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旅游给丽江古城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

来源:华拓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旅游给丽江古城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

作者:黄敏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02期

摘 要:“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镇,由于旅游的开展,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本人就旅游给丽江古城带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呼吁大家重视环境的保护,并有效的控制旅游的过度开发。 关键词:丽江古城

让人无限向往的高原明珠——丽江,有着宜居的气候、湛蓝的天空、七彩的云朵、神圣的雪山、古朴的小镇、优美的风景。2012年,《北京青年》热播。一群青年小伙重走青春的最后一站就是丽江。但是,在剧中何南与叶坦走在大研古镇的街道上,何南对叶坦说:古镇太商业化了,已经没有多大的感触了。这就是古镇的问题之一,旅游对当地的影响远不及此。当然,影响肯定具有两面性,有负面的,肯定也有正面的;不过本文总结概述旅游给丽江古城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丽江古城的现状 (一)丽江古城概况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研镇,是玉龙雪山脚下一座聚集了纳西、白、傈僳、普米、藏、回等十多个民族的古老城镇。现今古城常住人口约3万,其中纳西族人口超过16900人。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旅游业飞速发展,带动了丽江市经济的发展。许多商家看重这个商业契机,开始在古城大量投资,购买商铺,大研古镇的民宅基本改成了商店、客栈和餐饮机构。古城真是一片繁华的景象,无论是假期还是平时,都是一片拥挤,游客真是骆驿不绝。从四方街一带,到忠义市场的大片区域,成为现今拥有住居、商业、娱乐等多功能的旅游区域。古镇已然不“古”了,古镇已然成为“外来人”的生意场所。 (二)旅游概况

2004年至今,丽江的游客接待人次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仅在2004年至2008年五年的时间里,游客数量就从360.2万人次增长到625.5万人次。2012年,丽江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99.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5.05%,其中海外游客84.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1.27%,国内游客1514.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6.6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丽江古城面临的问题 (一)严重商业化 1.商铺过多

古城中的民房在这10余年的改造中,变化非常大,古旧的老式民房在多年不断的改造翻新中,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来的风貌。并且古镇的民房基本都称为商铺,在装修风格、店面布局上多有雷同,店内设施极为现代化。这些改变带来一定的方便,但是现代化、商业化的趋势,在一点一点侵蚀着古城的特色。现在的古城,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和韵味,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铜臭味。一些标榜丽江特色的商品,并非是丽江生产,大多数都是从外地批发而来。比如摩梭人家手工披肩。2004年,电视剧《一米阳光》在各地方电视台热播后,古城里仿佛一夜之间冒出了无数家以“一米阳光”为名的商店、客栈和酒吧。古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及其严重,类似的情况还有多例。 2.客栈取代民居

纳西族的房屋特点是“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也是大研古镇的特色。但随着古镇客栈的增多,使客栈周围的环境也变得嘈杂起来。66岁的和国栋老人自小出生在古城百岁坊一带。2007年,他决定搬出古城,将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租给了外地来的投资商开客栈。老人说:“周围的客栈隔音效果太差,半夜睡了一觉醒来,还能听到游客在说说笑笑。周围装修房子的太多,太吵,根本住不成。”这样的复杂环境已经严重影响到古城原住居民的生活。所以,越来越多的古城居民被迫搬离了从小生活的家园。古城已经成为外来人口的商业基地。 3.古建筑遭破壞

旅游的迅速发展,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多,无形中对当地造成污染和破坏。但商业化现象对古建筑的破坏是最为明显的,比如商铺的装修和改造;另外部分游客的私欲也导致古建筑的破坏,比如在建筑上刻字,攀爬建筑上拍照等。古城的旅游化、商业化过程,也是人为破坏的过程。

(二)环境的破坏 1.水体污染

古镇的小河,为古镇增添了灵动的色彩。但是由于旅游和商业的发展,许多店家却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小河,部分游客也随手将垃圾丢进河内,导致古镇的水系污染严重。水系上游的水清澈见底,下游的水污浊发臭。特别是银器店制作和清洗银器的污水直接排放,将会导致河水中的有害金属物质超标,造成土地和水体污染,也间接的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噪音污染

丽江古城内的酒吧一条街,是众所周知的娱乐场所。数十家同行业商家聚集在一条街上,所谓是竞相争艳。半开放式的酒吧,在街上就能听到店内的狂躁和火热。音响震撼的不是你的心灵,是你的耳膜。如此大的声响势必造成噪音污染。宁静安逸的古镇,居然有了灯火酒绿的感觉,真是讽刺。 3.光污染

曾几何时,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活远离了丽江。晚上的古镇灯火朦胧直至天亮。如此定会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也导致了能源的浪费。 4.固体废弃物污染

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产生垃圾。这类问题的管理难度很大。古城的七一街是小吃一条街,各种小吃遍布街头。但是小吃街的环卫设施严重不足。随处可见生活和食品垃圾,造成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油渍类的的垃圾会导致安全问题,容易引起滑跤。 (三)原住居民逐步搬出古城

丽江古城出现了严重的人口置换,当地居民逐渐搬出古城,迁到新城。而外来的人口搬入古城,或是经营商铺,或是经营客栈,或是经营酒吧。据统计,目前古城内(含束河和白沙)虽然仍住着原著居民6200多户、2.5万多人,但是最初原著居民曾高达五万多人,有大半原住居民已经搬离古城,古城出现了严重的人口置换。 (四)传统文化流失

随着旅游的发展,古城内增加了一些传统的民族活动,如打跳、放河灯、许愿风铃。这些传统民族文化都成为吸引游客和挣钱的“利器”,而并非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这些传统逐渐变成了功利化的商业活动,早就失去了应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原本淳朴的“走婚”,被炒作为“艳遇”。原本淳朴的民风也被商业气息污染的势力且功利化。在丽江的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课程与全国其他地方是一样的。并没有涉及到本民族的文化学习。在全国的学校都在普及英语学习的时候,丽江市的中小学也在努力学习英语,但是纳西族的民族语言却没有人教授。年轻人受到外界影响,放弃纳西文化的学习转而学习英语或其他外语,学习方式逐渐西化。当地很多的纳西年轻人已经不会东巴文字,少数人已经不会本纳西语。真不敢想象多年之后的情况,少数民族的文字和语言正在流失。 (五)治安问题恶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来各地的游客,习惯和性格的不同,容易导致矛盾和摩擦。打架斗殴的现象剧增。在丽江的酒吧街,国家短道速滑队队员与当地的治安管理员发生肢体冲突,造成了不良的的影响。 丽江全面对外开放,迎来的不只有游客和商家,还有一些潜在的犯罪分子。一些潜逃在外的犯罪嫌疑人会因丽江的外来人口多与杂,而见缝插针,对当地居民和游客造成安全隐患。文章中提到的问题,是目前古城中比较突出的现象,但是还有许多隐性的、潜在的问题,暂时没有被发现或不被重视。希望各位学者和专家能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探索相关解决的措施。同时,也希望政府能更加重视旅游地的保护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春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上卷)[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11.

[2]石可,熊晓霞.走遍彩云南——云南精品景区导游词[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6. [3]王君正.区域旅游创新.云南人民出版社[M].2009.12.

[4]邓启耀.行走丽江[J] .山茶——人文地理杂志.山茶杂志社发行部.1998.3.总第95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