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课堂教学评价表

来源:华拓网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表

项目 教 学 目 标 (15) 子项 概念与 知 识 道德与 认 识 情感与 价 值 道德概念和社会知识。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和认识社会。 通过活动明辨是非、引发情感,产生共鸣,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⑴ 突出概念、原理、观点理解和认识。 ⑵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历史等 相关学科内容有机融合,设置综合性的学习主题。 ⑶ 内容选择价值性强,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⑴教学要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开放性 合。 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从问题或感受入手展示个性,进行自我教育。 (3)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思考的空间大。 (1)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帮助学生深入地感受生活,感受情感性 他人,提高其对生活的道德敏感性。 (2)从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 ⑴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问题或话题情境,增强活动 情境 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创设相互交流的情境,使他们思维活跃、乐于交流。 ⑶师生关系融洽,双边活动体现一种交往、互动的过程。 ⑴活动设计科学得体,活动组织生动活泼。 ⑵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合作交流渠道畅通。 ⑶评点适宜,调控到位。 ⑴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并能够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的道德观念不断提高 ⑵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方面都得到了主动发展。 ⑶教学相长,促进发展。 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情绪饱满,情感愉悦。 ⑵思维活跃,学有所得,体验成功。 语言精练,教态亲切自然,感召力强 板书合理,富有启发性 媒体、材料选用得当,确实能为学生的探究服务。 教学技能娴熟,独具特色 整体评价

评价员: 100 15 9 6 9 评价要素 从教材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建立权重 5 5 5 得分 综合性 教 学 内 容 (24) 9 教 学 活 动 (41) 活动 运作 9 活动 效果 活动 体验 教 师 基 本 功 (20) 语言 板书 手段 技能 8 5 5 5 5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项目 子项 评价要素 权重 得分 5 教 基础性 符合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发展实际。 学 在以“科学探究为主线”的学习过程中,全面落实科学探5 全面性 目 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及STSE目标和教学任务。 标 5 发展性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个性充分发展。 (15) ⑴ 突出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过程性。 ⑵ 体现以探究为核心,问题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 结构化 (3)内容选择价值性强,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体现“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 教 学 内 ⑴引导学生能够自主的提出问题,选择探究内容和所要研究容 问题化 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强烈。 (25) ⑵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探究性,构成有意义的问题序列。 经验化 内容学习置于生活和学生的经验之上,联系社会与生活实际。 ⑴努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情境和相互交流的情境,使他们思维活跃、乐于动手和动脑。 ⑵努力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设计方案)和创造的空间,提高学习质量。 ⑶师生关系融洽,双边活动体现一种交往、互动的过程。 ⑴活动设计科学得体,活动组织生动活泼。 ⑵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合作交流渠道畅通。 ⑶评点适宜,调控到位,有良好的教学导向与教学机智、注重学生的倾听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⑴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并能够进行真实的探究性学习、探究能力不断到提高。(5分) ⑵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方面都得到了主动发展。(5分) ⑶教学相长,促进发展。(4分) 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情绪饱满,情感愉悦。 ⑵思维活跃,学有所得,体验成功。 语言精练,教态亲切自然,感召力强。 板书合理,富有启发性。 媒体、材料选用得当,确实能为学生的探究服务。 教学技能娴熟,独具特色。 评价员: 9 8 8 活动 情境 9 教 学 活 动 (40) 活动 运作 9 活动 效果 14 活动 体验 教 师 基 本 功 (20) 语言 板书 手段 技能 8 5 5 5 5 100 整体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学 校 课 题 项目及分值 班 级 课 型 评 价 标 准 执 教 者 时 间 重权得分 3 4 3 2 2 3 3 4 6 4 4 4 4 1、基础性: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 目标 2、全面性:体现“三维目标”,关注非智力因素。 10分 3、发展性: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准备 设计 过程 30分 1、关注学生和教师自身资源。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一教学资源 教学 3、恰当并合理使用现有的教学媒体,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课资源 堂教学效率。 10分 4、有大语文的观念,充分引入课外、校外课程资源,使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达到知识迁移运用的目的。 1、教学流程的整体设计——能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促进课堂教教学 学目标的完成。能体现不同课型教学的特点。 设计 2、教学细节的处理——关注教学细节的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突10分 破有预设,给所有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 1、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 2、 积极探索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思想 3、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0分 4、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做到“以学论教”而不是“以教论学”。 组织 实施 过程 40分 5、 恰当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理念。 4 教学 1、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控能力。(4)2、教学目标把握能力。(5)3、解。4、处理问题的能力。(2)5、示范能力。(2)20 能力 读文本的能力(5)(2) 20分 6、启发感染能力。1、参与状况——参与的数量;参与的状态;参与的程度;参与的水平。 学习 2、发展过程——当时的情境、生成的问题、解决的步骤、达到的状态 结果。 15分 3、学习能力——独立学习习惯、讨论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等。 1、既定目标的达成程度——课前预设的学习目标能够完成。 5 5 5 8 学习 提高 30分 学习 成效 2、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情况——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应有的发展,7 15分 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 评价人 总得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单位: 讲课教师: 班级: 讲课内容: 时间: 项目 教学 目标 6% 评 价 要 素 1、符合课标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教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 2、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 3、表述准确、具体,准确使用刻画知识技能与数学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 1、能驾驭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2、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性的。 3、适当补充相关情境材料,支持学生学习,注意本学科与其它领域的适当联系。 4、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思路情晰,层教师行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多边互动,积极参与,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形式。 学生行为 1、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事数学学习活动。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积极发表见解,提出问题有独创性和挑战性。 权重 2 2 2 3 1 1 3 7 得分 教学 内容 8% 教学 过程 36% 5 7 7 5 为 3、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师生、生生3、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位。主动探索,大胆实践,学会学习。 5 1、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教学 方法 15% 2、情境创设恰当、有效,问题设计严谨、合理。 3、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4、体现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的激发。 5、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1、大多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2、全面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预设目标以外的收获。 3、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出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教学 特色 8% 教师 素质 12% 1、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或全过程中有独具创新的教学设计,其效果显著。 2、设计的教学方案有独具特色的主题或立意。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个人教学艺术风格。 1、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简练,示范规范,指导得法,板书科学合理。 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并合理优化。 3、善于组织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随机调控能力强。 4、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评价人 4 2 3 2 6 5 4 3 3 2 4 4 2 2 教学 效果 15% 总得分

幼教教学活动评价标准

学 校 课 题 项目及分值 班 级 课 型 执 教 者 时 间 权重 7 得分 评 价 标 准 1、活动目标具体、全面,即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重点、难点要突出。 活动 准备 20% 2、活动内容要健康、正确,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设计上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3、活动准备要丰富、充分,体现可操作性。活动环境能够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甚至满足刺激幼儿活动的需要。 1、环境紧凑,过渡自然,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活动目标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2、活动过程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体现幼儿主动性,一切从幼儿实际出发,灵活调整和变通计划。 7 6 6 6 5 6 6 6 5 15 15 5 活动 过程 40% 3、注重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和整合。 4、尊重幼儿发展水平、能力倾向、原有经验的差异,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努力使每个幼儿获得满足的成功。 5、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 6、知识传授正确、无误。教学活动新颖、有特色。 7、注重幼儿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 活动 效果 30% 1、活动的效果要明显,检验手段多样化。 2、能完成活动目标,并引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规范,表达准确,普通话标准。 教师 素质 10% 2、具有良好的专业基本技能和个性特征。

总得分 5 评价人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学 校 课 题 项目及分值 教学 目标 15% 2、符合学生的实际。 1、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 条件 10% 2、关注学生和教师自身资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最大限度挖掘师生潜能。 3、使用常规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创造性,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1、科学性:讲授的知识科学、正确。 教学 内容 15% 2、系统性: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及课堂结构的把握。 3、目的性: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把握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 4、思想性: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1、 教学过程的展开始终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 过程 40% 2、 课堂结构的安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3、 面向全体,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 1、课堂资源丰富,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双基落实,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完成教学任务。 2、课堂所气氛活跃,学生全体参与,各层次学生均学有所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和熟练,能熟练运用英语组织教学,适教学 能力 10% 当运用肢体语言。 2、实践操作能力,教态大方,板书合理,能熟练使用教学媒体。 3、应变能力,课堂调控能力强,富有教学机智。 评价人

总得分 4 2 3 10 10 10 10 5 5 4 6 班级 课型 执 教 者 时 间 评 价 标 准 权重 9 得分 1、符合《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准确把握和构建三维目标。 3 3 2 2 4 4 4 教学 效果 10%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学 校 课 题 班 级 课 型 执 教 者 时 间 评价项目 评 价 要 点 教学目标 (20分) (1)科学性 (2)可行性 要 点 说 明 教学设计思想体现课改理念。 目标具体明确,适应学生认知基础。 权 重 10 得分 10 4 (3)学习资源的恰当选择与使用教学手段。 学习条件 准备 (8分) (4)学习活动的教学活动设计合理。 设计 (5)有效有序 教学过程清晰有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学习指导 (10分) (6)学法指导 适时渗透学习思想。 (7)学生参与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动的态度 学生活动 (8)学生参与中愿意展现自我。 (30分) 个性表现 (9)学生参与中有合作意识。 交流合作 学习氛围 (10分) (11)课堂气氛 学习环境宽松;师生心情愉悦。 (12)知识技能教学效果 达到要求 (12分) (13)问题探究有效 教学特色 (14)教学方式 (6分) (15)能力培养 其 它 (4分) 评价人

4 5 5 10 10 10 5 5 6 (10)师生关系 师生双方平等民主;生生互帮互学。 大多数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技能。 自主探究时间较充足,问题得到解决。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6 3 3 4 总评得分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学 校 课 题 一级 指标 班级 课型 二 级 指 标 1. 体现五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并达到相应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既水平目标。 2. 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1. 内容的选择有科学性,符合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生长和发育。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平等受益。 2. 内容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 3. 器材保障,充分发挥现有场地和器材的多功能作用。 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有利于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讲究教学方法,其方法应以学生为本,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和探索。 执教者 时 间 权重 10 得分 教学目标 30 教学内容 15 教学组织 15 教学方法 表现师生平等的合作的伙伴关系。15 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尽心尽师生关系 力服务,合理的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 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达15 教学效果 到教学目标规定的水平。 总分 评价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