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STEM教育的智能机器人课程系统开发与实践

来源:华拓网
2019年第4期(总第43期)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Forum教育信息化论坛No.4.2019Serial No.43●●智慧校园

基于STEM教育的智能机器人课程系统开发与实践

朱春健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江苏 南通 226100)

摘 要:STEM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教育的统称,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大学校园。基于STEM教育的机器人课程是一种跨学科的、应用型的方法,它结合了动手做和基于问题的学习,这种课程模式将激发学生学习机器人的兴趣,努力培育学生的创造思维,提升信息素养。

关键词:STEM;机器人;课程系统;创新;创新思维

一、STEM机器人课程基本概念

机器人课程是指通过组装、搭建、运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过程。机器人在STEM教育中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机器人教学的优点在于学生不仅需要使用他们在科学、数学方面的知识,更必须动手制作机构、结构,挑选适当的材料与零件进行实操,达到知识与实践并重的目的。

二、STEM机器人课程实施步骤

STEM机器人课程有玩、做、想、创四个步骤。第一,玩:玩一玩、动一动、做一做。玩一玩的目的在于提升兴趣,进而引起学习动机。搭一搭机器人积木,可以建立成就感,这也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至于动一动,就是通过碰触与操作,提供感官的直接经验,以建构学习体验,成为经验学习的第一环。

第二,做:从积木做出成品。将积木制作成机器人成品,需要有制作规划与工作规划的能力;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与较好的动手能力;要把机器人成品制作出来,则需要有坚持与毅力,一旦机器人成品制作出来后,学生获得成就感,则可以大大增进自信心与获得感。

第三,想:想想看机器人成品在机械结构、传动原理等的相关问题。在机器人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知识,思考采用这种积木、传动结构的原因,并可以印证以前所学到的知识,再归纳成新的学习经验,形成良好的体验,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效果。

第四,创:例如一堂STEM项目的机器人课堂上教师提出下面这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开展原创性研究。

布置下面一个任务情景:打算要改装一个普通的垃圾桶,让它能够在我们的手伸过去时就自动将盖子打开,一直到把垃圾丢进去手缩回去之后才将盖子关闭,另外,它的上方有LED灯随时提醒里面有多少垃圾,让我们看到灯的颜色便知道它目前内部垃圾的多少,决定要不要把它清理一下。这个智能垃圾桶原理其实并不难,它用到的传感器只有超声波传感器,另外一个就是伺服马达,用它来开合垃圾桶盖。

下面是所有的材料清单:

一个掀盖式垃圾桶、面包板、杜邦线若干、Arduino 

UNO 开发板、3色LED、超声波测距模块(HC-SR04)、伺服马达(SG90 Tower Pro 2Kg)

上面的超声波模块用来侦测内部的垃圾量,右下方的超声波模块则用来侦测用户手部的动作;大部分的零件都安装在上方的盖子及卡座(两者预设是连接在一起,与下方的本体可分离),不影响到使用者安装或抽换垃圾袋的动作。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被要求使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搜集信息、证据和数据、分析数据,并设计、测试和改进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与其他同伴交流研究成果、分享信息,这种研究过程强调的是学生设计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STEM机器人课程的实施方法

基于STEM教育的六大核心理念:一是包含S、T、E、M四个要素;二是以工程设计过程为主导;三是关注现实问题,注重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四是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实践;五是结果开放,允许多个正确答案。我校从2016年起开始探索STEM教育,努力建设STEM机器人课程,在机器人社团的专题活动中,学生必须:

第一,寻找、选择适合的材料。第二,要学习搭建并固定零件。

第三,接着了解机械结构与动力、运转与马达。第四,最终完成程序设计,才能成功操控机器人。 STEM机器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机器人动起来。每个步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跨领域学习科学、工程、技术及数学知识,并想办法将天马行空的想法变为可行。于是学生去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机器人,结构新奇、造型奇特,创意无限。

四、总结

基于STEM的智能机器人课程系统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以人工智能发展体验学习,增加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分享经验,进一步增进了学生的情感表现力和创造研究能力,让学生真正去进行主动、深度、整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诚翰.小学创客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李晓杰)

作者简介:朱春健,男,汉族,江苏海门人,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 17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