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为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国内高校纷纷推出新设的试验(实验)班(学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开设实验班已有近百个。实验班注重学科交叉融合,配备有导师,采用小班授课制,保研率较高,一直备受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前不久,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21级敬修书院实验班在“2024年北京高校优秀学生基层组织创建”评选活动中荣获“北京高校示范学生基层组织(班级)”称号,同年获得北京市优秀班集体。
首师敬修书院实验班是全国首个采用书院制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实验班,根植于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的教育理念,将中国传统书院制与现代大学教育学制相融合,构建出“书院成长共同体”的班级工作模式。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更强调师生共同成长,致力于培养“懂小学教育的小学教育”的卓越人才。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和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他们成为未来小学教育的领军人物。
在敬修书院实验班的育人体系中,“教学相长”的师生成长共同体占据核心地位。以“第一班主任”为引领,以书院导师团队为指导,在这里,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导师的关怀与指导,班级还积极构建“勇于创新”的学术成长共同体,通过推进“学术生活化,生活学术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术讲座、阅读经典书籍和朋辈学术交流,将学术追求融入日常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还创编并展演了原创话剧《敬修先生》,将敬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展现出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
除了敬修书院实验班外,首师还设有多个其他类型的实验班,涵盖数学、汉语言文学、心理学、学前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选择。
在数学类(数理实验班)中,配备有知名教授讲授基础课,实行本科、硕士相衔接的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从基础到深入的全方位学习体验;汉语言文学(教育部拔尖计划实验班)则是依托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采用学业导师制、弹性学分制和小班教学制,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心理学(潘菽实验班)则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条件,强调大师引领和个性化教学,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和心理咨询等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这些实验班的设立,丰富了首都师范大学的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成长平台。在这里,学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通过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和实践项目,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并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的就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