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美术七下第六课《巍巍井冈》word教案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掌握山水画根本技法,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喜爱之情。 2、了解和初步掌握简单山水画的画法。
3、增强学生对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向往之情,感受井冈山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简单山水画的画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增强对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向往之情。 教学设计:
1、欣赏讨论导入:有去井冈山旅游过的同学吗?同学们体会一下:井冈山的风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觉?老师这里有一组真实图片,我们边看边讨论。〔教师点击幻灯片〕教师总结:在图片中,我们感受到了气壮山河的革命气势。教师点击幻灯片: 出示典型的中国画作品,学生讨论真山真水与摄影作品的区别。教师总结:中国山水画既有抒发画家主观感情的一面,也有表现对自然美关注的一面。画家试图在纯真朴实的自然中,创造一种可居、可游的理想化境界。
2、山水画技法讲解 教师示范:
A、石的画法E、树干的画法 B、树叶的画法 F、瀑布的画法 C、山的画法 D、云的画
3、 欣赏完老师的作品,同学们是不是对山水画的技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教师预测学生存在的问题:材料特点上:宣纸的特性、毛笔的特性等。 4、学生初步尝试山水画技法 A、导入:
有的同学早已按捺不住试一试的冲动,给同学们一次实现自己想法的时机,现在就开始尝试吧!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作辅导。
B、展示导入:
刚刚同学们画得非常认真,成果也非常得显著,谁先上来展示一下作品?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5、教师总结:
这些作品能够根本到达山水画技法的要求,下节课我们要把这些小的技法运用到一张大的山水画作品上,完成一张完整的山水画作品。
教后札记:
使学生初步掌握山水画根本技法,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喜爱之情。了解和初步掌握简单山水画的画法。增强了学生对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向往之情,感受井冈山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山水画的一些根本技法,进一步体会笔墨趣味。 2: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情,激发对自然美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山石的详细画法。 教学难点:山石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课件、示范工具、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盒等。 教学步骤:
一:课件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中国画在绘画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山
水画在表现自然风貌上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是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结晶。
二:技法讲解,突破难点 山石是中国山水画根底,画好山水画首先要学好山石的画法,先从石的练习入手。
1:教师笔墨演示,综合讲述
画石法:中国画画石主要是通过线条干湿浓淡来表现。先蘸淡墨再点浓墨,要求得墨色上的浓淡变化,要求毛笔含水量不能多水多不能表现石的质感。画岩石的运笔方向可自上而下,或自左而右,以中锋或侧锋线条勾画出石头的内外结构,转折有力,有背光部用短笔、短线条染以表现岩石的体积感。
画山法:山如同扩大了的石头,与石头画法相似,一般有两种表现手法。 〔1〕勾线法 〔2〕点垛法
2:小结:石分三面生阴阳,干湿浓淡要变化,山有上下写好峰,上实下虚自然成。 三:作业要求 把握好山石大形和气势,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用多种变化的笔墨练习画山石。
四: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五:作业展评小结。 教后札记
学习山水画的一些根本技法,进一步体会笔墨趣味。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情,激发对自然美的热爱。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中国画树的画法学习:对以前学过的笔墨表现方法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树干和树叶的详细画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作品和教师范画、中国画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
一:课件欣赏揭题 二:讲解示范
1:了解树的结构 树是由树根、树干、小枝、树叶组成。一般从上往下画,先画树干和主枝,再添画小枝,最后画树叶。
2:示范中国画画树的画法 〔1〕课件分析用笔用墨方法
〔2〕画树干:画树干宜用中锋,以使其树干圆劲有力,用逆锋又可表现老树苍劲的质感运笔注意顿挫转折。对于不同的质的树干,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
(3)画树叶:表现不同的树有不同的点叶法,教师示范胡椒点、介字点、平头点 等点叶法。小结,点叶法不外乎圆、尖、横、直。
〔4〕提醒学生注意:树叶的点画,都要有墨色变化,无论哪种树叶形,都要围绕难点:由笔墨变化画出不同形,绕着主枝一团团、一组组、一丛丛来画,要有整体感又要生动而有变化。
三:学生练习和体验 不要拘泥于树形,在宣纸上反复用干湿浓淡笔墨表现各种树形。 四:优秀作业展示,小结
中国画艺术源远流长,画树技法多样,今天我们学习画树的根本步骤和方法,以后可利用业余时间多练习和体验,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进步。 教后札记
学习中国画树的画法学习,对以前学过的笔墨表现方法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
综合能力,学习树干和树叶的详细画法,由笔墨变化画出不同形状的树。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稳固树和山石的画法
2:学会将树和山石的画法融于画面中,提高画面的组织能力. 3: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情趣. 教学重点:稳固画树和山石的画法
教学难点:将树和山石以及其他景物恰当地组织于描绘井冈山的一幅画面上 教学准备:课件、中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山石和树木的画法
2:其他同学在台下练习,然后讲评表演作品,先请学生之间评,再由老师点评。
二;新授 山石和树木息息相关。秃山不美,山、树同在,可显出山的生机,也可显出树 的秀美,同时又可显出山的雄伟。
1:课件欣赏范画黄秋园的作品?井冈山? ,分析其用笔用墨的方法
2:看井冈山山水风景录像,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寻找自己将要描绘的小景记忆 3:学生思考,再谈构思,教师点评。 三;学生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展示优秀作品,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教后札记
稳固树和山石的画法学会将树和山石的画法融于画面中,提高画面的组织能力, 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情趣。
美术 学科
教材:湘美版七年级第六课 梁辉中学: 徐文霞 课题 和平鸽 第 1 课时 总课时 2课时 1、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初步了解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和形式美要求。 教学 2、让学生用简洁的造型语言设计主题招贴,初步学会合理控制画面的构图。 3、让学生在审美和评述中增加对生活的关爱之情,加强对人类生存与开展的目标 思考。 教学重点做好环节的衔接,让学生在环环相招贴画的设计要素和形式美突破重扣的教学设计中顺利进入课堂教学要求 点、难点内容,把握重点,进行设计练习 合理控制画面的构图和色彩 的措施 难点 教学 教师:PPT课件 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预 设 设计意图 〔一〕导入: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视频作为导入,引出问题: 为什么鸽子是和平的象征? 以此引出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用安祥、宁静的气氛或明快流畅的线条来表现人类对和平生活的追求。 提问:在美术领域,除了绘画还有什么美术形式可以表现和平题材呢? 〔二〕讲授新课: 〔师用课件逐个展示各种美术形式作品:绘画、摄影、雕塑、招贴画等) 1、招贴画:又称宣传画或广告画,要求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较短时间和一定的空间距离内产生清晰的视觉信息,准确传达特定主题。 展示:?吸烟有害健康? 引导学生发现招贴画简单明了地告诉我们了一个什么信息? 招贴画运用了哪些因素来表达主题? 师小结:简洁的图形、新颖的立意、鲜明地点出了招贴画的主题。 一幅成功的招贴画它具有迅速传达主题的功能,要到达这一目的,就要弄清楚招贴画的几个要素。 展示:?和平? 画面显示了哪些内容?它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师小结:鸽子象征和平,而枪那么是战争的代名词,和平的力量能把枪枝压弯。画面用文字、图形、色彩这三个因素,简洁、均衡、寓意深刻地表达了和平这一个主题。 招贴画要素:文字、图形、色彩。 从这二幅作品中可以发现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2、招贴画特点:具有立意新颖,主题鲜明、构图简练、色彩明快的特点。 3、作品赏析: 欣赏多幅招贴画,分析图形要素。 招贴画分类:商业招贴和公共招贴。 商业招贴显得华美繁复,公共招贴那么是简洁、鲜明。 欣赏优秀公益作品: ?保护水资源? ?保护野生动物? 展示:?拯救动物? 那么我们如何运用简洁的手法,将招贴画要素图形、文字、色彩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生相互讨论后师小结: 合理地运用动物侧影的形象,通过图形大小比照,色彩比照的方式产生强烈的视觉形象。 (1) 浅色背景突出主体 (2) 图形的合理组合到达视觉平衡——疏密比照 (3) 桔红与蓝色的运用十分醒目 4、小组合作练习: 尝试改变?拯救动物?中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或颜色,不开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使学生学会探索,开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学生去发现,去归纳,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小组合作,群策群力,培养学生的合改变其主题思想的情况下创造出新的画面。 5、评价建议: 构思独特 主题突出 构图协调 图形简洁 作精神。 6、课堂总结: 招贴画利用特定的图形语言、精辟的文字、巧妙的色彩比照,来创作出想要表达的主题。 作预习作业 准备上色的工具材料,收集与环保相关的海报 业设计 书面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和平鸽 ——招贴画 图形——特定 文字——精辟 色彩——巧妙比照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创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能力,有利于用较少时间创作出一幅完整作品,集思广益,合力完成。但同时也出现局部同学忙得不变乐乎,局部组员闲适无事的情况,教师需不断进行巡视,进行催促,也可以适时提出意见,帮助他们利用本堂课时间完成合作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