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汽修类教案模板

来源:华拓网
汽修类教案模板

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一、课堂学习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义了吗? 2、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3、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课外拓展:结合材料探究魏晋风度

材料一:《伤逝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郎 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材料二:《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 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完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

明确:《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

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敬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 二、课后学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

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给下列字注音 猷( ) 笃( ) 恸( ) 舆( )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 ) 子敬素好琴( ) 何以都不闻消息( )( ) 此乃英雄也( )

3、用现代汉语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要力求译准。 (1)语时了不悲。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索舆来奔丧。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径入坐灵床上。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 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

中职汽修教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反思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私家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售后服务的人员缺口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汽修人员的缺口有80万之多。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引来国外众多汽车集团的加入,使我国汽车车型、品种等迅速更新换代,轿车市场“老三样”时代已过,换来的是车型众杂、技术先进的汽车新时代。汽车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要求汽车售后服务人员素质必须迅速提高,维修技能不断更新才能满足汽车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劳动保障部已把汽修人才确定为紧缺技能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国内众多的中职、

高职学校都相继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我校也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听课,结合现行汽修企业生产、人员状况、发展趋势等,我对现行汽修人才培养有以下几点思考:一、理论课讲授的思考1、课程内容必须与现代车型接轨现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内容从车型、维修技术等都落后于现行汽修企业,计划经济时代汽配物资较为紧缺,汽车维修作业大都以修复为主,耗时间、效益差。而现在汽配丰富、采购方便,汽车作业以养护、更换部件、调整为主。以前的汽车电子元件运用较少,汽车电路相对简单,但维修量大。而现在汽车大量使用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电脑板等部件,结构复杂,但维修量少,诊断量多。原先的基础维修技能逐步淡化,原先的听诊及经验判断已被仪器诊断所替代。综合这些因素,作为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人员必须在中职教材的基础上作一定的调整,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渗入新车型相关内容;

在实训设备上须配备新型的汽车解码器等诊断设备,要突出强调现行汽修业是“七分诊断、三分修理”的状况,这样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才不会与现行汽修知识脱节。2、理论课要坚持“理论够用”现在的中职汽修教材理论都很全面,而且很细。而现代汽车修理中都以换件修理为主,有相当多的汽车部件只要知道其功用即可。由于汽车上大量使用电子元件,其原理相对较复杂,理解起来相对较难。现在的中职学生在学时间短,基础薄弱,如果一味追求片面高深的原理, 学生学起来困难、吃力,而教师由于耗去大量时间,势必占用一定量的技能实训时间,对完成中职汽修整体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而且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差。我认为理论课要坚持“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并且尽可能的要结合实物展示教学,如有教学条件的最好在课堂上边拆解边讲解,使学生学起来不抽象,不要什么都要靠想象,很多部件结构很复杂,仅依靠想象是很难理解的。就算有图纸,对于初学者也是很难懂的,所以必须依靠实物展示、拆解、组装等手段辅助学生来理解课堂内容。现在中职汽修教材过于全面、细致,作为专业教师要把教材内容概括、精简、通俗化,要把书读薄突出重点内容,必要的理论要让学生读懂、读透,这样才能把够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决不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了很多似懂非懂的理论,到实际工作岗位好象什么都不会、二、实训课要坚持“技能为主”现在汽车修理作业中,很多时候都是不问过程只问结果,对技能的熟练、经验的丰富要求很高。作为中职汽修教育对汽修经验的教学很难做到的,经验需要长时间的总结、积累,而中职学生在学时间短,实训课程本来就有限,而有的学校由于实训条件有限,实训课开展就更少了,因而出现了“在黑板上修汽车”的现象。由于社会车辆急增,汽修业务量也多起来,汽修企业希望中职学校毕业生立马能顶岗操作。基于这种情形,要求我们中职汽修应加强基础汽修技能训练而且要“实车实兵实战”,实车是指实训车辆要尽可能的接近现代车型; 实兵是指实训设备要用现代的汽修设备;

实战是指要按现代汽车修理方式进行操作实训。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保量,即每位学生要保证做到一定的维修工时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技能的熟练程度,而不是“花拳绣腿”的招式。作为维修经验只能

利用后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过程

什么都不懂。加以总结、积累。三、汽修职业心理课不能少现在汽修业门坎相对较低,从业人员的进出较容易而且频繁。而现今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技术含量在急烈的角逐中也越来越高,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操作及理论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从业人员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低学习能力差,在汽修企业从业数年仍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而纷纷放弃改行他业。整个汽修业从设备、人员等竞争惨烈、优胜劣汰,人员结构“金字塔现象”严重,要想从汽修市场中、汽修职场中胜出必须做到:1、要全面认识汽修业的现状作为一线汽修专业的教师,我们必须如实介绍汽修最新状况,从企业构建、设备、技术、人员配置等都要详细讲解,让学生在校期间对汽修企业有一定的了解。2、要有良好的汽修职业心理由于传统的汽修企业存在“脏、乱、累”等现象,造成现今的学生不愿意进入汽修企业就业。现今汽修企业已经变得更加整洁、设备技术更加先进、作业基本上实现机械化、气动化、液动化,与传统汽修企业相比已有很大的改进,而且现今汽修企业迫切希望高素质、强技能的本科人才的加入,整体薪金水平也较高,职业前景看好。我个人对中职汽修学生的要求是:在校期间打好理论基础,强化基础技能操作训练;

顶岗实习强化汽修专项技能等。力争中职三年成为汽修专业的一个合格的专项专业人才。有条件和基础好的学生将来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效果会更好。3、要有一个行业内职业规划及吃苦精神作为中职汽修学生要结合自身情况作一个较详细的行业五年职业规划:前三年

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汽修行业合格的专项专业人才;

后两年要对本专业进行理论深入、经验总结积累,争取成为一个名汽修企业内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技术人员。在整个五年规划中首要条件是:肯干、肯钻、肯吃苦。四、汽修实训基地建设应与现行汽修企业接轨作为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必须配备汽修实训基地,由于汽修实训基地投资大、运作费用高,所以在基地建设中要了解汽修各专项专业之间的互通性、组合性等,尽可能的精简费用,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必要的方面去,我个人有以下几点要求:1、实训场地布置应模拟汽车修理企业设计。2、实训设备应与现行汽修企业一致。3、实训车辆及部件尽可能采用较新车型。4、实训作业流程应与汽修企业生产流程一致。5、实训课程最好实行维修工时制。6、实训指导教师要有一线修理企业生产经验。第一章

汽车史话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诞生的历史过程2.了解汽车技术的发展变化3.知道汽车的一些经典趣事教学重点:汽车的汽车诞生的历史过程教学难点:了解汽车技术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先进技术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节汽车的诞生教学导入:思考问题:汽车是怎么诞生的,早期人类的生产工具是如何变化发展的?

教学内容及过程: 汽车的萌芽阶段:一、车轮和车1、早期的2、马车的发展:铜车马模型、指南车、记里鼓车、梯车、巢车撞车、滑轮车风力车、

发条车。3、自动车辆的尝试蒸汽机的发明瓦特三、蒸汽汽车的发明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炮兵大尉尼古拉斯·古诺

云四、内燃机的发明1877年8月4日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发明了四冲程内燃机内燃机汽车的诞生“现代汽车之父”——勒本茨的第一辆汽车:1886年1月29日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汽车,三轮配火花塞点火汽油机戴姆勒的第一辆汽车:1886年戈特利布·戴姆勒发明了内燃机汽车,四轮思考:蒸汽机、煤气内燃机的主要发明人是谁第一辆蒸汽汽车是何时何人发明的什么意义? 第二节汽车的技术发展史教学导入:内燃机汽车刚发明时,并没有立即在各种路面车辆中显示很强的竞争力。美国销量最多的还是蒸汽机汽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内燃机汽车才在路面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内燃机的发展完善 ?

?在汽车发展史上有

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汽油的气化传统的化油器无法精确地获得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就是用电脑精确控制发动机每一循环的喷油量,计量准确,雾化燃油精细点火装置的发展近100 年来, 汽车点火系统总共有式、磁电机式、蓄电池式和计算机控制式等。勒发明的第一台汽油机采用热管点火。内燃机的冷却1917年,美国凯迪拉克公司研制了第一个电起动器,是用一个小电动机带动与曲轴相连的飞轮转动来起动发动机的。起动系统1917年,美国凯迪拉克公司研制了第一个电起动器,是用一个小电动机带动与曲轴相连的飞轮转动来起动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早期的汽车发动机润滑大多采用“全失”润

滑系统。机油送到发动机的工作部件,进行润滑,使用后的机油就白白地流到地上浪费掉。现代汽车广泛采用的是压力飞溅润滑系统,在采用了压力润滑后,发动机寿命大大提高。气门的布置 它它

4种形式, 即热管

1883 年戴姆1930年以前的发动机,大多数采用侧置式气门的设计方案。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逐步采用顶置式气门。其优点是可使气门的动作加快,减少气门阻力,以便更好地进行换气,还可使燃烧室的设计更加紧凑。二、发展完善的底盘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本茨在他发明的三轮汽车上,首先采用了所谓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但是靠一根操纵杆控制方向。1908年,福特T型汽车采用了行星齿轮转向器。1923年,美国的马尔斯采用了滚珠蜗杆式转向器,是最早的循环球式转向器。1954年,液压动力转向器应用于凯迪拉克轿车上。1966年,美国轿车上开始采用可伸缩的转向柱。思考:1.汽车的内燃机系统包括几部分?2.汽车的底盘系统包括几部分,技术发展有哪些?第三节汽车趣事教学导入: 1、你知道哪些汽车名人?请列举不同国家的汽车名人2、你知道世界上最贵的轿车吗?

这便3、哪些国家是靠左行驶哪些是靠右行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世界汽车之最世界上最贵的轿车“银色魔鬼”最早在月球上行驶的汽车世界上最早的汽车试车者贝尔塔和本茨世界上最早的汽车试车者贝尔塔和本茨这辆汽车将配备一台“台风”战斗机的发动

机和一枚鹰”火箭。英国空军飞行员安迪·格林将驾驶这辆“猎犬超音速汽车”。将搭载新型战斗机发动机,在车辆加速至500km/h后,位于车顶的一种混合火箭发动机将继续为车辆加速,直至最终的极速。二、道路交通管理趣事右行左行趣闻交通信号灯马路的由来路标的来历汽车驾驶考试轶事_ 汽车维修技能基础 _学科单元教学计划电子教案_ 汽车维修技能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2 _ 汽车维修技能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 4 “猎1

实习安全教育学习内容

冬季气候干燥,是火灾的多发季节,也是安全检查的重要季节,为此,汽修专业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学习。 一、灭火器的使用

1、首先检查灭火器合格与否(检修日期在一年之内、指针指示绿色)

2、使用前先把灭火器摇动数次,使瓶内干粉松散。 3、拔下保险销,对准火焰根部压下压把喷射。

4、在灭火过程中,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卧倒或颠倒使用。 5、站立在上风方向,灭火后防止复燃。 二、四懂、四会、一明确:

1、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火灾的危险性,会报警;

2、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会使用多种消防器材;

3、懂得扑救初期火灾的方法,会扑救初期火灾;

4、懂得火灾现场的逃生方法,会组织人员疏散。 5、明确重点部位和工种。 三、清理卫生死角

同学们将车间内的旧抹布,矿泉水瓶等杂物清理干净,将车间周围的易燃物彻底清除干净。确保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们基本掌握了四懂四会,以及正确使用灭火器,为实习车间的安全提高了系数,为同学们的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发生一些突发的意外事故,如电击、溺水等。遇到这些情况时,周围的人员不能紧张慌乱,应该首先通 过电话通知急救部门。在急救部门未到现场院之前,周围人员应及时对伤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如果伤者有神智不清、抽搐、

颈动脉摸不到搏动、心跳停止、瞳孔散大、呼吸停止、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可判断为心跳骤停。心跳骤停是临床最紧急的情况, 必须分秒必争、不失时机地进行抢救。 紧急抢救的方法如下

在心跳骤停的极短时间内,首先进行心前区叩击,连击2~3次。然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具体方法是,双 手交叉

相叠用掌部有节律地按压心脏,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使血液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起有效循环。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 ,有活动假牙者应先将假牙摘下,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然后,捏紧鼻孔吹气,使胸部隆起、肺部扩张

。心脏按压必须与人工呼吸配合进行,每按心脏4~5次吹气一次,肺部充气时不可按压胸部。 现场急救触电才人工呼吸法

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应立即进行生理状态的判定。只有经过正确的判定,才能确定抢救方法。 (1)判定有无意识;

救护人轻拍或轻摇触电人的户膀(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或摇头部,以免加重可能存在的外伤),并在耳

旁大声呼叫。如无反应,立即用手指掐压人中穴。当呼之不应,刺激也毫无反应时,可判定为意识已丧失。该判定过程应在5S内 完成。

当触电人意识已丧失时,应立即呼救。将触电人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头部放平,颈部不能高于胸部,双臂平放在驱干两侧 ,解开紧身上衣,松开裤带,取出假牙,清除口腔中的异物。若触电人面部朝下,应将头、户、驱干作为一个整体同时翻转,不 能扭曲,以免加重颈部可能存在的伤情。翻转方法是:救护人跪在触电人肩旁,先把触电人的两只手举过头,拉直两腿,把一条 腿放在另一条腿上。然后一只手托住触电人的颈部,一只手扶住

触电人的肩部,全身同时翻转。

(2)判定有无呼吸:在保持气道开放的情况下,判定有无呼吸的方法有:用眼睛观察触电人的胸腹部有无起伏; 用耳朵贴

近触电人的口、鼻,聆听有无呼吸的声音; 用脸或手贴近触电人的口、鼻,测试有无气体排出; 用一张薄纸片放在触电人的口、

鼻上,观察纸片是否动。若胸腹部无起伏、无呼气出,无气体排出,纸片不动,则可判定触电人已停止呼吸。该判定在3~5S内完 成。以上的抢救方法虽然只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才需要用到的,但它是家庭急救的必备手段,我们应该及时学习并掌握。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血液循环,对脑、心等重要脏器供氧。急救的成功条件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一、脱离电源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

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时,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

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

对各种触电场合,脱离电源采取如下措施。 1.低压设备上的触电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如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

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

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 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经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其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等将电线剪断。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进行。 2.高压设备上触电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

安全距离。

3.架空线路上触电

对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如系低压带电线路,能立即切断线路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皮带后,用带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

如系高压带电线路,又不可能迅速切断开关的,可采用抛挂足够截面的适当长度的金属短路线方法,使电源开关跳闸。抛挂前,将短路线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另一端系重物,但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身安全。不论是何线电压线路上触电,救护人员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注意防止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和再次触及其他有电线路的可能。 4.断落在地的高压导线上触电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如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8-10m以外,并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定线路已经无电时,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立即就地进行急救。 二、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触电伤员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确保其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三、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触电伤员如意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的呼吸、心跳情况。

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博动

若看、听、试的结果为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博动,则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四、心肺复苏

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正确进行就地抢救。心肺复苏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 1.通畅气道

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

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阻塞,并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示。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定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触电伤员如牙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3.胸外按压

(1)按压位置。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为:

1)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助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2)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3)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上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

位置。

(2)按压姿势。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应符合以下要求:

1)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或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2)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3)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3)操作频率。

1)胸外按压要以均匀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2)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是,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 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 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5s吹气一次(即12次/min)。如脉膊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方法抢救。

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五、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

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

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还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终止。 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方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初期恢复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跳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

六、杆上或高处触电急救

发现高处有人触电,应争取时间及早在高处开始进行抢救。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工具和绝缘工具以及牢固的强索等,并紧急呼救。

救护人员应在确认触电者已与电源隔离,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环境安全距离内无危险电源时,方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并应注意防止发生高空坠落的可能性。

若在杆上发生触电,应立即用绳索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措施送至平台上。

在将伤员由高处送至地面前,应再口对口(鼻)吹气4次。触电伤员送至地面后,应立即继续按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要的诊断设备条件和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

电击伤俗称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致的损伤。大多数是因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所致,也有被数千伏以上的高压电或雷电击伤。 接触1000伏以上的高压电多出现呼吸停止,200伏以下的低压电易引起心肌纤颤及心搏停止,220~1000伏的电压可致心脏和呼吸中枢同时麻痹。触电局部可有深度灼伤,而呈焦黄色,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有2处以上的创口,1个入口、1个或几个出口,重者创面深及皮下组织、肌腱、肌肉、神经,甚至深达骨骼,呈炭化状态。 急救方法

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

2、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

(1)轻症: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亦

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

(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5)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6)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1、晕倒昏厥 此时千万不可随意搬动患者,首先观察其心跳和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可轻拍患者并大声呼唤使其清醒。如患者无反应则说明情况比较严重,应使其头部偏向一侧并稍放低,取后仰头姿势,然后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急救。 2、关节扭伤

切忌立即搓揉按摩,应马上用冷水或冰块冷敷约15分钟。然后,用手帕或绷带扎紧扭伤部位。 3、心绞痛

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出外游玩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遇到有人发生心绞痛,先不可搬动患者,要迅速给予硝酸甘油让其含于舌下。 4、胆绞痛

实践中饮食若摄入过多的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容易诱发急性胆绞痛。患者发病后应静卧于床,并用热水袋在其右上腹热敷,也可用拇指压迫刺激足三里穴位,以缓解疼痛。 5、胰腺炎

有些人在实践时由于每天聚餐暴饮暴食而诱发胰腺炎。发病后患者应严格禁止饮水和饮食。可用拇指或食指压迫足三里、合谷等穴位,以缓解疼痛,减轻病情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6、急性肠胃炎

实践中由于食物或饮水不洁,极易引起各种急性胃肠道疾病。如出现呕吐、腹泻和剧烈腹痛等症状,可口服氟哌酸、黄连素等药物,或将大蒜拍碎服下。 7、溺水

强调下,绝对不允许大家下水游泳,你们是在做实践不是去玩。但这里还是把相关急救措施列出。溺水者自水中救出时常呈呼吸减速、不规律、呼吸困难、紫绀、咳嗽,甚至呼吸、心跳停止。溺水者常因窒息而死亡发现溺水者救治应刻不容缓,现场复苏最为重要。将

溺水者救出后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汪物和泥沙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可将溺水者腹部垫高,胸及头下垂,或抱其双腿,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走动或跳动以”倒水”。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功之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若心跳停止,同时立即进行胸外按摩,以恢复心脏搏动。 8、热痉挛

这是中暑的一种特殊类型。在热而湿度高的地方,有时会突然脸色发青,感到头痛、恶心、头晕并发生痉挛,这叫热痉挛。若对这种病如不及时处理,会进一步发展,以至于意识消失,最后死亡。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然后再喝些凉开水或盐水。如意识丧失,痉挛剧烈,应让患者取昏迷体位(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同时快速通知急救中心。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 常见的中暑原因: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C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

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中暑按病情轻重可分为: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C。此为中暑的先兆表现,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 2、轻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C。 3、重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表现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

4、重度中暑还可继续分为:

中暑高热,即体内大量热蓄积。中暑者可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过40度。

中暑衰竭,即体内没有大量积热。中暑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而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 中暑痉挛:

即与高温无直接关系,而发生在剧烈劳动与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饮水而未补充盐分,导致血钠、氯化物降低,血钾亦可降低,而引起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口渴,尿少,但体温正常。

日射病:

即强烈的阳光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中暑者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神志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轻度增高。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补充液体: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人工散热: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冰敷: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理要点

户外运动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的阳光下,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发,使体温升高,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这就是中暑。

中暑者头痛、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

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次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

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

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 中暑急救方法

健康常识: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中,对高温、高湿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气温大于32℃、湿度大于60%的环境中,由于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

此外,在室温较高、通气不良的环境中,年老体弱者、肥胖者、儿童及孕产妇耐热能力差,也易发生中暑。

中暑者一般表现为体温升高、乏力、眩晕、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脉搏和呼吸加快,面红不出汗、皮肤干燥,重者出现高热、神志障碍、抽搐,甚至昏迷、猝死。

为了避免中暑,在高温天气,应做到:对年老体弱等重点人群应重点保护,营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室内要通风,尽可能把室温降至26~28℃,室内外温差在8℃以内。要保持情绪稳定,注意膳食的调配,饮食宜清淡,多饮水。提高对先兆中暑的认识,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出汗、全身疲乏、心慌等症状,应立即脱离中暑环境,及时采取纳凉措施。 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

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

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 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中暑以后怎么办? 出行躲避烈日;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保持充足睡眠 急救方法: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

3.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

5.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塌方砸伤时的急救

1.立即挖出伤员,注意不要再度受伤,动作要轻,准、快,不要强行拉。如全部被埋应尽快将伤者的头部优先暴露出来,清理口鼻泥土砂石、血块,松解衣带,以利呼吸。

2.使伤员平卧,头偏向一侧,防误服呕吐物。

3.伤口出血时应用布条止血和净水冲洗伤口,用干净毛巾包扎好以防感染。

4.骨折时要用夹板或代用品固定。 5.呼吸停止者,口对口人工呼吸。 6.心跳停止者,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7.搬运伤员要平稳,避免颠簸和扭曲。有条件时及早输血、输液。 八、电喷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

1.实训内容及目的

1)掌握燃油滤清器的拆装方法。 2)掌握燃油泵、喷油器的拆卸与安装。 2.技术标准及要求 油路油压为0.2MPa。 3.实训器材和工具

克莱斯勒轿车若干辆或发动机若干台。常用工量具各1套,专用工具1套,机油少许; 相关挂图或图册若干。 4.实训注意事项

1)确保所有泄漏的燃油要尽快从发动机表面清除掉。

2)在拧松或拧紧燃油管线接头时,要遵照相应的力矩说明,以防过紧和油管扭曲。

3)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油路如图2-29所示。 5.实训操作步骤

(1)燃油滤清器拆卸与安装 1)拆下蓄电池负极导线。 2)燃油系卸压。

3)清除燃油滤清器进、出口端接口处的污物。 4)在进出口软管周围缠绕毛巾,吸收那些溢出的燃油。 5)脱开燃油滤清器出口端上的金属快速连接接头。图2-30所示为燃油导管,燃油滤清器连接与此类似。当用快速拆卸接头专用工具或相当的工具,压下接头管端上的内装释放工具时,将快速连接接头推向燃油管。轻轻地扭动接头并将它拉离燃油管。

6)脱开燃油滤清器进口端的塑料快速连接接头。一起压下紧固片,并滑动快速连接接头离开燃油管接头,紧固装置仍留在燃油管上。 7)盖好两个快速连接接头,防止燃油系受污染。 8)拆下燃油滤清器支架,并拆下滤清器。

9)为了正确安装,在滤清器进口和出口端做出记号。安装滤清器,使其进口端对着油箱。将滤清器放在支架上,并装到支架导轨上。用12N·m的力矩拧紧安装螺栓。

10)在燃油滤清器接头上抹一层薄的30WT发动机机油、将燃油管装到滤清器上。在快速连接接头上装上新的O形圈。 11)按下列步骤安装塑料快速连接接头:

①将快速连接接头推向燃油管,直到紧固装置勒到位为止,并可听到“咔嗒”声,且一定要通过快速连接装置的窗口,检查是否可看到紧固装置锁耳和燃油管肩部。

②借拉回快速连接接头检查连接状况。如该接头锁定到位,则连接是可靠的。

12)按下列步骤安装金属快速连接接头:

①在快速连接接头最大直径处之下,放置专用脱开专用工具或相当的工具。

②将脱开工具拉向燃油管接头,直到快速连接接头恰好吻合到位为止。

③将脱开工具置于脱开工具的肩部和快速脱开接头顶部之间。用推下脱开工具的方法检查连接状况。

④拉回快速连接接头检查是否正确连接。燃油管应锁定到位,如连接不完善,在释放位置时,一定要使黑色的塑料环不卡住锁定装置。 13)安装滤清器盖,并重新接上蓄电池负极导线。

14)在点火处于0N位置时,连结DRBⅡ或相当的扫描工具,并接近ASD燃油系,对燃油系做加压试验,检查是否泄漏。注意:当采用ASD燃油系试验时,ASD继电器将维持通电增能达7min,或直到试验工作结束为止,或到点火钥匙转至0FF位置为止。 (2)燃油泵拆卸与安装

1)如燃油泵仍在运转,将燃油排入到一个合格的可携式燃油虹吸箱中,采用DRBASD燃油系试验使燃油泵工作;

如燃油泵不工作,按下列步骤拆卸燃油泵组件,并将油箱的燃油排入一个合格的可携式燃油虹吸箱。

2)拆下燃油箱滤清器顶盖,使燃油系卸压。 3)拆下蓄电池负极导线。

4)打开后备箱盖、拆掉后备箱内衬和检修地板的紧固件。 5)拆下检修地板和后备箱底部的衬垫。检查衬垫状况,不符合要求可予以更换。

6)从燃油泵组件上脱开电气连接器。

7)在加油管和回油管周围缠绕抹布,以吸收溢出的燃油。压紧紧固片,从燃油泵组件上拆掉加油和回油管,并小心地将快速连接接头滑动移开燃油管接头。紧固装置保留在燃油管上。 8)从压力释放/翻转阀上拆下软管。

9)松开带式夹紧装置,直到将燃油泵组件从油箱中取出为止。 10)在检修时,周围放置毛巾以吸收可能溢出的燃油。不卸下燃油泵组件,而是使燃油泵组件向后倾斜,则多余的燃油可向下流到组件的边缘而回到油箱。

11)当拆卸组件时,油位传感器的浮动臂抓在油箱内部的边上,将组件向一边倾斜,并从油箱中拆出。

12)小心地从油箱中拆卸燃油泵组件和衬垫。在维修燃油泵组件前,从组件的储存器中排出剩余的燃油。

13)燃油泵组件和燃油箱有对准记号。如图2-31所示,油箱有两条铸出的线,燃油泵组件上有一个三角形对准记号。小心地将组件垂直地装入油箱,油箱装有新的衬垫,对准三角形记号,使它正指向油箱上二条记号线之间。

14)推组件的顶部,使其进入油箱中。保证衬垫不被移动。 15)当安装燃油系组件时,在燃油泵组件的边和油箱的唇部安装并拧紧夹紧器:夹紧器拧紧力矩4N·m。注意不要使夹紧器拧得过紧。 16)将燃油管装到组件上的加油和回油管接头上,在燃油管上推动快速连接接头,直到紧固装置到位为止,且听到一种“咔嗒”声。一定要通过快速连接接头窗口,检查是否能看到紧固装置的锁耳和燃油管肩部。

17)拉回快速连接头检查连接状况。如该接头锁定到位,则连接是可靠的。

18)将泄出管重新接到压力释放/翻转阀上。

19)将电气连接器重新接至燃油泵组件,重新连接蓄电池负极导线。

20)转动点火钥匙至0N位置,但不起动发动机。用DRBⅡ或相当的扫描工具进行ASD燃油系试验。这种试验将起动燃油泵并对燃油系加压,检查是否漏油。

21)安装检查口盖和衬垫,拧紧紧固件。 22)安装后备箱内衬和燃油箱滤清器顶盖。 (3)喷油器拆卸与安装 1)拆下蓄电池负极导线。 2)燃油系卸压。

3)进气管部位有许多电气接头,如需要应做标记。这种标记在装配时,可节省时间。按下列步骤从进气管上拆下燃油导管: ①从节气门体上脱开进气增压装置。

②节气门处于全开位置,从节气门轴上脱开节气门联动装置和车速控制联动装置。压下两边钢缆上的销定片,并从安装支座上拆下拉索。

③从废气再循环(EGR)转换器上的电磁线圈和进气管绝对压力(MAP)传感器上,拆下电气连接器。

④从PCV阀和燃油压力调节器上,脱开真空软管。脱开位于进气管后方上的制动助力器软管。

⑤脱开节气门体排污软管。将电气连接器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和怠速空气控制(1A)阀脱开。

⑥拆下进气管增压装置(上面的进气管)上的EGR阀的安装螺钉,

从发动机上拆下进气管增压装置安装螺栓和增压装置。

⑦当用专用的快速连接接头工具67SI或相当的工具压下内装的脱开工具时,在燃油导管上向燃油管方向推动快速拆卸接头。当保持对脱开工具向下施压时,轻轻地扭动该接头,将接头从燃油导管上脱开。

⑧在燃油软管周围缠绕毛巾,以吸收溢出的燃油; 并盖住开口处以免燃油系受污染。

⑨从燃油管夹子上拆下紧固螺钉,并从支架上脱开燃油管。 ⑩向发动机中心方向转动喷油器。在电线束上做标记,将电线束从燃油喷射器上脱开。

1拆下燃油导管安装螺栓,并将燃油导管垂直地提上来,使其脱离发动机。

1○4)拆下喷油器紧固夹,并轻轻地将喷油器从燃料导管上的杯口中拉出来。

5)在O形圈上涂抹一薄层清洁的发动机润滑油。 6)将喷油器装入燃油导管上的杯中,用安装紧固夹紧固。 7)按下列步骤将燃油导管装在进气管上:

①在每支喷油器喷嘴上的O形圈上,涂抹一薄层清洁的发动机润滑油。

②将喷油器喷嘴插入进气管的开151处。喷油器装到位,装上燃油导管安装螺栓。用22N·m力矩拧紧安装螺栓。

③重新连接电气连接器至每个喷油器,向气缸盖方向转动喷油

器。

④重新连接加油和回油管至燃油导管。一定要使黑色塑料释放环对快速连接接头是处于OUT位置。将专用的脱开工具6751或相当的工具,置放在快速连接接头最大直径处上面。

⑤向燃油导管方向拉动脱开工具,直到将快速连接接头卡到位为止。在内装的脱开工具的肩部和快速连接接头顶部之间置放专用工具。然后借助向该装置施加轻微向下的力,检查该接头的安全性。接头应被锁定到位。

⑥在燃油管上装上夹子,并拧紧紧固螺钉。 ⑦将附有新衬垫的进气增压装置,装在进气管上。 ⑧将附有新衬垫的EGR管,装到进气管上。

⑨按顺序用28N·m的力矩拧紧进气增压装置安装螺栓。 ⑩拧紧EGR管安装螺栓。

1将真空软管重新连接到PCV阀和制动助力器。

1○2重新连接电气连接器至怠速空气控制阀、EGR阀、节气门位置和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 1○感器。

3将节气门拉索和车速控制拉索装至安装支架。

1○当操纵杆使节气门处于全开位置时,重新连接节气门体杠杆。 4将排污软管重新接至节气门体。将空气增压装置重新接至空气滤清器和节气门体。

1○8)重新连接蓄电池负极导线。 九、活塞环的拆卸与装配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活塞环的拆卸方法。 2.掌握活塞环的安装方法。 3.活塞环安装后应符合技术要求。 (二)、工量具: 活塞钳一个。 (三)设备: 活塞连杆组一套。

(四)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 1.活塞环的拆卸:

用活塞环钳从活塞环槽内拆下各道活塞环,拆下的活塞环应分组放置,

2.活塞环的安装:

1)活塞环平装入气缸套内,接口处要有一定的开口间隙。 2)活塞环应装在活塞上,在环槽中,沿高度方向要有一定的边间隙。

3)镀铬环应装在第一道,开口不要对着活塞顶部的涡流凹坑方向。

4)各活塞环开口在互相错开120℃,均不准对着活塞销孔。 5)锥形断面活塞环,安装时锥面应向上。 6)扭转环安装时,倒角或切槽应向上。

7)安装组合环时,应先装轴向衬环,再装扁平环和波形环。波形环上边装两片扁平环,下边装一片扁平环,开口应相互错开。

二、活塞环“三隙”的检查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活塞环“三隙”的检查方法。 2.掌握活塞环“三隙”的标准间隙要求。 (二)工具量具:塞尺一把。

(三)设备仪器:活塞环一套,活塞一个 (四)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

活塞环是活塞连杆组中磨损最快的零件,尤其是第一道气环磨损更为严重。活塞环磨损后弹力减弱,开口间隙,侧隙背隙增大。密封性变差。造成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耗油率增加。是发动机的易损件。 1.活塞环的检验:

活塞环三个间隙的检验包括端隙,侧隙,背隙的检验。 (1)活塞环端隙的检验:

把活塞环放入汽缸内,用活塞顶将活塞环推平,用塞尺检查开口间隙,应符合技术要求及规定,吉利发动机气环端隙为:0.20----0.70mm 若开口间隙过大,应重新选配,过小应用细平锉修整。锉修时应以一个端面为基准面,锉修另一端面,防止锉成斜口。 (2)活塞环侧隙的检查:

将活塞环放在环槽内,围绕环槽转动一圈,活塞环应能转动自如。再用塞尺检查边隙,应符合技术要求,若边隙过大应重新选配,若过小,可在垫有砂布的平板上研磨。 (3)活塞环背隙的检验:

背隙是将活塞环装入汽缸后,环背面与活塞环槽底部之间隙:为了测量方便,通常用槽深与环厚之差来表示。一般为,经验检查方法是:用手将活塞环压入活塞环槽内,湖塞环外端面应低于湖塞环岸为合适。背隙过小时可更换活塞环 附——活塞环相关知识 (一) 活塞环的作用 1.气环的作用

气环起密封气体及导热的作用,其本身具有一定弹力。将环压在缸壁上。当发动机工作时,高压气体进入环槽,一方面将环压紧在环槽上,另一方面环背将更紧密地压在缸壁上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当气体通过第一道环隙窜入第二道时,压力已大大降低。而且第二道环漏泄的气体极少。为了进一步减少摩擦损失,有的发动机只采用一道气环。第二道气环密封任务较轻,而且工作条件较一道好些。为了避免机油窜入燃烧室,所以要求第二道气环除密封气体外,还有一定的刮油作用。 2.油环的作用

油环的作用是将一定的润滑油均匀分布在缸壁上,防止润滑油窜入燃烧室并保证活塞环和缸壁的润滑。

油环要刮下缸壁上多余的油,须较大的径向力将环压在缸壁上。由于环背没有气体压力的帮助,故环本身要具有较大的弹力及较小的接触面积,同时刮下的润滑油要能顺利地流回油底壳,所以油环槽背设有回油孔或切口。 (二)活塞环“三隙”

1.端隙活塞环端隙是指活塞环随活塞装入气缸后,环在上止点时环的两端头的间隙或活塞环在标准环规内两端头的间隙,此间隙是为了防止活塞环受热膨胀卡死在气缸内设置的。在检查漏光度的同时可检查端隙,用厚薄规测量。若端隙大于规定值,则应重新选配活塞环,若端隙小于规定值时,可用锉刀锉修环口。

2.背隙活塞环的背隙是指活塞与活塞环装入气缸后,活塞环内 圆柱面与活塞环槽底间的间隙。背隙的作用是为了建立背压,减少积碳和防止活塞工作时膨胀过大挤断活塞环,用游标卡尺测量环槽深度及活塞环径向厚度,两者之差值即为背隙。背隙过大时,应更换活塞环或车削加深环槽的底部。

3.侧隙活塞环侧隙是指环的厚度与活塞上相应环槽宽度的差值。此间隙过大会使环的气密性下降,间隙过小会导致在高温膨胀时相互间发生“粘住”的危险。将活塞环放入环槽内,用厚薄规进行测量,测量时,由于不能全方位、全角度对每一个点进行测量,因而一旦出现活塞环翘曲或环以及环槽的个别部位损坏时,都会使环在环槽内出现卡滞而“粘住”的现象。因此,活塞环装复时,应对其进行试验性的经验检查。具体方法是:将每一道环按装配标记正确地装在相应的活塞环槽内,清洗干净,并在环上涂上足够的机油,然后,一手握住活塞,另一手转动活塞环进行检查。要求活塞环应能转动自如,无发卡现象,用手将环托起,活塞环能自由落下为合适。若不能落下,则说明配合过紧,应拆下后在平台上垫砂纸研磨。只有正确地检测活塞环的各个项目,使用合格的活塞环,才能达到应有的效能寿命。

作业:1.活塞环的种类及作用。

2.活塞环的“三隙”包括哪些?有何意义? 3.活塞环安装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职汽修教案模板 汽修实施方案 汽修厂应急预案 汽修店活动方案

汽修讲课教案模板(共16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