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
九江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高二备课组 审题人:高二备课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像是( )
反应物 反应过程 A 能量 生成物
能量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物 能量 生成物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B 反应过程 C 反应过程 D 反应过程 2.实验室中欲快速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应该是( ) A.纯锌与稀硫酸
B.纯锌与浓硫酸 C.粗锌与稀硫酸 D.粗锌与稀硝酸
3.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 B.除去溴苯中的溴,可用NaOH溶液洗涤,再分液
C.“酸可以除锈”、“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D.寻找合适催化剂提高合成氨工业中原料的转化率
4.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 ①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②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 ③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④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⑤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 ⑥经实验测得间二甲苯仅一种结构 ⑦经实验测得对二甲苯仅一种结构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⑦ 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B.1mol甲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13g乙炔和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2NA
D.1L 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目为0.1NA
+
6.下列有机物实际存在且命名正确的是( )
A.2-甲基-5-乙基己烷 B.3,3-二甲基-2-戊烯 C.3-甲基-2-丁烯 D.2,2-二甲基丙烷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和
互为同系物
B.配制FeSO4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和稀盐酸,既防止氧化又抑制水解 C.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都是有效碰撞反应
D.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8.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 Cd(OH)2+2Ni(OH)2 由此可知,该电池充电时在阳极上发生反应的是( )
A.Ni(OH)2 B.Cd(OH)2 C.Cd D.NiOOH
9.下面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①>③>④ 10.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定中和热时,大小两烧杯间填满碎纸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B.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D.在加热的情况下,烧瓶中的液体体积不要超过烧瓶容积的1/3 11.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A(g)+3B(s)述不是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单位时间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1.5a mol B ②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2C(g),下列叙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A、B、C的分子数目比为2:3:2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⑧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A.④⑥⑦ B.⑤⑥⑧ C. ①③④ D. ①⑤⑧
12.烷烃
的结构有( )
是单烯烃R和H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13.用0.1000mol·L-1标准NaOH溶液测定食醋中醋酸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及锥形瓶均需洗净后再润洗内壁2~3次 B.应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C.滴定过程中眼睛应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
D.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仰视,测定结果偏低 14.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可逆反应:A(g)+B(g)
xC(g),有图Ⅰ所示的
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 )
A.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 B.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C.P3>P4,y轴表示B的百分含量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15.某二元酸(化学式H2B)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B=H+HB;HB
+
-
-
H+B2,
+
-
则在0.1 mol/L 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B2)+c(HB)+c(H2B)=0.1 mol/L
-
-
B.c(Na)+c(H)=c(OH)+c(HB)+c(B2)
+
+
-
-
-
C.c(OH)=c(H)+c(HB)
-+-
D.c(Na)=2c(B2)+c(HB)
+
-
-
16.已知下表均为烷烃分子的化学式,且它们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1 CH4 2 C2H6 3 C5H12 4 C8H18 5 C17H36 6 … 7… … 则第7项烷烃分子的化学式为( ) A.C26H54
B.C53H108 C.C54H110
D.C55H112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52分)
17.(7分)两种有机物A和B可以互溶,有关性质如下:
A B 相对密度(20℃) 0.7893 0.7137 熔点 -117.3°C -116.6°C 沸点 78.5°C 34.5°C 溶解性 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不溶于水 (1)若要除去A和B的混合物中少量的B,可采用_____________(填代号)方法即可得到A。
a.重结晶 b.蒸馏 c.萃取 d.加水充分振荡,分液 (2)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的最简式为_____________,若要确定其分子式,是否必需有其它条件__________(填“是”或“否”)。 已知有机物A的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若质谱图显示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红外光谱如图所示,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其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A和B的混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将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无水氯化钙和碱石灰,发现质量分别增重19.8g和35.2g。计算混合物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___。
18.(10分)甲醇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运输贮存方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CO(g)+2H2(g)===CH3OH(g) ΔH<0。 (1)在25℃、101 kPa下,1 g甲醇(液态)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放热Q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上利用甲醇制备氢气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甲醇蒸气重整法。此方法当中的一个主要反应为CH3OH(g)===CO(g)+2H2(g),说明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 。
(3)甲醇燃料电池由于其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工作原理如右图,质子交换膜左右两侧的溶液均为 1L 1.5 mol/L H2SO4 溶液。
① 通入气体a的电极是电池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其 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电池中有2 mol e发生转移时,左右两侧溶液的质量之差为__________________(忽略气体的溶解,假设反应物完全耗尽)。
19.(12分)水溶液中的行为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
(1)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H)=1×10-10 mol/L,该溶液pH为__________。
+
-
(2)25 ℃时,测得亚硫酸氢钠溶液的pH<7,解释该溶液显酸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并作适当解释) 。
(3)电离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物理量。已知:
化学式 HCN HClO H2CO3 电离常数(25 ℃) K=4.9×10--10 K=3×108 K1=4.3×107、K2=5.6×10--11 25 ℃时,将浓度相同的四种盐溶液:① NaCN ② NaClO ③ Na2CO3 ④ NaHCO3,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填序号),向84消毒液中通入少量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25 ℃时,将n mol·L1的氨水与0.2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
-
-
=c(Cl-),则溶液显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 _____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20.(9分)已知2SO2(g)+O2(g)
2SO3(g) ΔH=-a kJ/mol (a>0),在一个装有催化剂的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在T ℃时充分反应,10s后达平衡状态,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压强的5/6,放出热量为b kJ。
(1)计算:10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__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 (2)比较a b(填“>”“=”或“<”,下同),
已知T1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6,由此可推知, T1___________T
(3)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 mol SO3,T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 吸收热量为c kJ,则a、b、c之间满足何种关系 (用代数式表示)。 (4)若相同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分别通入x mol SO2 (g)、y mol O2 (g)、z mol SO3 (g),欲使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仍为起始压强的5/6。
①x、y、z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 ;
②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的取值范围是 。 (5)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T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为d kJ,则d b(填“>”“=”或“<”)。 21.(14分)已知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少量FeO、SiO2。现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
(1)实验步骤中试剂①最佳选择 (填代号), a.H2O2
b.Cl2
c.KMnO4 d.HNO3
请写出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溶液B中加入CuO作用是 。 (3)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晶体,需要经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
(4)25 ℃,Fe(OH)3的Ksp=1×10-38,若要将溶液中的Fe3+沉淀完全,必需调节溶液pH> 。
(5)实验室用惰性电极电解500ml的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撤去电源,若加入0.2mol Cu(OH)2恰好使电解液恢复到原来状态,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mol,原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mol·L1。
-
答案
ACDBC DCABC BBBDCB 17. (7分)
(1)B
(2)C2H6O 否 CH3CH2OH (3)CH3CH2OCH2CH3 醚键 (4)2︰1 18. (10分)
(1) CH3OH(l)+3/2O2(g)=CO2(g)+2H2O(l) △H= -32Q kJ·mol-1 (2)△S>0 (是一个熵增的反应)
(3)①负 CH3OH-6e-+H2O=CO2+6H+ ②24g 19. (12分) (1)4或10 (2)HSO3-+H2O
H2SO3+OH- HSO3-H++SO32- 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3)③>①>②>④ NaClO+CO2+H2O=NaHCO3+HClO (4)中 2×10-8/(n-0.2) 20. (9分)
(1) 0.025 mol·L-1·S-1 4 (2)> < (3)a=b+c
(4)x+z=2 、y+z/2=1 1 (1)a 2Fe2++H2O2+2H+=2Fe3++2H2O (2)调节pH值,使Fe3+完全转化为Fe (OH)3沉淀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3 (5)0.8 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