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百年钟声读后感

百年钟声读后感

来源:华拓网
百年钟声,托起强军梦——

读《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感受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口洪钟,要经常照镜子,经常敲打;历史能照出我们的昨天与前天,也能照出一个民族的优劣,忘记了昨天,也就会迷失今天。读完《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钟声一直在我耳边回荡。

作家张雅文通过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梳理了香港回归祖国前后的历史纵深,勾勒出历经沧桑、充满传奇色彩的香港百年史。写出了后回归时期香港的社会面貌和港人生活肌理纹路,提炼出香港精神的特质,给我们以极大激励和有益的启迪。她用大量新的、鲜活的第一手材料,多角度、多维度地对后回归时期及回归后香港社会及民众生活进行辨析与思考。

爱国主义的激情贯穿全书。它首先敲响了历史的钟,重述了百年屈辱和中英谈判的艰难曲折。这本书,始终在历史钟声的提醒之下,书写着香港的人心、世态、社会。作者走进驻港部队采访时,头脑里想的仍然是,当年中国之所以受到西方列强的欺侮,不仅在于缺少强大的军队,缺少先进武器,更在于缺少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决心。于是作者反复吟味着“不派驻军还算什么回归主权”这句话。作者写狮子山下的打拼精神,写董建华,写曾宪梓,写曾荫权,写李嘉诚,直到写一个被戏称为“梁振英身边的卧底”的优秀女公务员

陈冉,也都无不联想到祖国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自强,由此来诠释“香港是打拼者的天堂”。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写香港的慈善事业,研究香港人如此热衷慈善事业,是天性使然,还是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答案当然还是要到饱受屈辱的历史中去寻找。在作者看来,慈悲善良,是一个民族的美德;而担当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崇高境界。

香港的百年钟声告诉我们,祖国的强大需要人民军队的强大,“强军梦”的钟声也同时在我耳畔回响。作为人民子弟兵的一员,该如何去反思历史,实现强军梦呢?

国家军队再强大,也离不开作为其中一粒尘、一粒沙的我们;中国梦、强军梦再美好,也离不开每个人对自己梦想的坚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的寄托;“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这是霍去病的坚持;而屈原更是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对梦想的承诺。且不谈古人的追求,周总理在十二岁读书时就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伟大抱负并且为之奋斗终身。而作为一名军人的我,就是要将青春与热血铸入强军梦。为此我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时刻向书本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使自己的思想保持一定的活力,给行动带来创造力。要明确个人目标,成就自身价值。在工作岗位上要满怀激情,敢于担当,敢于创造,用强军梦激励自己不懈努力,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用个人的梦想来托起“强军梦”。要树立端正的生活态

度、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在新兴的物质观、价值观、世界观面前把持住自己,保持热情,发掘潜力,不断提高,保证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动摇。

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走来,已经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我们作为新一代年轻军人,更加应该使他不负“文明之师 、威武之师”的称号,并使之向信息化军队的方向迈进,成为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这就是我的强军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