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1. 丘陵山区农田现状限制了农业机械化进一
步发展重庆市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全市耕地面积 共3677万亩,其中15°以下1801万亩,15。~ 25°
田与外部道路之间缺乏满足中大型农业机械通达地
块的生产作业的道路,导致中大型农机装备在丘陵 山区存在下地难,作业难,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的1043万亩,25°以上833万亩;单块耕地面积在
1亩以下的占80%以上;人均耕地1.12亩,户均耕
地不足5亩,耕地分散在3处以上农户数占比高达
3. 丘陵山区农田现状限制了耕地的有效利用地
块形状不规则,人均耕地面积小而分散,田境及田 间道路多且错综复杂,农田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
60%o自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和
2005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伴随全
国农机化快速发展,重庆农机化也经历了十多年的
条件恶劣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农田有效面积的浪 费。久而久之,随着劳动力的流失而机械化作业手
快速发展期。截至目前,重庆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 综合机械化水平(2018年达到48.2%)仍远低于全国
段无法跟进,条件较差的耕地逐步出现无人耕作、 逐步摺荒的现象,这也让农田的有效利用受到了限
68.5%的平均水平。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丘
陵山区农田现状限制了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制。2014年,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了国标《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但该标准对于农田改造
2. 丘陵山区农田现状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进
一步提升国内关于如何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 展开了大量研究和探索,普遍都是以机器来适应丘
的宜机化内容较少,且丘陵山区很多高标准农田建 设并不能完全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中的内
容建设。尽管已经建设了机耕道、沟渠、蓄水池等 工程,但土地平整、地块联通等内容则被省略,这 样一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地块没完全解决农业
陵山区细碎的地块——“以机适地”。这使得人们常 常将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与小型机械划等号。过去,
以微耕机为代表的小微机具在丘陵山区一家一户的 机械下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建设后的部分农 田仍然没能得到有效利用。耕作模式下,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使用,发挥了一定
的作用。然而,小型机械存在动力小,作业效率低,
4. 丘陵山区农田现状限制了农机农艺的有效融
合农机农艺有效融合需要综合考虑农艺生长要
劳动强度大、震动大、噪音大等问题。一台微耕机 一天作业面积不到2亩,仅仅是大中型农业机械作 业效率的1/20 ~ l/10o “以机适地”的路子取得了一
求、农业机械性能、农业作业条件等多种因素。当
前,丘陵山区呈现出能种的地已经种完、好干的活 已经干遍、可用的人已经断档,小机器已饱和、小 地块难施展、小规模难见效的困境。这样一来,
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障碍和瓶颈,无论是技术上
还是经济性上都不可持续,应用中大型机械设备是 丘陵山区未来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目前,受丘陵 山区现有农田的限制,很多中大马力、高性能、复
即使相关的农艺要求能满足机械化生产作业,但现 有的生产条件特别是农田现状却无法满足农业机克机科杖推广 2019.08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推广窗WINDOWS械高质高效作业。因此,农机农艺有效融合受到了
原则阻碍和限制。二、重庆市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实
(1) 科修冕址,集中直片选择道路通达、土层
深厚、集中连片、排灌良好,耕地坡度25。以下的 地区;项目区干部、群众和业主积极性高的优先。践探索2014年以来,重庆结合农机化工作实践,以
问题为导向,以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为指导,
(2) 资源循环,録色较简充分尊重自然规律,
坚持资源循环和绿色低碳理念,通过机械化秸秆 还田、畜禽粪污消纳、绿肥种植等方式培肥土壤; 农田改造过程中,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客观条件,尽
开展了农田宜机化改造的试验、试点和推广工作。
2014 ~ 2015年为试验、试点阶段,2016年至今为
示范推广阶段。量做到依山就势,尽可能就地就近作业,最小程度 挖填和最小半径转运。1. 创新提出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理念,确立五
种农田宜机化改造模式逆向思维,“改地适机”。 在全国创新率先提岀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
(3)错依互补,传条既榷既重视农田建设的
沟曲路等田边工程,又重视宜机化地块改造的田间 工程;对各个历史时期农田建设的可用成果充分利
理念,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以机适地”发展思维方 式。针对丘陵山区农田地块小、坡度大、零星分散、
用和保留。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限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和 现状,从源头上寻求解决方法。同时,对宜机地块、
(4)秩声淅述,持之4便坚持以点串线,以线扩面;示范带动,持续开展。宜机化改造以及农田宜机化改造的5种类型进行了 完整确切的定义。(5)丸建后补,差嗽拔劭注重资金使用的经
济效益和时间效率,采取先建后补、差额包干、谁 用谁建、担保贴息等竞争撬动措施,突出资金放大
(1) 宜机地决适宜乘坐式或者中大型农业机
械开展耕作、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运输等作业 的耕地。效果。3.创新构建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六大建设
内容(2) 宜机化改造 就是以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为指导,以重庆市《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
(1)直通地诀通过消坎、填沟、搭接等方式,
完善田间耕作道,连通地块,实现地块与耕作道、 耕作道与外部路网互联互通,满足农业机械作业和
理整治技术规范》为标准,综合运用工程机械、农 业机械、提升有机质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对现状农
田进行连通地块、并小为大、调整布局、培肥土壤 进出通行需要。耕作道以土质为主,做到通道与耕 地灵活转换。等有利于机械化生产作业的持续改造过程。(3) 地块圣联互通在单块耕作条件较好的地
块与地块之间、地块与路网之间实现相互联通。(2)询除死角对半岛、交错等影响农业机械
作业的异形地块,采用截弯取直和上下左右归并方
(4) 水年条田在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建设
相同标高的条带状水田。式改造,实现地块顺直。(3) 弄小拓丈对走向相同、高差相近的地块进
行并整,实现小变大、零变整。(5) 水年棵田在地面坡度相对较大地区,依
据地形建设的相同标高的阶梯式水田。(4) 优化怖局遵循条带状布局原则,改变短蹙
状布局,尽量延伸农机作业线路,以利连续作业。(6) 後披旱地 在耕地坡度5。以下平缓地区,
依据坡向建设的条带状缓坡农田。(5) 贯通苗集根据规划设计的汇水走向,合
理设置主沟、背沟、围沟。深开主沟、背沟和围沟, 在汇水面的制高线处开挖截洪沟,少开厢沟支沟, 做到沟渠河互联互通;沟的类型以明沟为主,在农(7) 棉台旱地 在耕地坡度5。以上的陡峭地区,
依据地形建设的阶梯状水平或斜线农田。2. 创新构建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五大基本2019.08 农机科就那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0WINDOWS机跨越处适当设暗沟(渗滤管);沟的材质断面以 工程机械为主,耕整地以农业机械为主,主作业面 土质为主,局部硬质化;沟的功能以排为主,局部 以中大机械为主,辅作业面以中小型机械为主。综 排灌兼用。合考虑天气、工序、机手等因素,在施工作业顺序
¼(6)肥土嚎农田改造成形后,通过深松、旋
上可依顺序或交叉作业,个别地方不能按照设计放
耕等农业机械化措施,均匀搅拌生熟土,配套机 线进行施工的可以根据现场实际确定。在地表生 械化绿肥种植、秸秆还田、粪肥还田提升土壤有机 熟土是否生熟分离或生熟混合,以不影响地力为原 质。则,土层浅、挠动大的分层作业,土层深、挠动小
4. 创新构建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十一大技
的混合作业。术参数(5) 资蚪超摟将项目申报、立项批复(备案)、
(1) 土块平均长应M50m,宽能满足农机通行
设计、施工、质检、竣工等图纸、文字、表格、影 和折返;像资料进行整理归档。(2) 单块旱地纵向坡度W 10%,横向坡度 (6) 兹工验收项目竣工后,按照规定报请主
W 3% ;管部门进行竣工验收。(3) 最大挖填深度W 1.5m ;截至2018年,共投入财政资金9300万元,在 (4) 砾石埋置深度M 50cm ;全市32个区县开展了农田宜机化改造,已实施和 (5) 进出地块梯道坡度W25。;正在实施300多个项目,完成25万亩农田的宜机 (6) 耕作道转弯半径3 5m ;化改造。农田宜机化改造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基
(7) 耕作道宽度:2~3m;层干部群众和项目业主积极踊跃参与。(8) 主沟、背沟、围沟深度3 50c.m ;三、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取得的成果(9) 主沟厢间距:10 ~ 20m ;1.加快补齐了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基
(10) 改造后土层平均厚度M改造前土层平均
础短板农田宜机化改造找准了丘陵山区农业现代 厚度;化发展的难点和薄弱点,在坚持宜粮则粮、宜经则 (11) 背坎边坡坡度:1 : 0.3 ~ 1 : 0.7o经、宜果则果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农田宜机化改造
5. 创新构建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六项建设
改善了丘陵山区农田机械化作业条件,为良种、良 流程法、良地、良机配套打下了坚实基础。重庆农田宜
(1) 地衫浏念测绘1 : 500 ~ 1 : 2000地形图
机化改造提出的地(田)块连通、缓坡化改造、水
或正摄影像图。平条田改造、水平梯田改造和梯台式改造五种类
(2) 规划破计对项目区地形地貌进行实地查
型,符合丘陵山区地形实际。通过对细碎不规则田
勘,结合地形图深度分析,对整体改造方案充分 块进行并整,实现小并大、弯变直、乱变顺,便于
酝酿和反复比对,形成项目改造的总体布局、分区
中大型农业机械能下地、能作业。同时通过修建完 规划、地块设计文本,规划设计图的图标、图例、
善田间道路,实现地块与地块、地块与道路之间衔
表格要清晰完备,其中地块设计要进行长、宽、高接畅通,满足中大型农业机械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 (坡向)的三维表达。作业要求。根据统计,粮食作物每亩每茬平均节本
(3) 規畅敘钱可在地形图上找参照点手工放
390元(其中:机耕每亩节约60元、机播(机插)
线,也可根据坐标值使用仪器放线。每亩节约120元、机械植保每亩节约30元、机收
(4) 工穩施工按照规划设计和现场放线方案
每亩节约180元);165万亩粮食作物宜机化改造 组织施工。在施工机型选用上遵循工程机械、农 面积每年每茬节本6.435亿元。特色经济作物每亩
业机械、大中小型机械配套组合的原则,土石方以
每茬平均节本450元(其中:机耕每亩节约150元、
兰夕32) 农机科 枝推广 2019.08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推广窗sWINDOWS施肥每亩节约100元、机植保每亩节约40元、运 选择。输每亩节约160元)。4. 促进了产业发展,壮大村社集体经济,助推
乡村振兴农田宜机化改造注重与丘陵山区产业发 展有机结合,围绕区域性特色产业,已经从最初的
2. 优化了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结构,加快农机装
备产业升级,助推了主要农作物和山地特色经济作 物全程全面机械化重庆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地块均 能满足中大型的农机装备作业,据了解,项目的主 体在农田宜机化改造后,均配备了中大型的农机装
百亩级社组试点,千亩级整村示范,发展成为当前
万亩级整镇、整域推进,不断的升级扩面。很多区
域已经实现由村集体牵头组建合作社,调动农民积
备,耕作机械以90马力以上拖拉机为主,插秧机 以乘坐式6行插秧机为主,播种机械以4 ~ 6行机
极性,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选准产业推进农田宜机 化改造,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小农户”发展
为主,植保机械以自走式动力喷雾机或无人植保机 为主,收获机器以70马力的联合收割机为主,同
模式,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中的产
业兴旺注入了活力。在推行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快 补齐农业基础实施短板的同时,注重与“两区”划
时大型的施肥机和运输机能够运用自如。2014年 重庆市55马力以上拖拉机销售总量仅100台左右,
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农旅融合、美丽乡村
2015年该数量超过了 300台,2016年达到了 389台,
建设和脱贫攻坚等工作结合起来,逐步探索出了丘 陵山区宜机化+产业发展+机械化手段+复合式基 地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017年512台,2018年达到了 643台。农田宜机化
改造后种植粮油作物实现了耕种收植保烘干全程机 械化,同时对宜机化改造后的机械化柑橘园、茶园、 花椒园等逐步实现了耕种运输的全面机械化。5. 为全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提供技术经
验重庆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在全国丘陵山区起到 了引领示范作用,相关成果已被农业农村部推丿二
3. 推动了丘陵山区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机社
会化服务水平,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有机衔
2014年至今,先后吸引了四川、湖南、贵州、安徽、
广东、宁夏等多个丘陵山区省市前来现场观摩学
接,增加农民收入农田宜机化改造过程中,十分 注重五个同步,即改造一片农田、装备一批机器、 跟进一套技术、培育一个主体、发展一片产业。农
习,带动四川、湖南等周边省市试点探索农田宜机 化改造面积15万余亩。2017年11月,农业农村部 在重庆市召开了全国首次丘陵山区农机化工作座谈
田宜机化改造引领支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
展。一是规模化流转农田的业主,经过农田宜机化 改造后,解决了其用工难、用工贵的难题,促使自
会议,重点围绕农田宜机化改造开展深入交流与研
究。2018年11月,全国南方丘陵山区果茶桑麻机
身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配置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 达到了生产节本增效的效果,另一方面,中大型农
械化发展论坛在重庆市召开,丘陵山区经果园宜机 化改造成为论坛上重点关注的内容。2018年12月
业机械的使用促进了规模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29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
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
二是农田宜机化的改造,让更多农民实现“一户一 块田”,地块变得集中,更加适宜机械化作业,促 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优化提升农机装备服
号),其中第十四条指出:统筹中央和地方各类相 关资金及社会资本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
务水平。规模化生产经营的主体和专业的农机社会 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变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 互通,切实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提高农机适
化服务主体均可以为老百姓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 改变传统小农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生产现状,降低
应性。重点支持丘陵山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
老百姓的生产作业成本,为老百姓节省时间从而获 得其它的收入。可以说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是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有机衔接的优效路径
扩展大中型农机运用空间,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 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补齐丘陵山区农机化
短板,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球2019.08 瑕机科枝推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