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推断题综合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实验室内有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含有的杂质可能是氯化铜、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许该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只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杂质一定不含______。
(2)取(1)中无色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有______。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则杂质还一定含有______。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还不能确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 【答案】氯化铜 碳酸钠 氯化钠 硝酸钾 【解析】 【详解】
(1)氯化铜溶于水,溶液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硝酸钠,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所以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溶液中一定不含氯化铜,碳酸钠和硝酸钙只能含有其中的一种; 故填:氯化铜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硝酸钙;故填:碳酸钠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KCl74.514.9g+AgNO3=AgCl+KNO3 143.528.7gNaCl+AgNO3=AgCl+NaNO358.5143.5 11.7g28.7g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所以由(1)可知,杂质中一定没有氯化铜、硝酸钙,由(2)可知,杂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由(3)可知,杂质中一定还有氯化钠,杂质中不能确定的是硝酸钾。故填:氯化钠;硝酸钾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A--E为初中化学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已知C含有两种元素,E为世界年产量最高
的金属。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都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是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 (3)图中相互关系涉及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种。
Fe2O3+3CO【答案】铁 CuCl2+2NaOH=2NaCl+Cu(OH)2 【解析】 【分析】
高温2Fe+3CO2 2
E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E是铁,D生成E,则D的铁的氧化物,C和D反应,C和E反应,则D是氧化铁,C含有两种元素,则C是稀盐酸,C能生成A,A和E反应,则A是氯化铜,A−E为初中化学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则B是碱,B可以是氢氧化钠。 【详解】
(1)E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E是铁。
(2)A和E反应,则A是氯化铜,A−E为初中化学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则B是碱,B可以是氢氧化钠,A+B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2NaCl+Cu(OH)2。
D生成E,D是铁的氧化物,D→E的反应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
Fe2O3+3CO程式为 高温2Fe+3CO2。
(3)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图中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铁和氯化铜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有2种。 【点睛】
E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E是铁,D生成E,则D的铁的氧化物,C含有两种元素,则C是稀盐酸。
3.A一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能供给呼吸,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生成D的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化合 2H2O2 MnO2 2H2O+O2↑ CaO+H2O=Ca(OH)2 【解析】
B能供给呼吸,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B是氧气,C是水,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故D是氧化铜,A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故A是过氧化氢,水能生成F,F能与铜盐反应,故F是碱,故F是氢氧化钙。
(1)B生成D的反应是氧气生成氧化铜,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故该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
(2)A物质是过氧化氢,C物质是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 MnO2 2H2O+O2↑;
(3)C物质是水,F物质是氢氧化钙,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已略去)。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B的化学式为_____,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C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FeCl2 Fe2O3+6HCl=2FeCl3+3H2O 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分析】
根据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A是铁,D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D会转化成铁,所以D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B是氯化亚铁,E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所以C是氢氧化亚铁。 【详解】
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A是铁,D属
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D会转化成铁,所以D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B是氯化亚铁,故B的化学式为FeCl2,D→E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C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点睛】
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是铁,D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D会转化成铁,所以D是氧化铁,C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C是氢氧化亚铁。
5.已知某固体样品A可能是NH4NO3和Mg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样品B,其中可能含有Na2SO4、BaCl2、CuSO4、KCl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计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将气体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_____色。 (2)沉淀F的化学式为_____。
(3)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填写离子符号)。 (4)写出步骤③中生成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在溶液H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种。
(6)固体样品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
【答案】红 BaSO4 Mg2+和NH4+ MgSO4+2NaOH=Mg(OH)2↓+Na2SO4 3 CuSO4 若固体样品B中存在CuSO4,则溶液E中不含有NaOH,则步骤③后不会生成气体G 【解析】 【分析】
样品A加入稀硫酸,有气体生成,说明A中一定含有碳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铵;样品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沉淀F和溶液E.溶液E与溶液D混合后,有气体G生成.根据A、B中可能含有的物质可知,生成的气体G为氨气,则A中一定含有硝酸铵.则E中含有氢氧化钠,即样品B中没有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所以样品B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则生成的沉淀F为硫酸钡沉淀,即样品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硫酸钠与氯化钡,可能含有氯化钾。氢氧化钠与溶液D中的硫酸镁反应生成的沉淀I为氢氧化镁。 【详解】
(1)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由以上分析可得F为BaSO4。
(3)溶液D为硝酸铵和生成的硫酸镁溶液,所以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Mg2+、NH4+。 (4)步骤③中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MgSO4+2NaOH=Mg(OH)2↓+Na2SO4。
﹣﹣﹣
(5)溶液H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为Cl、SO42、NO3,共3种。
(6)由以上分析可得,固体样品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uSO4,原因是若固体样品B中存在CuSO4,则溶液E中不含有NaOH,则步骤③后不会生成气体G。
6.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表示连接两物质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丁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反应丙→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丙—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是_______(填化学式);若戊由三种元素组成,则反应戊→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戊由两种元素组成,则戊可能是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化合反应 H2O+CO2=H2CO3 H2O2 C6H12O6+6O2【解析】
由C、H、O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可能是C、H2、O2、CH4、CO、CO2、H2O、H2O2、C6H12O6等;(1)丁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丁是O2,戊能和丙发生反应且能生成丁,则戊是H2O,丙是CO2,丙能和乙相互转化,则乙是CO,所以丙→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戊→丁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2)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丁是CO2,能和CO2反应的有H2O和C,所以乙可能是H2O和C,又因为甲能分解产生乙,所以乙是H2O,甲是H2O2;若戊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则戊是C6H12O6,若戊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则戊是CO。
点睛:熟悉常见的物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做推断题的关键。
6CO2+6H2O CO
7.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是金属氧化物,如图所示是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举出E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
【答案】(1)Fe2O3,CaO;(2)FeCl3+3NaOH═Fe(OH)3↓+3NaCl;(3)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试题分析:(1)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高温分解会生成无色气体C和D,所以A是碳酸钙,C是二氧化碳,D就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E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F是氢氧化钠,B是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会生成黄色溶液,黄色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所以B是氧化铁,G就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H是氢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所以B是:Fe2O3,D是:CaO;(2)反应①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3)通过推导可知E是氢氧化钙,可以和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所以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8.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_______。
(2)乙是一种可溶性盐,遇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转化关系:
写出上图中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符合上图转化关系的物质丙的化学式是______,物质已具有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
【答案】Ca(OH)2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H2O 灭火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
(2)乙是一种可溶性盐,遇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己,则乙为碳酸盐,所以为碳酸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此反应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3)由图可知甲+乙→丁+戊,戊+己→乙和丙,又因为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甲为氢氧化钙,乙为碳酸钠,己为二氧化碳,戊可以为氢氧化钠,丙为水,丁为碳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丙为H2O;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气体肥料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