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读《周国平论教育》,以前只知道周国平老师是一个哲学家,今天读到他关于教育的论述,发现他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在作业批阅之余,捧起这本书来,在繁忙中获得一种不一样的精神力量,如海滩拾贝,总有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教育即生长”,这个由卢梭提出,杜威作进一步阐发的概念,激起了周国平的共鸣。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情。比如说,教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养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守护人性一一《周国平论教育》开篇周国平提出教育的七条箴言,感触颇多。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的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东西,我们只要做好引导的工作就好。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儿童期是儿童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承受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我们经常的做法是以牺牲孩子快乐的童年换取渺小的功利。孩子们已经没有真正的童年,但我上课时,让孩子说出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时,很多孩子竟然是沉默的,他们没有童年。
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而不允许孩子有发展,有创造,现在的孩子很少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应该是教育的退化吧。
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习惯满堂灌,生怕漏下一点东西,生怕学生们学不会,生怕他们浪费了时间。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手忙脚乱,让我们疲惫不堪。
今天的微机课,老师没来,于是我让孩子们自由复习,孩子们很有条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比我上一节课的效率要高很多。有时候我们总是担心孩子们浪费时间,给孩子们安排好一切,殊不知我们的安排并不是孩子们想要的,并不是最好的安排。有时给孩子一些自由,给孩子一点儿时间了来浪费,他们才会更有自主性,更能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因为一切教育都是自我的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知识的细节很容易忘记,一旦需要又很容易在书中找到,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一种能力,一种学习的能力。教孩子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有自己的习惯和爱好。
第六条箴言: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但是应该生活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个就是在大学里。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的大学,和建筑无关,和名气无关。
第七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一个理想的教师必备的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要爱学生胜于爱金钱和名利。
七条箴言的内容都是针对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而言,由此可以感受到周国平的教育观绝对不是那种条条框框式的教育,而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适合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诗意的教育。
守护人性一一《周国平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