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教学使我们爱地理
——初中地理开展活动教学研究的收获点滴
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这一新的教学活动,对改变传统教学的被动局面和推进新课程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我校地理教研组于2005年9月至2009年5月,进行了“初中地理开展活动教学研究”的课题教研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活动教学让我们产生了学习兴趣
回顾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状况,可谓是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其表现在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学习方式枯燥:多数教师和多数时候,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一味的崇尚书本知识,轻视实践活动。重视课内教学,忽视课外活动;只重视知识获取多少,忽视学生个体发展和情感生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教师教着喊“难”!学生学着叫“累”!针对地理教学过余“死板”的难堪局面,我校地理教研组的老师们,在新课改的强大动力和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努力探索“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中心”的初中地理活动教学新路子。从2005年9月到2009年5月,我们开展了“初中地理开展活动教学研究”的课题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走进地理课看到的境况:①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上以往那种死气沉沉的僵局被打破,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不再认为学地理是一门苦差事,而是一份自寻其乐的美差。每举行一次活动,就有80℅以上的学生积极参加主动性强,特别是学困生和特长生表现得非常活跃,完成任务也十分出色。如有位被学生称为“睡觉大王”的学生,他在对活动教学的感受中写道:“地理活动的开展像是一场春雷,让我从睡梦中惊醒振作起来,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所收获„②经过活动教学尝试,让老师心情舒畅多了。不再茫然于知识的“象牙塔”中,只见书本不见人,而是真正从行动上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近学生,感受到了活动教学带来的乐教乐学的愉悦心境。象“做中学中国地形活动”,教师以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融入学生的活动之中其乐融融;看到每一位学生活动时的鲜活面容,和一次次活动成功的举动,更增添了我们开展活动教学的无穷动力。
二.活动教学使我们掌握了地理学习的方法 达尔文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为古言道“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基于以往上地理课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在课本上画框框、打杠杠,让学生记框框、背杠杠内容的死记硬背教学方法。我们在实践中,结合本校学生学情与校情实际,进行了地理课堂活动化教学的有效尝试,使“活动”在课堂中落到实处,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动”起来。通过活动化教学的开展,使学生获取了地理学习的法宝,实现了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如以往那种不知如何看地图的老大难问题,通过“慧眼看世界(看图说话)”活动,现在任何一种地图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都能绘声绘色地解答出各种信息;教材中的做一做、想一想和动手练习,要是一味的安排在课外完成,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敷衍应付。此时,如若采取“角色扮演”、“游戏竞赛型”的快乐活动方式,在课堂上边学边做,教学效果势必事半功倍,知识也会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出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活生生教材,如全球热点问题、自然现象中
的一次奇观、大型工程建设、乡土中的环境问题等内容。通过开展“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等情感体验或专题研究型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调查、访问、收集信息、提出建议,在真实问题的感受中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因此,地理课堂活动化教学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巨大变化: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形多了,积极思考争辩的氛围浓了,按部就班的气氛淡了;争先恐后不甘落后的劲头十足,墨守陈规不求上进的场景不见了;课堂上呈现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向交流的靓丽风景。正如有位学生的感言:“老师,我在以前听说上地理课心就发慌,真怕地理课,不知从何学起。自从你开展活动教学后,我找到了上地理课的感觉,也不怕了,而且觉得地理课上得很有味,地理活动好像让我变了个人似的”。
三.活动教学提升了我们的学习能力
活动教学它以全新的感观刺激和行为活动吸引学生,能克服传统教学的单调乏味,采取多种多样形式,使内容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实现新课改提出的“以活动带动知识的传承和能力的发展”目标。通过活动教学的实践,我们目睹了以往拿着地图不知东南西北的学生,现在不仅能看懂图,而且还能根据地图信息提出各种问题,运用地图来解决问题;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增强了生活能力,提高了应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学理念。例如:活动教学中实施的“做天气预报员”,提醒人们作好应对天气变化的生产生活防备工作;“学当导游”活动,引导游客(学生)如何出行,熟悉地域文化特征,并正确理解与欣赏异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从“做中学地理”作品中可以窥探出每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当我们看到她们在活动中迸发出解决疑难问题的创新“火花”,如解决用乒乓球画经纬线作简易地球仪时,“线”不好画的难题;“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自制电脑课件等,老师和学生都感到由衷的高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的行动虽刚刚起步,我们的结论还不成熟,我们今后面临的困难还相当严峻;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克服困境,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用心研究、不断创新,地理教改之路一定越走越宽,“活动教学”研究定会硕果满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