部数据结构和算法有所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和掌握当前流行的Linux操作系统,以及对相似操作系统(例FreeBSD系统)也能有所理解。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进程概念及提高程序并发执行程度的多线程概念。熟悉存储器和虚拟存储器管理,以及设备管理。能在掌握文件系统和磁盘存储器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管理以及文件保护。本课程侧重实际应用,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能使用和分析常见的操作系统目的。

8.课程名称:JSP技术应用与AJAX

本课程以Jsp为主要教学内容,重点介绍Servlet与Jsp 应用开发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类的介绍,并辅以实例说明。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Jsp的基本原理、常用功能和实用工具,介绍AJAX结束,使学生在掌握Jsp常用工具的的基础上,能够对Web开发框架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为学习J2EE开发打下基础;通过使用JSP技术,Servlet,JavaBean技术,并且结合JDBC技术来快速建立WEB层应用的编程技术和经验。

9.课程名称:企业级框架技术应用

本课程以STRUTS、Hibernate、Spring开发框架为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STRUTS开发框架的基本原理、常用功能和实用工具;面向对象的持久层技术Hibernate。

完成这门课程以后,学生能够对J2EE开发框架有深入的了解,掌握软件开发的必备技能,能利用相应的技术大幅提升软件质量和性能。

10. 课程名称:Android智能终端移动开发技术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Java、Java Web程序开发与设计、SQL Lite数据访问技术、Eclipse开发工具的使用、移动程序调试、移动项目环境搭建、移动项目界面设计与开发、Android核

243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心组件等。

完成这门课程以后,学生应具有以下能力:掌握嵌入式Java和Dalvik虚拟机使用和开发整体流程;熟悉Android手机图形界面和各类控件编程;掌握Android手机互联网编程、Eclipse平台使用和如何调试程序;掌握使用嵌入式各种开发工具。

11.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原理

本课程介绍移动通讯的基本发展状况及相关GSM及CDMA普及知识及相关业务;WCDMA的系统原理及网元结构(主要涉及核心网部分);全面系统地讲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GSM系统的原理、组成及业务功能,详细介绍了GSM系统的原理、组成及业务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员全面了解移动通信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及发展状况,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性能度量以及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和主要技术,了解GPRS的网络组成以及业务功能。

五、实践课程安排与说明

(一)综合实践课程

课程 课程编号 类别 综 合 实 践 课 程 00007001 00007002 00007003 00007007 课程名称 科研训练#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专业技能训练 学分数 2 8 6 2 周数 8周 6周 开设学期 3-4 7-8 7-8 1-6 备注 小 计 18 备注:

1.以上实践课程不含实验课教学环节;

2.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时间不少于半年,停课4周用于毕业论文撰写、修改及答辩等工作。

(二)主要实践教学课程说明

1.实训周(中小型项目实训):从第一至第七学期均安排有实训周,均是为了配合教学内容,采用企业小型通用商业醒目,项目过程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单元测试四大主要开发环节为工作流程,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编码和项目经验。。

2.大型项目开发实践:是软件开发方法的综合训练及初级工程人员素养的训练阶段。大型实训项目的课题全部来源于中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产品部的业务系统,出于对真实系统的保密性考虑,由指导老师对系统进行提炼和简化。这样的课题具有无可比拟的真实性。经过训练

244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后,使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有充分的认识和提高,实现和企业岗位的无缝衔接。

3.毕业实习: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后,进入企业的第一线,通过实习锻炼较强的实际工作技能,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融入企业的应用环境中,成为企业所急需的应用型IT人才。至少10周。

4.毕业论文(设计):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实现从理论学习向实际运用的转化,体现创新与实践能力。第7学期完成毕业设计选题,资料准备、总体框架构思;寒假进入设计阶段;第8学期毕业实习结束后安排4周,对设计成果和毕业论文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附:专业技能训练项目表

学 期 安 排 项目名称 常用软件使用 计算机系统与维护 嵌入式系统基本技能训练 企业职业素养训练 总 计 课时数 一 14 14 6 22 56 √ √ √ 二 三 四 √ √ 五 √ 六 √ 七 八 六、创新能力培养

1.通过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了学院的专业优势,结合企业的生产优势,把传统的以授课为主的教育模式拓展到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挂钩的模式,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具体以联合培养共建专业为主要合作模式,通过课程臵换、实习实训、师资培养、共建实验室等形式进行紧密合作。

2. 每学期均设有集中实训周。强调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特色,中兴软件为学生提供技能强化、岗位实训和企业真实项目训练,实现合作院校专业设臵和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执笔人: 杨蔚鸣 审批人:杨种学

2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