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李萨如图形在系统频率特性测量实验中的应用-论文

李萨如图形在系统频率特性测量实验中的应用-论文

来源:华拓网
! CN1卜二! 2O34, r 实验技术与管理 第3O卷第1期2013年1月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V01.3O No.1 Jan.20l3 李萨如图形在系统频率特性测量实验中的应用 张海燕,冯蓓娜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根据李萨如图形的形成原理,分析了李萨如图形在2个频率相同的正弦信号输入下图形大小及形状 与输人信号的幅值和相位的关系,详细介绍了用李萨如图形法测量系统频率特性的原理,并举例说明了该测 量方法在实验中的用法。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和实现,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 容,也为以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李萨如图形;频率特性;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中图分类号:TP20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4956(2013)01—0060—03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 Application of Lissa-jou’S figure in system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measuring experiment Zhang Haiyan,Feng Peina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频率特性分析法是控制理论中常用的系统分析 子、仪器仪表类本科生的必做实验。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反映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 应的性能。由于稳定的控制系统的正弦输出信号与输 入信号频率相同,故利用李萨如图形可以测量2个同 法,具有物理意义明确、计算量小、简单、直观等优点, 易于在工程技术界应用,并且可以采用实验方法求出 系统或原件的频率特性,易于研究机理复杂或机理不 明的系统,也适用于某些非线性系统。有效地利用频 率特性曲线而不必求解复杂的解析式,对于无法取得 数学模型的复杂对象来说尤为重要口 ]。然而,由于课 本上相关章节的内容抽象、复杂,该部分内容的教学一 频率信号的幅值比(幅频特性)和相位差(相频特 性)E3-4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和实现。 1李萨如图形简单介绍 在示波器的y通道和X通道分别加上不同信号 直是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做好 课程实验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及提高动手 能力都具重要意义。根据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大纲要 求,系统频率特性的测量实验是自动化、电气工程、电 收稿日期:2012 07 04 时,示波器屏幕上光点的径迹将由2个信号共同决定, 如果这2个信号是正弦波,则屏幕上的图形将取决于 不同频率比以及初始相位差而表现为形状不同的图 形,这就是李萨如图形【J 。在两信号频率相同的情况 下,李萨如图形是简单的封闭曲线。 李萨如图形的大小由2个正弦输入信号的最大振 幅决定,形状和光点的运动方向则由相位差决定。当 2个信号频率相同且相位差一定时,李萨如图形是唯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SK3186) 作者简介:张海燕(1 976一),女,山东沂水,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自 动化、嵌入式系统. E-mail:zhang haiyan@1 63.CON 张海燕,等:李萨如图形在系统频率特性测量实验中的应用 的,且与输人信号的初相位无关 ]。 根据相位差的不同,李萨如图形的形状和光点运 具体测量步骤如下: (1)按图4所示连接电路图; 动方向如图1所示 (以相位差为特殊情况为例) 图1李萨如图形 根据以上分析,只要测出不同频率点李萨如图形 (见图2)所示的z 、Y 、z。或 。(z 为输入信号的最 大幅值,Y 为输出信号的最大幅值,2z。和2 。为椭圆 与z轴和Y轴交点间的距离),便可计算出系统在各 频率点的幅值比和相位差,结合光点的运动方向便可 以判断相位的超前滞后情况,进而作出系统的频率特 性曲线(曲线绘制方法见文献10)。 / I} … :\、 ……… ·/ }·—————一2xm———————————-- 图2李萨如图 2测量方法举例 个典型的二阶系统可以用图3的电路图来 模拟 。 D|A 图3典型二阶系统电路图 (2)调节示波器至正常工作状态; (3)将系统的输人U 和输出 分别接人示波器 的X通道和y通道; (4)调节X、y通道信号,将图形移至示波器荧光 屏的中心; (5)此时荧光屏上显示如图2所示的李萨如图 形,钡0出 、Y 、 0或Y。; 一 — (6)保持输入信号幅值不变,改变输入频率,观察 一 李萨如图形的变化,测量对应z 、Y 、 。或Y。; (7)计算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8)根据计算值绘制频率特性曲线。 其中,根据幅频特性的定义,幅频特性的计算公式 应为L(∞)一 /.z ,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一直保持输入 信号的幅值不变,所以z 只需测量1次即可。 相频特性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若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接示波器z轴)为 (£)一z sinGot+ 1) (1) 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接Y轴)为 (£)一Y sin(wt+ 2) (2) 则有: (∞):sin- yo/y (3) ( )一sin- o/z (4) 用式(3)或式(4)计算所得的相频特性与理论上应 该是一样的,因为实验过程中.z 始终保持不变,所以 用式(4)计算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精度。 上式适用于椭圆长轴在一三象限,若椭圆长轴在 二四象限时,计算公式变为: (∞)一18o。一sin ( 0/y ) (5) (∞)一180。一sin1(zo/ ) (6) 上述相频特性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是默认了Y 轴信号超前z轴信号的情况。应当指出,实际的系统 中一般输出是滞后于输人的 ],若用上述公式进行计 算,则计算结果应加负号。现就不同情况下的相频特 性计算公式等列于表1。 表1不同情况下相频特性 62 实验技术与管理 E4]王靖.电子示波器对两个同频正弦信号相位差的两种测量方法的对 3 结束语 李萨如图形法测量系统频率特性简单、直观,方便 易行,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也为以后 比分析口].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10~I12. [53张永瑞.电子测量技术基础[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社,2009. [6]张伟刚,陆晓.相互垂直简谐振动合成规律CAI演示软件[J].广西 工学院学报,1995,6(3):48—52. 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基础。但测量精度不高,且受 输入频率影响较大,当频率较高时,光点的运动方向不 易看出,只能靠测量数据的连续行来估算相频特性的 正负号。另外,当2个信号的相位差接近于0或 时, 李萨如图形接近直线,此时测量误差较大。所以实验 时,选取合适的频率点对测量精度有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梅晓蓉.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杨继先.李萨如图形的性质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27(6):98一100. E8]赵波.关于李萨如图形讨论的小结[J].大学物理,1997,1 6(11): 19 2l_ [9]宋明秋.李萨如图形及其应用[刀.辽宁师专学报,201o,12(1): 23—86. [1O]谷雷.绘制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教学方法与技巧[J].科 技信息,2011(35):453 454. [11]北京精仪达盛科技有限公司.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M].2 版.北京精仪达盛科技有限公司. [12]张玉莲,宋双杰.李萨如图形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EJ3.力学与实 践,2006,28(5):54 57. E2]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管莉.李沙育图形存测量中的意义[刀.郑州铁路技术职业学院学 报,2004,16(1):55 56. (上接第45页) 直接测电导率是比较准确的,而通过最大压差法测表 面张力,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吸附达到平衡需要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于阴离子的SDS、SDBS,还是 阳离子的DTAB、TTAB及CTAB,采用电导法测得 的CMC均比采用最大压差法测得的CMC更准确,说 定时间,但鼓泡时间相对较短,达不到吸附平衡,故 数据存在的实验误差大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新红,戴兢陶,顾云兰.光度法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 度E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46—49. [2]张庆轩,杨国华,张志庆.物理化学[M].北京:化学工、 出版 社,2011. 明在物理化学的教学实验中测表面活性剂的CMC 时,电导率仪比微压差计更可靠。 经分析,采用最大压差法时,由于表面活性剂的起 泡性太强,丰富的泡沫极大地干扰了最大压差法测量 CMC的准确性。此外,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吸附达 到平衡需要一定时间,但鼓泡时间相对较短,达不到吸 附平衡,使得实验结果误差大、重现性差。因而最大压 差法只能测不易起泡的、易达到吸附平衡的小分子溶 液(如正丁醇)。最大压差法确定CMC的不准确性, [3]曹红燕,李建平,董超.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的实验探讨 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8):39 4L [4]张志庆,徐桂英,叶繁,等.t 二烷基甜菜碱/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体 系的表面活性E1].物理化学学报,2001,17(1 2):1122—1125. 并不代表表面张力法测CMC的灵敏度低,事实证明, 采用表面张力仪的吊片法或吊环法测得的CMC与电 E5]高红旗,丁晓岚,许强.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装置EJ].实验技术与管 理,2007,24(8):59 60. [6]Fainerman V B,Petkov J T,Miller R.Surface dilational viscoelas ticity of C14 EO8 micellar solution studied by bubble profile analysis 导率法测得的数据是吻合的。而采用表面张力仪测表 面活性剂的CMC对本科实验又不太可能实现,因为 tensiometry[J].Langmuir,2008,24(13):6447 6452. [7]李新宝,徐丽,孟校威.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三聚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仪的价格相对昂贵。 采用电导率法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 是非常容易实现的。电导法是经典方法,简便可靠,但 的胶束聚集数[J].物理化学学报,2005,21(12):1403 1406. [8]董妹丽,徐桂英.激光光散射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研究十二烷基硫 酸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相互作用[J].化学学报,2004,62(7): 674—679. 只限于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此法对于有较高活性的表 面活性剂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对于本科生掌握表面活 性剂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合适的。 [9]程世贤.电导滴定法测定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浓度_II].广州化工, 2000,28(2):32 35. ElO]刘金河,杨国华,张在龙,等.物理化学实验[M].东营:中国石油大 3结束语 通过对电导法和最大压差法的比较,电导率法测 学出版社,2007. El1]赵国玺.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2]陈宗淇,王果庭,徐桂英.胶体与界面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1:231—233. 得的CMC数据更接近文献值,说明电导法测定的 CMC更加可靠。究其原因,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