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早上扯点逻辑问题

来源:华拓网

     现在是早晨6点42分,不是想记录时间,只是想说最近很长世间以来这个点自己还没有睡,今天居然五点半就睡醒了,不知道是不是被蚊子咬醒的,反正脚心被咬了一个包,蚊香液貌似也不太有效了,不知道是不是蚊子又进化了新技能,蚊香企业是不是接下来要道高一丈才行了,如此下去蚊子是不是会进化成百毒不侵,人却给毒死了。

    迷迷糊糊的还能依稀记得刚才做的梦,起来把还在播放着背景音的电脑关掉,这电脑最近也是几乎7*24小时在运行状态,形成一个相对短期的习惯会惯性的持续到不短期。上了趟厕所再回来已经不记得梦的内容,还想再睡一会可好像睡不着,想说在脑子里打腹稿,好像觉得这两个部位有点矛盾,反正是好像想记点什么,但又懒得起来写。看了会手机,已经一两个月没怎么看豆瓣了,所以还是又忍不住觉得算一种巧合。打腹稿的内容刚好遇见,但好像又不太想说了。先扯点闲篇。其实所有的也都是闲篇。

     远离微博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喜欢那种戾气,有人告诉我要关注对的人,如果真有什么吸引力法则,那可能我自己本身有问题,才会更多的去看见那些让自己情绪或愤怒或...好像都可以算愤怒的东西。索性后来就不太上了。好像的确也清静了很多,不过愁人的是豆瓣上也经常有人把微博上的东西搬过来,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既然他们已经在微博上看到了,也发表看法了,还要搬过来,看看其他元芳怎么看。这些大自然的搬运工们好像很想看到更多的人跟自己看法一致,好像大家都是想自己有独到见解又不希望世界上只有Ta一个人孤独的那样想。

     这个简书好像自动“保存”的太勤快了,每次我另起一段敲了六个空格之后,光标又自动跑回到最左端,可能也是我太迟钝了,边想边敲,接下来要写什么还不知道,所以总要停下来想一下。说话总是要铺垫太多,所以最后真正内容还没讲就已经码了好大一堆字,最后力气用光了,开始想说的还没说。

     看到一条转发的帖子,好像之前看到两三次的一个人,是个医生,但不太看新闻,微博也不上,不知道具体什么事,就知道好多人在悼念一个医生,当时就是好奇这些人真的认识他么。话说不看新闻不会死,什么加拿大着火什么拜仁夺冠,不知道也没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关注那么多跟自己无关的信息好像是一种强迫症,其实没用,不会因为你不知道柯以敏骂超级女声了你就跟世界脱轨了。可能因为无聊就点开看了一下,好像是一个人把医生给砍死了,其实不太想用砍这个词,觉得本身就有种接受这种凶残行为的感觉,还要专门给它顶一个词,其实就统称为非人类行为就行了。我觉得有时候我们用这些词的时候,好像不自觉就是在内心里接受这个事情。就比如,看到帖子里包括楼主和一些回帖的人都说了类似的话,说如果有人这样对待了Ta或者Ta的家人,那Ta就会用各种方法报复对方,甚至杀光对方全家。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想,不过话说自己也好像这么想过。自己想的时候好像觉得很正确,但看他们这么说的时候,我会觉得他们跟那个凶手的想法其实好像有点相似,只不过站角度不同 。有的人刺激点低,可能在有些人眼里是小事的,在当事人心里就是过不去的坎。不然也会一命抵一命。他们都把这个跟医闹联系起来,个人觉得这个已经不是医闹范围,医闹一般都跟钱或者因为为家人逝去无人责怪有关,像这种以命抵命的多半是精神方面不太正常吧,当然也不是说狭义范围的精神病,就是对待同样一件小事,有的人波澜不惊,有的人就怒不可遏。这种也应该算作一种精神疾病吧。而那种医闹的基本是像巴萨的布斯克茨那种一边用手捂着脸满地打滚,一边偷偷从指缝里看裁判如何判罚的感觉。

     个人的体会是,这种戾气是会被共振放大的,就是可能我只有一点怒气值,但处在一种场中,不自觉会猛增到冲天值。这种东西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但多数时候都是破坏性的,同仇敌忾的战斗力又多大,共同犯罪的下限指数也会同样有多高。当年的日本鬼子跟红卫兵小将其实是一回事,我不相信是今天的人进化的比几十年前的好了,当今世界最有礼貌,最怕打扰到别人的日本人跟当初的日本鬼子是一种人,只是他们处在了不同的场中。话说这个“场”字被一些人用坏了,但又找不到合适的词。那我就在把它用坏的道路上也尽上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

    现在的媒体太发达了,现在觉得这好像不太是一件好事情,我相信世界并没变多少,过去发生的不好的事情一点也不会比今天少,但只有邻居们议论议论就得了,现在是发生一件事,全国几亿人同时再围观,这样会把每件事情都放大。就像很久之前去报社工作,忽然发现好像三天两头就有飞机掉下来,那之前好像完全不知道,但按道理之前掉下来的概率一定更高一点,只是我不知道,而我一旦知道了,就会觉得很夸张,是因为自己不了解世界的真相而已。那等有一天,我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觉得每月掉下几架飞机是正常的概率事件之后,又发现火车也会出轨,因为当时自己还没坐过飞机,火车倒是经常坐,发现危险离自己好像更近了,有点难以接受。

     我爸之前买了部乐视手机,用了俩月电池就鼓起来了,因为我之前就不建议买乐视,因为他们的老板太能吹牛,我的简单的价值观里,吹牛的人的话一般都是假的,借用友商调侃乐视老板的话,因为他姓贾。于是听到手机坏了,我有点预言被验证的不该有的“成就感”,更加认定乐视手机很差。人们总爱这么想问题,不会那么巧吧,我买一部就是坏的,肯定是都不好。且不说乐视手机究竟好不好,单这个逻辑就站不脚,但没办法,好像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来考虑问题的。

     不知道是叫莫非定律还是什么,说小概率事件必然会发生。我当初上学的时候还挺喜欢学概率论的,后来开彩票店,遇到那些没有起码概率知识的人有点小鄙视,双色球中五百万的概率大概是一千几百万分之一,你不中很正常,有人中也很正常,有人买20倍中了很正常,他们会问为什么偏偏这期Ta买了20倍,问题是你知道每天全国有多少人几十倍的买同一个号码,因为500万税后已经买不了一套房子了,税前也买不了。3D的概率是千分之一,连续两期一样的号码也很正常,那些彩民就开始各种阴谋论,觉得“正常”情况下怎么会这样呢,可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正常。一个小概率事件,在大量重复实验下,必然会发生,永远不发生那概率就是0了,就跟那百分之若干个0之后那个1矛盾了。不过人就是这样,虽然我知道小概率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也正常,但真遇到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还会惯性的忍不住那么想,真有这么巧么,一定是乐视手机总体质量就不好。包括自己之前买的小米放在口袋里莫名其妙的屏就碎了,就认定小米不好。因为我之前用过的手机从来没放在牛仔裤口袋里碎了。这种逻辑基本是大多数人习惯用的逻辑。就像网上经常看到的,“为什么不骂别人,单骂你,还是你有问题”。

     有次看锵锵三人行,好像也是讨论医闹的,马未都说他去看病,说那个术前协议你根本没法看,就直接签字就行了,看了之后手术你就不想做了。说第一条就是打麻药有多少概率会死,就看这一条,你就不敢做了。我们经常看电视里说做这个手术的成功率有多少,好像很多人的认知也就到这,反正我这种没做过大手术的人也就知道这点。比如好像80%,我们可能会想赌一把。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打麻药也是会死人的,只是概率很小很小,真的是很小,但不代表不会有,不然这个概率数字也不会统计出来。万一不幸,你是这个概率若干个0后面那个1的组成部分,你也只能认命,但好像很多人都一样,瞬间受迫害妄想症发作,打个麻药怎么可能会死,那么低的概率都能发生,说明你医生水平有问题,于是去大闹医院。个人觉得好像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也不愿意接受,但好像能采取的姿势只能是选择相信医生。不然以后发展下去,稍微严重点的病人医院都不接收了,你没处看病,又会各种闹。因为再怎么签术前协议也白扯,人们脑子里还没有一个遵守约定的意识。就像很多淘宝卖家写明售出不退,但有人还是会买了想退,然后不退给差评,我的理解是,你可以去选那些可以退的卖家。且不说对方的条款是否合理,单就你已经同意了对方的条件,含着泪也要接受了。

     有点严重跑题,本来打的腹稿不是说这些,也没什么稿了,就是冒出来的几句话,然后再发挥,不过还没来得及发挥,就跑题了这么多,没力气再说了。很多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矫情那些东西也没意义,只是一种为了矫情而矫情。我相信之所以今天这么想,是因为昨天没发生,如果昨天发生了,今天又那么想了。人总是会为分叉点上的另一种选择加上无限多的想象,而因此产生很长时间重复又重复的怨或者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