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旅游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普洱文旅】普洱“双节”文旅亮点纷呈:维度解锁239万游客青睐的诗与远方

【普洱文旅】普洱“双节”文旅亮点纷呈:维度解锁239万游客青睐的诗与远方

花图旅游网 2025-10-15
导读当国庆的红旗与中秋的明月在普洱的茶山咖谷间交相辉映,这座以绝品文化底蕴、绝色山水画卷、绝美民族风情闻名的城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假日文旅答卷。国庆中秋8天,239.68万游客慕名而来,创造21.39亿元旅游总花费,日均接待量与消费增幅均大幅提升。从、市的强力统筹部署到文旅职能部门的精细安排,再到涉旅部门的有效联动以及县(区)的聚力支撑,普洱从维度生动诠释了“千年茶韵·一城咖香”的城市名片,让“左手咖啡右手茶” 的普洱生活,成为广大游客朋友们十分眷恋的文旅记忆。01市场组织力更强,顶层设计

当国庆的红旗与中秋的明月在普洱的茶山咖谷间交相辉映,这座以绝品文化底蕴、绝色山水画卷、绝美民族风情闻名的城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假日文旅答卷。国庆中秋8天,239.68万游客慕名而来,创造21.39亿元旅游总花费,日均接待量与消费增幅均大幅提升。从、市的强力统筹部署到文旅职能部门的精细安排,再到涉旅部门的有效联动以及县(区)的聚力支撑,普洱从维度生动诠释了“千年茶韵·一城咖香”的城市名片,让“左手咖啡右手茶” 的普洱生活,成为广大游客朋友们十分眷恋的文旅记忆。

01

市场组织力更强,顶层设计绘就全域蓝图

“双节”文旅市场的火爆,始于周密的顶层部署与高效的落地执行。节前,主要领导深入调研旅游城市建设,在“旅居云南”普洱专场发布会上向全国游客发出诚挚邀约,并通过专题会议明确假日工作重点,为市场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10县(区)主要领导化身“文旅推荐官”,以本地化视角解读普洱魅力,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市文旅局牵头建立跨区域协同机制,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假日工作。创新发起的“旅居普洱指南”“在普洱松弛感拉满”等抖音话题,吸引3000余家商户主动参与,直接拉动消费超2000万元;“一日游”“两日游”城市集章打卡活动更汇聚2万余名参与者,4000余份特色礼品成为普洱温暖的见证。各涉旅部门从指导到活动策划,全方位的组织保障让普洱文旅市场呈现“忙而不乱、旺而有序”的良好态势。

02

茶咖引爆力更劲,特色IP激活消费潜能

作为普洱最具辨识度的文旅符号,茶与咖啡在这个假期释放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景迈山茶林文化景区以10.452万人次的接待量刷新纪录,日均增速高达349.79%,周边多家民宿从10月1日至6日连续满房,申遗成功后的品牌效应持续凸显。这片千年茶林不仅吸引游客驻足,更带动澜沧县接待30.05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6%和19.07%。咖啡产业则以沉浸式体验打开新市场,全市43家咖啡门店与庄园化身体验课堂,依托3个培训基地和4个实训站,让“当一天咖啡师,带一本证书回家”成为热门玩法。思茅美丽星村、野鸭塘等咖啡庄园创新业态,孟连精品咖啡街30余家门店接待游客3.1万人次,销售额达325万元。数据显示,思茅、孟连两地14家主要咖啡庄园累计接待6.85万人次,营收531.2万元,其中省外游客占比高达76.7%,咖啡已成为普洱吸引外地游客的“金色名片”。

03

创新生命力更旺,业态升级解锁体验新篇

从传统观光到深度体验,普洱文旅业态创新让这个假期充满新鲜感。市博物馆打造的“普洱民族文化探寻”“普洱茶历史文化探源”两大研学课程,结合傣族金水漏印、象脚鼓制作等非遗实践,构建起“文物展示+技艺传承+动手实践”的独特模式,吸引1.43万人次参与,较2024年增长50.3%。城市空间的创意改造同样亮眼,思茅区盘活115亩闲置土地打造的“城市稻田”,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标”;老街通过NPC互动演绎马帮故事,新增10余处文创体验点与3家咖啡体验店,让历史街区焕发新生。茶马古城的“穿唐越宋”主题活动与古道景区的“非遗国庆文化节”形成联动,共接待游客27.9万人次,单日峰值达5.5万人次,同比增长4.1%。县域创新同样精彩,墨江“村烤”吸引8.07万游客,景东以彝族打歌、花灯歌舞融合非遗文化,西盟佤族新米节通过拉木鼓、迎新谷等仪式传递民族风情,多元创新业态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04

联动聚合力更猛,全域协同构建发展矩阵

“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县区联动”的工作格局,让普洱文旅资源实现高效整合。市文旅局牵头联动卫健、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在茶马古城设立中医集市,提供理疗、草本茶饮等特色服务,8000余人现场体验,60岁以上群体占比45.68%,满意度高达95%。统筹举办的普洱原产地咖啡文化季吸引16.79万人次参与,支持孟连举办的第三届牛油果节斩获超6000吨订单,价值达1亿元,实现“文旅搭台、产业唱戏”的深度融合。县区层面的差异化发展更显合力,10县(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打造特色活动:宁洱举办“喜迎国庆·民族团结大联欢”,15天“六大主题活动”持续升温;孟连聚焦咖啡与牛油果两大特色产业;澜沧借力景迈山IP布局22个特色活动。这种“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特色互补”的活动矩阵,让游客无论身处普洱何处,都能感受独特的文旅魅力。

05

服务亲和力更美,细节之处彰显城市温度

“服务即产品,服务即体验”的理念在普洱得到充分践行。思茅区在普洱思茅火车站新建集休憩、服务、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游客中心,同步整合开放主城区6000余个免费停车位,日均使用率超85%,有效缓解了节假日停车难题。全市文旅系统联合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16项专项服务,在44个服务站(点)投入2203人次志愿者,服务时长累计7431小时,惠及游客25万人次,从咨询引导到应急帮扶,全方位的志愿服务成为普洱最温暖的底色。安全保障与投诉处理同样高效,依托“12345”热线、“一部手机管旅游”平台建立的5分钟响应、24小时受理机制,实现“接诉即办”。整个假日期间无旅游投诉记录,仅受理的9件咨询求助均100%办结,无安全事故、重大投诉及负面舆情发生,让游客的普洱之行既舒心又安心。

06

文化吸引力更足,非遗传承焕发时代光彩

普洱的文化魅力在这个假期愈发浓郁。除了博物馆的研学体验,非遗文化在景区景点、节庆活动中实现全景渗透。茶马古道旅游景区通过“非遗国庆文化节”推出传统技艺挑战赛、非遗夜游等产品,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景区接待量达1.0941万人次。民族文化活动更是精彩纷呈,西盟佤族新米节上,拉木鼓、迎新谷等传统仪式原汁原味呈现,“金色拍了萌”等特色活动让古老文化与年轻游客产生共鸣;宁洱“民族团结大联欢”通过歌舞表演、民俗展示等形式,展现各民族交融共生的美好图景。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更让普洱的民族文化基因得到传承与活化,成为吸引游客深度停留的重要原因。

07

宣传推动力更大,传播打响城市品牌

精准高效的宣传推广让普洱文旅热度持续攀升。节前召开的文旅宣传工作动员会明确传播脉络,市县两级联动发布图文、视频等宣传内容1385条次,总浏览量达3991.73万次,为假日市场预热造势。节日期间,普洱更是多次登上国家级媒体,宁洱那柯里两次亮相央视《新闻联播》,思茅茶马古城、太阳河森林公园、澜沧景迈山等景点也获央视重点报道,极大提升了品牌曝光度。更值得关注的是,普洱“左手咖啡右手茶”的生活方式在假期被正式认证,这一独特的城市标签通过全媒体传播深入人心。去哪儿、飞猪等平台数据显示,普洱跻身国庆机票预订增幅前10小机场城市,同比增长74.15%,与保山、迪庆成为全省旅游预订量增速最快的三个州(市),宣传推广的流量转化成效显著。

08

赛事带动力更活,“体育+文旅”激活市场新局

“赛事搭台,文旅唱戏”的融合模式在普洱绽放活力。景谷县举办的“跟着赛事去旅行”·第一届多上果汁“大力士”杯村BA,凭借接地气的竞技氛围吸引1.2万人次参与,成为乡村文旅的新亮点;江城县首届中老越三国匹克球邀请赛暨2025巡回赛,汇聚5国及国内12省市的254名运动员参赛,带动3000余人体验这项新兴运动,彰显了普洱的边境文化活力。镇沅县第七届“茶王杯”全国陀王争霸赛同样精彩,37支队伍、933名运动员同台竞技,配套举办的“哀牢山金汤锅美食文化节”“穿越哀牢·又见茶马”徒步行等活动,将赛事热度转化为旅游消费动力。这些赛事活动不仅丰富了假日供给,更通过“以赛促游”的方式,吸引了大批体育爱好者前来,为普洱文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组织统筹到服务保障,从产业融合到文化传播,普洱在这个“双节”假期以维度的全面提升,实现了旅游人次与消费的双增长,更打响了“绝版普洱·香遇世界”的城市品牌。数据背后,是普洱对文旅品质的坚守,对游客需求的回应,更是对“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生动诠释。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