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纺纱梳理工艺控制棉结的试验与实践
来源:华拓网
2010年耽代 识校 第6期 梳理专题一 色纺纱梳理工艺控制棉结的试验与实践 吴爱儿,王利清 (宁波百隆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分析了色纺纱生产中棉结的控制技术,选用原料是关键,而优化梳棉与精梳工序的梳理工艺是降 低棉结的主要手段,但必须以良好的设备运输状态为基础。 关键词:色纺纱;梳理工艺;棉结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S10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65X(2010)06--0024--02 色纺纱的棉结是成纱质量主要考核指标之一, (细度变粗),故选用于色纺纱的原棉马克隆值要适 棉结多少直接影响到织物的外观。棉结包含白色 中,在4.1~4.6( ̄ftt度5 200 5 8OO);成熟度要好, 结、有色结及杂质。色纺纱的明显色结不同于本色 一般0.88~O.92;原棉短绒率(16mm以下)<9 , 纱的棉结。所谓色结,即成纱中显现出来的游离于 且含杂率<1.5%0,以减少清梳工序强分梳,实现柔 纱线主体颜色之外的乱纤维结。 和梳理。 色纺纱的棉结控制关键在于梳棉工序,其次是 精梳工序,浙江宁波百隆纺织有限公司围绕如何降 2梳棉工序是去除棉结的主要手段 低色纺纱棉结,做了大量的试验,从实践中总结出了 梳棉机在色纺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采 一 经验。 用“轻定量、低车速、柔和分梳”工艺,这是减少成纱 1选用纤维是关键 棉结,提高纱线质量的重要保证。 2.1梳棉机车速 目前色纺纱生产的支数一般在29~9.7tex(20 试验目的:在不同刺辊与锡林速比条件下,测试 ~60 ),平均在18.2tex(32 )左右,纱线的支数适 在较低的刺辊速度条件下棉结、杂质的变化情况。 中。经过乌斯特大容量纤维仪(HVI)测试,发现原 试验方案:采用不同刺辊与锡林线速度比,测试 棉经过染色后短绒增加、强力下降、马克隆值增大 不同品种的棉结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刺辊与锡林速度参数的棉结数 注:1.刺辊包针后直径250mm,锡林包针后直径1 290mm。 2.134560配棉情况:原棉35 ,色棉65 。 分析发现降低刺辊速度对减少棉结数量有一定 试验方案:采用黄摊C和Sv82370A两个品种在 效果,但对个别品种适用性不强。刺辊与锡林速比 不同定量隋况下棉结隋况数据作对比。见表2、表3。 在1:2.01效果最佳。 2.2生条定量 表2黄摊c在不同定量下的棉结情况 试验目的:改变生条定量,分析合适的定量以达 到降低棉结的效果。 收稿日期:2o1o—o5—26 作者简介:吴爱JL(1963一),女,浙江余姚人,总工程师,长期 从事色纺纱产品开发与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24・ 梳理专题 降低粗糙度; 2010年纪代纺织校禾、第6期 一鐾 表A 一 ~一分析:定量在19.7g/5m时棉结数较少,说明色 纺纱生产时梳棉生条定量不宜过重。 2.3主要隔距 g)大小漏底弧长的曲率半径符合滚筒直径和 各点隔距要求; h)齿轮箱内齿轮无显著磨损,啮合正常。 只有把上述各点做好,才能确保梳棉机隔距 准确。 3精梳工序对去除棉结的作用 精梳工序可排除部分短绒与棉结,同时使纤维伸 试验目的:梳棉机上共有30多处隔距,验证采 用“紧隔距,柔和分梳”工艺可适当降低棉结。 试验方案:以本白长绒棉为例,在1号车与2号 车上采用不同隔距的棉结数据见表4。 表4不同隔距的棉结情况 分析:锡林一盖板采用较紧隔距可降棉结。 2.4设备状态 梳棉机零部件间隙小,在生产运作过程中,某些 零部件易发生磨损、走动、生锈,必须及时校正、检 修、保养,确保良好的机械状态。 a)校锡林动平衡、静平衡,道夫、刺辊的静平衡; b)检修刺辊闷头,减少轴的弯曲、偏心,提高刺 辊包卷的圆整度,刺辊铁胎直线度保持0.07ram以 内,会给包自锁针布带来便利; c)检修刺辊、锡林、道夫轴承,控制轴与轴承间隙; d)盖板铁骨,采用小踵趾0.56mm。对一致性 差的盖板应整修; e)检修给棉罗拉、给棉板,降低表面粗糙度,对 个别严重予以调换处理; f)检修锡林前、后罩板,确保其圆弧差异两边 小于0.05mm,中间偏差小于0.13ram,消除毛刺, 直度、平行度得到改善。一般来讲,增加落棉率可多 去除棉结杂质,但与其配合的毛刷、锡林、顶梳的状态 对其影响较大。现以FA266精梳机为例分析如下。 3.1合理控制落棉率 色棉的落棉率一般控制在15 左右。同一品 种,落棉要稳定,台与台间的落棉差异控制在1 以 内,同台精梳机眼与眼间差异控制在1.5 以内。 3.2毛刷清刷有效 毛刷是清洁锡林齿条表面的重要工具,如不能 有效的清除锡林上短纤、棉结、杂质,就会引起锡林 嵌花,甚至倒针。 毛刷选用细度偏细的白棕,插入锡林的深度一 般在2mm左右,弹性好。同时要及时修剪、调整毛 刷,提高毛刷的圆整度,一般3~6月毛刷要保养一 次,依据锡林的清洁程度来决定。 3.3锡林、顶梳状态要良好 锡林、顶梳是精梳机的核心元件,其规格、锋利 度、光洁度对精梳梳理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FA266精梳机采用锯齿整体锡林:SLC-4D或 SLC-5,采用多分割、变密度、变角度,其中SLC_4D 型总齿数达到22 000齿以上,实现逐次分段分梳, 梳理效果较传统锡林好。 顶梳虽只有一列针,但作用相当大。所以保持 其正常状态,对提高精梳条质量至关重要。 4其他工艺配置对去除棉结的作用 4.1清棉工序 原棉经过染色加工、开松混合之后,还有部分杂 质、同时纤维强力降低,故清棉工艺要采用梳打结合, 开松混合为主,遵循“多落、少打、少碎”的工艺原则。 多落:增加落棉,主要是放大SFAO35混开机、 FA106梳针开棉机和A076F清棉机的尘棒隔距,合 理控制车肚气流。 (下转第29页) ・ 25 ・ 梳理专题 2010年纪代 织校禾’第6期 统精梳机的工艺效能,特别是借鉴高效能精梳机的 成熟先进技术,如采用整体锯齿锡林、顶梳,优化工 艺,也能有效排除短绒、结杂,使落棉短绒率达到 7O 9/6左右,并以较低落棉率时,实现精梳条短绒率接 近6 和条干cv%低于4 9/6。 7适宜的温湿度环境 在整个纺纱工艺流程中,对环境的温湿度要求 较高的就是精梳工序,其上分离皮辊、牵伸皮辊直径 小、宽度大,握持棉层纤维平行伸直度好,遇到较高 湿度时,易缠绕而难以正常生产。如何避免高湿度 今后准备根据品种生产的需要试用WRC-965 型分离胶辊、300齿/10cm(}J[1密性)或JZD-201S型 对精梳生产的影响,是企业生产必须应对的难题,特 别是南方地区,由于没有像北方地区依靠锅炉蒸汽 加热的供暖管道系统(空调室内有预热器、再热器, 双排顶梳、菱形钳唇钳板、白棕毛刷等新元件,不断 探索发挥A201E型精梳机的工艺效能。 参考文献: [13中国纺织大学棉纺教研室.棉纺学I-M].北京:纺织工业 出版社,1990. 生产区有管道网放热等),遇到连阴雨造成高湿时, 自然更显困难。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靠保暖控温, 将精梳机用铝合金门窗全部圈围住,降低吊顶高度 (约2.8m),压缩空间以利于保温;另一方面滤尘器 排出的空气全部回用,部分照明灯换成大功率 (250W)的红外线灯泡,直接照射在精梳机上加热 (此办法仅供冬季短时间应急)。 8结语 E2]黄锡畴.精梳保全I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0. [3]刘全新.A201E型精梳机曲柄齿轮轴承的选用[J].梳理 技术,2009,17(12):62. [4]刘全新.A201E型精梳机精梳条易断裂的原因及其解决 措施[J].现代纺织技术,2009,5(3):20. [5]刘全新.精梳落棉率估算公式的论证及其应用[c]//浙 江省纺织工程学会.全国精梳机工艺技术研讨会论文 集.杭州:2009. A201型精梳机于2O世纪60年代初投人生产, 持续的改进使其机械结构逐渐合理、工艺性能不断 提高,现已发展到A201E型。使用实践证明,只要 加强管理,注重应用新元件、新工艺,就能够发挥传 (责任编辑:杨元兆) -- 一・・—・+一・・—・+一・・・-卜・・—+一-.-4.-・・—■一・・— 一・・ ̄4--.-+-・・—+一 (上接第25页) 难,棉结增加。为此,应使梳棉工序相对湿度保持在 较低状态,使纤维从开清棉到梳棉处于连续放湿 状态。 少打、少碎:减少打击,A002D抓棉机“U”型刀 片缩在肋条内,应适当降低梳针打手、豪猪打手、综 合打手的速度。 生产纯棉色纺纱时梳棉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 55 ~6O ,生条回潮率控制在6.5 左右;冬季车 4.2纺纱通道保持光洁 自并条起,牵伸中吸风可吸走或随绒板粘走部 分短绒、棉结和杂质。但若吸风不良,绒板、绒辊不 及时清洁,通道中积聚的短绒、棉结和杂质就会带入 须条,经过搓擦后也可增加棉结。 4.3自动络筒工序 电清棉结通道、短粗节通道可切除部分较大的 棉结。设定情况:棉结N通道+180 ~+230 ,04; 间温度应高于20℃,如低于18℃,纤维刚性增强,棉 网易破碎。做化纤色纺纱时,湿度要偏大掌握,并要 使用抗静电剂。 5.2梳棉除尘 FA201B梳棉机配有6个吸点,分别是后车肚 吸口、刺辊罩吸口、盖板吸口、棉网清洁器吸口、道 夫吸口以及笼头吸口,其中笼头吸口是自行改造 短粗S通道,+12o 9/6~+15o%,长度15 ̄20mm。 5梳棉工序温湿度及除尘管理 5.1控制梳棉温湿度 据生产实践,当棉卷回潮率超过8.5 ,除杂困 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保证适当的负压吸 口的风量、风压并保持管路不堵花、不挂花、不 漏气。 (责任编辑:杨元兆) ・ 2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