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

来源:华拓网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

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3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编辑本段]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要点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⑴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体教育的作用; ⑵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⑶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⑷“生活即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2.“社会即学校”

⑴为了改革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

⑵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

⑶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即社会终生教育体系; 3.“教学做合一”

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为了避免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指出在“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⑵这一原理将 “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 ⑶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之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又是为了把学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