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有书八本,与君共享之

来源:华拓网

夏日炎炎,烈日灼灼。与其出门会友,或是泡咖啡厅,电影院,商场玩乐,不如在家拿起一本书好好品读。一把凉椅,一杯冰镇柠檬水,吹着空调坐在窗台上,享受书本带来的清凉。今年恐怕是我大学毕业以来读书最多的一年。虽然才过上半年,但我看了看读书量已经达到40多本了。跟简书上有些读书达人相比,我这还差得远呢。但通过读书,我认识了很多朋友,认知到了自己的不足。私以为,自己的读书量不大,是不值得推荐书单的。但好书还是要分享的。

工具类

《成为作家》 《30天写小说》 《如何阅读一本书》

我有书八本,与君共享之

1.这三本书籍是我开始读书写作之时,最先接触的基础读物。想必在简书上都推烂。但我真心觉得这三本值得的大家读一读。我在参加百日写作活动之时,就问过活动的发起者@弘丹。想要持续有效的读书写作,应该怎么做。她就推荐我看了《成为作家》这本书。书中写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成为作家的。作家是什么样的人呢?

真正的作家应该具有的气质,既成熟,没有偏见,温和而公正,又敏感和像孩子一样的天真,这是作家性格的两个方面。

首先,要成为作家就要培养作家的气质。气质分两个方面,就是作家性格的两面,一方面是既要保持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又要是没有偏见,温和以及公正的。将这两个方面同时训练,让这两方面协调一致发挥作用。写作还持续不断的练习,斯蒂芬金在《写作那回事》这本书中写道,他每天都会坚持写作2000字,不写满就不出门。培养作家的气质加之持续不断的写作,你也可以成为作家。

2 .《30天写小说》这本书是我写作一个月后,我发现自己快没有可写的东西时,偶然间看了村上村树的简介发现,他在写小说之时什么准备也没做,回家买了纸笔就开始写作。当时我生起一个疯狂的念头,要不我也写一部小说吧。我在网上搜索了资料,发现了很多小说指导书籍,但唯独这一本更让我感兴趣。30天一部5万字的小说,每天1500左右,任何人都可以轻轻松松做到。这本书并不是叫你如何写,而是告诉你每周应该如何安排你的小说进度。对于初次写小说的人而言,无疑是最好的指导书籍。如果你也想写小说,不如看看这本书,拿起纸笔写吧 。天地间,有一本小说,等你很久了。

3.《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讲解了书籍的总类,以及根据不同的书该如何阅读。我们的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大多数的人读书还只停留在基础阅读,这也是我们为何读了一本书却学不到东西的原因。基础阅读只是普通的认字,理解一句话的意思。我们早已不是小学六年纪的学生。仅仅依靠基础阅读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阶段的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在叫我们如何怎么以最有效,最快的方式理解一本书。
这三本书我都写了书评,不想读书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写的书评,或许对你有帮助。

小说类

小说类的书籍实在太多了。我推荐《月亮与六便士》,《追风筝的人》,《一个人的朝圣》。

我有书八本,与君共享之
1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创作的一部以画家为题材的小说。这本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它讲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却迷上了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为不被世人所理解,他在异国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只为了寻找内心的安静和适合自己的艺术创作氛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他勇敢得选择了理想,宁愿失去生命,也绝不放弃理想的追求。毛姆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的怪才。深刻探索了艺术的产生和本质,个性和天才的关系,艺术家和社会的矛盾等引人深思的问题。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达成自己的理想这句话始终萦绕我心,可能在理想面前我们需要的是一点点勇敢。

2.《一个人的朝圣》讲了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故事讲述主人公哈罗德已近六十岁了,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的一生想到了自己的一生,经过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人一定要拥有信念,生活才不会变成一片荒野,才不会失去方向。

这是一部很精彩的小说。作者蕾秋乔伊斯用她细腻的文笔,强大的语言掌控能力和叙事能力为了讲述了一个男人自我找寻的故事。好故事就是这样,它能帮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信仰,回顾自己的人生。

3 .《追风筝的人》很久就买来了,一直没时间看。今年看完之后,我被深深震撼了。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他的身影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这世上真有如此善良的人吗?这份情谊真的存在在这个世上吗?故事发生在阿富汗,讲述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一段主仆情,一场人性的救赎。在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斗风筝”比赛中,阿米尔打败所有竞争者,他叫哈桑去追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哈桑转身对阿米尔说到:“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对阿米尔是誓死不改的忠诚和信任。但这样的忠诚换来的却是背叛。哈桑在追逐风筝的时候,惨遭凌辱,而这一切阿米尔本看在眼里,但生性懦弱的他,选择了无视。甚至为了减轻自己的内疚,冤枉哈桑偷了自己的生日礼物,将哈桑赶出家门。因为这件事阿米尔一直背负罪责,他痛苦煎熬的在美国生活着。最后终于鼓足勇气,重回故土,去找寻那份遗失的友情。这部小说非常感人。其中风筝蕴藏的含义很深,值得大家细细品味。

诗集

《沙与沫》 作者 纪伯伦

我有书八本,与君共享之

我读诗集不多,偶尔读读调节心情的。唐诗,宋词还未完全领悟,实在不便推荐。但这本诗集,我感觉非常美,短短几句话却蕴含深刻道理。值得品味。我读的双语版的。摘录一首,供大家品读。

我永远行走在这些海岸
行走在沙子与水沫之间
满潮会抹去我的足印
风儿也会将水沫吹散
海与岸却会长存
直到永远

短短几行字,就道出人间真谛。纪伯伦与泰翁同是东方诗哲。但他的名气却没有泰翁大,私以为纪伯伦的诗偏于“悲”,而泰翁则偏于“慈”。两者各有特色,唯读诗人心境决定。

历史文学类

《世说新语》 (南朝 )刘义庆

我有书八本,与君共享之

前段时间还跟一个学历史的朋友询问有什么历史书读起来不枯燥的。他就推荐了这部,当然我是对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感兴趣才特意看得这本书。每个故事都很短,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还能知晓不少成语的来历。《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时的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纂而成的,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至南朝宋时二百多年间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逸闻琐事。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透过这本书说可以了解魏晋时期的名士风度,丰富自己的涵养。

好书还有很多,但恐予自己的归纳能力有限,不能一一列出,上述几本都是最爱的,小说,历史尤其喜欢。在这炎炎夏日挑选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品读,当是一大乐事。

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呗,鼓励我继续读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