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出血性肠炎
出血性肠炎是火鸡的常见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所有火鸡群在饲养过程中的一定阶段都要受到感染。主要发生在6—14周龄的火鸡,以7—9周龄最为常见,本病的特点是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死亡率高,还可以引起免疫抑制。
1.病原 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属于禽腺病毒Ⅱ群。该病毒无囊膜,呈20面体立体对称,内部核酸为DNA。其毒株有很多种,毒力各不相同,某种毒株导致死亡的能力也相对稳定,但各毒株的抗原性是一致的。
2.症状 火鸡出血性肠炎常因病毒毒株的不同而在临床表现上有较大差别,死亡率也从1%—60%不等。一般毒力的毒株感染,可能在较短时间内造成少数火鸡突然死亡,而大群火鸡基本无症状表现。中等毒力或强毒株感染,引起火鸡急性发病,出现血便。发病的雏火鸡往往在几小时内突然死亡或完全康复。肛门周围常附着黑红色到深褐色血液。在腹部稍用力挤压,可以从肛门挤出血液。
3.病变 肠道广泛性出血和脾脏肿大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肠道扩张,肠壁中度充血,呈黑红色,肠道内充满红色到褐色血液。脾脏肿大,颜色发暗,质脆易碎,呈大理石状或斑驳样。也可看到内脏器官苍白,肺充血,肝脏肿大和各种组织的血斑。
4.诊断 根据肠道和脾脏的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要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血清学实验。病毒的分离鉴定,可用血性肠内容物,经口腔或泄殖腔接种易感小火鸡。还可用从马立克氏肿瘤培育出的B淋巴细胞分离和增殖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病理组织学检查主要是采集脾脏和肠道样品。血清学诊断可通过琼脂凝胶沉淀实验检查火鸡血清中的抗体,也可以用阳性血清在脾脏提取液中检查抗原,通过ELISA检
测病毒抗体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
5.防治
治疗方案
1.搞好环境卫生,同时搞好食槽和饮水系统的清洁卫生,要经常使用管道清洗剂等清洗储水罐和饮水线,保证鸡饮水清洁、无污染。
2.饲料中添加益生素、酶制剂、霉菌的吸附剂和优质的精品腐植酸钠等。
3.将杆菌肽锌、林可霉素、青霉素等药物拌于料中,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本病。
4.推荐治疗药物--肠毒清,调理肠道改善粪便一天就能见到效果,价格合理。
5.火鸡肠炎病毒经粪便排出,粪便被吞食或通过垫料、饲料、饮水以及其他途径传染给另外的火鸡,造成本病的迅速蔓延和扩散。因此,加强兽医卫生防疫工作,做好隔离和消毒,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手段。已有一些国家对种火鸡群除加强饲养管理和防疫消毒外,采用组织培养苗或细胞培养苗免疫接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