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转型发展中抓机遇

来源:华拓网
推进赶超发展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转型发展中抓机遇 在优化提升中争先机

——安镇街道转型跨越发展扫描

鑫安一期安置小区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鑫安农贸市场效果图 锡山区迎“两会”系列专题 镇(街道)篇

2009年4月30日,安镇街道正式挂牌,撤镇建街,掀开了安镇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崭新的一页。

三年来,安镇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牢牢把握高铁通车和新城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高铁商务区“一年成名、三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总目标,带领广大干群解放思想,攻坚克难,拓进取,团结奋进,在破解一道道难题中廓开发展思路,在一次次自我超越中奋力前行。

三载风雨兼程,三载春华秋实。2009年,在城市化建设中诞生的安镇街道迅速理清发展思路,全面摸清家底,快速进入角色,协同整体推进,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跨越、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跨越、城市郊区向城市核心区跨越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10年,安镇街道紧扣“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新城建设、促进转型发展”的目标,团结带领街道全体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开拓创新,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完美收官;2011年,京沪高铁正式通车,安镇街道坚持以保障锡东新城、商务区建设发展为主题,坚持以经济社会转型赶超发展为主线,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举措,使拆迁安置、社会管理、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各项重点工作都得到了全面推动和有效落实,为商务区提前实现“三年成形”的阶段目标奠定基础。 安镇街道成立的三年,是全街道广大干群积极应对新形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筑牢根基的三年;是努力探索符合特殊街情的发展道路,加快发展的三年;是紧跟时代步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三年。现如今,安镇正向世人展现着“生态、文明、宜居、特色”的新形象,展现着新城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

廓开城市发展空间 街道面貌明显改善

无锡市委市政府建设锡东新城的战略定位,把安镇推到了城市化发展的风口浪尖,对这里的干部群众来说不啻是注入了一支赶超、超越发展的催化剂。 三年的努力,安镇从一个僻远的乡镇曼妙转身为魅力绽放的城市雏形。 从一幢幢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建筑,从一座座奠基开工的城市功能项目,从一条条向四周延伸的景观大道,从一片片显绿露水的湿地公园„„扑面而来的是热浪蒸腾的城市化现代化气息。

通过三年的努力,安镇街道为新城夯实了发展基础,克服种种困难完成核心区的拆迁任务,锡东高中、天一初中等一批功能项目和红豆国际、华夏国际、物联网大厦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破土动工,锡山大道、新华路、润锡路等景观大道悦然延展,三

年总计铺设道路里程达101公里,建成启用250万平方米环境幽雅的安置房,基础设施全面到位,发展框架全面奠定,有效地保障了锡东新城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以三高联动为准则,着力营造高品质发展环境,生态建设风生水起。以开展水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和“蓝天工程”为重点,安镇街道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创新环境保护机制、大力开展生态修复,为打造生态宜居新城创造条件,腾出空间。三年共完成清淤河道12条,清淤土方15.3万方,完成70个排水达标区、14个排水达标扩面区创建任务及103个自然村控源截污工作。其中,2011年新增成片造林1036亩,新增公共绿地22万平方米,实现了村(社区)生活垃圾市场化收运全覆盖,生活垃圾收集覆盖率达到100%。如今,街道面貌赏心悦目,市政功能日益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转型,是锡山近三年发展的主旋律。在转型中求发展,被写在安镇街道建设的扉页上。

抢抓城市化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安镇街道借力城市化助推发展方式转变,高起点布局城市经济,做优做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三年来,安镇街道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一方面,依托商务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加快打造商务经济、楼宇经济、休闲经济等各类载体建设,进一步营造和繁荣城市经济的发展氛围和内涵。另一方面在全区率先确立实行农业经济向城市经济变轨转型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规划建设区外的土地空间,三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550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00亩,新增规模经营面积1000亩,农业园区面积累计达到5900亩。

在转变方式中,安镇街道注重超前谋划,着力构建优势凸显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千方百计缓解土地、环境、资金等要素制约,促进了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1年,商务区(安镇街道)实现财政收入7.9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03亿元,分别是2008年底的1.9倍和2.4倍。三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服务业投入62.89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8年底的39%升至50%,经济实力不断增加,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社区建设创新管理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安镇街道始终以民生改善为新城建设之本,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为目标,扎实推进安民、富民、惠民工作,让群众同享城市化发展成果。 积极构建与城市化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探索街道、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的物业管理机制,扎实推进新型社区规划,完成13个村的留村建居工作,新建安置小区公共服务配套面积达到11262平方米,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

稳步推进保障富民。自2009年以来,启动区及周边约11395名被征地农民一次性纳入社保体系,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保。进一步加大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工作力度,结合城市化进程,三年累计在市政养护、道路保洁、物业管理、现代农业等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约7630个,其中公益性岗位约860余个,实现就业再就业约2100余人,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涉及民生改善的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完成了查桥卫生服务中心的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紫金新城幼儿园和安镇中学新食堂,启动了长青园建设,医疗卫生、人口服务、养老服务等实事项目全面开展,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围绕服务人民群众,创新工作思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街道成立了书画协会、武术协会、锡东乒乓球协会、健身协会、少儿武术、秧歌腰鼓、莲湘、舞龙、威风锣鼓等36个文体特色团队,利用节假日和重大庆典日,举办大型主题广场文艺、职工运动会、锡东新城杯系列活动,开展送戏、送电影进社区、工地、敬老院,为全街道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构筑百姓安居防线 平安创建促进和谐

平安是百姓福祉的永恒内容,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赶超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百姓撑起安全保护伞,为群众幸福保驾护航,安镇把平安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常抓不懈。

成立街道以来,安镇街道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有力地提升了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三年来,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72余次,受理矛盾纠纷202件,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均达100%;受理公安机关移送调解案件67起,锡山法院诉前调解案件71起,调解成功率达100%;防止矛盾纠纷激化65起,累计劝阻群体性上访62批次2765人次,及时处置并妥善化解了一批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

以隐患治理为着力点,安镇街道建立了覆盖所有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仅2011年就签订安全生产和防火安全目标责任书275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告知书180份,累计排查企业212家,安置过渡房、居民住宅、出租房等1500余户,排查整改隐患378条,保障了企业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街道信访工作、综合治理、平安建设、技防人防等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有效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安全街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