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认识时分教案

来源:华拓网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 峄城区、阴平镇、白山前小学 杨盼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89——93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不到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将为今后学习年、月、日打下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通过观察钟面,知道钟面的结构,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和1时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知道1时=60分,建立时间观念。

2.教学难点:理解时与分的进率,正确说出钟面的时刻。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钟表。

2.学具准备:学具钟表。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师: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学生最聪明活泼、勇敢自信了,是这样吗?老师已经为你准备

了一个猜谜语的游戏,你敢挑战吗?

口述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嘀答嘀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生:闹钟,钟表

师:果然是名不虚传。待会上课的时候也能这么勇敢自信吗?我很期待,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动机是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动机一旦产生,就会由这种动机引发出一种强烈的行为倾向。教师简洁明了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利用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谜语,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出示实物钟表2:20)大家请看这个钟表,现在大约是什么时间?

生:2时多 不到3时

师:(出示钟表图片2:20)你能具体的说出是几时几分吗?

生:。。。

师:看来有些小朋友已经能读出时刻,但是还不知道原因,没有关系,这节课我们来具体的认识几时几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上课的时间导入新课,做到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学,以情导学。学生会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思考问题,复习旧知 同时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观察、认识钟面。

谈话:要解决刚才这个问题,请利用你手中的钟表来研究研究,(出示课件)看看在钟面上,你都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里面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1)全班交流,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

生1:我发现钟表上有数字。

师:有哪些数字?(回答的真完整!)我们来给他们排排队,(课件演示)排在最上面的是?(12)然后呢?(1)然后呢?

生2:钟表上有分针和时针。

师: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区分谁是时针谁是分针的?

生:。。。

师:(声音真响亮)再来添上分针和时针。(课件演示)其他小组还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钟表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

师:在他的回答中我听到两个陌生的词语:大格和小格。你能告诉大家从哪到哪是一大格吗?生边指边说同时课件出示(感谢这位小老师)

师生共同交流大格和小格,小格你是怎么数的?

师:钟面上有了分针、时针,有了这些大格和小格我们就可以准确的计时了。关于这个钟面你还想说些什么?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

师板书

课件演示,时针走两大格呢?三大格呢?。。。分针2小格呢?3小格呢?分针从12走到4呢?(用乘法口诀计算比较简便?)走到9呢?11呢?12呢?

师:分针走一圈表示多长时间?

生:1小时 60分钟

【设计意图】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能做的事教师决不代替。所以在观察钟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手中学具表,对其观察。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有顺序地说出来,

达到了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师:1小时和60分钟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谁来发表一下看法?

生:1时=60分

师:为什么?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

师:这样,我们来让电脑做个快速的演示(课件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生:分针走了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走了多长时间?(60分钟)(板书),时针走一大格表示多长时间呢?(1小时)(板书)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又同时停下来了,所以表示的时间一样长吗?(一样)所以你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生:1时=60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谈谈1小时和60分钟的关系,实现了数学课堂敢想、敢说,在演示中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行情况,进而得出了1时=60分的关系,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猜测--验证学会知识,牢固扎实。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2 感受一小时

(1)师:如果分针再转一圈,时针该指向几了?(2)事件经过了?(1小时)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小时可以做哪些事情?

(2)小组交流

(3)汇报

3 时间的读写

整理: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通过刚才自己动手动脑我们知道了1时=60分 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

(1)正确读时间

师:那现在你能准确的读出这个时间了吗?

生:2时20分(说说理由)

师:老师这还有两个时间,你敢挑战吗?

课件出示:10时40分(生读师板书) 8时20分

生读时间,并说出是怎么判断的

师生共同小结方法:读时间时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多少分要看分针,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钟

师:你能利用这种方法读出第三个时间吗?

课件出示:10时41分(生读师板书)

师:现在读时间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已经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怎么来写时间呢?

(2) 正确写时间

师示范:8时20分 写作8:20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小圆点前面表示什么?后面表示什么?

师:你能照着这种形式,写出这两个时间吗?(一个学生黑板示范,其余的学生独立完成)

3 感受一分钟

(1)师:现在你已经会读会写时间了,接下来让我们静静的思考:从10时40分到10时41分经过了多长时间?

生:1分钟

师:一分钟究竟有多长呢?又可以做多少事情呢?你想不想亲自来体验一下?(想)现在给你一分钟的时间,你打算做什么事情?

生:。。。

师:选择好自己要做的事情,听音乐开始你就开始,音乐停你就停。准备好了吗?(播放一分钟音乐)

(2)学生汇报

(3)师:在刚才的这一分钟里你有什么感受?

生:时间太快了。。。。。。

师:一分钟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却能够做很多事情。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只要我们能够紧紧抓住每一分钟,一定能做出伟大的事情。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体验一分钟的实际长短,设计一些来自学生身边、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同时自然的对学生进行了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

三、巩固、运用新知。

小明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张作息时间表,你想看看吗?(想)满足你的好奇心

多媒体出示小明作息时间表

(1)师: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这张作息时间表还不够完整,还有晚上休息的时间需要你

来帮小明制定,可以吗?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3)展示学生作品,就晚上休息时间展开讨论

只要是设计的合理,予以表扬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乐于参与。达到了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四)课堂总结、提炼升华

提问:激烈的讨论过后赶快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吧?这节课你的心情如何呢?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力量,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你就会收获更精彩的人生!最后祝愿所有的小朋友生活中的每一分钟都能像今天这节课一样轻松愉快不留遗憾地度过!

【设计意图】在学生谈收获谈体会的同时对本节课的内容梳理与回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从而轻松的结束本节课。

【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1时=60分

2时20分 10时40分 10时41分

写作 2:20 10:40 10:41

【教学反思】

1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所以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过在体验1分钟的过程中学生都选择了做口算题,活动形式比较单一,课前应该再多准备一些教具如:跳绳、毽子等供学生选择。

2 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来完成,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拨一拨、认一认、想一想、试一试中完成对新知的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际中,没有做到让学生拨一拨钟表。

3在教学中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方式的运用。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体验。

4能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渗透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教育。

5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赏识评价、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