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教案设计
设计 -
活动目的:
1、同学汇报在“李白诗歌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状况,启发引导同学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同学更广泛地感受、了解李白其人的特点,尤其是李白诗歌的风格。
2、通过沟通、呈现、朗读、品尝李白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巩固和丰富同学的积累,指导同学感悟、观赏李白诗歌鲜活的神韵,激发同学进一步阅读以李白诗歌为代表的中华优秀诗词的爱好。 活动内容:
沟通在“李白诗歌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诗歌,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尝李白其人其诗。 活动预备:
1、课前开展“李白诗歌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CAI(内含李白诗意图、李白头像、李白诗歌名句集锦等)及《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古典音乐磁带。
3、同学自制有关李白诗的诗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及电脑网页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古典诗词的意境,导入主题。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在刚刚结束的“李白诗歌阅读月”活动中,同学们已通过课外阅读
1
生疏了唐代有名诗人李白。[课件出示李白头像特写]一个月来,我们朗读他的诗篇,追寻他的脚印 ,感悟他的心灵。今日,在此时、此地,老师和大家一同来――“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 [用古典音乐作背景,以古香古色的画面并辅以老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古典氛围,将同学引进古诗的意境] 二、汇报呈现所收集的李白其人、其诗的资料。
1、为了使咱们相互了解各自的课外阅读状况,请大家首先汇报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李白。
(2)你读了多少首李白的诗?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同学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 (1)通过汇报沟通对李白其人其诗的生疏和了解,给同学勾画出李白其人其诗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同学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沟通,引导同学“取长补短”,启发同学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在了解同学阅读、背诵李白诗歌的状况之后,引导同学按自己的阅读爱好将读到的李白诗歌分类。如:李白与明月、李白与山水、李白与友人……
[李白诗歌留传下来的有九百多首,题材各异,风格各异,其分类标准亦有很多。教者依据学校生的认知特点,以同学生疏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为载体,引导同学将其按诗中的具体意
2
象分类]
三、沟通、扩展,共同品尝。
1、将李白诗歌简洁分类后,问:你最宠爱李白写的哪一类诗歌?能举例吗?谁和他(她)有相同的爱好?
2、请同学们查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吟诵、品尝你最宠爱的诗。并请推举出表现最好的同学,代表你们小组参与稍后的集体汇报。
[以此引导同学按自己的阅读爱好自行分组朗读、研讨。通过各种形式呈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引导同学开展共性化阅读,促使同学以更大的热忱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诗歌。] 3、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沟通成果向全班同学呈现,我们共同来品析李白诗歌的韵味,老师适时点拨。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同学的乐观性,激发同学的爱好,除各小组推举的人选外,鼓舞同学自荐。呈现形式不限,朗读、吟诵、书画、唱歌等均可。呈现内容可以是整首诗,也可以是其中的一句或几句] 四、玩耍激趣,名句激情。 1、玩耍:
(1)请依据诗名说出诗句。《望天门山》《峨眉山月歌》。 (2)请依据诗句说出诗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3)请用李白的诗句表现图的意境。[课件出示画面:两山对峙,
3
江水中流,帆影点点。] 2、老师推举名诗名句。
李白一生留下了九百多首诗。在这些诗中,有许很多多的千古佳句,流传至今照旧琅琅上口,回味无穷。让我们共同来吟诵它们吧!(课件出示名句集锦,配古乐,师生齐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通过玩耍,辨析、吟诵、调动同学头脑中贮存的学问积累,激活同学思维。让同学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尝理由,呈现同学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旨在促使同学在课外古诗阅读中拓展更宽敞的思维空间] 五、结束活动,留有余味
通过今日的“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活动,我们对李白其人、其诗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中国诗歌史上最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他正直、豪放、重情义的性格,以他那一首首布满惊异的夸张和丰富想象力的诗歌,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全部爱好李白诗歌的人们。最终,让我们用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一句诗来结束今日的活动吧!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