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旅游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徐州文旅的锚点效应

徐州文旅的锚点效应

花图旅游网 2025-04-01
导读随着徐州文旅热度持续攀升,“流量密码”正转化为发展势能,文旅红利从核心景区向全域辐射,形成“一业兴带百业旺”的乘数效应。这场由文旅引发的化学反应,不仅推动着城市消费场景创新升级,更在协同发展、文脉赓续等领域催生全新蝶变。近日,徐州发布推出 “文旅背后的经济学”系列报道,探寻徐州文旅火热背后的发展逻辑。 今日推出系列报道第三篇 《文旅的锚点效应:从古城文脉到文旅IP》。 过去一年,徐州接待游客数量突破1亿人次大关,彭城七里更是成为游客必来的顶流“打卡地”。 其实,这与行为经济学中的锚点效应相契合

随着徐州文旅热度持续攀升,“流量密码”正转化为发展势能,文旅红利从核心景区向全域辐射,形成“一业兴带百业旺”的乘数效应。这场由文旅引发的化学反应,不仅推动着城市消费场景创新升级,更在协同发展、文脉赓续等领域催生全新蝶变。近日,徐州发布推出 “文旅背后的经济学”系列报道,探寻徐州文旅火热背后的发展逻辑。 今日推出系列报道第三篇 《文旅的锚点效应:从古城文脉到文旅IP》

过去一年,徐州接待游客数量突破1亿人次大关,彭城七里更是成为游客必来的顶流“打卡地”。

其实,这与行为经济学中的锚点效应相契合,面对庞杂的旅游选择时,游客往往会将最早接触的鲜明文化符号作为锚点,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后续的判断与决策。

这些锚点不仅是游客奔赴徐州的原因,更是促进文旅项目形成差异化竞争、提升游客黏性的核心抓手。那么徐州文旅的锚点效应,到底从何而来?

01

文旅“地标”如何塑造?

——从物理锚点奠定空间骨架

提起徐州这座城,你最先想到什么?

云龙山麓的十里杏花、徐州博物馆里的大汉气象、回龙窝的青砖灰瓦……很多时候,一个文化地标,会与一座城市深度捆绑,成为见证城市发展和兴衰更替的“活态博物馆”。

在彭城历史文脉城市更新工程建设现场指挥部,一张巨大的设计图标注了彭城七里上的7个文脉片区。

从南端的“彭城之源”片区到最北端的“鼓楼时尚”片区,这条3.5公里的轴线既是地理坐标,更是时空纽带——下圆墩遗址闪耀着4300年前的文明火种,266米高的苏宁广场主塔楼上折射出一城烟火;城下城遗址博物馆正诉说着“城叠城”的奇观。

彭城七里更新建设,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深远谋划。

今年2月15日,《徐州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优化空间布局、传承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配套,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更新,正在塑造更多更鲜活的徐州标识,唤醒古城的记忆与活力,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来到“土城汉风”片区,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有序进行;云龙山下,云东一道街人行步道景观改造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下圆墩遗址公园项目现场,施工车辆不时进出……

不破坏居住生态,修旧如旧,保存历史遗迹的原真性和整体性,改善居住条件,增建多层停车场……彭城七里更新建设在推进历史文化保护的同时,也注重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让城市发展更好地契合民众的生活需求。这条贯通城市南北的历史文脉,正以空间为锚,将徐州的根脉深扎泥土,向着未来伸展出遒劲的枝丫。

02

文旅“高地”如何打造?

——从文化锚点激活历史基因

文脉,是文化发展、传承的脉络和系统,与此同时也塑造了一座城市记忆点。

每当漫步于彭城七里,都能深刻感受到那份属于徐州独有的韵味,那是一种既粗犷又细腻、既古老又年轻的气息。

2024年,全市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6600万人次、游客景区消费221.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67%、19.18%。

游客被什么吸引而来?文旅蓬勃发展的密码,正深植于城市文脉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表达之中。

纵向维度上,彭城七里打破了线上235处历史文化遗存之间的空间隔阂,融合楚汉、黄河、彭祖等多种文化基因,形成了徐州千年文脉的基底,成为徐州历史文脉延续和文化内涵彰显的集中展示区,值得游客细细品读。

横向维度上,彭城七里串联起户部山、回龙窝等历史文化街区与彭城壹号、文庙街区等时尚地标,游客用脚步丈量的不仅是城市的烟火,更在砖瓦巷陌间触摸着文明的年轮。

可以说,彭城七里是这座城市最鲜活的“城市说明书”,是游客快速了解这座城市的窗口。

游客漫步其间,既能感受到博物馆的大汉气象,也能享受到现代商圈的时尚服务,这种“折叠时空”的文旅体验,让徐州的文化不再是课本中的静态符号,而成为一场跨越千年的沉浸式漫游。

当纵向的文脉传承与横向的产业创新形成经纬交织,徐州正以彭城七里为支点,撬动整座城市的文旅能级跃升。

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文化基因解码城市密码,让彭城七里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爆款”新旅游标识,构建起独具魅力的文旅高地。

03

文旅“名片”如何输出?

——从品牌锚点展现一城繁华

周末,徐州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各式传统小吃和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徐州在加紧建设历史文脉彭城七里的同时,还在不断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和特色街区。让游客体验在文旅项目过程中形成的记忆点,不仅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的综合体验,也是情感、文化、故事等精神层面的共鸣。

如今,游客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看风景”,如何将单纯消费场域升维为城市繁华的切口,正是文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徐州的破题之道在于通过突出彭城七里的文化符号,发挥城市文化机制的引领力,打造消费新场景、挖掘消费新潜力、提升消费新能级,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放大一条历史文脉“点亮”一座城的头部效应。

2024年4月,徐州文庙街区正式开街运营,作为彭城七里上的重要节点,这里一边是浓厚的文化氛围,一边是时尚的现代商圈;既是文商旅融合的优质品牌,也是带动城市扩内需与促消费的重要引擎。

打造品牌的本质是“情感锚点”,它能够将游客的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深度绑定,形成一种难以忘怀的“心理印记”。这种印记不仅能让游客在离开后依然回味无穷,还能激发游客的分享欲望,从而形成自传播效应。今年,徐州将“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这句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徐州正以实践证明,推动“七里”文化与文旅经济双向奔赴、与城市发展融合共生,正成为徐州文旅消费市场新的增长极。

文字 | 彭家一

图片 | 往期徐州发布

编辑 | 杨洁 李乔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