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焦庆
(安庆市文化馆,安徽,安庆 246002)
摘 要:随着我国乡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精神生活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文化艺术是满足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基础,做好乡村群众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平稳发展。本文针对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探讨文化与乡村的融合优化路径,既要促进农村文化快速发展,同时也要注重解决乡村文建设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文化;乡村振兴;发展;农村问题
我国近些年在经济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随着社会深化改革进程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应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出现两极分化,城市发展较快,而农村地区则发展缓慢,因此造成社会范围内对乡村文化价值认知出现偏差。近些年来乡村文化也在不断的探索,但是其中存在着千篇一律、同质化问题严重、盲目跟风等问题,乡村文化与社会发展相融合需依托于当地的民风民俗特色释放传统文化魅力,实现经典传承与现代创新,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目标[1]。
一、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方向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文化业已经呈现出了上升态势,但是前期的发展较为粗犷,没能依照文化概念进行产业布局,随着当前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层面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乡村振兴应注重其文化属性。我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地缘广袤形成了不同的乡土风情,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魅力。首先,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民貌,从物质角度包括乡村建筑、乡村景观、农耕生活以及农村饮食等等多个方面,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自身特色,与城镇生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2]。其次我国是传统的农耕型社会,很多文化类型只有在农村地区保存较为完整,一些文化习惯并非法律范畴内的规定,而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例如传统节日的拜访、农耕时节的礼节等都可以作为文化产业进行发扬光大。最后,不同的地理区域决定了村民的思想和情感,乡村文化会深刻影响居民的性格以及价值观,这种文化属性并非短时间内所能体会,可以作为长期性文化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开发。探索多样化的乡村文化活动,对于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发展的问题
近些年来,乡村文化活动在全国各地农村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其主要都是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且文化活动多以广场歌舞为主要表现形式,相对而言中年群体以及青少年群体的参加意愿不强,而农村文化活动更是局限于具有年代感的项目,虽然农村文化活动正在遍地开花,但是其发展维度却不够,没能达到真正的广泛影响力。农村文化活动参与者多以中老年群体较多,并将其作为日常的活动消遣,由于其年龄的局限性,仍缺少专业化的人才,在农村文化活动组织、音乐作品创作等方面都缺少先进的理念,同时组织乡村文化活动需要考虑的事情较为繁琐,且往往都是义务行为,因此没有报酬,致使很多专业化人才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4]。
举办农村文化活动是提高村民艺术修养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这类活动的举办往往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正比。在一些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事态良好,且参与农民群众素质较高,因此活动内容形式都较为先进,而相对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相关资源及能力,在乡村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发展上稍显落后。各地方也充分认识到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方面的人才缺乏以及资源不匹配,很难将乡村文化活动向更深的维度拓展,致使造成了我国各地区乡村文化
158
www.sjgzzs.cn
活动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三、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
(一)提高村民参与意愿,扩大文化参与群体
当前乡村文化活动维度较为狭窄,主要原因是群众参与意愿不强,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有效提高村民参与意愿,扩大参与群体。首先,各大乡村文化活动团体应加大自身宣传力度,让村识到乡村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建议地方及相关部门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让不同群体发挥自身的文艺才能,使得乡村文化活动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次,要利用地区的各类文化活动空间,例如体育场、活动广场等,开展乡村文化赛事或活动,鼓励不同的乡村文化形式进行参加,以此激发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参与热情,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造势作用,同时还能更好的利用文化资源[5]。
(二)加大文化投资力度,吸引专业化的人才加入
由于我国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也有了一定差异性,鼓励各级地方有针对性地加大农村文化投资力度,每年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投入,并做到专款专用。同时乡村文化活动的发展也不能完全依靠,鼓励社会资本进行投入,可以以倾斜、减免税费、企业宣传等方式吸引社会投资,让各地方企业与当地的乡村文化活动实现共赢局面。另外,还要注重专业化的人才引进,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由出资聘请相关专业文化人才进行教育培训及指导,同时打造属于本地区的专业化音乐队伍;而在一些偏远地区,鼓励从专业音乐院校学生中进行选拔,以补贴方式进行区域性的人才引进或文化教育培训,以此促进乡村文化活动进一步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正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乡村振兴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因此不仅要注重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质量,同时也要加强乡村文化的建设,乡村文化活动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扩大参与群体、提高村民的参与意愿,注重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及引进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强调文化项目的传播方式,为我国的乡村文化活动建设“添砖加瓦”。参考文献:
[1]邢千里,李晓荣.新时代乡土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2020(5):105-106.
[2]顾海燕.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与外在激活力——日常生活方式的文化治理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1):52-57.
[3]刘子群,郑庆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文化自觉\"的实现路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2):6-9,23.
作者简介:焦庆(1969.03—),男,汉族,安徽安庆,大专,(现目前的职称)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