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华拓网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o14)第27卷第14期总第134期 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温静 ,何杨钊2,唐玲玮2 (1.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3.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近年来,随着广西经济的迅速崛起,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城 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教育机会不均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未完善。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20ol——-2013年统计数据为 例,探究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广西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4)14—009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4.14—04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 从相对比方面看,广西城乡人均纯收入差距较全国来说波 距比为3.23,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绝大 动幅度大。从图一可以看出,我省收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分为 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 四个阶段。扩大阶段(2001年—_20o5年),广西省城乡人均 中国名列其中。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一般 纯收入相对比由3.6扩大到4.1;缩小阶段(2005年——2006 是在1.5左右。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来看,西部 年),城乡人均纯收入相对比由4.1下滑至3.0;再扩大阶段 地区最高,高达58.3%,而东部地区最低,为37%。也就是说, (2oo6年 O10年),城乡人均纯收入相对比由原来的3.0 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人差距就越加明显。因 又上升到3.9;再缩小阶段(2010年——_2013年),由原来的3. 此,探究西部贫困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十分必要。为此, 9又下滑至3.3。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收入相对比曾一度高于 本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oo1——.2O1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 全国城乡收入相对比,这也说明我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很 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严峻。 一、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二、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从广西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来看,城乡居民收入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保持平稳增长 不利的地理环境是广西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落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广西壮族 后于城市的重要原因。一是从自然地势的角度来看,广西绝大 自治区着力调整工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强工 部分农村自然环境恶劣,多处在山地、丘陵、裂谷等地带。地形 业、促旅游、重非公、抓农业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崎岖,土壤贫瘠,可利用耕地面积小。在遭受泥石流、滑坡等自 因此,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01 然灾害时,农民难以抵挡灾害风险,让贫困陷入无法自拔的状 年至2013年广西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平稳增长,呈现良 态。二是从自然资源的角度来看,虽然西部贫困地区水能资 好的发展势头。2002年起我国先后实行“西气东输”、“西电东 源、矿产、煤炭、石油及天然气储藏总量丰富,但是农村地区传 送”、“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工程。2004年起,乐滩水电站、北 统的粗放式资源开采与加工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生 海电厂一期工程、桂西氧化铝一期工程、钦州林浆纸一体化、长 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无法把原有的自然资源转变为社会财富, 洲水利枢纽等重点项目工程的启动,以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 大部分用于城市发展建设。三是从交通角度来看,农村地区在 举办,使我省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通讯等方面都较为落后,从而导致经济成本高于城 (二)从绝对差角度看,广西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呈现 市,农村居民收入低。 持续扩大趋势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 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即消费水平)是衡量城乡收入差距 扩大 的重要尺度。2001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纯收人为6850元,农 “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及消费 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为1860元,城乡绝对差距是4990元,城乡 水平高于农村居民,这也是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及城乡矛盾尖 居民人均纯收入比是3.7。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 锐的重要原因。”城乡二元结构强调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 为1061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950元,城镇居民人均纯 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国家投入大 收人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6倍。事实上,近几十年来全 量资金用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改进生产技术,转变生产方式, 省城乡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一直在扩大。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与 优化产业结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相反, 城镇居民相比相差近1O年。到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 为了实现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农村需源源不断地向城市提供后 为211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515元,城乡居民人均纯 备资源,生产方式依然单一,生活方式依然很落后。 收入绝对差距扩大到14604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 (三)教育机会不均等导致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民人均纯收入的3.2倍,比200o年的3.7倍有所下降。 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有着重要的影 (三)从相对比方面看,地区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波动 响。长期以来,我国东部城市地区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条件都比 幅度较大 (下转第98页) 收稿日期:2014—06—02 作者简介:温静(1989一),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90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第27卷第14期 总第134期 事物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这种见解也许是幼稚与无知的, 解、掌握和运用,没有他们积极的热情的参与,马克思主义实现 大众化所面临的又一大困境。 (四)教育个体与育个体之间的教学活动没有形成统一的 这也恰恰是他们的需求,这有这种需求能推动他们的自身的发 展与完善,思想的火花是需要碰撞才会产生。教学的单一与死 板压抑住了学生的思维的交锋的心理诉求,在其接受知识的方 式上是单一的,缺少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而这种机械的教育活动无法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与热情。 在其对知识的理解上也是死记硬背的结果,交流的思想需求得 不到实现,在情感上无法发生共鸣,使其在情感上有一种受挫 折感。受挫感使学生就有一种远离这种环境以及对这种环境 产生一种排斥作用。在当前这种单一与死板的教学活动的教 育者是依靠一种带有专制与否定的课堂气氛实施教学活动以 及教学管理,即以否定与专制来压服学生,正如胡耀邦所说: “对人们的思想问题如果靠强制压服是完全背离思想政治教育 原则”;面对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认识问题要以理服人,以情感 人,注重疏通与引导,而不是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持否定的态度。 有机体运作,几乎都是单兵作战,忽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 学科相互渗透的功能,难以满足学生多方感知的需求。现在中 学里的教育者都各自有自己的精确的分工,可育人的工程不是 物质生产,虽然分工一方面有有利于发现更多问题,更有针对 缺失包容性的课堂是使学生的获取自尊的心理需求难以满足, 而产生沉默与沮丧感。学生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大众 化的推动者与实践者,没有学生主体对马克主义的真正的理 性的解决问题,但是塑人工作不是把人肢解掉就结束,分解的 目的是发现与研究人各个方面的工作运行机制的有机联系性, 即分解就是强调整体的有机更协调的运行。当前的中学思想 政治教育者与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分工很明确的,没有任何交 叉,数学教育者强调数学的教育方法与教学精髓。对他们来说 是,有意识或者无意思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自己的学科是 没有关系的。其实则不然,所以教师应该坚持学习并在实际生 活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仅在教学互动中,而且在教 学活动之外也要表里始终如一,尤其是从校领导开始身体力 行,树立榜样教育。因此各个专业的细化分工就是把人给肢解 掉了,过分地强调部分的功能,忽视人的整体统一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0 [2]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3. [3]胡耀邦.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J].红旗,1983(1). I上接第9o页) (三)完善广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关注弱势群体 西部农村地区的略胜一筹。在广西农村地区,由于家庭贫寒而 致使孩子上不起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 工作进行得很不彻底,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因此,教育 机会的不均等必然会拉大城乡之间人力资本存量的差距,从而 拉大了城乡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 三、缩小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 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水平,把深度贫困 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常年困 难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实现应保尽保。 新增社会保障投入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健全自然灾 害应急救助体系,完善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政策。加快新型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进度,支持贫困地区加强社会保障服务 (一)发展广西农村优势产业,实现自身造血 发展自身优势产业,调整自身经济结构是实现广西农村发 展最根本的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都城市地区依靠社会环 境和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大量资金、人才和劳 动力资源,实现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西部贫困地区由 于生产技术低下,产业结构单一,无法实现自身造血。因此,在 当前,我国必须尽快调整、优化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广西也 应该主动加强农村居民的技术改造,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与升级,使农村的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这 是增强广西农村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推动广西农村城镇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要消除广西地区城乡差别,纠正城乡失衡,不仅要清除不 合理的制度,解决制度不公和失当的问题,也要进行制度创新, 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支持贫困地区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解决广大老年人养老问题,尤其是贫 困老年人生活问题。支持贫困地区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 解决智力障碍、精神病人和重度残疾人的托养问题。 (四)加大广西农村教育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优先在广西贫困地区普及学前教育,建设农村寄宿制学 校,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推进贫困地区中小 学相对集中办学,方便学生就近入学。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家 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农村 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扩大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和 职业教育规模,扩大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补助面,免除中等 职业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 特殊补贴,继续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关心特殊教育,加大对 各级各类学校残疾学生的扶助力度。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发达 地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大中专院校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 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力度。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劳 动力转移培训,加大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 培训。 解决制度元力和失效问题。只有公正而有效的制度才能为城 乡协调发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必须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 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 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 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 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 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杨庆育.统筹城乡理论与实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35 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