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身体地理学视角解读_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_陶伟

来源:华拓网
第35卷 第4期 2015年7月 热 带 地 理 Vol.35,No.4 July,2015 TROPICAL GEOGRAPHY 陶伟,林平平,王绍续.基于身体地理学视角解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J].热带地理,2015,35(4):522-531. TAO Wei,LIN Pingping,WANG Shaoxu.Interpret Film “So You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Body Geography[J].Tropical Geography,2015,35(4):522-531. 基于身体地理学视角解读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陶 伟a,b,林平平a,王绍续a,b (华南师范大学 a.地理科学学院;b.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 摘 要:选取2013年中国大陆热播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研究素材,根据影片中郑薇、陈孝正等角色在校园、社会的不同生活实践,借助还原场景等文本再现形式进行文本分析,从空间的身体性和身体的空间性2个方面展开,解译虚拟空间中身体、空间与情感三者的融合。从空间的身体性角度,研究发现:1)影片中的女性在感情中占据着主动地位,女性不再是男性生命历程的附属品,她们鲜明地表达着自己的爱情抉择,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与此同时,女主角的爱情体验代表着校园空间里的唯美坚持和进入社会时的妥协,表现了不同社会权力关系交织下身体策略性的选择结果。2)影片用“身体”等话语表征了多样化的大学校园空间,通过对身体的消费塑造贯穿了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具有个性色彩的身体,已成为满足好奇、具有窥视欲的大众群体的消费商品。从身体的空间性角度,研究发现:1)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面对家庭、校园、社会主体等权力的规训时,并不仅仅是被动的受力者,而是积极的能动者。他们不断通过个体的身体实践与代表权威的权力开展着多场域的协商。2)情境化的身体感知、身体表达方式和特征受到不同空间主体的影响,并共同建构了个体的主体性,形成鲜活的身份特质。 关键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电影空间;身体;空间;身体地理学;文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K9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15)04-0522-10 DOI:10.13284/j.cnki.rddl.002728 随着大众文化的日益繁盛以及科技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元化。电影作为一种重要大众文化的组成要素,承载着社会文化的建构,隐喻着现实空间中的社会关系、表征和认同。因此,以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不仅引起了传播学、文学等学科学者的兴趣,还受到文化地理[1]学者的重视。例如,迈克·克朗在《文化地理学》一书中不仅研究了真实世界,更对媒体再现表征的世界进行了研究,他十分关注文学、艺术、电影、电视、音乐、广告、新闻、网络等媒介中的文化景观。 身体意象和身体表达在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空[2]间中得到了极度彰显。在电影空间中,身体并非仅仅是视觉化的存在,还具有丰富的符号和表征意义,是在权力话语中不断体验和实践的主体,是观收稿日期:2015-03-06;修回日期:2015-05-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178、41171125) 作者简介:陶伟(1971―),女,河南人,教授,博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4376M),英国伯明翰大学荣誉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形态理论与方法、城市旅游与遗产保护,(E-mail)muyang426@hotmail.com。 影者和制作方共同建构的场所。当代英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帕特里克·富尔赖对电影中的身体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银幕身躯和形象的力量驱动着叙事、表述系统、话语、需求、欲望、影片的情感和观众……要想真正理解影片,其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对影片中的人物身躯和对形象的分析,并关注它[3]所体现的欲望系统的驱动力来实现”。由此可见,身体的视角能够为解读电影本身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提供更好的途径。 在后现代语境下,“文化转向”“身体转向”已成为现代学术思想言述的重要切入点,其中,以研究“人的空间经历”为主要内容的身体地理学也随之兴起。本文基于身体地理学的视角,将电影空间中的“身体”放置于空间尺度之中,探讨作为想象4期 陶 伟等:基于身体地理学视角解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523 空间的电影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及其所隐喻的现实空间中的社会关系、表征和认同。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分析对象,试图通过对这一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影视作品中的身体意象,以及身体、空间和情感之间关系的解读,探究身体在情感体验中的作用,以及权力主体对个体身体的规训作用。 1 研究回顾 我们都拥有身体,但由于身体的似是而非性,关于身体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身体和在哪里使用身体,众多学科仍然在争论之中。在实体空间上,身体可以被认为是个人所占据的地方、位置和场所;在隐喻空间上,身体是社会关系和自我认同的枢纽;在情感上,身体是包括幸福、痛苦等各种情感建构的场所。迄今为止,对身体的理解在不同哲学流派、不同地理学者眼中是不同的。 虽然地理学对身体和身体地理学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是有关身体的研究在西方已经受到重视。Derek Gregory等编著的《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第五版)和Barney Warf编著的《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均对“body”展开了论述,并且各主要期刊也采纳了众多的身体研究的文章。另外,尽管目前尚未有“geography of body”或者“body geography”这样明确的提法,但是,一些人文地理学家陆续提出相似的表述,比如[4]女性主义地理学家Longhurst R于1995年提出“embodied geography”一词,认为身体的研究诞生于女性主义地理学,被女性主义地理学家认为是一[5]个抵抗的场所;Hester Parr于2002年提出[6]body-geographies;2004年,Lynda Johnston提及“corporeographies”一词,并于2009年再次提出[7] “corporeal Geographies”。地理学从最初有关身体研究的空白阶段,到如今的逐渐兴起,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地理学在笛卡尔的二元论和计量革命的双重影响下,几乎没有涉及身体研究。不同体型肤色、年龄、性别性征的人均被视为无差别的空间的组成部分。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瑞典地理学家Herstrand及其领导的隆德大学研究小组提出的时间地理学开始关注基于人的空间行为、身体移动和占据空间的方式。地理学家将身体作为可以和其周边环境相互作用的主体,然而其却被批判忽视了身体的主体性和认同感。20世纪70、8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文地理学家开始关注到“身体”。人本[9]主义地理学认为身体是活生生的充满情感的主体;与此同时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者认为,身体是劳动[10]力的再生产、是财富的原始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女性主义地理学家的推动下,关于身体的研究得以迅速发展,逐渐渗入到众多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Linda Mcdowell等学者从精神分析法、①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酷儿理论(Queer [11]Theory)中吸取精华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 目前,西方地理界的身体研究多集中于身体研[12-13][14-15]究和性别研究、身体研究和“他者”研究、[16-17]身体研究和情感体验研究、身体研究和旅游研[18-19][20]究4个方面,同时身体研究还渗入到宗教地理、[21][22]乡村地理、城市空间文化等研究领域,涵盖了[23][24][25]身体与地缘政治、身体与外形、身体与流动性等众多议题。 近些年,西方地理学界也涌现出一系列关于身体和恐怖电影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关注电影空间[26]中恐怖势力对既定社会规范的消解。例如,Jeff May认为影片中的僵尸是和人一起生活在城市中,被极度类化的“他者”,“他者”入侵改变了当代城市的图景,也就是说差异和他者在构建身体和城市中扮[27]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Marcia England关注了恐怖电影中作为不幸象征的女性化的身体和家。作者通过对《与僵尸同行》(I Walked with a Zombie)、《鬼玩人2》(Evil Dead II)、《小岛惊魂》(The Others)3部恐怖电影的分析,认为恐怖的语境营造了打破性别规范及性别边界的进步性时刻,但是最终当入侵消失后,边界被修复,重构了对空间的男权式的性别编码,因此可见,解译虚拟空间中身体所承载的丰富意义是身体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国内人文地理对身体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28][29]女性与美体、女性与母亲养育两方面,还未出现虚拟空间中的身体研究。因此,本研究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虚拟空间中身体研究的欠缺与不足,推进身体和社会空间关系的研究。 [8]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改编自辛夷坞同名小说,主题定格在青春与① “酷儿理论”(Queer theory),是指将性相(与欲望、性取向和性实践相关)作为研究主题,并特别致力于探究酷儿们质疑主流性道德对于性、性别、性征(区别男女性别的特征)及性相的惯常理解的发问方式。 524 热 带 地 理 35卷 怀旧上,以女主角郑薇为主要视角,讲述了一群大别关注身体意象的象征以及身体行为所发生的具体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青春历程。电影在改编时结合情景。 导演的经验和当下观众的审美,对原著进行了较大3 研究内容 改编。如原著的时间背景大约在2000年以后,而电时长133 min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影将发生时间改为上世纪90年代,不仅引起了70[30]故事时间跨度为7 a。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大学生后、80后的共鸣,也给90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选取电影《致青春》作为分析对象,原因如下:在校园度过的青春岁月,面临求学的压力、爱情变1)与文字对地理的描述不同,电影具有视觉感染力,故的无奈,以及面对社会现实焦虑地成长的故事。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在虚拟空间里呈现出来,同时也不需观众发挥想象力就能得到某一处场景的直观印象。正如马塞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所说:可看出在此阶段中身体的变化过程。因为电影是关于人的艺术,而身体是人之主体性的重要载体,电“电影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空间的艺术。电影空间是生影中的所有空间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人展开,都是以动的、形象的、立体的,它像真实的空间一样,具[34]人的身体为中心。本文讨论身体和空间之间的关有一种时间的延续性”,而观影时产生的空间认同是[2]系主要从空间的身体性和身体的空间性2个方面展引起观众共鸣、情感变化的主要原因。2)随着中开,探讨人物对具体情境空间的感知,以及不同空国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看电影”成为都市人群的间尺度对人物身体的塑造和规训。 生活娱乐方式,电影比小说版更具有影响力,但同3.1 空间的身体性 时期的同类影片,大部分遵循男性对爱慕对象的怀梅洛庞蒂从身体性出发理解世界,认为世界是念来展开情节、设置角色,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被感知的世界,“世界不是我掌握其构成规律的客《中国合伙人》、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九把刀体,世界是自然环境,是我的一切想象和我的一切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郭敬明的《小时[36]鲜明知觉的场域”。在电影这一虚拟空间中,身代》等影片。与之相反,《致青春》由女性导演赵薇体的感知和情感是人物的精神、空间意义的呈现。执导,改编自已经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女性作因此,空间的身体性即是从身体的感知来解读空间家辛夷坞的同名代表作,以上因素结合使得这部电的意义。本文将从身体体验之“爱情”、身体属性之影展示了一种近乎激烈的女性表达。 众多文章以《致青春》作为研究文本,从故事“性欲”2部分讨论影片中人物身体的感知、体验以[31][32]及与此相应的身体表达。 架构、叙述技巧与青春主题、电影结构与思想[33]3.1.1 身体体验之“爱情” 《致青春》有郑薇热内涵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实现了其从小说到电[33]情洋溢的爱恋,有曾毓矜持高贵的单恋,有阮莞矢影的嬗变。但对于电影作品本身,聚焦于人物及志不渝的苦恋,有朱小北滴水不漏的暗恋,有施洁其身体,探讨身体的空间性还未涉及。因此,本文歇斯底里的虐恋。《致青春》中女人的青春爱情掌控借助身体地理学的视角,聚焦于情感和空间2个要在自己手里,同时,影片中个人的爱情也成为分析素,对不同空间、不同体验的身体进行详尽而深入当下社会深层次的矛盾的切入点。 的解读,展现身体体验与空间的互动关系,重新解在电影叙事中,快感、性感、美感、亲情感、读这个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想象空间。 友情感、怀旧感、思念感、留恋感、幸福感等知觉2.2 研究方法 [37]感受体现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各异。以郑薇的爱“文本”的原始含义是指由作者完成,有待于阅情为例,其情感和身体表达是紧密相连的(表1)。 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后来,随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为核心身体以手势、语言等来表现自己,女性叙事用的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研究的发展,文本的范围涵盖身体表达内心的痛,用眼神、神态、姿势、动作、[34]了乐曲、建筑、电影、电视等形式。而电影作为感应、声音、语调来表现心情的好坏、情感的爱憎、一种文本,与社会文化大语境进行着良好的互动,相处的亲近远离、个性的和善等。当林静带着郑薇[35]是充满着多样化意象结构的文本。本文运用文本十几年来的奢望和想象消失时,郑薇“怀疑、忧伤、分析法、符号学、互文理论等方法,对电影内容进愤怒”,她半独白式的质问在狭小的宿舍里孤独地回行“细读”,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情节以及肢体动响,充满压抑的限制感,包括行动和视觉的限制,作,揭示蕴含于电影表层意象下的深层含义,并特与之相应的是对自我的放大和投射(躺在床上大4期 陶 伟等:基于身体地理学视角解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525 表1 郑薇爱情行动 Tab.1 The love action of Zheng Wei 地点 林静宿舍 大学社团 男生宿舍 校道 食堂 电话亭表白 学院楼前 外语角 生日会 毕业招聘 水房分手 阮莞车祸 海洋馆 情绪 抗拒+悲伤 期望+乐观 好奇+厌恶+挫折感 厌恶+愤怒+注意, 悲伤+愤怒+失落 懊恼+厌恶+悲伤 期望+高兴+信念 乐观+骄傲+兴奋 高兴+惊奇+满足感 期望+担忧 伤心+绝望 悲伤+恐惧+逃避 接受+宿命 身体表达 “站着,后来索性蹲了下去,揪着男生的裤脚继续哭。 雌雄共体,与老张、许开阳成为铁哥们 找老张借光盘,巧遇陈孝正,争吵风波,身体的扭打 二人邂逅,陈孝正“厌恶地用两根手指捻起衣袖,重重将郑薇的手从自己身上甩开” 结仇,充满反感,糟蹋粮食,刁难陈孝正 克服羞涩,吓了一跳,一向冷淡自持的表情都出现了裂纹,目瞪口呆,立刻走开 收集情报,舆论造势,实施攻略 郑薇对陈孝正在教室、花园穷追猛打,开展“女追男”形式 缠住不放松,坠入爱河 关系危机,出国留学 郑薇竭力克制分手悲伤,毕业聚餐告别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 最亲密朋友的离世是郑薇思想的转折点,选择与林静再续前缘、结婚 影片最后揭秘陈孝正用善意的谎言骗了驯兽师,送给郑薇的礼物 。从静静的视线变化到夸张的肢体碰撞,情绪从好奇哭)在郑薇随后的感情中,身体语言均起到重要的到愤怒不甘,氛围从安静到混乱,凸显出男女主角表达作用。 的性格特点、情绪变化,并为影片的结局打下了伏由于郑薇和张开有着哥们儿般的友情,所以郑笔。 薇可随意前往男生宿舍,寻求更重口味的碟(冒险最终,在清一色的男性中,穿着红条纹衣服的精神),结果在这个充满杂乱肮脏的宿舍私人空间中郑薇在阳光下以其独特的女性魅力出现在陈孝正的发现一个“干净到变态的床铺”。强烈的对比激发起世界里,进入他封闭的空间,而严肃、冷漠、不近郑薇满腹的好奇心(身体发出情愫的诱因),其后其人情的陈孝正则相应地展开自己“无谓的抗争”。影视线慢慢转移,发现了床铺主人的建筑模型(少女片中,他多次用淡漠的表情面对郑薇,因为他知道的崇拜),遂慢慢欣赏。借助郑薇的视线,影片展现[38]了男生宿舍这一独特的生活空间及其特征。接着陈“忽略是比咒骂和推搡更高层次的侮辱”。在这场爱情的攻守战中,郑薇成功进入了陈孝正的世界。孝正进来,郑薇“吓了一跳,手一抖,迅速转身,[38]原先陈孝正的身体被锁闭在狭小的物理空间(拉帘慌乱间碰倒了模型”,面对陈孝正为了抢救模型子)和精神空间(张贴禁烟告示),拒绝外部事物的将她推倒这一状况,郑薇“伸出颤抖的兰花指,直进入(独处、不善于人际交往),但郑薇身体建构的指鼻梁,全身直哆索”,郑薇一系列的动作相继表现空间和场景,一点点渗透到其既定的空间中。 出好奇、崇拜、惊吓、愤怒等情感,而蕴藏于其间郑薇倒追陈孝正,是女性的主动与强势,让男的好奇和崇拜为郑薇和陈孝正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性成为被动的角色,在两性关系中处于接收者的地众人的“喜欢”和陈孝正的“不屑一顾”让郑薇产生了异样情绪,她跟许开阳、张开消除了性别界限,位。郑薇在经历情感的打击、社会的压制、生活的不幸后变得更加坚强、独立,确立了自己的价值及可以不拘小节、哥们般地相处,但在陈孝正面前,确证自己存在的生命尺度,意识到自己在一段感情她“伸出兰花指”,拍着桌子说“弱女子”“欺负女中的主动地位,并不是被抛弃的角色,而是一个主孩子”等强调自己的女性因素。当陈孝正说出“比动做出感情选择,与男性拥有同等话语权的爱情追你值钱多了”的话时,她身体的停顿,暗示身体情求方。 绪的波动,展示了其被漠视时的愤怒和反抗。在老郑薇的爱情经过了2次主动追求,2次失去,2张等在场成员的劝导和双方冷静中,怪异而混乱的次失而复得,2次被拒绝,2次振作的过程。影片的肉搏场面再度持续了15 s。而陈孝正则一直没有正结尾是经过郑薇自身躯体肤觉的感受视觉化大自然眼看她,“只有背影”。为了抢救“人生大厦”,陈孝的“高山流水,绿叶红花”。坐在满载金黄玉米的卡正把郑薇摔得很惨,也预示了他们爱情的收场。在车上,赤裸的双脚,嘴角扬起微笑的郑薇,看着葱郑薇和陈孝正第一次见面的2 min12 s里,身体动作526 热 带 地 理 35卷 茏的山峰,奔腾的河流,发出感慨,“爱情就像祖国、山川河流”——“我现在还会爱别人,但现在的我不需要陈孝正或者林静了”。在郑薇视觉所及,又非直接触及的情况下,结尾通过视觉看到的自然山水,女性挣脱了依靠“他者”凝视的困境,实现了自我认同。 3.1.2 身体属性之“性欲” 性是身体的重要属性,是身体体验的本质部分,常常被作为一种隐喻和戏[34]剧手段在电影中加以运用。在影片中,性感并非仅仅表现在裸露的身体。开始的“学长接学妹”场景,充斥着“挑肥拣瘦”“销魂的”“配上了”等各种戏谑性语言,以及配合阮莞出场的起哄声中,“漏网之鱼”“眼疾手快”“美人计”等形容也充满了性感的色彩。郑薇在林静宿舍哭闹时揪男生的裤脚,“她把我睡了”的小胖,“更重口味的碟”、张开在宿舍看的色情片,带有女性三点式的扑克牌,树下的亲吻,草地上的摸胸,林静与郑薇的激吻,所有这些特定的性话语、身体接触都蕴含着性感的味道。透过影片呈现戏谑的氛围,仍可感受到性和性话语互相借力,凭借人们对性话语约定俗成的认知,穿行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空间,成为表现各个空间场景的重要要素。 身体是自由的,对生命本能“性”释放着异常的热情;反之,性以浪漫之爱为基础,为身体添上多情的个性色彩。而“性”总与生育联系起来,身体的生产(怀孕、生育)本是一件充满希望的事,但是却给女性带来了自我认同的困扰。女性身体的欲望表达是一种被动的征服,使自己的身体成为男性凝视的对象。对于说着“我不恨,是我的第一次”的小晶而言,女性只有成为男性的欲望对象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情欲满足了肉体的欲望之后,堕胎成为青春身体里不可磨灭的伤害。本应是敌对的阮莞和小晶,在“你何尝没受伤害”“你忍着点”的交流中可看出女性身体的通感。实际上,在消费社会里,“身体”“性”成为两性之间一种被过度关注的象征,特别是对女性身体的消费,伴随着孤独、焦虑和失去自我认同后的空虚。女性对爱的追求,要有自我的坚守。 3.2 身体的空间性 空间性首先被理解为“身体本身的空间性”。这种身体本身的空间性不再仅仅是一种“位置的空间”,而是一种“处境的空间性”。同样,在人文地理学家眼中,空间性就是社会性,是指空间的人文与社会内涵,是“关系和意义”的综合。整个社会[39]的结构就是不同层次空间性的结合。因此身体的空间性便是从身体出发,探讨蕴含于身体的社会权力关系。本文主要从影片中讲述的家、学校、社会空间3个维度探讨不同层次的空间尺度对身体的规训和管制。 3.2.1 家空间对身体主体的规训 最重要的身体规训主体是父母,这一规训身体的权力主体执行了社会对身体这一客体的最初的规训,也伴随着被规训群体的成长。影片并未对作为背景的上一辈人物过多地交代,但家庭对子女身体的规训影响着这一代,参照小说的文字描述与电影的镜头语言,我们可以简单地了解每一个家庭的特点和家长的性格(表2)。 陈孝正是遗腹子,其父亲病逝时,母亲刚刚有了3个月的身孕。对母亲而言,陈孝正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影片只有陈母出现在饭桌的场景,她“面无表情地用眼神示意儿子给逝去二十几年的父亲夹菜”,神情敏感而严肃,头发一丝不乱地挽在脑后,她所居住的空间“干净整洁不像居家过日子,倒像怀旧色调的陈列馆”,短短的镜头特写凸显出一位寡居、要求严苛的母亲身体意象。与之对应的是陈孝正每天雷打不动的作息学习时间安排,以及叠成豆腐块的被子等物品组成的居住空间,学习时不能忍受误差的学习态度,结构严谨堪称完美的建筑模型都是陈母性格的另一个缩影。由此可见,陈母的生命空间影响并构建了子女的生命空间,陈孝正在毕 表2 生命空间的传递 Tab.2 Transmission of life 父辈人物 陈孝正母亲 赵世永母亲 郑薇母亲 林静父亲 曾毓父亲 特征描述 “在生活的消磨中,变成现实而憔悴的妇女”; 工人家庭、性情乖戾、对孩子要求严苛 厅级干部的家庭,高压政策; 反对聪明漂亮、性格脾气无可挑剔的阮莞(父母亲是小学教师) 夫妻感情不佳,吵架后负气出走,离了婚,“铁了心跟老情人在一起” 考上大学,离开插队时老情人;对郑母许诺“下半生一定会让你幸福” 曾副院长 子女表现 独生子,轻度洁癖,不善于人际交往; 不能有一厘米偏差 屈从回到父母的城市,进入炙手可热的政府部门; 懦弱、没主见、没担当、缺乏责任感 勇敢追求爱 探测别人、隐藏自己 优越感;“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 4期 陶 伟等:基于身体地理学视角解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527 业季做出的“舍爱情取事业”的选择也正是其母亲反复教导与规训的结果。 与陈孝正不同,赵世永的父母亲是厅级干部。直至影片最后,赵世永西装革履,一副成功人士的装扮(身体标签),却依然还是被父母操控的傀儡(被规训的身体)。在公共视野内,良好的教育素养让他们对“父辈”权威表现出顺从的态度,但在“父辈”权威掌控之外,则显示出一种背叛的姿态,与家长反对的阮莞发生“地下情”,出轨闯祸却没有能力负责任,他的“怎么招架得住?”的嗔怪正是其懦弱、不经世事的表现。 郑薇和林静的父母年轻时经历了“上山下乡”运动,强调共性、压抑个性的时代使得他们被迫分离。而后旧情人有缘重逢,让彼此不再顾忌世俗眼光(对家庭的责任、对亲人的情感、对孩子的愧疚、对舆论的恐惧),要为了“一辈子最后一次放任的机会,最后一次幸福的机会”,“活在实在的当下”,尽一切可能服从于自身内心欲望,不在乎任何外在道德羁绊而离婚的母亲,展现出女性对自由、真实自我的追求。由此看来,郑薇对母亲婚外情的宽容态度和在面对陈孝正的厌恶却主动、大胆追求的事实,都不足为奇。 身体受文化生活的规范,被训练、塑造成各种形态。不同的家长对子女的规训,通过对精神层面的渗透、教育,使身体走向驯服。影片中的不同角色在校园空间短暂相遇,但因其身体所刻印的来自不同家庭的空间痕迹,使得他们不断发生着碰撞、吸引与协商,比如男生宿舍由于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富二代与穷小子所发生的身体冲突。 3.2.2 校园空间中的权力规训与身体反抗 《致青春》将校园选为地理样本,原因在于大学是泪水与汗水挥洒的场所,同时又是青春岁月中限制青春萌发最严格的场所,其中,学校管理、教育部门,宿舍,以及舞台表演空间都是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的空间形式,并且三者对于学生各有不同的涵义。学校管理、教育部门象征学校对学生的约束、教育;宿舍是学生的私人空间,是学生自由表达自我的“家”;舞台表演空间是校方和学生共同表演的场所,在影片中,舞台空间是学生和校方发生意识冲突的场所。 [40]福柯认为“工厂、学校、军队都实行一整套微观处罚制度,其中涉及时间(迟到、缺席、中断),活动(心不在焉、疏忽、缺乏人情),行为(失礼、不服从),言语(聊天、傲慢),肉体(‘不正确的姿势’不规范的体态,不整洁)、性(不道德、不庄重)”。因此,青年人与校园、与老师、与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尖锐的矛盾,而学校也相应地有一整套的处罚机制。 规训,设立一种“处处小心”的身体机制,“改良”后的权力更加隐蔽,而不再暴力式地惩罚肉体,且更加“人道”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学校用整齐的桌椅、严格的监控,将不合规范的行为予以矫正和处罚,从而建立集体的威严。 身体以各种形式反抗这种规训的压制,就是人物的身体在与以社会文化势力为代表的权利空间进行对抗(表3)。教授穿衬衫、皮鞋、五分裤,他是知识的化身,代表的就是教科书中被挑选出来的知识,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权力。而不被规则接受的行为习惯,成为权力实施的对象,以达到维护权威,彰显社会权力的绝对性和不可侵犯的目的。按照学校的规则,郑薇要检讨“保证不会有下次”违规使用电器,屈从传统的势力空间;朱小北因反抗偷东西的污蔑和搜身的屈辱砸商店,而不得不离开学校。因此青春暴力导致的结果往往不是个体所期盼的尊严而是更大的屈辱。 表3 学校的规训事件 Tab.3 Disciplinary in school 场景 管理者 1 2 3 宿管科 教授 保卫处 事件 郑薇使用违规电器煮面,导致跳闸;道歉无果;管理人没有以身作则 郑薇逃课,点名制迟到,撒谎生病;没收课外读物、BP机,挂科威胁 商店失窃,践踏人权的小卖铺老板;朱小北的被搜身、被冤枉,砸商店 “宿舍”是私人生活得以展开的空间,由普通的生话用品(上下铺、水壶、书桌、阮玲玉海报、随身听等)所填充的内部空间构筑了人际交往关系的场域和平台。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私人空间、公共空间)有不同的表现,既有道德规范的要求,也有人物性格方面的因素。 如表4所示,在女生宿舍展开的情节,从收到男生示爱和女生妒忌信息的阮莞,以及电炉事件引发的内部争吵展示了日常生活中女生宿舍内部小吵小闹的矛盾。黎维娟忿忿不平的偷看行为足以看出其是十足的八卦女,郑薇对阮莞的“冤家路窄”的敌视表明了不同女性之间的互斥性;但随着阮莞床底纸箱藏易拉罐啤酒带来的反转,她大口喝酒的洒脱,特有的少数民族的豁达、遇上同龄的玉面小飞528 热 带 地 理 35卷 表4 女生宿舍情节发展 Tab.4 The development of female dormitory 场景 女生之间的打闹、男生的表白失败、女生穿着睡衣晾衣服、哭诉 郑薇煮面导致断电的宿舍矛盾 女生宿舍 女生喝酒,阮莞藏在床底的酒 摇摇晃晃的上下铺、闺蜜情,敞开心扉的卧谈会 洗衣房里女生的洗头洗衣服;郑薇和陈孝正分手 分析 大学女生宿舍生活的常态 刚进大学对周遭的不信任 郑薇还没开始就结束的恋情被啤酒治愈 对宿舍的归属 陈孝正骤然离开,没有争吵、冷战,热情戛然而止 龙满腔激情热血的豪迈,同性之间暗藏的排斥迅速转化为惺惺相惜的友情。面对黎维娟同样的问题“谁坐过我的床?”从“反正我没坐!”到异口同声的“坐啦!”之间的变化是舍友对宿舍的“陌生感”到“归属感”,直至“友情”的转化。 “黎维娟腿在床上拔腿毛,阮莞贴一脸黄瓜片,郑薇躺着看小说”这种私人化的宿舍行为通过日常生活的场景片段勾勒,呈现出人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存状态。黎维娟对自身身体的过度关注和约束,察看皮肤效果,担心发型,是对自身无情的监督约束。从表面看,表现的是日常生活的平凡行为,从更深层面看,是更真实的个体表现。 而男生宿舍则成为大学男生的象征空间(表5)。富二代许开阳过着特权生活,正如他说陈孝正“他从学校挣的每一分钱都是从我这来的”,除此之外,他还组织吃小灶、从香港带来礼物送给郑薇。他认为,“拥有钱就拥有一切选择的权利”,从让人给自己打工可看出,许开阳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早早就熟悉了社会的规则,具有剥削意识和经济、地位的特权意识,知道如何利用自身之位,攫取社会资源。男性角色之间的关系富有威胁和侵略性,出于嫉妒,他纠集同伙,暴打陈孝正也正是展现其表5 男生宿舍情节发展 Tab.5 The development of men dorm 男 生 宿 舍 场景 分析 满地的西瓜皮、装脏衣服的塑料盆、脏、乱、差、狗窝; 挂在绳子上的滴水裤头、乱堆的被子、巨大垃圾堆、邋遢 色情杂志、看色情片、手淫 抽烟、打牌、喝酒、打架 充满男性荷尔蒙 少年躁动、易打群架的特性。创作者意图用直接的方式和触目惊心的画面来向观众展现青春,揭示男生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可对比出男生矛盾与女生“获得他者认同”矛盾的差异性。 根据福柯理论,身体从来就不仅是解剖学意义中的身体,是权力、知识、话语的聚焦点,铭刻权力借助各种主体建构的过程。从京南理工大学第六届文艺汇演的表演现场可以看出,学校内部2种主体意识的冲突(表6)。 如表6所示,在大学校园这一较为自由的空间,有各种权威,但被规训的群体有一股来自空间内部的反抗,积藏着爆发的力量。郑薇的表演充满狂热的激情、自由的意志,观众们随着歌声舞动,体验到“玉面小飞龙”所具有的健康活力。“自我”在一个巨大而强有力的整体中发声,并得以表现出来。身体被空间、色彩、声音等各种不同的力量包裹着,彰显了人物个性青春质感的细节,和未被体制所规训的青春激情。郑薇作为独立的个体,挑战试图同化一切的体制。 3.2.3 社会空间对身体的打磨与身体适应 影片后半部分(90 min后)是主人公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故事。伴随迷狂的摇滚乐Sueded的So Young,画面突然切至“飞驰的轿车,宽阔的马路,以及一幢幢迅速后退的高楼”。影片捕捉了现代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也呈现了汽车使景观具有流动性的速度,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了生存状态。用视觉隐喻的方式,将我们的存在感受从悠闲的青春怀旧,瞬间切换至快节奏的当下生存,映射出现代人对快节奏城市生活的焦虑。表6 郑薇表演 Tab.6 The show of Zheng Wei 文艺汇演 形式 代表 领导神态 台下观众 分析 曾毓老气单调的表演 郑薇演唱《红日》 活力四射 新生代充满活力、不向世俗低头 所选用的充满活力的音乐与曾毓僵硬不变的假笑, 反衬了其演出的呆板 为老一代官僚阶级的延续 对“新一代”怀有抵触心理 “安静观赏”与“热烈响应”大相径庭的反应 以郑薇为代表的新生代与曾毓所影射的“老辈”没有共鸣,代之的是深深的代沟与隔阂 4期 陶 伟等:基于身体地理学视角解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529 主人公在经历一系列事件的考验和磨难后,观念、心理、性格、情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自身命运、个人理想做出新的规划。同时随着个人遭遇的波澜起伏,身体发生着变化。后半部分蜻蜓点水跳跃式地出现了很多人物,呈现着诸种事件和诸种可能性的同存性和延伸性。一个事件(张开的生日聚会)连接着众多的主线(郑薇成长、陈孝正成功、阮莞分手等),将主线(郑薇)与所有的事例联系起来。 如表7所示。在身体中,成长是内心世界的扩张。身体的外在性从属于社会,驯服的身体习惯于被外界的规则所征服,遵循外在标准展开变化和改良,符合潜在的并非强制性的身体标准法制,打造一个恰如其分的身体进入外在世界。表7 人物生命空间的改变 Tab.7 The change of the people 人物 陈孝正 郑薇 林静 许开阳 黎维娟 朱小北 张开 厌恶别人吸烟 用书垫着坐在花园座椅 被陈孝正指责不认真,自己则不以为然地回答 成绩优秀有才华的少年 你(郑薇)喜欢他(陈孝正),我喜欢你, 反正我不会放弃的 好好学习,事业有成与农村男友分手的伤心 大大咧咧的假小子 不整形式的,要的是内涵 大学期间 学会抽烟 毫不犹豫地坐在脏兮兮的台阶上 “严厉地批评下属做事的态度,强调要认真千万不能马虎”;沉默孤独 检察官(法院公职人员);对爱慕自己的施洁冷淡粗暴 跟曾毓组成一个家庭 嫁给富老头,设计人工受精 不再愿意提及过去 拿A货皮鞋充公司大款 改变 影片在叙述基调上,个体已经由高昂的战斗精神走向了隐忍。灵活应变的职场女性从对爱情的自我痴狂到渐渐妥协于现实生活。头发表意繁杂,不同的造型、不同的类别,是自我的明确所指,所以,郑薇成长的表征是剪了短发,成为干练型的都市白领。身体实践不仅表现了自己的个性特征,还直接表征自我与他人及某个阶层的关系。朱小北以一种妥协的姿态融入曾经抗争的社会,衣着打扮是成功的培训师,眼神没有丝毫动摇,一如当初砸店的果断,但否定过去并不是真的超越。而用一场音乐会的回忆试图改变情感,付出的却是死亡代价的阮莞,用实际行动表达青春的永在。 身体只有拥有主流文化“审美”标准的外形,才能获得个人幸福,取得更多的社会成功,所以实现了自己梦想(富裕的生活)的黎维娟,身体一开始就选择了顺从于物质,披金戴银。通过身体形象的塑造,实现自我认同,其对待身体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改变,成为自我规划的一部分,个体通过构建自己的身体来表达自我认同。胡须记载着力量、刚烈,而吸烟能麻痹神经,让精神放松,所以留起胡须、吸烟的陈孝正为前途舍爱情,采取最便捷的手段达到功利化的目的,他为拿绿卡结婚,身体在向物质靠拢的过程中改变。张开毕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因生活场域及身份的变化,其个人的精神领域内,充满不确定以及焦虑、不安的情感,流动人口在公共空间感受到的不适情绪,使得他否定自身,不愿表明自身身份,甚至靠A货伪装自己。当今社会唯物质论的价值导向,在“活得好”和“活得差”之间搏斗,深重的现象被放在背景深处,青春只剩下一堆身体情绪和记忆:莽撞、冲动、无助、彷徨等。苍凉的气氛不仅在人物内心蔓延,在外部空间也形影不离。身体屈从现实,享受快感,最终庸俗市侩变成身体成长的标志,彰显着自弃的无奈。 尼采认为我们所获知的全部真理都来自于身体:身体是我们与所处环境在感觉上相互影响的暂时结果,是生存与繁衍的需要,是基于生存需要而摆布出来的现实。身体在诠释着我们与现实世界的关联。空间场所的变动代表了城市生活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瞬息万变,当人的身体感受到了不安定时,会改变原先对外在世界的看法,身体从经历变故与挫折中重新获得感受。影片展现出主角将内心的迷茫埋藏在都市繁华深处,面对周遭的空间陷入了困顿与疏离的复杂境遇。 4 结语 《致青春》是一部讲述一群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日常生活的电影,电影围绕女主角郑薇展开,并独立讲述了阮莞、朱小北、黎维娟等舍友,以及许开阳、张开、曾毓等众多同学的人生经历,还有赵世永、施洁等人物的成长故事,这些典型人物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完整地展现了一代人的群像特征,获得了广泛的共鸣。不同于恐怖电影中身体表530 热 带 地 理 35卷 达的夸张、渲染,《致青春》中的身体表达既有舒缓平和的交流,又有激烈的冲突和强烈的对比,蕴含于其中的是人物情感的变化、权力机制的规训。 身体是空间等级尺度中的最小尺度,不同于其他空间尺度,身体的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决定了身体具有感知和体验的能力。身体不仅仅是作为物质存在的客体,还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本文从身体地理学的视角,引入身体、情感和空间的维度,分析电影所包含的聚焦于身体的权力关系与身体能动的实践。一方面,本文不仅仅局限于西方身体地理学对电影中极端条件下的身体分析,转而关注了日常生活条件下的身体表达;另一方面,本文并未止步于国内在电影分析中将身体视为符号象征的研究方式,而关注了虚拟空间中身体主体的能动性和实践,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身体地理学对虚拟空间的研究。与此同时,身体作为重要的电影影像元素,也是电影观者产生身份认同和主体性建构的重要载体,若在分析影像空间中身体情感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其所引发的电影观者群体的视觉认同、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则可更深刻地理解电影空间与现实空间中身体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 CRANG Mike.Cultural Geography[M].London:Routledge,1998. [2] 曾胜,王娟萍.身体意象:电影影像中的空间认同与主体建构[J].理论观察,2012,12(4):70-71. [3] 应宇力.女性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 LONGHURST R.The body and geography[J].Gender,Place and Culture,1995,2(1):97-105. [5] HESTER P.New body-geographies:the embodied spaces of health and medical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J].Environment & Planning D:Society & Space,2002,20(1):73. [6] LONGHURST R.Bodies:Exploring fluid boundaries[M].London:Routledge,2004. [7] KITCHIN R,THRIFT 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 [M].Holland:Elsevier,2009. [8] GREGORY D,JOHNSTON R,PRATT G.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M].Singapore:John Wiley & Sons,2009. [9] TUAN Y F.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Minnesota: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7. [10] HEROD A.Scale[M].London:Routledge,2011:17. [11] 顾朝林,于涛方,李平.人文地理学流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2] LITTLE J.Pampering,well-being and women’s bodies in the therapeutic spaces of the spa[J].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2013,14(1):41-58. [13] EVERS C.‘The Point’:surfing,geography and a sensual life of men and masculinity on the Gold Coast[J].(Australia)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2009,10(8):893-908. [14] ANTONINETTI M,GARRETT M.Body capital and the geography of aging[J].Area,2012,44(3):364-370. [15] GORMAN-MURRAY A.Rethinking queer migration through the body [J].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2007,8(1):105-121. [16] ISABEL D.Body troubles:women,the workplace and negotiations of a disabled identity[M]//BUTLER R,PARR H.Mind and Body Spaces:Geographies of Illness,Impairment and Disability.London:Routledge,1999:119-137. [17] HEENAN C.Looking in the fridge for feelings:The gendered psychodynamics of consumer culture[J].Emotional Geographies,2005,5(3):238-245. [18] FROHLICK S,JOHNSTON L.Naturalizing bodies and places:Tourism media campaigns and heterosexualities in Costa Rica and New Zealand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3):1090-1109. [19] JOHNSTON L.(Other)bodies and tourism stud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1):180-201. [20] MELENDEZ R.Religion,dress and the body[J].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2001,40(2):334-334. [21] LITTLE J,LEYSHON M.Embodied rural geographies:developing research agenda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3,27(3):257-272. [22] WILSON D,GRAMMENOS D.Gentrification,discourse,and the body:Chicago’s Humboldt Park[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2005,23(2):295-312. [23] KUHLKE O.German Bodies:Race and representation after Hitler [J].Gender,Place and Culture,2000,7(2):211-213. [24] EVANS B,COLLS R.Measuring fatness,governing bodies:The spatialities of the Body Mass Index(BMI) in anti-obesity politics [J].Antipode,2009,41(5):1051-1083. [25] ADEY P,BISSELL D,MCCORMACK D,et al.Profiling the passenger:mobilities,identities,embodiments[J].Cultural Geographies,2012,19(2):169-193. [26] MAY J.Zombie geographies and the undead city[J].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2010,11(3):285-298. [27] ENGLAND M.Breached Bodies and Home Invasions:Horrific representations of the feminized body and home[J].Gender,Place and Culture,2006,13(4):353-362. [28] CHIANG L H N.Body Image:A Comparative Study across Gender,Place and Culture[J].Environment and Worlds,2013,17(27):1-30. [29] CHIANG L H N.Volunteering-a path to integration by Taiwanese middle-class female immigrants in Canada[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2009,52(57):71-96. [30] 黄国玲.网络小说到热门电影的嬗变——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二次创作[J].东南传播,2013,10(8):111-113. [31] 杭慧.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故事架构解读[J].电影文学,2013,56(4):87-88. [32] 徐丽娜.纪念青春的一种方式——解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J].青年文学家,2012,56(15):55-56. [33] 李真,胡凡刚.结构主义视野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解读[J].电影评介,2014,35(2):31-32. [34] 黄思琦.网络电影的文本及接受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4期 陶 伟等:基于身体地理学视角解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531 [35] 宁晓萌.空间性与身体性——海德格尔与梅洛庞蒂在对“空间性”的生存论解说上的分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6):59-64. [36] 王娅楠,张晶晶.关于电影符号学理论的辨析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20(4):112-165. [37] 庞学铨.身体性理论:新现象学解决心身关系的新尝试[J].浙江大学学报,2001,31(6):5-13. [38] 辛夷坞.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 [39] 唐晓峰.阅读与感知:人文地理学笔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40]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Interpret Film “So You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Body Geography a,baa,bTAO Wei,LIN Pingping,WANG Shaoxu (a.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b.Cultural Industry and Cultural Geography Research Center,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selects the movie “So Young” which is popular in Chinese mainland 2013,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 The article tries to interpret the integration of body, space, and emotion in virtual space from two aspects of corporeality of space and the spatiality of body, which is on the basis of the living practice of different spatial scale of Zheng Wei, Chen Xiaozheng and other characters in film by means of text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are reach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mbodiment of space 1) The female in the film occupies the initiative posi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their life is no longer the men’s accessory. They clearly express their own choice of love, show strong feminist style. At the same time, the love experience of heroine represents the aestheticism adhere in campus space and compromise when they enter the society, displays the body under different social power relations and intertwined strategic choice result. 2) The film uses “body” and other discourse, which represents the diversified university campus space, shapes the passion of youth through the consumption of the body. Personalized body has become consumer goods to meet people’s curiosity. Moreover, the conclusions from the angle of the spatiality of body: 1) When they face the discipline of the family, school, social, college students are positive actors rather than passive object. They constantly negotiate with the authority of power through individual body practice. 2) Situated body awareness,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stic a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pace subject, which constructs the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form the living identity. Key words: film interpretation; body; space; “So Young”; body geography; text analysi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