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及练习讲解——标点符号讲解及训练
——标点符号讲解及训练
【知识入门】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知识能力要求:
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分类:
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常用标号有九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间隔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句号(。略)
2、问号(?)(注意事项):
A、除一般的疑问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外,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B、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例: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 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D、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3、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小王,快来!快来! 例:怎么会讲得这么糟呢!
C、兼有两种语气的,例如兼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通常应该根据句子的基本 句式属于哪一种,根据这个
句子用在哪个特定的地方所着重表示的语气,选用一个合适的点号。例:这件事太难了,我该怎么办呢? 例:快去吧,这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1、逗号
逗号是句中点号的重点。在单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以下七种情况。 (一)、表示句子里边的一般停顿。
例: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二)单句的一般成分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补语之间,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不用点号。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这些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甲、主语、谓语的情况特殊
第一、主语(复杂的短语作主语)和谓语比较长,主语和谓语中间通常要用逗号。 例: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第二、主语虽然短,但需要强调,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她,就是这次比赛中唯一的女冠军。
第三、主语后面带有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后面要用逗号。 例:你啊,还是这个老脾气。
第四、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有时要停顿,要用逗号。 例:你的申请,厂长已经同意了。 乙、变式句中间要用逗号。 第一、谓语前置的句子。 例:出来吧,你们! 第二、定语后置的句子。
例: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第四、状语提到主语前头的句子。
例: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禾已经准备好了。例:忽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了十分急促的铃声。 丙、宾语较长,特别是当主谓短语或者动宾短语作宾语时,前边往往要用逗号。
例:我知道,你是为中国战士的鲜血而痛惜……例:司机答应,把这批大学生尽快送到火车站。
例: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打半个小时简化太极拳。(三)、某些复指短语后头或组成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例:张敏,我们的班长,昨天突然病了。例:这位是总务主任,我们的管家人。 (四)句子中除了一般成分外,还有独立成分。这些独立成分和一般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例:我们,包括领导同志,明天都要去植树。 (五)较长的并列的词语之间,一般要用逗号。
例: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里都充分反映出来。
(六)、反复的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例:水,水,我要喝水。
(七)、转折连词后可用逗号,以突出转折的意思。 例:我的身体不太好,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好多了。 2、顿号
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它表示最小的停顿。 例: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 3:分号
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它表示的停顿大于逗号。 例: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分号只用在复句中,不用在单句中。复句中除了并列分句以外的其他分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分句之间通常就得用分号。 分号的作用主要是使各分句间的结构层次清楚。 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例: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4、冒号
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它表示较大的停顿。 提示下文:
(一)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下边,有引起收信人、听众注意的意思。 (二)有在“某某说”后面,表示后面是引用的话。 (三)用在提示性的话的末尾,表示后边有话要说。
例: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
例: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四)用在总提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者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五)表示后面是补充说明或解释性的话。
例: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六)用在强调动词后面的宾语,提起读者注意。冒号前的动词常用的有:“想”“说”“问”“是”“记住”“认为”“证明”“宣布”“指出”等,宾语往往较长或复杂。例: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例:事实证明:你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总括上文:
在分项或从几个方面说了以后,用冒号表示后面还有一句总括的话。 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3、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引号
引号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一)表示话在引号里的话是实际那样说的(或者想说的),或者是引用来的。 例:船工从酣睡中醒来:“敲门干什么?”
(二)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话是有特殊意味的,如意义突出的,不照字面理解而别有含义的,作者不同意或者怀疑这种说法的,以及讽刺、反语等。
例:母亲是个“平凡”的人。(表示突出、强调)
例:白日的亮光把犯罪者的“成绩”完全暴露出来了。(反语) 此外需要指出的词语以及专名、术语、成语之类有时候也用引号。 例: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例: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破折号用法:破折号是标号中的重点。它有多种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一)表示它后边是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 例: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 例: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行文中通常用一个破折号引出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如上二例。如果这类语句插在一个句子的当中,往往前后两处都用破折号。
例:作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
(二)表示 后面是跳跃或转折的话。
例:“好香的菜,——听到了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 破折号还有其他一些用法: (一)表示说话中断。
例:“你——”老张看了看我,亲切地说,“未来属于你们,你们青年人一定要刻苦学习,力争成为本行的专家。” (二)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 (三)副标题的前后,或只用在前面。 例: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四)表示事项的列举。这种用法多用于文件和科技文献。 (五)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六)注释后,说明注释者。
例:……如格林(英国新康德学派和新里格尔的创始者——译者)给他的影响更大了。 此外,破折号有时也可用于总括前文。
例:革命和革命战争是进攻的,但是也有防御和后退,——这种说法才是完全正确的。
使用破折号需要注意的是:破折号前面的词句原来有标点,用了破折号以后,一般说不必再保留那个标点、跳跃或转折的话除外。因为读到破折号时,总要停顿,省去那个标点不影响理解语意。 括号
括号主要表示括起来的话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前边的词语或句子。这种注释或补充说明面比较宽,可以 解释语义,注明时间,也可以交代引出处,列举具体内容,还可以讽刺、批评、订正错误等。 使用括号要注意:
(一)括号要紧挨前面被注释或说明的词语或句子。
(二)按注释范围大小来分,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前者只注释句中一部分词语,括号前如有点号要放在括号外边,括号内的最后一个点号(问号、叹号除外)应当省去。后者要放在全句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的标点按一般情况处理。
例:他高声念道:“万道光芒地,将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郭沫若:《太阳礼赞》)
例:猿人是第一次能用双手制造工具的人,他和那种只能本能地使用自然工具(石块、木棒)的一般南方古猿,有了本质的区别。
括号和破折号都可以注释前边的话,两者的区别大致是:内容重要,属于正文的部分的,用破折号;内容不太重要,不是正文的一部分,只是注释,没有它也不影响意思完整的,用括号。 这时附带说明一下常用序次语的表示方式。
(一)用“首先”“其次”“最后”或“第一”“第二”“第三”等,后面用逗号。 例:首先,思想上要重视。……其次,要掌握有关知识。 (二)用“一”“二”“三”或“甲”“乙”“丙”等,后面用顿号。
例:根据代词指代的对象的不同,代词可分为三种:一、人称代词,二、疑问代词, 三、指示代词。
(三)数字外面加了括号,序次语后面就不再加点号。
例:第一单元有下面几篇课文:(一)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二)说“小”(三)文学评论两篇(四)用阿拉伯数字时,后面用小圆点。 省略号用法
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表示重复的或者类似的语气的省略,还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二)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说话空隙,或者说话断续、沉默不语等。 例;原来如此!……
例:喂!是小陈吗?你托我买的书买到了……你什么时候来取?……好,好,再见! 使用省略号要注意下边三点;
(一)省略号所表示的不必尽举的同类事物省略,一般要在列出三项以后再用,以便读者据以联想和补充省略的内容。
(二)省略号前边的话如果到了需要停顿的地方,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就用什么标点符号(如果是顿号、逗号、也可以用):省略号后边不必再用表示停顿的符号。
(三)省略号相当于“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省略号和破折号都可表示语言的中断,两者的不同之处是:省略号表示余声未尽,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 书名号:主要用业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 1.书名号之间可用顿号,也可不用任何点号。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我刚走进电影院,就看见屏幕上赫然投着“生死抉择”四个字。
2.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如:《苟子•劝学》。
解题策略:记注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根据标点符号分类,进行整理归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辨析,准确使用。
【典题练习】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
B.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 C.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
D.华为荣耀四曲面3D玻璃机身设计为两种版式,蓝水翡翠版,将蓝色与绿色进行了结合;幻夜星河版,将黑色与紫色进行了结合。 【答案】B
【解析】A.有误,括号里的内容注释的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所以应该紧跟其后;
B.正确;C.有误,不是真实的疑问,把两个问号改成逗号;D.有误,“两种版式“总领下文,所以把逗号改为冒号;故选:B。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小一把座椅,安放在哪,怎么安放,如何满足游客需求,如何让座椅和环境浑然一体,考验着景区管理人员
的智慧。
B.一部七、八分钟的中国风短片《包宝宝》,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C.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D.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答案】A
【解析】A.全部正确; B.有误,“七、八分”表示概数去掉顿号; C.有误,引用的诗句,去掉冒号; D.有误,“读书沙龙,民谣季和艺术空间”都是栏目,而不是书籍,所以把书名号改成双引号。 故选:A。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B.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D.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辨析。C.此句表示选择的问句,问号一般只用一个,放在最后一个问句末尾处,所以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B. 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 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D. 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标点符号运用的题。A项中,“调查显示”后面标注冒号的地方并没有必要特别提示,因此不宜用冒号。应将冒号应改为逗号。B项中的“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和“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是选择性的问句,而非直接问句,中间应该使用逗号。D项中,并列的短语“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说起中国古代神话,你能想到的是开天辟地的创业大神盘古?还是炼“五色彩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娲? B.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有了压力,水滴之所以穿石,是因为有了目标,没有压力的目标生活,不可能精彩。 C.近来,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芳华》引发观众热议,谈起原著,严歌苓称《芳华》是她“最诚实的一本书。”
D.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平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标点符号运用的题。A项,选择性的问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B项,“喷泉之所以漂亮”的下一句解释了喷泉漂亮的原因,“句号”应该改用“冒号”,后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中间应该用分号。C项,句号应在后引号外面。
6.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辨析。C项中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选择问句只在最后用问号。 7.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
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
B.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
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
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的正确使用能力。一句话说完了,应该用句末点号。如,句号、感叹号、问号等。句号一般用于陈述句末尾;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等。B项中“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已经是完整意思的表达,故应用句号。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为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潘建伟团队居功至伟。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B.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安全的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D.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
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辨析。B项句内构成排比,“红得像火”和“白得像雪”后用分号;C项关联词“是……还是”表示选择关系,中间用逗号;D项“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后应该用句号。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答案】 D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标点符号运用的题。A项,句中的问号使用错误,这一句不是疑问句;B项,句子最后的感叹号应放在后引号前;C项,两个句式相同的分句之间要用分号;D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10.下列句子中结尾应使用叹号的一项是( )
A.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____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____ C.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____ D.“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A项,结尾标点符号应是“。”,陈述句。B项,结尾标点符号应是“。”,陈述句。C项,“颓唐”意思是凄凉萧索。这是作者对父亲老年境况的深深感叹,应使用“!”。D项,“我没法 ”,后面意犹未尽,没有把话说完,应用“……”。
1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 B.这么厚的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C.是我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这世界变化快? D.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答案】B
【解析】本题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正误,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项,“五、六天”,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所以“五、六天”应是“五六天”。
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阴影,光明才更加耀眼,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让世界更加意识到中国方案的重要。 B.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C.读实用书,做更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情趣的人;读哲学书,做深度思考人生价值的人。 D.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与魅力,放大了当代传媒的“圈粉”、“造星”功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A.某层意思完整时,后面就需要用句号,故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句号。B.选择疑问句无论有几个分句,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中间的停顿用逗号,故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引号本身虽然不表示停顿,但连续用上引号之后,在读的时候,中间必然会产生自然的停顿,在形式上已把并列结构显示出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并列的引语之间可以不用顿号。故将中间的顿号删去。 1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颜氏家训》在中国广为人知,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 B.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C.以“泰微课”为主题的创新案例,从1600多项申请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全国仅有20个)。
D.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解释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局部)时,括号用在句号前;如果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句号后面。根据句意来看,(全国仅有20个)是用来解释前面整个句子的,因此需要放在句号后面。 1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是微信转账?还是支付宝付款?他拿不定主意。
B.“诗有什么作用?”台湾美学家蒋勋说,“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有面对生命的平静。”
C.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D.2017年8月23日至27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为主题。 【答案】 B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辨析。A项,句子是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应为逗号;C项,“……等”中“……”与“等”的意思一致,去掉一个即可;D项,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1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B. 老人、青年和孩子们,纷纷涌向那青青山坡——几十年前革命英雄奋勇抗战的地方。 C.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D. 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对教育的期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短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一般为词、短语的并列。逗
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一些。A项中“坐一坐”和“躺一躺”为较长的分句,所以在其中间不应用顿号,而应用逗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