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篇网文《真正决定你学习高度的,是深度学习能力》
运用拆书帮赵周老师的“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提问法,写出以下读后感。
1.深度学习可以使我们对某个领域进行深度思考,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知识迁移能力,让我们越学越快,成为跨领域专家。
2.移动阅读时代,因为一切来的都太快,太简单了,省去我们学习时间的同时,也在削弱我们的学习能力,如同明确的社会分工和科技进步,让我们不如原始人强健、善跑、力量大。
3.深度学习将让我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掌握本质,指导实践,从知道到做到,将知识转变为能力。如果继续浅层阅读,我们将逐渐丧失学习能力,成为只会泛泛而谈的“知道先生”或是学完就忘的“遗忘先生”。
4.但从增加通识,增长见识和提高效率的角度,我们还是需要浅层阅读的,可以增加我们知识面的广度,多少都懂一些,有助于我们在知识体系间建立联系。
5.因此,个人认为深度学习更适用于对专业领域的学习,需要掌握一手资料,并能够指导实践,或者以教为学,需要专题阅读,用科学的方法搭建知识体系,拆书帮的标签学习法就是很好的方法。
6.这与毛主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类似,强调实践、分析和总结归纳。界限之处在于深度学习理论强调新知与旧知相关联,以教为学,通过教授检验学习效果。而毛主席的理论更强调在干中实践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7.移动互联时代,我们需要“博览群书”,更需要深度学习,不断强化学习力这一掌握能力的能力——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