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来源:华拓网
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肖奚强

X

提要 本文从部件的角度讨论外国学生成系统的汉字偏误。全文分三个部分:一、部件的改换,二、部件的增加和减损,三、部件的变形与变位。在分析外国学生偏误的同时,还简要对比古今汉人书写汉字的情况,以期揭示人类共有的认知心理。关键词 汉字 汉字部件 偏误分析 认知心理

在众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的论文中,有关汉字的文章所占的比例不大。这些有限的文章中又以探讨教学方法的文章居多,分析汉字偏误的文章偏少,且分析汉字偏误的文章多为列举零散的现象,分类与分析缺乏系统性。本文尝试对时贤文章中所涉及的汉字偏误及笔者在实际语料中所收集到的用例作进一步的分析,权作引玉之砖。

张旺熹(1990)、崔永华(1997)、万业馨(1999)等都曾指出,须重视汉字部件的教学,这是非常有见地的。部件作为笔画和整字的中介,在汉字的构成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部件结构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汉字的掌握。据我们考察,外国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除了极少数由处于朦胧阶段的初学者所产生的不成系统的增减笔画的失误以外,成系统的汉字偏误大多与部件有关。因此,本文拟从部件的改换、部件的增损和部件的变形与变位三个方面来讨论成系统的汉字偏误。在分析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同时,我们将简要对比古今汉人汉字书写中的类似情况,以便探讨人类所共有的认知心理。

一 部件的改换

外国学生改换部件的汉字偏误一般都是改换意符。这又可分为三种情况:形近改换、意近改换、类化改换。下面分述。

1.1形近改换

一些常用意符之间虽然在意义上没有什么联系,但是由于形体相近、相似,学习者在书写中往往换用。比如,因笔画增减而形近形似的有:冫、氵,厂、广,土、王,大、犬,口、日,日、目,尸、户,礻、衤,弋、戈,木、本,木、禾,扌、,冖、宀、穴,等;因笔画长短、曲折与否而形近形似的有:土、士,贝、见,目、月,等等。这类偏误的实例颇多,毋庸赘举。现有文献一般将之归纳为笔画增减或笔画变形。施正宇(2000)从部件的角度着眼,将其分析为/形似形符的替代0,是很正确的。因为这类偏误不是简单的一笔一画的增减或变形,表面的笔画增减实质上反映的是书写者对这些意符的表义功能或者说对它们表示什么类义还不是很清楚。因而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0SJD740005)的一部分,曾在/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0(2001.10.12)13,北京)上宣读。

X

¹

79

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2期(总第60期)

此类偏误多产生于初级水平的学习者,中高级水平的学生则较少出现此类偏误。

我们同样将由上下文的影响而产生的换用意符的现象称为显性易旁类化,将那些不依80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靠上下文而只是依靠某些原型特征换用意符的现象称为隐性易旁类化。

1.4声符改换

渲(宣)泄、支唔(吾)、麻疯(风)病等。

81

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2期(总第60期)

增加意符的类化也可能不依靠上下文,而是产生于已经内化的语言知识。比如将/大

多数都占据左边的位置(分别有218个和411个),各仅有3例占据右边的位置,它们分别是82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胡、朝、期0,/加、知、和0¼;受系统压力的影响,这几个字中的/月0、/口0常被置于左边,产

们也可以看出学生对意符的判断推导有很强的系统性。对这种能力如何正确引导并使之不

83

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2期(总第60期)

过于泛化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我们似乎应该在对学生的汉字偏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偏误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举例来说,对易于产生镜像变位的部件的构字分布应进行定量分析,对其常规位置和非常规位置要有具体的说明;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比如我们对/月0、/口0的调查统计表明,它们的常规位置都是位于一个字的左边,而非常规位置(右边)各仅有3例。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将其常规位置教给学生,再将非常规位置的特例一个一个地教给学生。这样也许可以避免系统压力所引起的泛化。

上下文对我们分析研究汉字书写偏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脱离了上下文有些偏误很难分析是哪类偏误。比如我们在上文的两处分别谈到/页彡0,如果没有上下文,我们就不可能知道两个同形的/页彡0实际上是由两种不同的认知心理所产生的;将/电影0的/影0写作/页彡0,是声符音近替换的结果;而将/必须0的/须0写作/页彡0,则是部件镜像变位的结果。所以,上下文不仅对语音、词汇、语法等层面的研究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字偏误的研究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前文谈到,类化现象主要是由上下文的影响而产生的。这里隐含着一个未被言明的假设,即类化是受字形的影响而产生的。然而陈绂(1996)在对伦敦大学12名学生诵读报刊文章时所犯错误的调查中,记录到如下偏误:将/责任0读作/债任0、/偏远0读作/遍远0。如果这是书写偏误,我们可能会很自然地将前者分析为增旁类化、将后者分析为易旁类化。问题是这是诵读时的偏误,学生明明看到的是/责0、/偏0,为什么会读成增旁易旁的/债0、/遍0?是怎样的认知心理在起作用?学生诵读时的偏误竟与书写时的偏误如此类似,这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汉字的输入和输出的认知心理有何区别和联系,相互之间又是怎样影响的?这一点我们还不是很清楚,须做进一步的研究。附注

¹有关中介语的失误和偏误、成系统和不成系统的联系与区别可参鲁健骥(1984)、盛炎(1990)和肖奚强(2001)的相关论述。不成系统的汉字失误例证,陈阿宝(1986)、杜同惠(1993)多有列举,可参考。

º施正宇(2000)将/形符的替代,将/牛似不确。

»这里指的是有理据的音近音同换用现象,因笔画增减而恰与另一不同音的声符字形相同的情况不在此列。

¼此处及下文对部件在各位置的出现数量和频率的统计均依据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5现代汉语词典6。

(饮)料0的/

0和下文的/

(种)树0的/

0、/

(跑)过来0的/(诉)0的/

0分析为形似

(奶)0的0分析为相关形符的替代;叶步青将/告

0分析为形近相混。

参考文献

卞觉非(1999)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5语言文字应用6第1期。

陈阿宝(1986)汉字现状与汉字教学,5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6,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陈传峰 黄希庭(1999)结构对称性汉字视觉特点的实验研究,5心理学报6第2期。陈 绂(1996)谈对欧美留学生的字词教学,5语言教学与研究6第4期。陈 慧

王魁京(2001)外国学生识别形声字的实验研究,5世界汉语教学6第2期。

崔永华(1997)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5语言文字应用6第3期。

84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杜同惠(1993)留学生书写差错规律试析,5世界汉语教学6第1期。

江 新(2001)外国学生形声字表音线索意识的实验研究,5世界汉语教学6第2期。黎 红 陈

之(1999)汉字识别中的部件加工:错觉性结合实验的证据,5心理科学6第3期。

李保江(1991)5错别字词鉴析6,北京:新华出版社。

梁东汉(1959)5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6,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鲁健骥(1984)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5语言教学与研究6第3期。鹿士义(2000)试析/镜像式效应0,5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6,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彭聃龄(1991)5语言心理学6,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汉语认知研究6,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裘锡圭(1988)5文字学概要6,北京:商务印书馆。盛 炎(1990)5语言教学原理6,重庆:重庆出版社。

施正宇(2000)外国学生形符书写偏误分析,5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

石定果(1997)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5语言教学与研究6第1期。

石定果 万业馨(1998)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5语言教学与研究6第1期。苏培成(1994)5现代汉字学纲要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碧霞等(1994)从留学生识记汉字的心理过程探讨基础阶段汉字教学,5语言教学与研究6第3期。万业馨(1999)汉字字符分工与部件教学,5语言教学与研究6第4期。

吴英成(1990)学生汉字偏误及其学习策略的关系,5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6,北京:北京语言

学院出版社。

肖奚强(2001)略论偏误分析的基本原则,5语言文字应用6第1期。叶步青(1997)汉语书面语的中介形式,5世界汉语教学6第1期。

张静贤(1998)关于编写对外汉字教材的思考,5语言教学与研究6第2期。

张旺熹(1990)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谈对外汉字教学,5世界汉语教学6第2期。张武田 冯 玲(19)关于汉字识别加工单位的研究,5心理学报6第3期。张涌泉(1995)5汉语俗字研究6,长沙:岳麓书社。))))(2000)5汉语俗字丛考6,北京:商务印书馆。

作者简介

肖奚强,男,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兴趣在现代汉语语法、语义、修辞和语言习得理论,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语言教材2部。

5汉语文化语用学6和5语言全息论6出版

钱冠连5汉语文化语用学6(修订本,中国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日前面市,再版增加了两个小节)))语用学的哲学渊源、国内外选题对比研究。

钱冠连新著5语言全息论6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用演绎法推理揭示语言、人类、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全书的体系是从科学走向语言哲学。

(本刊供稿)

85

sitionofthesetwofunctionwords.Further,wediscussofhowtocollectvaliddataforinterlan-guagestudies.

keywords:sequenceofacquisition interlanguagedata adverb

AnanalysisofcharactererrorsofforeignlearnersofChinese,,,,XIAOXiqiang,p79

Thispaperstudiesthesystematicalerrorsincharacterwritingbyforeignstudentsintermsofthelearningofcomponents.Weidentifythreekindsoferrors:1.Errorsofsubstitution;2.Additionandomissionerrors;and3.Erroneousvariantsandmisplacedcomponents.Inadd-ition,theauthoralsocomparesbrieflythewritingofcharactersbyancientcontemporaryCh-ineseinordertoillustratethecommonfeaturesofcognitivepsychologyofman.

keywords:characters component erroranalysis cognitivepsychologyAnanalysisofthepronunciationerrorsofThaistudents

,,,,,,,,,,,,,,,,,,,,,,CAIZhengyingandCAOWen,p86TodeterminethecommondifficultiesofThaistudentsinlearningChinesepronunciation,

theauthorsdevisedatestgivento22newstudentsfromThailandatBLCU.Thetestconsistsof50disyllabicwordsandafewsentencesthatcoveralltheinitials,finalsandtonesinCh-inese.The22subjectswererecordedandtherecordingswereanalyzedaurallyandacoustically.Asaresult,wefoundoutthedifficultiesofThaistudentsinpronouncingChineseinitials,finalsandtonesleadingtotheirperceivablyforeignaccent.Basedontheresultofthetest,theyat-tempttofindthesourcesoftheThaistudents.pronunciationerrorsandsuggestsomeremedialmeasuresforcorrection.

Keywords:standardChinesepronunciation erroranalysis Thai

Communicationstrategiesandoraltesting

,,,,,,,,,,,,,,,,LIUSonghao,QIANXujingandWANGYan,p93

Inthisarticle,wepresentastudyonthefeasibilityofevaluatingoralproficiencyfromacommunicationstrategyperspective.Wemadeacomparisonoftheperformancesof14nativespeakersofChineseandthoseof59learnersofChineseasasecondlanguage(CSL)on17infor-mationbitsrelatedtoapicture-depictingtask.A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wasfoundbetweentheinformationbitsthatwerementionedintheperformancesofthenativespeakersandthoseofCSLlearners.AsameresultwasobservedamongthethreegroupsofCSLlearnersatvariouslevelsoforalproficiency.Someinterestingdifferenceswerealsofoundinregardoflanguageformsusedtoexpresstheinformationbits.Ontheotherhand,wefailedtofindare-liablecriterionthatcouldbeusedforevaluatingoralperformance.Nevertheless,thefindingsoftheinvestigationhaveimportantimplicationsforpedagogy.WediscussthisissuewithfocusingontheteachingoftheB󰀁-sentenceinparticular.

keywords:communicationstrategy oraltest oralproficenc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