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香精香料
一、食用香料
1、香精香料作用:
①使食品产生香味,增进食欲,有利消化吸收,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提高食品质量。 ②恢复食品香味,强化特征味道。 ③消杀食品中的不良味道。
2、食用香料:指具有香味的、对人体安全的、用来配制食品香精的单一有机化合物或混合物。
3、香料物质浓度越高,给人感觉越香(错) 【举例:吲哚:高浓度(粪便臭气),低浓度(茉莉花香); 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高浓度(硫化物气味),低浓度(肉香气味)】 5、 香料的分类:
5、(1)动物性香料:麝香、灵猫香、海狸香、麝香鼠香、龙涎香 (2)植物性天然香料:①精油:如玫瑰精油等
②酊剂: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在室温下浸提天然动物的分泌物或植物的果实、种子、根茎等并经冷却、澄清、过滤后所得的制品。
③浸膏:用挥发性溶剂(如石油醚)浸提香料植物组织的可溶性物质,最后除去溶剂和水分得到的膏状物质 ④香树脂:用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所渗出的带有香成分的树脂样分泌物,最后经除去所用溶剂和水分的制品
⑤净油:植物浸膏用乙醇重新浸提后再除去溶剂而得的高纯度制品。 6、常用的天然香料:代表性的天然香料:甜橙油、柠檬油、亚洲薄荷油 (1)甜橙油:由新鲜橙皮经冷磨法冷榨法或蒸馏法制取的。 ①性状:
A. 呈黄色,橙色或深橙黄色的油状液体;
B. 有清甜的橙子果香香气和温和的芬香滋味;
C. 溶于已醇。但也可在乳化剂的作用下,直接加到果汁中。
②使用范围及标准:可直接添加于糖果、糕点饼干及冷饮中,使用量为0.02-0.15%。在桔子汁,橙汁及柠檬果汁中使用量为0.04-0.08%。 (2)柠檬油:柠檬油有冷磨品和蒸馏品两种 ①性状:
A. 为鲜黄色油状液体,具有清甜柠檬果香气,味辛辣微苦; B. 溶于乙醇。
②使用范围及标准:可直接添加于糖果、糕点饼干及冷饮中,使用量 0.02~0.15%。在柠檬
果汁中使用量为0.05~0.1%。
(3)亚洲薄荷油:由新鲜的或半干的薄荷全草,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得,为淡黄色或草绿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薄荷脑、薄荷酮等
①用途:是重要凉味香料,具有清凉的薄荷香,在软饮料、冰激凌、糖果、口香糖、烟草等产品中广泛使用。
② 用量:90-8300mg/kg
7、常用的几种合成香料【合成香料一般是单体物质。用途:一般不直接加香,多用于配制食用香精。香兰素、苯甲醛等除外。】 代表性的合成香料:香兰素:
(1)香兰素:俗称香草粉,学名3-甲氧基-4-羟基。 ①性状:
A. 为白色至微黄色结晶,熔点81-83℃,具有香荚兰豆香气,味微甜; B. 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份、冰醋酸及热挥发油; C. 略溶于水、溶于热水;
D. 对光不稳定,在空气中逐渐氧化,遇碱或碱性物质易变色。 ②毒性:ADI:0-10mg
③应用:用于配制香草,巧克力、奶油等型香精,用量为5%。直接用于饼干、糕点时,用量为0.01-0.04%,糖果0.02-0.08%,冷饮0.001-0.03%。用于糕点和饼干时,应先用温水溶解并在和面时加入,以防赋香不均匀和结块。 二、食用香精 1、分类:
2、液体香精
(1)水溶性香精
将各种天然或合成香料调配而成的香基,再溶解于40~60%的乙醇(或丙二醇等其它水溶性溶剂)中,必要时再加入酊剂、萃取物或果汁等制成
① 特征:在一般用量范围内透明溶解或均匀分散,具有轻快的头香,香气飘逸,但对热敏
感、易挥发
② 适用:以水为介质的食品,如汽水、果露、棒冰、冰淇淋、酒类等 (2) 油溶性香精
以各种香料和香助剂调制成的香基中加入精炼植物油、甘油丙二醇等稀释剂,配制成可溶性香精。 ① 特征:香气浓郁、沉着持久,香味浓度较高,相对不易挥发,具有香感强硬的体香香韵,
耐热
② 适用:较高温度操作工艺的食品加香,如糖果、饼干和糕点
橙香精:柠檬油63g 橙油24.8g
肉桂油10.6g 其他1.6g
(3) 乳化香精
将油性香料加入适当的乳化剂、稳定剂、色素使其在水中分散为微粒而成,一般为O/W型。乳化的效果可以抑制香精的挥发,可使油溶性香味剂溶于水中,降低成本。
①特征:外观呈乳浊液状,香气温和,有保香效果,而且由于它在水中的分散性产生浑浊作用,可以加入着色剂。但稳定性较差,应防止腐败变质
②适用:需要混浊度的果汁和果味饮料等,可使饮料外观接近天然果汁。
橙子乳化香精:乳化橙油460g,芫荽油5g,肉桂油50g,阿拉伯胶340g,柠檬油55g (4) 水油两用
一般以丙二醇做溶剂,有一定耐热能力,应用面较广,如碳酸饮料,果酱、软糖 3、固体香精 (1) 吸附型
以乳糖一类物质作为载体,将香基混合后附在载体上制成 ①特征:使用方便,稳定性轿强,易吸湿结块,要防止腐败变质 (2)包埋型
制备方法:先将香基制成乳化香料后,再经过喷雾干燥制成粉末
①特征:香料被赋形剂包围覆盖,稳定性、分散性较好。对香精中易于氧化、挥发的芳香物质,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延长加香产品的保质期 ②适用:粉末状食品的加香,如固体饮料、果冻粉 4、香料、香精的品质
A. 香比强值:一个香料的阈值越小,它的香气强度越大。阈值的倒数,一般认为就是该香
料的“香气强度值”了。
专家们(在1995年)提出把100%苯乙醇定为10、其它单体香料都与它相比的一组数据,称为“香比强值”
B. 留香值:把香气不到一天就嗅闻不出的香料系数定为1,100天和100天以后才嗅闻不
出的系数定为100,其它香料的“系数”就是它的留香天数。 “计算留香值”同实际留香天数有差距,这是由于各种香料混合以后互相会起化学反应产生留香更久的物质。实际上,香水香精的实际留香天数几乎都超过100,而“计算留香值”是不可能达到100的。
C. 香品值:各种香料的香品值也列于“常用香料三值表”中。需要指出的是:表中“香品
值”是指该香料在调配香精时利用的是它的“主体香气” 时的“品位值”,如果调配香精时利用的是它的“次要香气”的话,就得自己根据该香料的香味另外给它一个“香品值”。
例如乙酸苄酯用于配制茉莉香精时香品值是80,而用于配制果香香精(乙酸苄酯有水果香气)时“香品值”只能算10-30。
调配一个香精,如果它的实际香品值小于计算香品值的话,可以认为调香是失败的;实际香品值超过计算香品值越多,调香就越成功。
所谓“调香”,就是“极大地提高香料的香品值”。
D. 综合评价分数:香料香精的三个值放在一块才能反映这个香料或者香精整体的轮廓。
例如一个玫瑰香精的香比强值是150,计算留香值是60,计算香品值是50,但要
同时记住三个数据可不容易。把三个数据乘起来B×L×P=150×60×50=450000,这个数太大,把它除以1000。B×L×P/1000=150×60×50/100=450
我们定义:B×L×P/1000=Z(Z为香料、香精的“综合评价分”,简称“综合分”) 5、香精的配制:
香精的配料分为五部分:
(1)主香剂:决定香精香型的基本原料
(2)合香剂:也叫头香剂,调和香精中的各种主香剂的香气,使主体香气更加完美 (3)定香剂:(保香剂)能抑制其他易挥发组分的挥发,是香料挥发均匀,香味持久。 (4)矫香剂:使香精格调变化,包括变调剂,协调剂 (5)其他成分:稀释剂(常用乙醇)、防腐剂等
6、香精香料使用注意事项: A. 在食品中仅限于加香。
B. 腐烂变质的天然香料不能用于赋香。 C. 选择合适的添加时机
尽可能在加热后冷却时或在加工处理后期进行添加。添加香精后的食品不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免香味的挥发损失。 D. 要有正确的添加顺序。
正确顺序:多种香精混合使用时,应先加香味较淡的香精,然后再加香味较浓的香精。 E. 掌握合适的添加量:要求称量要准确。
液体香精用重量法准确称量。使用时应尽可能使香精在食品中均匀分布 F. 避免发生化学反应:
香精中的香料和稀释剂遇空气易氧化变质,若使用微胶囊处理可以尽量避免香料的氧化。 香精在碱性食品中不稳定,如香兰素与碳酸氢钠接触后会失去香味,且颜色变成红棕色。 7、食品香精香料的应用:碳酸饮料、冰激淋、肉类、糖果、巧克力、乳制品、焙烤制品 8、不得添加食品香精香料的食品:发酵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