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桩板结构技术交底

来源:华拓网
中 铁 十 四 局 新 建 贵 广 铁 路

技 术 交 底 单

单位: 编号: 签发单位 签收单位 工程项目 一、工程概况 板宽2*4.4m,跨度大于5.5m桩板结构。 二、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1、施工流程 桩板结构应该按照桩基—(托梁)—承载板的顺序进行施工。 工程部 签发人 签收人 签发日期 签收日期 2、桩板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3、承载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承载板下地基处理后,填土至板底标高0.1m处,先施工线间集水槽、排水管。 (2)承载板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垫层(10cm),表面平整。 (3)承载板与托梁采用刚性连接时,应对托梁顶面进行凿毛处理,非埋入式桩板结构边跨处托梁与承载板接触部分应按设计要求铺设聚酯长丝聚乙烯土工膜滑动层,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应力的影响。 (4)绑扎承载板钢筋,并对钢筋做防锈处理。 (5)按设计要求预埋设托梁与承载板的连接钢筋套管和传力构件及套管。传力构件延横断面方向设置两排,间距2m。如图所示 (6)浇筑承载板混凝土。 4、施工方法 (1)每块承载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一次完成。 (2)垫层施工应控制顶面标高,防止垫层侵入承载板内。 (3)承载板与桩基刚性连接处,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钢筋网片抗剪弯筋和加密箍筋等抗冲切措施。 (4)钢筋保护层垫块应采用与承载板同标号的混凝土预制块,分部应均匀符合设计要求。 (5)承载板间设置沉降缝,其设计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5、托梁、托板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承载板顶面高程 承载板顶面平整度 平面尺寸 梁、板厚度 中心位置 允许偏差 ±10mm 3mm/1m ±15mm +15mm -10mm 15mm 三、集水槽 (1)施工说明及注意事项 1.1桩板结构地段纵向20-30m设置一处,桩板结构地段标高最低处及接桥隧相接处必须设置一处。集水槽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浇筑,尺寸100cm*60cm*60cm 1.2集水槽内水经底部耐高压排水管引至路基外的排水沟。 1.3集水槽两端采用预制混凝土板挡渣,非集水槽段线宽40cm、120cm深范围内按照夯填土20cm、填碎石约90cm、10cm厚的c25沥青混凝土顺序施工,纵向设置1%的排水坡,保证水顺利排出。 1.4预制挡土板四角设置10cm*10cm凹槽,采用方木支撑,方木必须采用露天干湿循环作用变形小的优良木材加工制作,并进行防水处理。 四、过轨预埋 1、通信 信号 电力过轨预埋 (1)DK612+000段设Ⅱ型电缆井预埋8根镀锌钢管(通信两根φ100,信号6根φ100) (2)DK612+050段设Ⅰ型电缆井预埋3根镀锌钢管(信号3根φ100) (3)过轨处两侧电缆井采用过轨相连,过轨管两墙弯折以保证中间埋入基床表层以下,线缆上下路基侧设上下路电缆槽与电缆井外侧壁预留槽相连,为便于敷缆,上下路基电缆槽及过轨转折处弯折半径不小于1.5m,过轨管预留长度为13.5m。 (4)所有管道埋设时,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等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留两根4mm铁丝(需长出钢管两端500mm)以便以后电缆穿管铺设。 五、沉降变形观测 (1)技术要求 1.1托梁沉降观测标不少于两处,埋设于梁端挡块顶面距两侧边缘20cm位置埋设,同时做好观测记录 1.2观测标采用φ20钢筋,顶部刻画十字线,埋设深度不小于0.1m,高出埋设表面3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 1.3现浇顶板面每跨跨中距外侧边缘20cm均设置一观测标 五、安全施工 (1) 开工前必须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各种安全教育,做到一人不 漏,使每个人掌握路基工程施工的基本安全知识,经考核合格后方可 上岗工作。 (2) 严禁饮酒后作业和违规操作。 (3) 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等大型机械作业时,设专人指挥。 (4) 对机械的操作和管理,严格按照安全细则与安全操作规程 进行, 杜绝因机械操作不当、触电等造成的伤亡事故。 (5)现场实行规范化管理,各类材料堆放有序,严禁侵入便道 界限, 保证道路畅通。 六、环境保护 (1)工程临时占地不擅自占用或征用林地、保护沿线古树,材料、 废弃物不得于林下堆放,确因建设需要占用林地的,施工结束后做好 抚育与恢复工作。 (2)临时施工场地的选择与布置,尽量少占用绿地面积,保护好周围环境,减少对植被生态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绿化或整理 复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