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牡丹江海林市海林镇新合村上演了一场舌尖上的盛会——海林市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新合大酱节同步启幕,吸引众多市民循香而至,共同走进这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活动现场(刘友林 摄)
村头广场上,百口酱缸整齐排列,朝鲜族阿玛妮身着七彩长裙与朝鲜族学生一起将发酵好的酱块与松枝、辣椒一同封入陶缸。这看似简单的工序,实则蕴含着东北大豆主产区的天然馈赠与朝鲜族的智慧:北纬44度的黑土地孕育优质大豆,世代传承的古法制酱工艺,在松枝清香与辣椒辛烈的碰撞中,酝酿出独特风味。
百口酱缸整齐排列(陈雷 摄)
“我是新合村的村民,这已经是我连续参加的第三届‘大酱节’了,今天表演了朝鲜族舞蹈扇子舞,希望大家喜欢。”新合村村民金顺善说。
海林市是朝鲜族同胞的重要聚居地,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大酱节”作为东北地区朝鲜族的传统节庆,每年农历六月开启大酱生产,并通过一系列民俗活动,祈愿丰收安康,展现幸福生活图景。
将发酵好的酱块与松枝辣椒一同封入陶缸(陈雷 摄)
“参加这个‘大酱节’,我们欣赏了精彩的演出,品尝到了朝鲜族的大酱和泡菜,非常好,感受到了‘大酱节’的精彩魅力。”市民朱莹说。
当酱缸盖上的瞬间,不仅封存了时间的味道,也开启了文化的传承。这场以“酱”为媒的节庆活动,将农耕智慧、民族风情与旅游经济巧妙融合,让文化在烟火气中焕发新生,为海林文旅融合写下鲜活注脚。(周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