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Che ̄gdu Aeronautic 2010年6月第2期(总第83期)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o1.26 No.2(Serial No.83)2010 ・教学研究・ “学中做 ’’和“ 做中学’’的教学分析 李 军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21) 摘 要:“做中学,学中做”就是要自己动手,在实践中观察和思考,以悟得新知;同时将习得的知识与具 体的生活实践相联系,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实施“学中做”与“做中学”是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重要手段之 一0 关键词:做中学学中做行动导向任务单教学载体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024(2010)02—0027—04 Teaching Analysis of Practice of Doing by Learning and L IrIling by Doing LI Jun Abstract Doing by learning and learning by doing is doing it by yourself by observation and thinking in practice to understand new knowledge and by combining knowledge learned with daily life to learn to meet practical needs.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action—orient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o implement doing by learning and learning by doing. Key Words doing by learning and learning by doing,action—oriented,worksheet,teaching carrier 一、概述 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无论在低年级还是高年 在行动导向学习中,行动是学习的出发点、发生 级,都是可以实施“做中学”与“学中做”的,具体还要 地和归属目标,它倡导“通过行动学习”和“为了行动 看课程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实施“做中学” 而学习”,行动导向学习的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 与“学中做”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低 习过程相统一。而“学中做”与“做中学”正好符合行 年级的课程实施“学中做”的项目要多一些,而高年 动导向学习以上特征。 级的课程实施“做中学”的项目则要多一些。同理,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有两个最重要 在一门行动导向的课程内部,前期比较容易实施“学 的教育思想:“连续性(就是现在所谓的终身教育)” 中做”,而“做中学”更适合安排在课程的中、后期实 和“做中学”。杜威认为“做中学”就是“从活动中 施,这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 学”、“从经验中学”,他把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 有人认为,“学中做”和“做中学”的理念已经广 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 泛应用于高等教育中,比如基于项目(或基于课题) 合,知与行的统一;而“学中做”,顾名思义,就是要在 的学习和各类课程实训环节就是“做中学”,课堂练 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完成一定的任务或实践活 习和课后作业就是“学中做”,看上去有一定的道理, 动。 但却也不尽然。“做中学”和“学中做”都是以行动导 收稿日期:2010—03—04 作者简介:李军(1976一),男,江西景德镇人,讲师,工程硕士,从事模具设计教学与研究。 ・27・ “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教学分析 向的,“学中做”不仅是要学习到知识,更要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学习的过程有明确的行动目 载体库,在实施“学中做”和“做中学”时应从载体库 中选择相应的载体进行。通常,“学中做”的载体选 择要有一定的广度,能够涵盖绝大部分的专业能力 目标,而“做中学”的载体选择要有一定的深度,重在 方法与技巧的运用。 标和行动结果,是知与行的结合,如果是单纯的学习 后完成作业而没有明确的行动目标和行动结果则不 能视为“学中做”;而“做中学”不仅仅是要求行动的 过程和行动结果 更要求在行动的过程中掌握相关 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行动过程有明确的能力目标, 它是行与知的结合,如果在做项目时只片面地强调 项目完成的结果,而不对项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没有训练到“获取知识(自学)”、“共享知识(团队协 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创新)”和 “传播知识(沟通)”的能力就不能视之为“做中学”。 二、实施“学中做”与“做中学”的方法与步骤 1.明确“学中做”与“做中学”课程的能力目标 课程的能力目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企业的 岗位能力要求在本课程中的体现,二是此课程在专 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学中做”阶段更多地要训练 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而“做中学”阶段 除了继续训练专业能力和通过能力外,更要训练学 生的核心能力(如自学、协作、交流、创新……)。 比如我院模具专业的“三维建模”在专业课程体 系中是靠前端的具有工具性质的专业基础课程,确 定的能力目标就不仅仅是“能够利用专业软件进行 机械零部件的三维造型、装配、工程制图等”专业能 力训练,还包括了“识图与制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 力等”行业通用能力的提高和“自学、协作、交流、解 决问题等”核心能力的训练。 能力日标不同,后续课程的安排和载体的选择 就会随之不一样。 2.选择合适的“学中做”载体与“做中学”载体 载体是一个能够承载课程教育目标的具体任 务,选择载体的一般原则如图1所示。 比如模具专业“三维建模”课程的载体就可以选 择机械产品中的装配体,如图2所示的柱塞泵就是 其中一个载体,选择装配件较之选择单个零件作为 载体其优势体现在:它完整地包含了零件三维造型、 装配和工程图制作,它强化装配图的识图与制图能 力,它可以训练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零件模型要按 尺寸约束严格进行,否则后续的装配可能无法进 行)。 一门课程往往要准备一系列的载体,形成一个 ・ 28 ・ 盖成 核算 霉 和图1载体选择的原则 终结考核 图2三维建模课程载体 3.“学中做”与“做中学”任务单 “学中做”或“做中学”任务单如图3所示。图中 的“载体”和“培训目标”栏按前述方法选用和填写; “工作任务”要填写得明确而具体;“使用的方法”要 视任务性质不同而异,通常“学中做”的任务多采用 讲授、示范、模仿、引导文等教学方法,而“做中学”的 “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教学分析 任务多采用小组讨论、引导文、项目式等教学方法; “成果形式”可以是实做的产品、模型、工艺方案、程 序、设计图、报告,等等;“行动步骤”可以按照行动的 六步法“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指导学 生完成任务或项目;“备注”栏内可以填写一些特殊 要求或其它未尽事宜,比如作业提交的方式、评价方 法、参考文献、命名规则,等等。 《做中学》(学中做)任务单 任务编号 l任务名称l l培训对象I l学时l 1.载体(名称) 任 (示范图) 务 2.已知条件: 说 3 工作任务: 明 4使用方法: 5.成果形式: 培训目标 使用设备: 行 动 步 骤 备 注 图3“学中做”或“做中学”任务单 图4三维建模评价方式 4.“学中做”与“做中学”的评价 无论是“学中做”还是“做中学”都应有相应的评 价,其中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就是学生行动的结果,即 “学中做”的作品和“做中学”的作品,而且评价要严 格按任务单的要求进行,即要按时、按量完成任务, 又要保证质量,让学生和小组长参与评价往往可以 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和公正。作为一门课程还应 有其它的一些评价手段,比如答辩、书面报告、笔试、 机试、操作考试等。总之,是过程考核或过程考核与 终结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比如“三维建模”课程 的评价就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方式,要求学生“学中 做”和“做中学”的任务,必须按时提交并要完成任务 单中明确的全部任务。否则,课程最终成绩不及格, 然后才是根据任务完成的质量、报告、答辩和机试成 绩给出五档成绩。 三、实施“学中做”与“做中学”的注意事项 1.合理划分小组 划分小组进行“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教学是一 种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 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但要采取很多措施防范分工 不均和部分组员怠工的现象发生,其中一个措施就 是要合理划分小组。 首先,小组规模要合适,对于大部分“学中做”和 “做中学”的任务,3至5人一组是比较合适的,当然 视具体任务和现实条件小组规模有可能会增大,但 大组是很难避免怠工现象的。 其次,小组成员构成要合理,比如男女生搭配, 有条件的和没条件的搭配、好学生与后进生搭配、不 同寝室的学生搭配……这样,有利于保持小组工作 的氛围和任务顺利地完成。 2.工作单发放要及时,任务描述要具体且明确 无论是“学中做”还是“做中学”都应有工作单。 工作单是学生行动和将来评价的依据,要以文稿形 式发给每一位学生,不能口头描述,而且任务单中对 任务的描述一定要具体而明确,不能够含糊不清或 有歧义。 工作单的发放一定要及时。通常“学中做”工作 单在上第一堂课时就发,让学生从工作单中明确这 一阶段行动的任务、大致的过程、评价的方式、参考 资料等。这样,学生会更有目的地进行课堂理论学 习。“做中学”阶段有很多课程是安排实训专周进行 的,那么,其工作单就应在前一周的周末(比如周五) 发放,并将小组分好。这样,学生可以利用周六和周 日对“做中学”任务进行咨询并做好行动计划,在实 训周进行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价。 (下转第46页) ・ 29・ 英语记音与记形学习效果的研究 而且,这种变化在第4、5次实验中有更明显的 体现(见实验4表和实验5表1和表2)。另外,记音 进行有效输入。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做很 多配套改革工作,包括评价方式、教学模式及教学内 容的改革等等,以切实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 能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 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 08SJlY7400009;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度重点课 与记形结合的输入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 的听力理解能力,而且对他们的词语拼写能力的提 高也有显著效果(见实验5表2)。 鉴于对照组和实验组是来自英语成绩相当的同 一年级的学生,其他条件基本平衡,可以认为两组在 题《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研究》研 实验后测各项目上表现的变化是实验手段的介入。 也就是说,对照组依然用自己喜欢并习惯的记形方 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B—b/09/01/018。) 式进行英语学习输入,而实验组在研究人员的指导 参考文献: 下运用了记音与记形结合的输入形式,既提高了听 [1]Krashen S 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 力理解能力又提高了拼读能力。 tions[M].London:Longman,1985. [2]Michaels,E.B.e£a1.hTe result s suggest a number of sub— 四、讨论 tie di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underlying listening VS‘ 长期以来,中国英语学习者偏爱用记形输入来 reading comprehensionlJ J.Human Brain 2001(4):239—252. 学习英语,结果使得其听说能力远远低于阅读理解 [3]马丁・韦德尔,刘润清.英语学习基本原理[M].北 能力和拼写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记音与记形结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合输入可使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都接受任务,进行 [4]Anderson,J.R.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hcations 记忆存储工作,运用记音与记形结合的输人,既能提 (6th edition)[M].New York:Worth Publishers,20O4. 高英语学习者听力能力又能提高拼写能力。所以, [5]Craik,F.&R.Lockhart.Levels ofProcessing:A fl"aine—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仅凭记形来输入的 work for memory research[J].Joumal of Verbal I.earning nad Ver- 风格和习惯,训练学生运用记音与记形结合的方式 bal Behavior,1972(11). (责任编辑吴秀杰) (上接第29页) 在实施“学中做”和“做中学”时有适度、明确的 3.不必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任务和恰当的引导,但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和评价 在实施“学中做”和“做中学”教学过程中,特别 措施也是很难达到培训目标的。图4所示的评价方 是在“做中学”阶段,要训练学生自学、与人协作的能 案是比较严格的,它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守时、严谨的 力,老师要尽可能站在幕后,避免教师对学生产生不 工作作风。 必要的干扰,多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在同学之间形 四、结论 成讨论的气氛。不必回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将“学中做”和“做中学”教学过程视为教师自己 容许学生犯错误,让他们在错误中去学习,即使回答 的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在学生完成“学中做”和“做 提问也不要直接告诉答案,而应尽可能给出引导和 中学”任务的同时,教师不仅培养了学生,也收获了 提示。 大量的资源并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提高。从这个意义 4.给学生的资料要适时、适度 上来看,对学生严格要求,也就是对教师自身严格要 根据学生学习的阶段和任务进行的程度将相关 求,学生取得了进步也就是教师自身获得提高。 的资料分批次、有目的地发给学生,让资料起到引导 参考文献: 学生完成任务的作用。另外,在课程结束时要整理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 课程学习的相关资料、学生成果、答辩视频和答辩 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PPr等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将 [2]查建中,何永汕.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 来自学此课程有所依据和参照。 北京:北京理工大字出版社,2009. 5.对学生要严格要求 (责任编辑王晓霞)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