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试卷题库
1.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偶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成轻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
2.乙某为了躲避持刀抢劫犯甲某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踹开一住户大门进入躲避,不幸将门后一老太太撞倒在地造成小腿骨折。乙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意外事件
3.下列情况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
A、黄某被姚某殴打后扬言要报复,姚某听说就拿出一把菜刀,被许某劝阻在一旁,此时黄某想先发制人,就从姚某手中夺过菜刀,将其砍成重伤。对于黄某行为的认定
B、李某身强力壮,对体弱的张某不满,伺机报复,一日见其和女友在一块,遂调戏侮辱其女友,张某看不过就抡起一根铁棍扑向李某,李某轻而易举的夺下铁棍,并借口防卫将张某手臂打折。对于李某行为的认定
C、 一个晚上,一便衣民警夜晚巡逻,在检查三轮车时被远处的司机误认为窃车贼,司机立即找了几个人手持铁棍赶到现场,而民警也以为遭坏人袭击,双方因误会而发生冲突,民警开枪将司机打死。对于民警行为的认定。
D、一日夜晚吴某在一僻静小巷行走,见一陌生人突然袭击他,遂挥拳打去,直至将其打瘫在地。后查明此陌生人为一狂暴性精神病人,经常袭击路人,已造成好几起轻伤事件。结果精神病人被吴某打断一条腿(轻伤害)。对于吴某行为的认定。
二、判断题
1.防卫过当,从其性质上讲,应该是防卫行为,只是超出了防卫的必要限度。( ) 2.符合限度条件,防卫行为就是正当防卫,反之,就不是正当防卫。( )
3.一日深夜, 一男子闯入某校女大学生宿舍,以暴力相威胁意欲强奸独居的某女大学生。该女假装答应,趁该男子不注意,随即从床边抄起一根木棒,朝该男子头部猛击两下,致其死亡。该女生的行为属于事后防卫。( )
4.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要求在实施正当防卫行为时,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这里的不法侵害,是指犯罪行为。( )
5.赵某与张某发生口角后,张某声称要把赵某杀死,并前去商店购买匕首。赵某怕张某杀死自己,就在张从商店返回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张某。赵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 ) 6.甲乙二人因琐事发生争执,继而撕打在一起。甲因身强力壮,几次将乙摔倒在地上。乙在愤怒之下,掏出匕首将甲刺成重伤。乙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
7.甲欲抢劫便衣警察乙的财物,将乙推倒在地,并抽出尖刀对准乙的脸上划了一刀,逼迫
其交出钱财。乙遂掏出身上的手枪朝甲的腿部开枪,但由于甲躲闪很快而未受伤。乙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
8.紧急避险成立的前提条件是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不能大于所避免的损害。( ) 9.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是指已经为实施侵害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 10.甲受人之托运输毒品,遭遇乙的抢劫,甲在反抗过程中,致乙死亡。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 11.紧急避险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义务的人及家庭中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
12.对于来自于他人的不法侵害,只能进行正当防卫,不能进行紧急避险。( ) 13.对杀人、暴力取证、绑架等犯罪行为可以行使“特别防卫权”。( ) 14.只要行为人认为他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不法侵害,就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 15.实施正当防卫行为的强度,只要足以制服侵害行为,就不属于防卫过当。( ) 16.精神病患者某甲手持匕首追杀某乙,某乙在被逼到一房屋的墙角里,无处可逃的情况下,顺手将桌子上的一个花瓶掷向某甲,砸中某甲的眼部,致其左眼失明。某乙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
17.对事后防卫,应一律按故意犯罪来处理。( )
18.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 ) 1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防卫过当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20.在不法侵害已经终止后,再对侵害人进行的防卫的,属于防卫过当。( )
三、论述题
试述我国刑法中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四、案例题
1999年4月12日下午7时许,张某与一位朋友在马路上散步,迎面走来五个素不相识的男青年向张某挑衅,张某据理对答时,五青年仗着人多势众,动手打人。一青年一拳打在张某的鼻梁上,打得鼻子流血不止。在这种情况下,张某还是息事宁人,但五青年仍蛮不讲理,继续对张某拳打脚踢。张某见势拔腿就跑,五青年紧追不舍并用砖头砸向张某,张某忍无可忍,便拔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进行还击,当场刺伤2人,其中1人动脉血管被刺破,造成终身残废。回答下面问题: 问:(1)张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并说明理由。
(2若五青年中的刘某并未对张某实施伤害行为,张某在向加害人还击的同时,将在旁边观看的刘某刺伤,请问张某对刘某的伤害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并说明理由。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D;
二、判断题 1.对;2.对;;3.错;4.错;5.错;6.错;7.错;8.错;9.错;10.错;11.错; 12.错; 13.错; 14.错;15.错; 16.错; 17.错;18.错;19.错;20.错。 三、论述题
答: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和紧急避险制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危害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害来源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既可以是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以及人的生理、病理的原因等。 (2)行为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而紧急避险则是损害无辜的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3)行为的限制不同。只要有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就可以实施正当防卫,而紧急避险的实施,只能是在没有任何其他方法排除危险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实施。
(4)行为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在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前提下,只要所造成的损害与不法侵害可能造成的损害不过于悬殊即可,而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则只能小于所避免的损害,不能等于甚至大于所避免的损害。
(5)主体的限定不同。正当防卫是一切公民的权利,对行为主体没有限制。紧急避险对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在避免本人的危险时不适用。 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和紧急避险制度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
(1)目的相同。二者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
(2)前提相同。二者都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时才能实施。
(3)责任相同。二者超过法定的限度造成相应损害后果的,都应当负刑事责任,并且都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案例题 3.答:(1)张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是防卫过当。主要理由是:第一,《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第二,张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定义、构成要件。①张某实行的防卫行为是针对五青年的不法侵害而实施的,且具有紧迫性,符合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即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才能实行正当防卫;②张某用水果刀还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的防卫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才能实行正当防卫;③张某实施的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本人的人身安全免受不法侵害,符合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即防卫的目的的合法性;④张某实施的防卫行为是针对不法侵害人的,没有给无辜者造成人身或财产的损害,符合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⑤张某的防卫行为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符合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2)张某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主要理由是:正当防卫的条件之一就是实行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而不能反击任何没有实施不法侵害的第三者。张某对五青年中的加害人实施的防卫行为是正当防卫行为,但张某把在旁边观看的刘某刺伤,这一行为已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畴,不再是正当防卫。 更新时间:2009-03-26 19: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