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选择恰当的教学⽅法。那么⼤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是⼩编为⼤家收集的舞蹈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舞蹈教案 篇1 活动⽬标:
1、在看看、听听、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能⼤胆想象并发表⾃⼰的意见。
2、通过拓印和⾝体动作再现树叶舞蹈的场景,体验快乐的情绪,萌发乐意帮助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树叶。 2、ppt课件。
3、炫彩棒、⼩⽑⼱、背景图等。 活动过程:
⼀、ppt导⼊,引出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孩⼦能够从⾃⼰的⾓度出发,迁移经验,⼤胆想象,结合⾃⼰对落叶的认识来进⾏描述。) 画⾯⼀:
1、看⼀看树上还有叶⼦吗?其他的树叶去哪⼉了? 2、猜⼀猜这些掉落在地上的树叶会去⼲什么呢? 画⾯⼆:
树叶们聚在⼀起,在说些什么呢? ⼆、欣赏故事,分段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分段欣赏,引发孩⼦对画⾯的仔细观察,激发幼⼉能关⼼树叶的变化,同时通过⼤胆想象乐意表达⾃⼰的所思所想。) 画⾯⼀:
1、这⾥有⼏⽚树叶?
2、这4⽚树叶是⼀家⼈,你能分得出它们是谁吗?(打招呼) 3、猜⼀猜,这⼀家⼈聚在⼀起会说些什么呀?
总结:哦,原来,树叶爸爸和妈妈在⼀起说:宝宝,让我们⼀起去参加舞会吧!
过渡提问:刚才⼤树叶和⼩树叶们去参加舞会了,树叶宝宝⼀家也去了,还有谁也会去参加舞会呢? 画⾯⼆:
这些树叶也准备去参加舞会呢,可是你觉得它们准备好了吗?能去参加舞会吗?⼩树叶没有漂亮的⾐服,⼼⾥越想越难过,⼩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树叶吗? 画⾯三:
1、魔术师来了,\"树叶魔术师,变出新⾐服,本领真正⼤\"。
2、他是谁?他来⼲什么?魔术师的本领真⼤,我们也来学学他的样⼦(边说边做动作\"变、变、变\")
3、变了吗?你喜欢哪件新⾐服,为什么? 三、树叶的舞蹈。
1、⽼师好像听到有谁在哭,哎,是谁呢?它们为什么哭呀?
2、它们也想参加舞会,可是没有漂亮的⾐服,魔术师⼜忙,这可怎么办?
3、⽰范:⼩树叶,请你躺在桌⼦上,我和我的伙伴--炫彩棒⼀起来变⾐服,变呀变,变呀变。(涂了⼀半)变好了,你们看,⾏不⾏?(为什么不⾏呢?)那⽼师就把剩下的⼀起完成吧,⼤家⼀起来说:变呀变,变呀变(涂好),好了好了,都好了!
4、⼩树叶急急忙忙地赶到舞会,跳起了欢乐的舞蹈。你们想请其他⼩树叶去吗,那就快去请你们的⼩树叶吧。 5、幼⼉操作。 活动延伸:
我们⼀起和树叶宝宝跳欢快的舞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常感兴趣,我想优美的flash是⼀个原因,同时,对于树叶孩⼦们也都不陌⽣,所以孩⼦们有话可说。本次活动的价值取向是想让幼⼉在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中体验快乐的情绪,萌发乐意帮助他⼈的愿望。从孩⼦们的热情参与中,我感受到他们乐于帮助的情感。
不⾜之处:
难度不够。原先我想对于我们新中班的幼⼉各⽅⾯的能⼒还是较弱的,所以只是让他们简单的打扮树叶,但是对于我们的孩⼦都能顺利完成,所以领导反馈也感觉是否可以增加⼀点难度,帮助树叶添上动态的⼿和脚等,这样就更能体现出活动的\"主题\"--树叶的舞蹈。我觉得⾮常有道理,是⼀个⾮常好的建议。舞蹈教案 篇2
第九课 快乐的舞蹈 教学⽬标:
1、培养学⽣对运动中形象的观察⼒、记忆⼒和表现⼒,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喜爱的表现⽅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热爱⽣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喜爱的⽅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欣赏感受
1、同学们,⼀年⼀度的\"六⼀\"⼉童节⼜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个动作?
2、今天,⽼师给⼤家带来了⼀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节排了什么节⽬? 我们⼀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课题) ⼆、引导回答
1、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种⽅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下,我们来⽐⼀⽐,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2、⼩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家想不想⼀起跳?
2、那我们就来玩⼀个\"⽊头⼈\"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个⼤圈,听到⾳乐后,⼤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乐声⼀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3、播放⾳乐,学⽣跳舞。
4、(⾳乐声停⽌)好!扭扭你的'脖⼦,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5、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学?! (⽣模仿⾃⼰观察到的动作)
6、⽼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法跟你们不⼀样,你们看!
7、师在⿊板上⽰范。
8、师⼩结:这种⽤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速写的⽅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9、⽣作画。 四、赏析评述
1、⼤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的吗?我们打开书,⼀起来欣赏。谁来说⼀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2、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3、播放⾳乐,学⽣继续作画。 五、交流评析
1、请各⼩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贴⽚。
2、⽣互相欣赏,贴上贴⽚。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同学们!想⼀想,今天⼤家学到了什么? 六、⼩结
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来画跳舞的⼈,⼤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快乐的舞蹈》⼀课旨在让学⽣根据⾃⼰的记忆和感受,充分利⽤所掌握的形⾊知识和⽅法进⾏感性表现,充分宣泄他们的快乐情绪。能让学⽣在快乐的⾳乐舞蹈声中画⼀副快乐舞蹈的图画,并在绘画中感受舞蹈的快乐。舞蹈教案 篇3 预设⽬标:
1、进⼀步巩固垫步、踏点步,学习进退步及托帽⼿的舞蹈动作。
2、幼⼉学习听⾳乐⾃由创编舞蹈,并学习与他⼈合作创编舞蹈,发展幼⼉动作协调性。 3、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已熟悉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四段歌词。
2、幼⼉已掌握垫步、踏点步等舞步,学会舞的⼀些基本⼿位。
3、舞蹈视频⼀段、录⾳机、⾳乐磁带、动作图⽰、⾃制⼩花帽、服装⼀套。 活动过程:
⼀、观赏舞蹈视频,回忆舞的特点。 1、观赏视频。
师:今天⽼师要请⼩朋友欣赏⼀段舞蹈,请⼩朋友仔细看,观察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2、回忆舞的特点。
师:你们知道这个民族的⼈最擅长什么?在表演的时候通常都有哪些常⽤的动作呢? 师⼩结:维吾⼉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故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乐曲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情绪热烈欢快。他们的舞蹈⾮常优美,动作也很漂亮,的舞蹈主要是⾝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舞的风格。 ⼆、复习舞的基本步伐。
我们在中班的时候学习了⼀些舞的基本动作和步伐,都有哪些?我们⼀起来复习⼀下
吧。复习基本步伐:垫步踏点步,⼿部动作:翻腕、柔腕、移颈,带领幼⼉跟⾳乐练习。 三、创编舞“掀起你的盖头来”,学习踏点步及拍⼿托帽的舞蹈动作。 1.聆听乐曲引导幼⼉再次感受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欢快、有趣的情调。 师:前⼏天我们欣赏了⼀⾸欢快、有趣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啊? 让我们再来⼀起听⼀听! 2.幼⼉创编舞蹈动作。 (1)创编掀盖头的动作。
师:这⾸歌曲⾥讲了⼀个美丽的姑娘;现在,⽼师就来扮演这个美丽的姑娘,看!我带来了⼀块红盖头,我也盖在头上,现在你们能看清楚我的脸吗?(教师可以将红盖头掀起、放下让幼⼉⽐较看看哪个看的清楚) 那怎样才能看清出呢? 你来掀掀看,看清楚了吗?
想要看清楚把盖头掀起来就可以了,那你能不能⽤舞蹈动作来表现这个掀盖头的动作呢?(提⽰幼⼉动作要有好看、有美感)
哦!这个⼩朋友掀的真好看,我们⼀起来学学看!(提⽰幼⼉⼀边唱,⼀边做动作) (2)创编看姑娘的动作。 师:看清楚了吗?你是怎样看的?
哦!你是这样看的,真漂亮!还可以怎样看呢?
⼩朋友们真厉害,咱们把掀盖头和看姑娘的动作连起来表演⼀下!(边唱边跳) (3)创编赞美姑娘的动作。
师:看到这么美的姑娘,咱们从⼼底⾥喜欢和赞美她,那可以⽤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你对美丽姑娘的喜欢和赞美呢?
哦!你是⽤这个动作来表现的,真不错!请⼩朋友看看刚才有个⼩朋友做的动作象不象这个⼩姑娘做的动作啊!(出⽰图⽰)
这个动作在舞⾥的名字叫托帽⼿,⼀只⼿放在脸的斜前⽅,另⼀只⼿放在⼩花帽的旁边,⼿⼼朝上,托好了⼩花帽,所以叫托帽⼿。
师:⼀起来学学看!教师⽰范进退步及拍⼿托帽的舞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给幼⼉。(从脚(进退步)——⼿(托帽⼿)——整体)。
好,现在请你们听着⾳乐跳舞看哪⼀个⼩朋友能⽤上⾃⼰编的动作和新学的动作和起来⼀起跳。(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还可以⽤什么动作来表现?(每⼀个动作图⽰都要讲动作要领,并让幼⼉模仿)⼿是这样放的,那脚怎样做呢?(带领幼⼉反复练习,纠正幼⼉的动作,引导幼⼉将步伐和⼿的动作结合起来。)
四、引导幼⼉将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表演。
师:今天我们⾃⼰编了这么多好看的舞动作,这⾸歌曲有四段,每⼀段的歌词都不⼀样,那咱们就选出四个动作,每⼀段⽤⼀个动作好吗?
(1)先⽤图上的四个动作跳舞!请⼩朋友们⼩眼睛看好了图⽚上的动作,听着⾳乐来表演⼀次!
(2)换动作的顺序。
师:⼩朋友们表演的真好!⽼师把这四个动作换个位置,看看你们能不能表演的和上⼀次⼀样好!
五、尝试进⾏合作表演。
师:你们真棒!表演都很出⾊,咱们来分组表演好不好?
咱们分成5组,每⼀组选出⼀个⼩朋友来扮演美丽的姑娘,其他⼩朋友⽤刚才我们想出来的舞蹈动作表演掀盖头、看姑娘和赞美姑娘,好不好?(幼⼉分组表演)
5组⼩朋友都表演的不错!⽼师在提⼀点⼩⼩的建议:在第⼆段⾳乐间奏的时候,摆⼀个造型。我来拍照,看看哪⼀组的⼩朋友表演的!能不能做到?(幼⼉表演) 六、结束部分
师:今天,⼩朋友们⾃⼰编了⼀个欢快、有趣的舞蹈,你们⾼兴吗?看!来了这么多客⼈⽼师,让我们也来邀请客⼈⽼师⼀起跳个欢乐的舞吧!(与客⼈⽼师⼀起随着欢快的歌声跳舞。)舞蹈教案 篇4 活动⽬标
1.尝试⽤⼿指点、拖的⽅法进⾏绘画。 2.体验⼿指作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绘画卫⽣。 3.感受在⾳乐中进⾏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节奏较快的⾳乐、⽔粉颜料、调⾊盘、素描纸、擦⼿湿⼱、花球花图⽚、教师范画。 活动过程 ⼀、游戏导⼊
⼿指游戏,吸引幼⼉的注意⼒,预⽰活动的开始 ⼆、欣赏图⽚
出⽰花卉图⽚,引导幼⼉观察图⽚,说出花球花的基本特征 三、引领创作
1.出⽰范画,讲解绘画步骤,使幼⼉对⼿指点、拖画有初步的了解。 2.重点讲述点画技能,注意花朵之间的位置关系。 四、播放⾳乐,幼⼉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听⾳乐,根据⾳乐的快慢,让⼿指跳起来。 2.⿎励幼⼉⼤胆作画,克服胆怯⼼理。 3.提醒幼⼉⽤湿⼱擦⼿,注意卫⽣。
4.适当指导能⼒较弱的孩⼦。 五、展⽰作品
把画好的作品放在⿊板上展⽰,并请幼⼉相互交流。舞蹈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在科学活动课,⼩朋友们认识了这个软软的鱿鱼,对鱿鱼三⾓形的⾝体造型和长长的触须很感兴趣。针对中班幼⼉爱绘画的兴趣点,让幼⼉⾃⼰⽤绘画的⽅式来表现现实⽣活中的感兴趣的实物,肯定能激发⼩朋友的创作热情。根据中班幼⼉的绘画能⼒,在⽼师的引导下,尝试⽤⼤⼩不同的三⾓形和半圆形来表现鱿鱼的外形特征,丰富幼⼉作画的技能。 活动⽬标:
1、⼤胆的运⽤三⾓形、半圆形表现鱿鱼的外形特征,尝试⽤不同线条、图案、颜⾊装饰画⾯。
2、在活动情境中感受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范画、作画⼯作、剪贴鱿鱼、真鱿鱼 活动过程:
⼀、出⽰⼀只真鱿鱼,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呀?(鱿鱼)它长得怎么样?⾝上有什么?
2、师⼩结:鱿鱼的⾝体是三⾓形的,下⾯有很多短不⼀的好多条触须,眼睛⿊⿊的,⿎⿎的。
⼆、出⽰范画,激发幼⼉绘画热情。 1、出⽰范画,幼⼉欣赏。
2、师:图上有什么?你觉得它漂亮吗?哪⾥很漂亮? 3、⼩鱿鱼为什么打扮得很漂亮吗?(幼⼉猜测活动情境) 4、给范画取名。
三、引导幼⼉了解绘画的步骤,⽼师范画。
1、这么漂亮的⼩鱿鱼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幼⼉互相讨论) 2、请个别幼⼉讲述鱿鱼绘画的⽅法,⽼师范画。
3、请个别幼⼉讲述⼩鱿鱼打扮时⽤了什么图形、线条、颜⾊?(⽼师装饰鱿鱼与背景) 四、幼⼉作画,⽼师个别指导。 五、欣赏评价
1、展⽰幼⼉的绘画作品⼋张,幼⼉欣赏。 2、你觉得美吗?为什么?(幼⼉评价)舞蹈教案 篇6 ⼀、 教材分析:
体育舞蹈是以⼈体为表现⼯具,在⾳乐的伴奏下随着⾳乐的节奏,通过⾝体各关节、各部位创造千变万化的舞步和姿态,它既有⽂化艺术的内涵,⼜具备体育竞技的特点,既能通过锻炼强⾝健体,⼜能陶冶情操,娱悦⾝⼼,是集体育、⾳乐、舞蹈于⼀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 1、 教学⽬标:
(1) 学习华尔兹的基本动作,⽅法和优美的⾝体姿态。 (2) 了解其风格特点,⾳乐节奏和步伐变化。 (3) 逐渐达到能够独⽴创编简单的组合动作。 2、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学好华尔兹的基本舞步,动作准确,步法熟练。 (2) 难点:舞姿飘逸洒脱,优美⼤⽅。 ⼆、 说学情:
学情是科任教师确定本课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学法、教法和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科学分配教学时间的依据。
体育舞蹈是⼀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深受学⽣的喜爱,现代中学⽣的兴趣⼴泛,⾃制能⼒差,⼼理素质,稳定性不强,对于学、练简单的体育舞蹈动作,可能会出现注意⼒不集中或厌学现象,给教学带来不便,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开创快乐、趣味性教学,运⽤变换练习⽅式、条件和要求等多种教学⼿段来激发学⽣的学、练兴趣,出⾊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法:根据⼈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中学⽣形象思维能⼒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觉性原则,本课采⽤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
语⾔精炼、讲解适度。
(1)通过揭题,说明教学⽬标,让学⽣产⽣学习兴趣,树⽴学、练信⼼。 (2)精讲,帮助学⽣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范法:
华尔兹基本步法⽰范,建⽴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1)教师的完整⽰范,让学⽣在头脑中建⽴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愿望。 (2)通过⽰范,培养学⽣观察思维的能⼒,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习⽅法。 3、练习法:
由易到难,逐步提⾼。
(1)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习,教会学、练⽅法,领会动作要领。
(2)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个和谐、平等、⾼效的学、练平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产⽣动⼒欲望,开拓进取,达到⽬标。 四、学法指导。
1、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兴趣,主动、积极地投⼊学、练中去。 2、教师的讲解、⽰范和提问对话,培养学⽣注重观察,积极思维。
3、通过带练,⽰范练习和指导练习,让学⽣学会模仿学习能⼒。
4、采⽤各种练习,不断提⾼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好学上进的思想,达到⾃主学习、快乐体育和探究的能⼒。 五、教学程序。
遵循⼈体⽣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标,教学程序分为:导⼊热⾝、学习与体验、⾝⼼放松等三部分。 1、导⼊热⾝: (1)、教学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数,并向⽼师报告出勤情况。 ②、上课:师⽣问好! ③、宣布课的内容。 (2)、热⾝活动。
①、绕⼤圆圈慢跑:教师指导,同学做其同步练习。 ②、游戏:找朋友。 2、学习与体验: (1)、教师讲解、⽰范:
教师⽰范:华尔兹的基本步法:前进变换步,退变换步 (2)、分解教学。
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习。 (3)、分组练习:
教师指导,⾃订⽬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 (4)、展⽰与评价:
⾃我展⽰和集体展⽰,提倡⾃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3、⾝⼼放松: (1)、整理队伍,散开。 (2)、教师讲解,⽰范。
(3)、随伴⾳乐节奏,翩翩起舞,歌声、掌声,⼼情舒畅,愉快放松。 (4)、⼩结:
①、完成本课⽬标情况。
②、组织学⽣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③、下课,师⽣再见舞蹈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孩⼦天⽣是好动的,就拿跳韵律操来说,即使每天都要跳上两回,可是每当⼀听到⾳乐就“热情⾼涨”。可能他们的动作并不是很到位、舞姿并不是很优美,可是他们喜欢跳、喜欢模仿各种舞蹈动作。
⼀次在电视中看到⼀个舞蹈《千⼿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个由很多残疾姑娘表演的舞蹈,她们克服聋哑的残障,经过刻苦的训练,把⼀个千⼿观⾳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她们的表演⽣动活泼,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技艺精湛,更感染⼈的是,她们⾝上的那股强⼤⽣命⼒和⾼度的乐观主义精神。当孩⼦们看到这个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点点滴滴时,都为舞蹈的美⽽⿎掌,为表演舞蹈的⼈⽽感动了。 活动⽬标
1、欣赏舞蹈,⼤胆地⽤语⾔来表达对舞蹈“美”的感受。 2、尝试合作、整齐地表现舞蹈动作和造型。 3、学会感动、学会尊重,懂得关⼼残疾⼈群。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幼⼉欣赏舞蹈的“美”。
2、通过语⾔的表达和动作的模仿、创编,来表达⾃⼰对美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幼⼉知识经验准备:欣赏乐曲、聋哑⼿语,了解残疾舞蹈演员有关的知识。 2、教师准备:律动《⼿腕转动》⾳乐,舞蹈《千⼿观⾳》视频。 活动过程 ⼀、开始
1、律动《笑眯眯欢乐在⼀起》,感受同伴间团结友爱的感情。 2、讲述《千⼿观⾳》的传说,引起幼⼉欣赏的兴趣。 ⼆、欣赏舞蹈《千⼿观⾳》 1、欣赏《千⼿观⾳》的图⽚ 提问:为什么叫“千⼿观⾳”? 2、完整欣赏舞蹈《千⼿观⾳》
带着问题欣赏舞蹈,然后⼤胆地⽤语⾔来表达对舞蹈“美”的感受。
“让我们来欣赏⼀下阿姨们是怎样来模仿‘千⼿观⾳’的,请⼩朋友边看边想:舞蹈中什么地⽅最吸引你?”
问:她们⼿的动作⼀样吗?
不⼀样在什么地⽅?(伸出来的时间、⽅向、⾼低、⾓度)
这些⼿⼀起拼成的造型象什么?(孔雀开屏、⼀条长龙、慢慢打开的扇⼦、开放的花朵等)
帮助幼⼉认识舞蹈动作和造型的整齐、对称的美。
除了动作和舞蹈造型,还有哪些地⽅吸引你?(⾳乐、服装道具、背景、灯光等)
⼩结:舞蹈可以从演员的动作、舞蹈的造型、服装道具、⾳乐、背景、灯光等多⽅⾯来欣赏。
三、欣赏并模仿创编动作 1、⽚段欣赏舞蹈《千⼿观⾳》
你喜欢舞蹈中的什么动作和造型,像什么?
出⽰图⽚让幼⼉进⾏⽐较,认识⼿型:兰花指,理解造型的含义。 欣赏舞蹈⽚段,⿎励幼⼉边看边模仿。 2、合作表演
“这么好看的动作,想不想试⼀试?”
“三个⼈⼀起做这个动作会是什么样的造型呢?” “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动作和造型?” “愿意上来表演给⼤家看吗?” 3、第⼆次欣赏⽚段
“跳了⼀会舞蹈,让我们来休息⼀下吧。”
欣赏《千⼿观⾳》舞蹈⽚段,“看完后你有什么感觉?”(很整齐、很美、宁静、感动) “你知道这些阿姨是怎样练会这个舞蹈的吗?” 个别幼⼉介绍。
⽼师⼩结:你们知道吗,原来她们都是听不见⾳乐的聋哑⼈,她们只能靠互相团结,看⼿势来达到整齐,要反复的练,要不怕苦不怕累,⽐平常⼈付出⾟苦的训练才⾏呢。他们真勇敢,我们要更加尊重和关⼼残疾⼈群。 4、边欣赏边模仿
“残疾的阿姨都能跳得这么整齐,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也可以跳得⼜整齐⼜优美呢?”(队伍要排整齐、喊⼝令、数数字,还可以给⾃⼰打扮打扮) 边欣赏边合作模仿 四、总结,结束。
总结:今天,⼀群残疾的阿姨⽤整齐优美的动作和造型,⽤精美的服装道具,⽤五彩缤纷的舞台和灯光,让我们获得了⼀次美的享受。
引导幼⼉在以后⾳乐游戏时间,⼤家⼀起探讨其他的造型,也可以将⾃⼰的想法画下来,为新的艺术活动⽣成奠定基础。舞蹈教案 篇8
艺术活动:《新年好》(演奏) 活动⽬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学习边演唱边有节奏的演奏碰铃、铃⿎等乐器。 2、能根据教师的指挥⼿势演奏,初步注意合奏时⾳响的和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事先已⽐较熟悉歌曲。
物质准备:碰铃、铃⿎、圆舞板等、⾳乐《新年好》 活动过程:
1、感受歌曲欢快情绪。
(1)幼⼉听录⾳,感受歌曲的欢快,并⽤各种体态表达快乐的情绪。
(2)教师伴奏,幼⼉演唱,教师提⽰幼⼉⽤饱满的精神、轻快的声⾳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节奏,学习表现三拍的节奏特点。
1、引导幼⼉徒⼿练习节奏|×××|与|×0 0|,初步表现三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放慢苏速度演唱歌曲,指导幼⼉随乐拍⼿为歌曲徒⼿伴奏。 1、第⼀遍:⽤|×××|节奏型。 2、第⼆遍:⽤|×0 0|节奏型。
3、播放歌曲录⾳,指挥幼⼉分两组边演唱边拍⼿为歌曲伴奏。 3、幼⼉持器演奏。
(1)幼⼉分两组练习演奏。幼⼉持碰铃、铃⿎的⼀组演奏|×××|的节奏型。持圆舞板、⽊鱼的⼀组演奏|×0 0|节奏型。
(2)引导幼⼉持器完整的为歌曲伴奏。
(3)提⽰:幼⼉最初持器演奏时可⽤齐奏的⽅式,第⼀遍⽤|×××|的节奏型。第⼆遍⽤|×00|节奏型。之后还可以进⾏简单的合奏。教师注意引导幼⼉倾听各种演奏的⽅案⾳响效果,尝试寻找最佳⽅案。
4、幼⼉按意愿分成两组,⼀组演唱,⼀组持器演奏。之后可进⾏交换。 三、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投飞镖 见领域活动指导P25。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