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旅游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夜话 | 在海拔4600米的寂静里,我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声音

夜话 | 在海拔4600米的寂静里,我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声音

花图旅游网 2025-10-13
导读读者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听《夜话》今晚让我们一起走进雅砻江畔一个名叫“白玛”的营地在那里一群能源建设者日复一日地坚守他们的世界由连绵的雪山、无边的寂静和一句“敢脱一层皮再造一条江”的誓言构成寂静的山谷两河口白玛营地,下了一整天的雨。营地与雅砻江紧紧相依,对面的山与村庄隐没在烟雨之中。在这海拔2000多米之地,我夜里听着流水声,清晨一睁眼就拉开窗帘与江相对。雅砻江不安静,它日夜奔流,带着许多人的故事与心事。来到这里并不容易。我们一行先是飞到西昌,然后驱车到了锦屏水电站。从锦屏1号营地到两河口白玛营地

读者朋友们晚上好

欢迎收听《夜话》

今晚

让我们一起走进

雅砻江畔一个名叫“白玛”的营地

在那里

一群能源建设者日复一日地坚守

他们的世界

由连绵的雪山、无边的寂静

和一句“敢脱一层皮

再造一条江”的誓言构成

寂静的山谷

两河口白玛营地,下了一整天的雨。营地与雅砻江紧紧相依,对面的山与村庄隐没在烟雨之中。在这海拔2000多米之地,我夜里听着流水声,清晨一睁眼就拉开窗帘与江相对。雅砻江不安静,它日夜奔流,带着许多人的故事与心事。

来到这里并不容易。我们一行先是飞到西昌,然后驱车到了锦屏水电站。从锦屏1号营地到两河口白玛营地,沿江而行,需要7个小时,道路曲折,弯道众多,肠胃也跟着折腾。后来才意识到,在川西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这是多么矫情的喟叹。

车行国道G248,对于初来乍到者,这一路都是新鲜,时晴时雨,山上不知名的粉花,一簇又一簇,冷杉笔直挺拔。过了九龙县,我们在一处观景台短暂停留。映入眼帘的是高山草甸与湖泊、远处的雪山、近处的木屋、在河滩啃食的牦牛,一切都是冷色调,肃穆安静。

成千上万的雅砻江流域能源生产建设者,远离家人来到这里。有人走了,还有人得留下,一批又一批,一年复一年。在他们的讲述中,通讯与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里,那是无尽的等待与苦熬,“家书抵万金”并不为过,即便现在一切都改观了,与家人不能相伴的愧疚感依然浓烈。

到达白玛营地时暮色降临。晚饭后,我们一行人决定走一走,没有月色与星光,静谧的时空中,江水滔滔,山峦无言。一株“迁徙”而来的上千岁的古桑树,还有新芽冒出。这样的夜晚,只是古桑树见证的某一个夜晚,斗转星移是一瞬。人却是满怀雄心壮志的,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要干出一番伟业,留下一段佳话,以供千百年后流传。支撑他们的信念是什么呢?是植入心中的情怀吗?是遥远的牵挂吗?是选择与坚守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次日,我们去了海拔在4000米~4600米的柯拉光伏电站。印象极深的是抵达前的“二十七道拐”乡村道路——27是确切的数字。在海拔4600米的“柯拉之极”,风是凛冽的,脚下是积雪,还有一条标语格外直接:敢脱一层皮,再造一条江。未曾经历亦可想象当初建设是何等艰难。如今望去,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光伏板甚是壮观,连成片,汇成海。在雪山面前,人如此渺小,又如此坚韧。

返回白玛营地时,我经历人生第一次高原反应。他们应该早就遭遇过了,头晕眼花,巨石压胸。正常睡眠和顺畅呼吸,在那片高寒之地都是奢侈之事。与一路陪伴我们的项目人员道别,下一次见面不知何时,也不知营地下雨时,山上是否在下雪。一起遛弯那晚,他说,营地是安静的,山上则是寂静的。

寂静时,人一定能看到自己的内心所念。

离开的清晨,车开出白玛隧道。出城已是傍晚,街道两旁的蓝花楹开得真盛,连绵起伏的青山剩下轮廓,浅粉的晚霞,妩媚且迷人,接下来就是一个隧道接一个隧道……

对我们来说,前路是未知且神秘。那些在高山峡谷中的人,他们习以为常了吧,把挂念都留在了隧道的另一端。

监制 刘颖余

主播 吴丽蓉

作者 陈俊宇

本文原载于《工人日报》(2024年05月12日03版文化·家园)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