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优化案例:5G共建共享边界缓冲带解决方案试点报告
1 边界问题痛点
1.1 边界问题描述
边界区域使用方 NSA 用户异频切换不及时,同频干扰问题,导致使用方 NSA 用户感知严重受影响,以水土共建共享边界为例:
➢ 联通 NSA 用户由电信共享锚点区域向非共享区域移动,锚点服务小区 RSRP-
87dBm,未达到异频测量启动门限,此时同频邻区 RSRP-59dBm,联通用户被严重干扰,SINR 恶化至-16dB,RRC 重建导致 5G 速率掉零。
➢ 联通终端发起 CSFB 流程,在 LTE 异常释放后接入 WCDMA 网络起呼,整体接通时延
8s 左右,接通时延有所增加。电信共享锚点的 ERAB 掉线率预期会升高;
终端在LTE释放后(异常释放 ),在W网络发起呼叫,接通时延8s左右 CQT测试,联通NSA用户占用 电信锚点,SINR-10dB左右, 终端发起CSFB流程
➢ 联通 NSA 用户驻留共享锚点,由于未及时触发异频切换回原网,在移动到非共享区
域后,RRC 连接释放进入空闲态后,启动小区搜索,收到 SIB1(PLMN46001)的小区后,完成小区选择,驻留联通原网 4G。
从该次测试情况看,小区搜索驻留时长较小区重选时长多675ms+831ms-17ms=1489ms.
第一次搜网失败,从LTE ModeSearchstart 至 LTE ModeSearchFail时长为675ms 从LTE CellResel到LTE CellCapedON的时长为17ms 从LTE ModeSearchstart至LTE CellCampedOn时长为848ms 联通用户在NSA共享区域空闲态可进行小区重选 联通用户在NSA共享和非共享边界移动至非共享小区覆盖区域,RRC释放进入空闲态后,终端进行小区搜索
1.2 常规优化措施
通过调整电信共享锚点的 A2 门限,1650 频点切换事件临时改为 A4,加快联通 NSA 用户切换回联通 4G 大网:
➢ 联通 NSA 用户在锚点 SINR 恶化至 0dB 左右时切换至联通原网频点,但是 NSA 用户
很快基于定向切换功能重新切换回锚点。
➢ 门限调整后,联通 NSA 用户在边界区域可及时切换回原网 4G,但是存在乒乓切换,
需要对端配合进行门限调整或关闭边界站点定向切换功能。
存在弊端:切换门限不好控制,需要控制精确到小区级,优化效率低难度大。 ➢ 联通开通锚点优选 4G 小区越区会导致边界带乒乓切换;
➢ A2/A4 门限设置不好控制,A2 门限设置过高,会影响边界区域 5G 用户感知;A2 门
限设置过低,切换不及时;
2 缓冲带方案说明
源小区 目标小 区 缓冲带 策略 备注 1、关闭锚点优选功能 共享锚点承建方在边界区域扩充第 2、配置空闲态 PLMN 重选策略,迁移使用方 45G 用 使用方锚点优选小区越区覆盖 空闲态迁回,避免乒乓 户; 使用方 承建方 一层共享站点缓冲带 VoLTE 业务迁回 3、联通 NSA 用户 VoLTE 业务迁回策略; 边界 4G 边界共 原网站 享锚点 1、关闭锚点优选功能 共享锚点承建方在边界区域扩充两 层共享站点 2、配置空闲态 PLMN 重选策略,迁移使用方 45G 用户 3、基于频率优先级切换将使用方 4/5G 用户和 VoLTE 业 务用户均迁回; 点 无使用方锚点优选小区信号 空闲态和连接态均迁回
联通4G
联通非锚点F2(20M) 空闲态锚点优选 电信锚点(共享) F4(20M ) 联通非锚点F2(20M)
联通非锚点F2(20M)
HW/友商:PLMN 专有优先级 MOCN改 造电信锚点(共享) F4(20M ) HW:频率优先级4,5G用户迁移+PLMN专有优先 级 MOCN改 电信锚点造(共享) F4(20M ) 联通非共享F2(20M)
电信锚点(非共享) F4(20M)
电信4G
CT HW NR CT HW NR CT HW NR CT HW NR
3 水土试点效果
3.1 验证区域
水土共享 5G 覆盖与非共享无 5G 覆盖边界主干道路,经过缓冲带 1(蓝色区域内为缓冲带一)和缓冲带 2(红色区域为缓冲带二),最后驶出缓冲带外,进行穿测来回验证测试。
无5G覆盖区域 缓冲带层2 缓冲带层1 5G覆盖共享区域
3.2 功能验证测试
联通 NSA 用户基于 PLMN 的专用重选优先级
联通 NSA 用户在缓冲带层 1 进入空闲态,在 RRC 释放消息里携带联通频点 1650 且优先级为 7,并能重选回联通小区;
无5G覆盖区域
缓冲带层2 缓冲带层1
5G覆盖共享区域
联通 NSA 用户数据业务基于频率优先级的切换
联通 NSA 用户在缓冲带层 2 电信共享小区数据业务状态下,基站下发基于 A1 的频率优先级异频测量,A4 事件切换到电信 1650 频点,A4 门限-120dBm,联通 NSA 用户在电信共享小区上能够及时切换到联通 4G 小区,验证正常。
无5G覆盖区域
缓冲带层2 缓冲带层1
5G覆盖共享区域
联通 NSA 用户 VoLTE 业务基于频率优先级的切换
联通 NSA 用户在缓冲带电信共享小区下,基站下发基于 A1 的频率优先级异频测量,终端VoLTE 建立QCI1 后,仍然执行 A4 事件切换到电信 1650 频点,A4 门限-120dBm,联通 NSA 用户 VoLTE 业务在电信共享小区上能够基于频率优先级切换回联通 4G 小区,验证正常。
3.3 穿越测试验证
连接态测试
➢ 优化前:数据业务下,进入边界区域,联通 NSA 用户占用共享锚点小区,未达到
异频切换门限,受未共享同频小区干扰,SINR 恶化至-13db 以下,掉线重建,在联通 3786 频点重建失败后重新接入,再切换至联通 1650 频点。
➢ 优化后:数据业务下,进入边界区域,联通 NSA 用户占用共享锚点小区和缓冲带
共享小区,无同频小区干扰,SINR 保持稳定 0db 以上,在进入缓冲带层 2 后,立即基于频率优先级切换至联通 1650 频点,并稳定占用。
优化前-SINR
优化后-SINR
空闲态测试
➢ 优化前:空闲态,进入边界区域,联通 NSA 用户占用共享锚点小区,未达到异频
重换门限,受未共享同频小区干扰,SINR 持续恶化至-20db 以下,脱网后再小区选择回联通 1650 频点。
➢ 优化后:进入边界区域,联通 NSA 用户占用到缓冲带共享小区,在 RRC 释放信令
里面包含了联通 1650 频点,且优先级为 7,终端快速重选至回联通 1650 频点。
优化前-SINR
缓冲带层1
5G覆盖共享区域
缓冲带层1
5G覆盖共享区域
优化后-SINR
缓冲带层1
5G覆盖共享区域
缓冲带层1
5G覆盖共享区域
3.4 缓冲带共享小区负荷监控
缓冲带小区开通共享后,总体负荷略有抬升,联通用户流量占比小于 1%,总体影响较小。
缓冲带共享小区负荷情况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03-02 03-03 03-04 03-05 03-06 03-07 03-08 03-09 03-10 03-11 03-12 03-13 03-14 03-15 上行 PRB 平均利用率 (%) 下行 PRB 平均利用率 (%) 小区内的平均用户数 450 440 430 420 410 400 390 380 370 360 350
Chart Title 1200 1000 800 1.03% 600 400 200 0 0.68% 0.87% 0.75% 0.57% 971 1,032 954 1,040 1.71% 1.80% 1,015 979 990 1.60% 1.40% 1.20% 1.00% 0.80% 0.60% 0.36% 0.40% 0.20% 2020-03-09 2020-03-10 2020-03-11 2020-03-12 2020-03-13 2020-03-14 2020-03-15 流量 电信 流量 联通 流量 联通流量占比 0.00%
4 结论和遗留问题
4.1 结论
该方案适用于单锚点涉及的所有边界问题,通过缓冲带方案能较好的解决使用方 NSA
用户切换和重选无缝迁移,较基于覆盖的切换和重选,大大降低对使用方 NSA 用户的感知
影响,效果较好。
4.2 遗留问题
问题 1:双锚点边界
该方案无法解决异运营商双锚点边界问题;
电信双锚点共享区域 联通双锚点共享区域 场景说明:
南岸为联通华为承建双锚点共享,渝中为电信华为承建双锚点。
通过该次测试分析,使用方(电信)NSA用户受到的主要影响有:
① 在滨江路区域,受4G越区覆盖影响,在渝
中长滨路上可能占用南岸4G小区,同理在南岸南滨路上可能占用渝中4G小区; ② 4G锚点信号越区覆盖到非主建区域,由于
渝中电信4G锚点站与南岸联通5G共享站X2 路由未打通,当电信NSA用户在南滨路占用
到渝中越区4G小区信号后,会导致5G掉线无覆盖,严重影响用户感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