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来源:华拓网
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篇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类别教育培训制定日期1998年12月

题目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修订日期 2021年3月20日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传统的一次性医学教育观念逐渐被阶段性终身教育观念所代替, 终身教育包括三个性质完全不同又互相联接的阶段,即医学院校基本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

毕业后医学教育,由住院医师培训和研究生教育两部分组成。住院医师阶段,是临床医学人才在知识、技能、服务态度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培养,并逐步趋于成熟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时期。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尽管在学校教育中已经过了临床教学阶段,但实际医疗工作能力仍很缺乏,毕业后必须经过系统的临床实践,把学校获得的知 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 根据卫生部1993年2月下发的卫教发(1993)第1号文件“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及浙江省卫生厅浙卫(1997)55号关于印发《浙江省中高级卫技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暂行方案》和《浙江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宁波市第二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使我院的住院医师培训逐步走向规范化,以提高我院医疗质量和医学科学水平。

一、内科 第一阶段:(2年)

为二级学科基础培训,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打好内科临床工作基础。要求能准确询问、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并能做好实习医师带教工作。

第 1 页 共 12 页

轮转科室:内科18个月(包括选轮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肿瘤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监护室2个月,医技科4个月(心电图、脑电图、B超室、放射科等)。

各轮转科室具体要求如下: 1.普内科18个月

(l)正确询问病史,全面规范体检,正确书写内科完整病历(30份)、人院录,病程录及出院录,正确地向上级医师汇报病史、病程演变和初步诊疗意见。

(2)初步熟悉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3)遵守科室值班制度,深入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处理。

(4)逐步掌握常用的诊疗技术如胸穿、腰穷、腹穿、骨穿、淋巴结穿刺、EKG检查等技术操作及禁忌症、适应症。

(5)能逐步熟悉内科系统常见病及下列内科急症疾病的诊治及抢救。如消化道出血、咯血、昏迷、休克、心衰、肝衰、呼衰、肾衰、脑水肿、急性中毒及D等。

(6)能逐步掌握下列疾病的诊断和救诊原则:哮喘持续状态、大咯血、急性肺水肿、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心肌梗塞、高血压危象、常见各种心律失常(室上速、室速、快室率房颤、室扑、室颤、二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危象、脑血管意外、癫痫持续状态、常见中毒、常见水、电介质失衡和休克(心源性、低血容量性、感染性、过敏性休克等)等急诊。

(7)结合病例,通读实用内科学、症状鉴别诊断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中华内科杂志等书刊,写1-2篇读书报告。

2.神经内科(2个月)

(1)熟练掌握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及腰穿,参加神经内科急诊工作。

(2)了解神经内科基础知识及诊疗常规,及神经内科常用的临床检验、光片、cT、脑电图、脑血管造影等特殊检查的临床意义。

(3)初步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解剖定位、诊断。 (4)能独立处理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

(5)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初步了解小脑延髓池穿蒯等诊冶工作。

第 2 页 共 12 页

(6)通读中枢神经大体解剖及《临床神经病》中常见神经系统疾病,阅读5-6篇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有关文献。

3.呼吸科(2个月)

(1)了解结核病及其他呼吸系疾病的诊疗常规,了解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及其理论基础,

(2)初步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特殊检查的基础知识,包括呼吸功能的检查,血气分析、纤维 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上意义。

(3)对呼吸系统特别是肺结核、肺炎症、肺肿瘤的片有一定的了解。 (读20 - 50张示教片)。

(4)参加并初步掌握自发性气胸、大咯血、呼吸衰竭的抡救工作。 (5)阅读结核病学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文献5-6篇。 4.内科监护室(2个月)

(1)熟悉内科重症病人生理功能的改变,包括呼吸、循环及肝肾功能的改变,水电介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

(2)初步掌握常用监测技术的适应征、操作技能及其临床应用。

(3)初步掌握呼吸治疗(包括氧治疗、机械通气等)和循环支持治疗的适应征、基本方法

以及常用急救药物的应用。

(4)参加管理重症病人5-8例,并按时完成病历书写记录。 5.医技科室(4个月)

(i)放射科:了解光片的读片程序方法。1个月内阅读250张示教片;要求对常见肺部炎症、H;h-结核、胸膜疾病、心脏疾病、肺肿瘤、消化道疾病、有关骨骼的光片。

(2)心电图:能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初步掌握心电图知识,能识别常见心律失常、房室 肥大、低£f瑾钾、洋地黄中毒、心肌梗塞等常见心电图形。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打出30-50份 心电图诊断报告。

第 3 页 共 12 页

(3)超声室:初步了鼹对肝、胆、胰、肾等常见病的B超诊断,了解心脏常见病的B型超声诊断;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书写30-50份报告;阅读超声专业书籍及有关文献。

(4)脑电图:了解正常脑电图图形及颅内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病的脑电图图形,在上 级医师指导下书写20 - 30份报告,阅读脑电图专业书籍及有关文献。

第二阶段:(3年)

第二阶段为专业培训阶段,在进一步巩固前两年轮转的基础上,侧重专科培训。培训目的是住院医师通过培训,进一步巩固内科各专科知识,并学习三级学科专著,熟练掌握专科常见病的各项理论和诊疗技术,能完成专科病区高年住院医师工作,能承担院内会诊,能带教实习医师查房,达到内科主治医师水平及能承担某个专业(如心脏、呼吸、消化、肾病、血液、神经、内分泌、急诊内科等三级学科)的高年住院医师工作。

各专业学科临床实践要求如下: 1.神经内科

(l)掌握神经内科基础知识及理论。

(2)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能独立诊断和处理神经内科门诊、急诊常见病。

(3)了解神经内科的新进展。

(4)能正确掌握神经内科检查方法及腰穿,掌握神经内科常用的临床检验、光片、CT、 脑电图、脑血管造影等特殊检查的临床意义。

(5)参加神经内科的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低年住院医师的带教工作。 (6)结合临床实践,撰写病案分析、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等。 2.呼吸内科

(1)掌握呼吸经内科基础知识及理论。

(2)掌握呼吸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能独立诊断和处理呼吸经内科门诊、急诊常见病。

(3)了解呼吸经内科的新进展。

第 4 页 共 12 页

(4)能正确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特殊检查的基本技能,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活检、常规肺功能测定、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气管插管等。

(5)参加呼吸内科的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低年住院医师的带教工作。 (6)结合临床实践,撰写病案分析、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等。 3.心内科

(l)掌握心内科基础知识及理论。

(2)掌握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能独立诊断和处理心内科门诊、急诊常见病。

(3)了解心内科的新进展。

(4)能正确掌握食管电生理检查、心包穿刺术、电复律、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测定、心电图运动试验的基本技能。

(5)参加一定的教学工作,如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低年住院医师的带教。 (6:结合临床实践,撰写病案分析、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等。 4.消化内科

(1)掌握消化内科基础知识与理论。

(2)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能独立诊断和处理消化内科门诊、急诊常见病。

(3)了解消化内科的新进展。

(4)能正确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其他原因,引起黄疸的常见疾病,消化性溃疡的特殊临床表现,肝硬化的多种并发症及消化器官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正确掌握胃镜检查方 法。

(5)参加消化内科的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低年住院医师的带教工作。 (6)结合临床实践,撰写病案分析、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等。 5.血液病

(l)掌握血液病专业基础知识与理论。

(2)掌握血液病专业常见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能独立诊断和处理血液病专业门诊、急诊常见病。

篇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

第 5 页 共 12 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

为适应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住院医师培训工作,逐步与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接轨,特修订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

一、组织管理

院成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组织、协调与监督工作。科教科、医务处、人事科及改革办负责培训工作的管理。科教科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订轮转计划,医务处负责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安排、日常管理及考核,人事科负责考勤考核,改革办负责轮转期间考核奖金发放,轮转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具体负责日常带教管理及出科考核工作。

二、 培训对象

1、医学院校博、硕、本科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的住院医师,临床工作的第一年进入规范化培训。

2、从其他单位调入的住院医师,提供已轮转科室记录册,经我院考核后,按实际业务水平参加原专科相应年限的住院医师培训,但须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考试后,方能参加第二阶段考核。改变专科者,必须从第一阶段第一年培训。

三、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为本科五年(3+2)、硕士四年(2+2)、博士三年(1+2),第一阶段主要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轮转,为下一阶段成为专科医师做准备;第二阶段均为二年,在三级学科进行培养,培养成为低年资的专科医师,第二阶段最后一年培训须担任总住院医师工作。

四、培训目标

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临床住院医师培训,使受训者在完成培训后达到低年资专科主治医师水平,培养更好的合格住院医师。具体要求如下:

1、较系统掌握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关三级学科的新进展,并能运用于实际工作。

2、具有本三级学科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三级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三级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

第 6 页 共 12 页

3、初步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4、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5、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 五、培训内容 1、综合素质要求

(1)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2)“关怀 服务”的职业理念和优良的医德医风; (3)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4)遵纪守法,团结协作;

2、基本理论及临床技能要求:依照各二级学科的《培训细则》要求执行。 3、专业外语:以自学为主,要求系统、认真地阅读各学科指定的外文专著和有关文献、专业杂志,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4、科研能力: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第一阶段应完成至少一篇文献综述或个案分析报告,第二阶段的学术论文要求需要达到学位授予要求。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的申报。

5、临床实践时间:培训期间的病、事假及其它假期耽误的培训日需补上,方可结业。

六、培训考核(详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方案)。

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阶段考核及定科考核。除日常考核与定科考核外,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阶段考核均以百分制计算, 80分为合格。日常考核由轮转科室、医务处、人事科负责实施;出科考核由轮转科室负责实施,纳入科主任管理系数考核;年度考核由医务科、科教科及人事科组织实施,定科考核由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七、保障措施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纳入执业医师考核注册、医师转正定级、定科、岗位聘用和晋升必备条件。根据省厅《临床住院医师继续教育试行条例》规定,培训、考核等经费从职工教育费开支。

第 7 页 共 12 页

本办法自20年2月1日执行 篇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甘肃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深化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全省临床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逐步提升我省医疗机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实现,根据卫生部有关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政策,结合我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培训),是指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之后,在经过认定的培训基地,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它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临床住院医师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通过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工作,探索建立与我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使我省临床住院医师接受系统规范的培训,全面提高我省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

二、实施时间

(一)2021年12月起,在全省的三级综合医院开展培训基地申报、评审、认定工作。

(二)经认定的培训基地根据本培训方案上报培训人数,待省卫生厅批准后开展培训工作。

三、培训对象

2021年以后(含2021年)毕业的,具有高等院校医学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已从事或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毕业生。以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委托培训为主,有条件的培训基地可以面向社会招收学员。

四、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培养适合城乡基层医疗机构需求的全科方向住院医师和适合二级以上医院需求的专科方向住院医师。使受训者初步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主治医师基本条件和以下要求:

第 8 页 共 12 页

(一)政治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作风。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热爱临床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专业理论: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

理论及卫生相关各项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本学科进展,并能与临床工作实际相结合。

(三)临床技能:掌握本学科基本诊疗技术以及本学科主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门急诊处理、病历书写等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掌握重点传染病基本防治知识,能及时、正确报告传染病病例。能够独立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部分疑难病的处理。

(四)掌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可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

(五)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六)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五、培训计划

1.从2021年起,每年为二级以上医院培训专科方向住院医师300名, 2.从2021年起,每年为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培训全科方向住院医师500名。 六、培训时间

1.专科方向住院医师:培训时间3+年。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培训时间不同,一般为2~3年) 2.全科方向住院医师:培训时间为3年。

3.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的住院医师,从开始临床工作的第一年进入规范化培训。

4.七年制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进入住院医师第一阶段第三年的规范化培训。 5.临床医学硕士、博士:经基地考核后确认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应阶段。考核不达标者按本科毕业生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第 9 页 共 12 页

6.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比本科毕业生多1年。

7.培训期间病、事假超过3个月者,培训期限延长一年。 七、培训内容与形式 (一)培训内容

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人文医学、循证医学、临床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外语、科研和教学能力等。培训以提高临床诊疗能力为重点,以能够独立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为目的。具体培训内容暂按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总则》要求实施。卫生部

培训大纲若有变化,按照新制定的培训大纲实施。 (二)培训形式

培训主要采取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兼顾其它职能科室的方式。

1.专科方向住院医师:前3年以二级学科基础培训为主,要求掌握二级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后2~3年以三级学科培训为主。实施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培训期间应安排6-8个月时间担任总住院医师工作。

(1)拟从事内、外学科专业者,前3年主要在本学科各专业科室轮转,考核合格取得本学科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书。如:拟从事内科专业者,前3年主要在内科各专业科室轮转,考核合格取得内科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书。

(2)拟从事妇、儿科专业者,前2年主要分别在外、内科各专业科室轮转,后1年分别在妇、儿科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本学科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书。

(3)拟从事急诊科、皮肤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临床病理科等专业者,前2年在内、外、妇、儿学科各专业科室轮转,第3年分别在各自专业科室完成培训,取得本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书。

(4)拟从事三级学科专业者,前3年主要在二级学科各专业科室轮转,后2年在三级学科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三级学科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书。如:拟从事呼吸内科专业者,前3年主要在内科各专业科室轮转, 后2年在呼吸科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呼吸内科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书。

第 10 页 共 12 页

2.全科方向住院医师:前2年以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为主轮转培训,第3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实习,考核合格后获得全科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书。

3.所有住院医师必须安排适当时间在中医、麻醉、放射、病理、超声、心电图等学科专业轮转。

八、培训基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是指住院医师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的场所。培训基地设置必须经省卫生厅评审认定。

(一)设置类别

按照培养对象与培训需求,培训基地分专科培训基地和全科培训基地。 (二)认定条件

1.基地医院必须是经省卫生厅评审通过的三级综合医院。

2.三级甲等医院既可申请专科培训基地,也可申请全科培训基地;三级乙等医院只能申请全科培训基地。

3.专科培训基地必须具备U病区,且内科专业的必须设置心血管、呼吸、消化科及三个以上内科相关专业科室,外科专业的必须设置普外、骨科、泌尿外科及三个以上的外科相关专业科室。

4.全科培训基地应有能满足基层实践需要的社区医疗机构或乡镇卫生院作为协作单位。

5.医院具有满足住院医师培训所需的科室设置、相应诊疗条件和设施,有基本的教学设备和合格的教学与示范教室,图书馆藏书专业种类齐全,有能够满足住院医师接受培训所需的专业书籍和期刊,有互联网等获取专业信息的渠道和设施。

6.医院应有院级领导分管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成立专门负责住院医师培训指导、考核、质量监督等工作的专家委员会或指导小组,建立完善的培训基地管理、住院医师考试考核等制度,并配备专人负责,职责分工明确。

第 11 页 共 12 页

7.医院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医疗服务质量,能够提供培训基地建设和维护所需的必要经费,给予住院医师一定的补贴(包括夜班费、加班费等,具体发放办法可由各培训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细则)。

8.医院能够为住院医师提供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组织培训对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并办理医师执业注册手续。

(三)认定程序

1.自评。拟申报培训基地的医院对照基地设置类别和认定条件,对本单位相关情况进行自评。

2.申报。拟申报培训基地的医院对单位拟设置培训基地自评合格后,填写《甘肃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申报表》(见附件),向甘肃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省卫生厅科教处)申报评审。

3.评审认定。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对各医院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报委员会同意后,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评审。评审合格的医院,由省卫生厅发文进行认定,并予以公布。

(四)监督管理

培训基地评审认定周期为3年。培训基地应在认定有效期前6个月内提出再认定申请,省卫生厅根据培训基地实施培训工作情况和基地条件实行动态管理,于本周期结束前做出再认定的结(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