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一天的食物》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1课 《一天的食物》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二是给食物分类。“吃”是学生们感兴趣的事,现在生活水平,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凭学生们已有的经验,记录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这部分内容要重点引导学生如何记录。通过统计,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一天会吃很多的食物。为下一个学习目标做好铺垫。通过讨论,记录,统计,学生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吃的食物那么丰富。这就引出了给食物分类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对获取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通过分类明白给食物分类会方便我们的研究。懂得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建立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一天中吃的食物都很熟悉,观察,研究食物的活动是从记录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开始的。通过记录一天吃过的食物,指导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学习收集、整理有用的信息,有意识地去注意自己的一日三餐,以及一日三餐以外所吃的各种各样的食物,从而发现食物的多样和主要种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完成小组内同学一天中所吃食物的统计后,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这会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陆续发出原来一天中我们能够获得的营养也是那样的丰富,最后在比较中发现自己在食物的选择、营养的获取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本节课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研究态度,而不是在研究的初始阶段就让学生进行沉重的反思。
【设计思路】
本课以“统计和分类一天的食物”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一天的食物,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引导学生对食物进行分类,让学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生自己说一说,你想给食物怎样分类,明白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对学生先进行示范分类,再放让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科学的分类,让学生明白给食物分类会方便我们的研究。懂得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建立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
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的分类活动中细致地进行思考、筛分,将区分难度大的“混合类”食物拆分为多个食物种类;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通过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问题和规律。 【教学难点】
会给多种的食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进行食物记录的卡片纸(每人20张) 教师准备:食物分类记录单(每组1份) 【课时安排】 1课时
2 / 7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礼物。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展示各种食物。(包子、西瓜、牛奶、冰淇淋、矿泉水、食用油、食盐、面包)
提问:这些物品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把这些物品叫做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引出“食物”。 板书:食物
讲述:食物是指我们吃的喝的物品。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吃的食物入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一盒消炎药,提问:它可以吃吗?它是不是食物?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理解“食物”概念。
教师强调:食物是指给我们充饥解渴的物品。
提问:一天当中,同学们要吃几餐食物?哪三餐?板书:一天的 揭示课题。
我们以晚餐为样板,研究一天的食物。板书:晚餐
[设计意图: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
二、探究过程
1、记录昨天晚餐吃的食物
同学们回忆一下昨天晚餐吃了什么菜? 根据学生的回答,讨论:你吃的菜算几种食物?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3 / 7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老师昨天晚上也做了一个家常菜——西红柿炒鸡蛋,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做的?我们来看视频。
课件播放视频:西红柿炒鸡蛋
提问:西红柿炒鸡蛋是由几种原料做成的?板书:原料 它算几种食物?
小结:它是由几种原料做成的,就算几种食物。 按照这种算法,刚才说的菜算几种食物?
现在你们能调查一下昨天的晚餐一共吃了多少种食物? 教师适时提出要求:
1、一张卡片只记录一种食物。 2、每个同学都要进行记录。
3、小组合作摆一摆一共吃了多少种食物。 注意:把重复的食物放在一边。 (课件展示:)温馨提示 1、记录要求真实。
2、不要遗漏。不会的字可以写拼音。 3、重复的食物,只记录一次。
学生分小组记录食物。(教师下课堂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调查、记录中餐吃的食物,这个活动在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同时,又在逐渐引导学生发现搜集整理信息中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感兴趣地进一步去研究。]
小组进行汇报:你们小组一共吃了多少种食物?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食物很丰富
小结:晚餐吃的很丰富,一天的食物会更加丰富。(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自己的调查、记录和研究收获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从交流中
4 / 7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了解到别人的思想,体会到更多的感慨与收获,学到他人的长处。]
2、给食物分类
提问:你们可以给这些食物进行分类吗?板书:分类 想一想你们小组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类?
讲述要求:按照分类标准,把食物卡片粘贴在食物分类贴图上。 小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进行汇报:你们小组是怎么分类的?吃的最多的食物是什么? 展示学生的食物分类粘贴图。
[设计意图:把课堂学习时间充分地还给学生,“给食物分类”可以产生热烈的课堂气氛,教师在交流环节中巧妙的讲解、追问、点拨和引导又可以营造和谐的氛围。]
讲述: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根据食物的来源,把食物分为: (课件展示)
粮食 家畜
植物 蔬菜 动物 家禽 水果 水产
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吗?课件展示。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一天吃的食物很丰富,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大家?
四、全课总结
问: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研究了一天的食物,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我们怎样吃营养才合理,下节课继续研究。
5 / 7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到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以后,诱导学生能继续围绕“食物”主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板书设计】 一天的食物
原料 晚餐
分类 食物很丰富
一天的食物会更加丰富
【教学反思】
《一天的食物》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下《食物》单元的起始课,主要由“记录一天的食物”与“给食物分类”两个主要活动构成。
本节课包括“记录一天的食物”与“给食物分类”这两个活动,这两个活动之间有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做准备,后者对前者进行整理。从教学内容来看,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一天的食物,并对我们的食物进行分类。在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我确定以研究晚餐为样板。
在本堂课的学习中,学生遇到困难有二:一是如何比较完整的记录一天的食物;二是如何对记录的内容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提出分类的问题;对于前一个问题,我稍做引导即可解决
二是学生分类中遇到的困难。课前估计学生分类的标准和名称更多来源于生活中对食物的分类,学生分类中存在以下几下问题:分类标准不统一;分类后的子项不是并列关系;分类后的子项有重叠现象。因此分类的要求不必要太高,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分类的问题所在,让学生感受到分类标准的确定意义很大,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对我们的食物进行
6 / 7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简单的分类,以便我们更好的关注我们的食物,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