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气液分离器计算软件
1 功能和概述
目前在大部分工程设计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图表查找及迭代计算,为提高简化工程师设计工作量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选型浪费,为工程计算提供选型依据。
本计算程序依据HG/T 20570-95编制,用于卧式重力气液分离器外形尺寸计算
【关键词】分离器计算卧式分离器重力分离器
引用标准规范
《气-液分离器设计》 HG/T 20570.8-95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 50350-2005
《分离器规范》 SYT 0515-2007
2 适用范围
根据国家标准规范,本计算程序适用化工行业。
3
易算云软件介绍
3.1 易算云软件界面
3.2
易算云软件参数 序号 参数 气体体积流量 液体体积流量 液体密度 气体密度 符号 Vg VL ρL ρg 单位 备注 m3/h m3/h Kg/m3 Kg/m3 停留时间 t min 根据用户输入乘以体积流量代入计算 规范推荐2~4 气体、液体最大体积系数 e 圆柱部分长径比 气相高度 分离器长度 直径 液相高度 入口接管内径 入口接管流速 气相出口内径 气相出口流速 液相出口内径 液体出口流速 3.3 参数输入说明
3.4 易算云软件计算说明
C=LT/DT a LT DT h Dw Vw Dp Vp Ds Vs m m m m mm m/s mm m/s mm m/s 设备尺寸计算的依据是液体流量及停留时间。按式(3.4.1-1)求出“试算直径”DT,在此基础上,求得容器中液体表面上的气体空间,然后进行校核,验证是否满足液滴的分离。
3.4.1 易算云试算直径DT计算
3.4.1-1
式中
—2~4(推荐值是2.5)
DT、LT—分别是圆柱部分的直径和长度,m
—液体的最大体积流量,
t—停留时间,min
A—可变液体面积(以百分比计)
A=Atot-Aa-Ab,(均以百分比计)
e—气体、液体最大体积系数
其中 Atot—总横截面积,%
Aa—气体部分横截面积,%
Ab—液位最低时液体占的横截面积,%
3.4.2 气相高度计算
a=(1-Q)DT 3.4.2-1
式中
a—气相高度,m(规范要求不小于0.3m)
Q= h/DT—比例系数,根据附表一由(A+Ab)/Atot值查得
DT—分离器直径,m
3.4.3 最小接管距离LN计算
两相流进口接管与气体出口接管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
即LN≈LT及LT=C*DT 3.4.3-1
式中
LN—两相流进口到气体出口间的距离,m
LT—圆筒形部分的长度,m
根据气体空间(Aa)和一个时间比值(R)(即液滴通过气体空间高度所需沉降时间与气体停留时间的比)来校核液滴的分离,计算进口和出口接管之间的距离LN。
3.4.3-2
式中
LN、DT、a—分别为进出口接管距离,卧式容器直径和气体空间高度,m
—气体最大体积流量,
—分别为液体密度、气体密度,
Aa—气体部分横截面积,%
R对于d(液滴直径)=350um,R=0.167
R对于d(液滴直径)=200um,R=0.127
软件开始计算时取A为80%,最小液体面积取Ab为6%(用户可手动修改)。由(A+Ab)/Atot,查附表一得Q=h/DT,代入公式3.4.2-1求得气体空间高度a,再代入公式3.4.3-2求得LN,如果a<300mm或LN>LT ,需用A<80%的数值(软件自动迭代精度为1%),再进行计算,循环计算直至a>300mm或LN 3.4.4.1 两相入口接管直径计算 3.4.4.11 式中 —入口接管直径,m —符号意义同前 —气体密度, 3.4.4.2 气相出口直径计算 3.4.4.21 式中 —气相出口直径,m —符号意义同前 —气相出口流速,m/s(默认按照15m/s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用户调整管径) 3.4.4.3 液相出口直径计算 式中 —液相出口直径,m —符号意义同前 —液相出口流速,m/s(默认按照1m/s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用户调整管径) 4 易算云应用实例 卧式重力式设计案例1: 计算报表 5 附表 附表1:容器横截面积的求法一 附表1:容器横截面积的求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