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八上简析题
1、右图是鱼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鱼的呼吸器官是 鳃 。
(2)鳃的主要部分是 鳃丝 。鳃呈 鲜红色 ,是因为鳃丝上布满了丰富的 毛细血管 。鳃丝既多又细,作用是 大大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
(3)水由 口 流入鱼鳃,又从鳃盖后缘流出。流出水中氧气含量 减少 ,二氧化碳含量 增加 。
2、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选择了用捆扎鱼鳍的方法进行研究,下图分别表示他们对鱼的某种鳍进行的处理方法,请据图回答:
(1)经A处理过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鱼运动缓慢,且方向不稳 ,说明尾鳍在游泳中具有 产生动力,改变方向(意思答对即可)的作用。
(2)经B处理过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鱼体会 失去平衡 ,说明背鳍有
维持(鱼体)平衡 的作用。实验中发现起到类似作用的鱼鳍还有 胸鳍和腹鳍 。 (3)在捉鱼时,发现鱼很易滑落,这是因为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且 体表有黏液,这是与 水中生活 相适应的。
3、右图是家兔和狼的牙齿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请填出各牙齿的名称:
① 门齿 ② 臼齿 ④ 犬齿
(2)甲图是 家兔 的牙齿,乙图是 狼 的牙齿。 (3)判断的理由是家兔的牙齿没有 犬齿 ;而狼的
牙齿有 犬齿 ,这是与它们的 食性 相适应的。 门齿 适于切断植物纤维, 臼齿 适于磨碎食物, 犬齿 适于撕裂食物。
4、右图为家兔的内脏解剖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结构是( 10 )__膈___;兔用( 2 ) __肺__呼吸;图中的11是_心脏___;图中的6是_盲肠___,
它比较_发达__,适于消化_植物纤维_。
5、右下图是家鸽的肺和气囊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各部分名称。 1 气管 2 气囊 3 肺
(2)家鸽的体形为 流线 型,这种体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 阻力 , 它的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前肢变成 翼 , 全身除喙和足以外,其它部分都被覆着 羽毛 。 (3)家鸽用 肺 呼吸,并有薄壁的 气囊 辅助呼吸。
(4)当家鸽飞行时,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图中数字 3 所示的结构并在其中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称为 双重呼吸 。这是家鸽对 飞行 生活方式的一种适应。
6、上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_头_、_胸_ 、_腹_。
(2)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有_防止水分的散失_ 。
(3)蝗虫共有_3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3 ] _后足_。
(4)蝗虫的翅共_2 对,是它的_飞行_ 器官。
(5)蝗虫和蜈蚣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节肢 动物。
7、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A(蚯蚓)用_(湿润的)体壁_呼吸,B用_肺、皮肤辅助__呼吸,E用___肺___呼吸。 (2)A与B、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脊柱__。
(3)从B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它不能脱离水环境限制的原因是_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4)D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__前肢变为翼__,体表被覆羽毛等。 (5)E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胎生、哺乳__,它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___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消化管长__。
8、右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识图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1 关节头 2 关节囊 3 关节腔 4 关节窝 5 关节软骨
(2)关节能够灵活运动的重要原因是有[5] 关节软骨,[3]内有滑液 , 减小了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 (3)把相邻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2 ] 关节囊。 (4)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_骨骼_和_肌肉_组成的。 (5)脱臼是由于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使[ 1] 关节头从[4 ] 关节窝里滑脱出来造成的。
9、右图是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A表示__肱二头肌__,B表示__肱三头肌__。
(2)当手臂处于(一)状态时,A处于__收缩___状态,B处于__舒张__状态;当手臂处于(二)状态时,A处于__舒张__状态,B处于__收缩___状态。
(3)由(一)到(二)必须在 神经系统 的支配下才能完成。 (4)当手臂自然下垂时,A处__舒张__状态,B处于__舒张__状态。
(5)两图中的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__杠杆__、_支点__和__动力__。
10、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 1 ) 提出的问题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__先天性__行为吗? ( 2 ) 你作出的假设是__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_ 。 ( 3 ) 你制定计划时,设计的实验组是___涂有十字花科植物叶汁的滤纸__,对照组是___没有涂十字花科植物叶汁的滤纸__。 ( 4 ) 实验中,为什么要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 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学习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 5 ) 你认为该怎样阻止雌雄菜粉蝶的交配,阻止菜青虫产卵以防治菜青虫的危害7 可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雌蝶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干扰雌雄虫之间的通讯,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 6 ) 你认为菜青虫选择十字花科植物的原因可能是__喜欢它的气味__ 11、探究蚂蚁的通讯
( 1 ) 提出问题:__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_? ( 2 ) 作出假设__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__。 ( 3 ) 通过实验,你发现蚂蚁是通过__气味__交流信息,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有_动作_、__声音__ 、__气味__。
( 4 ) 通讯在社会行为中有什么意义?
没有通讯,动物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孤立的个体取食和御敌都很困难,不同性别交配繁殖也将受到影响。
12、右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其中丁表示非生物部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代表 消费者 ,乙代表 分解者 。
(2)生态系统中只有 生产者 才可以利用环境中的碳,对于绿色植物来说这主要是通过 光合 作用来实现的。
(3)甲、乙、丙都有箭头指向丁,说明各类生物进行 呼吸 作用所释放的碳都归还给无机环境。 13、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6所示:
(1)实验步骤中,B是 接种 过程,完成步骤C需要在适宜的 温度 下进行。 (2)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灭菌?避免其他杂菌的干扰 (3)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防止棉棒上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4)如果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可判断该菌落为 真菌 菌落。 (5)根据探究实验总结,细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条件 14、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下图所示: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巴斯德_。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中并大量繁殖_。 (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高温加热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部分的_分解者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15、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与植物细胞相比,标号 ② 、 ④ 所示部分是细菌细胞所特有的。
(2)②的名称是 鞭毛 ,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3)图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④ ] 荚膜 和[ ⑤ ]细胞壁。 (4)细菌的遗传物质是[①] DNA ,它位于[ ③ ] 细胞质 中,没有成形的 细胞核 。
(5)细菌体内没有 叶绿体 ,不能进行 光合 作用。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 现成的有机物 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它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
(6)当字母 ⑤ 所指的结构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 芽孢 ,以抵抗不良环境。
16、右图是两种霉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A属于 青霉 ,依据是 直立菌丝 的顶端呈 扫帚 状,它成熟的孢子呈 青绿 色。
(2)B属于 曲霉 ,依据是 直立菌丝 的顶端呈 球 状,它成熟的孢子呈橙红色或 黄或黑或绿 色。
(3)这两种真菌结构上的共同之处:菌体都由 菌丝 构成,都是 多细胞 生物,细胞内都有 细胞核 ,都通过产生 孢子 进行繁殖。
17、为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有何影响,我们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一 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二 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三 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元菌条件下。 请回答问题,再评价实验方案:
(1)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避免不同树叶对实验的干扰(或有利于对照)。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 有利于细菌的生存和繁殖。
(3)请评价以上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并说出理由。
方案三更能说明问题。因为方案三中甲乙两组除需探究的变量(有无细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结论更有说服力。
18、某学生采集了7种植物,分别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依照分类关系,排列如下:
门 ①②③④⑤⑥⑦ 纲 ①②③④⑤⑥⑦ 目 ①②④⑤⑥⑦ 科 ①②⑤⑦ 属 ①⑦ 种 ① 根据上述推断:
(1) 生物分类单位等级越小,物种越 少 (填“多”或“少”)。 (2) 与⑦植物关系最近的是①,与⑦植物关系最远的是③。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19、下面有六种常见的植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海带 ②满江红 ③银杏 ④荷花 ⑤雪松 ⑥桃树
(1)请将这六种植物分为两类(每类至少包括两种植物)一类是 ①② (填标号); 二类是 ③④⑤⑥ (填标号)。分类的依据是 是否产生种子 。 (2)上述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① (填标号)。 (3)上述植物中产生种子,但没有果实的是 ③⑤ (填标号)。 (4)上述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④⑥ (填标号)。 20、分析表1的资料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类群 我国已知种数 世界已知种数 百分比/% 哺乳动物 581 4342 13.39 鸟类 1244 8 7 30 14.25 爬行类 37 6 6 300 5.97 两栖类 284 40 10 7.08 鱼类 386 2 19 056 20.3 蕨类植物 2200~2600 10 000~12000 22 裸子植物 约240 850~940 26.7 被子植物 30 000 26 0 000 1O (表中“百分比”是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 (1)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裸子植物。
(2)试计算我国上述的几类生物类群总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 14.9 6% 。
(3)在表1所列的生物类群中,请你写出四种我国珍稀动植物的名称: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银杉、珙桐、大熊猫、藏羚羊等 。
(4)表1中的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的生物种类 的多样性。 (5)你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