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台机器人协同作业,关键工序100%自动化,最快30秒下线一辆新车……在重庆,新能源汽车生产进入设备数据互联互通的智能制造“加速度”。9月26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团走进赛力斯超级工厂,光明日报总编室编辑杨永磊在微博发布了这样一条图文并茂的报道。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团在渝北龙兴赛力斯超级工厂采访。记者 张春晓 摄
自9月23日起,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启动。7天时间里,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13家中央主要媒体和市属媒体近百名记者兵分两路,赴九龙坡、沙坪坝、江津、涪陵、永川、武隆等18个区县实地采访调研。
“我是第二次来重庆,上一次是2021年5月份参加‘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调研了渝中、江北、荣昌、大足等八九个区,了解重庆汽车产业、民生保障、农业发展等情况,重庆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杨永磊表示。
这次主题采访,则让杨永磊看到了重庆高质量发展更加多元的一面,“比如,在沙坪坝区美丽阳光家园公租房,我感受到重庆为改善民生做出的不懈努力;在川渝高竹新区,重庆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敢闯敢试、敢作敢为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在重庆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非常暖心。”
同样被重庆魅力所吸引的,还有采访团里的人民日报记者。“以前,我们只是在电视上看到重庆的夜景非常漂亮。通过这次主题采访,才发现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该记者表示。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川渝高竹新区的拔地而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个宏大的国家战略,在这个小小的新区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仅四年时间,新区改革硕果累累,很多探索在全国具有借鉴推广意义。”该记者表示。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团在高竹新区税务大厅采访。记者 张春晓 摄
同样是国家战略的落地落实,人民日报还非常关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9月24日的报道中,该记者写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开通5年来,通道目的地从全球166个港口拓展到523个港口,成为纵贯我国西南地区稳定的黄金物流通道,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已在重庆学习、工作和生活近20年的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办公室副主任邓蕊,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重庆工业博物馆的采访经历。
这座博物馆依托老重钢厂部分工业遗存改造而成,向人们展示了特殊的时代背景、曾经的工业辉煌和如今的历史变迁。“我在那里采访了这段历史的亲历者——重钢老员工邓世维,听着他的故事,看到他在博物馆展示的旧时火车头旁驻足良久,不禁感慨:记者的使命就是要穿越历史的长河,记录时代的呼吸。”邓蕊感叹道。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是一座有底蕴、有温度、有魅力的城市。我亲眼见证了它的飞速发展,也相信重庆将续写辉煌。”邓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