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也随之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充分展现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实力。但是,由于以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造成自然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也出现了能源短缺等问题。于是,相关学者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这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谋而合。
关键词:建筑学;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前言: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建筑在实际的使用中成为污染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今,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建筑工程项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设计从业人员需要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向绿色、环保的建筑方向发展。
1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相较于一般的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未来的建筑工程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资源、能源节约和减排等方面均是绿色建筑设计重要性的体现。在各个建筑工程环节需要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其中。绿色建筑不仅仅体现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在施工、验收环节均要体现出绿色环保理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部分地区的过度开发会导致当地资源、能源过度浪费,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污染。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则能够满足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的,并且绿色设计理念也为建筑工程施工、设计、验收等阶段提出了更为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案。建筑设计内容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此,建筑设计人员需要认识到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和职业素养,对设计内容、设计理念进行创新,从而可以设计出满足实际建设需求的建筑,为社会城市建设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中,绿色建筑设计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为建筑行业领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2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2.1建筑选址
保护环境,擅于利用外界环境及可利用的因素对人们的居住状况进行全面提升,比如居住清洁度、舒适度,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显著优势。为了将绿色建筑设计的显著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必须对建筑的地址进行科学选择。在建筑设计中,渗透绿色理念,需相关设计人员全面且深入了解建筑设施现场实际情况,到建筑设施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勘察建筑设施现场的自然条件、气候状况以及地质水文等情况,依据勘察结果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相关设计人员还需对建筑采光、通风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制定,确保人们居住条件更加良好,舒适度更高,环境更加清洁。
2.2应用新型绿色材料
在早期高层住宅建筑建设过程中,经常受制造工艺影响,使用的一些建筑材料具有毒性或污染性,在使用过程中会连续释放有毒气体,例如甲醛等,对空气环境有着直接影响,一些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受外部环境侵蚀,会产生老化情况,使用时间短,客观上增加了建筑整体使用成本,消耗了不必要的材料,这也给绿色建筑设计带来了难题。基于此,相关设计人员在确保项目投资总额不被突破的情况下,尽可能对新型绿色材料进行使用,例如高强度材料、耐久易修材料以及可持续材料等,代替传统材料。
2.3采光与通风设计
建筑物居住环境的提升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有效利用,使采光和通风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要求,从而实现绿色节能的居住环境。在进行房屋采光设计时,首先根据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计算光照时间和角度等,尽量避免阳光的直射,科学合理地调整建筑格局和朝阳角度,对于处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可采用曲面建筑的方式,降低房屋的热耗。另外,建筑物的通风设计也尤为重要,在进行设计时,要对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找到合理的控制措施,确保建筑物内通风良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各项要求。
2.4阳台设计
在阳台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需对阳台结构的布局设计和采光设计进行高度重视,除此之外,还应对阳台的实际保温效果进行特别考虑。对于区域植物景观的搭配,相关设计人员也要高度重视,例如加入绿植,绿植能将氧气进行更好地释放出来,对室内空气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2.5门窗设计
作为建筑关键构成要素之一,门窗也是消耗能源的主要原因。门窗密封性偏低会散失热能,将外界冷气传入室内,减少室内舒适程度。因此,在门窗设计时,应对密封进行高度重视,减少能耗。此外,门窗还具备抗压性能及隔音防风性能,能降低危险出现概率,提升生活质量。
3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3.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构建绿色环境
若要构造出绿色、环保的环境,需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植物群落功能和群落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在单位空间内充分发挥出生态环境功能的最大价值,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植物群落,才能大大降低生态环境维护成本。为此,为了能够满足绿色空间的实际发展需求,可以结合自然环境中资源的诸多特点进行模拟分析。选取的植物类型需要结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情况和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合理的植物搭配,这样不仅满足建筑空间的绿色环保要求,也能够提高城市整体的美观度,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让城市更加“绿色”,城市空间更加具有层次感。实行绿色建筑设计应当以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为前提,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的自然生态结构,将自然生态特点融入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当中,进而做到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相结合,让城市建筑设计更加绿色化。
3.2从实际角度出发,做到因地制宜
若要更好地满足绿色建筑设计要求,需要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角度出发,做到因地制宜,从而才能展现出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可行性。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设计水平和职业素养,也需要在
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建筑所在区域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并且将现代化的绿色环保理念、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设计单重,进而可避免由于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导致建筑设计不合理,设计内容不满足绿色环保理念等情况。例如,若建筑区域处于阳光充足的地区,可以采取太阳能技术,进而大大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
3.3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对于绿色环保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充分发挥出可循环利用的效果,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可再生资源包括风能、电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通过在建筑工程中利用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出绿色环保的作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进而能够更好地替代以往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对于建筑工程的清理方面,在未来的发展中也能够采取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其不断完善和创新,从而达成可再生资源运用效果。基于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对于资源的消耗量相对较大,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合理运用可再生资源,建立可再生能源循环、运输体系,充分发挥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也会得到飞速发展。在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建筑设计中会融入更为先进、科学且合理的绿色环保理念和技术,从而可以更好地使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王欣怡.试析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华中建筑,2019,37(6):55-57.
[2]张睿.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住宅,2021,28(3):152-153.
[3]王清勤.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绿色建筑标准回顾与展望[J].建筑技术,2018,49(4):340-345.
[4]姜鑫.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发展方向[J].建筑技术开发,2018(14):109-110.
[5]吴宜孺.绿色建筑设计与未来发展方向[J].建筑知识,2017(6):124-125. [6]李姗姗,张晴天.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研究[J].城市建筑,2021(18):89-9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