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阿弟在大学时代颇为相投,有事总是找彼此相商,久而久之他成了我心中最重要的朋友,说是兄弟实不为过。
阿弟家境一般,母亲多病,与我经历类似,所以生活中多了一些共同的东西。上学期间遇到一起吃饭需要付钱我总是抢着付,原因是我理解他这样的家庭情况实在是太难了。有时候他和我说要请我吃饭,我也会说:“钱用在刀刃处,你我兄弟不需要这个。”他很是赞同,于是也就一直这么走过来了。阿弟是个偏科生,大学英语四个学期每次都挂科,有时候补考都不过,就因为这个挂科大学里的各种荣誉和奖学金都与他有缘无份,为此他非常郁闷。我那时是班长,能为他争取的还是尽量给他争取,能帮他的尽量帮。不仅为了英语不及格找过英语任课老师,还向辅导员为他争取过助学金。有时候,不惜得罪人也要帮助这个兄弟。
大学四年太短,一晃就过去了。我毕业去了南方的一家企业,阿弟选择违约签约的企业留校准备考本校的研究生。后来阿弟如愿考上了研究生,我从内心为他高兴。忽然有一天阿弟给我打电话说要借1000块钱给女朋友买礼物,我一听好事呀,立马给他转过去了。他说要等工作以后有钱了才能还,我心说:“兄弟一场,不还也没关系。”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像对待兄弟一般对待这位朋友。我却从来没有考量过这位仁兄在遇到类似情况会如何对待我。这也正是痛点所在,也成了了我日后对他失望的主要原因。
2年前他毕业了,找工作到了北京,初期没地方住,我基本上动用了北京所有的关系网为他找了个临时的住处。后来,我和他合租了一个两居室,替他内垫了一部分房租。我搬家那天说让他帮我过来搬家,先说要给一个自己喜欢的妹子改论文,后来总算是去帮我搬了家,搬了一半又说和人约了吃饭。当时内心有点小失落,但是毕竟是理解的。
但是后来的几件事就让我苦笑不得了!第一件事,我和妻子领证那天,说叫他吃饭,庆祝一下,让他做个见证。他说约了别人吃饭,我也就没说什么,毕竟事情有先后嘛。笑点是后来和他约饭的人爽约了,然后在微信在群里问我们:“还要不要我见证了?在哪里吃饭?”我当时就乐了,他自认为重要的人其实一点不重视他,反而冷了我这位把他当兄弟的人。
第二件事,他说他们那里产核桃,我说咱们可以一起搞一把。当时答应的挺好,风险共担,红利共享。结果回家后给我的答复是:“如果你要就一起给你发过来,一斤多少钱多少钱。”哈哈,自己脱了个一干二净,最坑爹的是那年的核桃有一半是坏的。
第三件事,突然有一天说要离开北京到南方,这合租的房子直接就甩锅给了我,临走还送了我一份大礼,我回家一看,屋里全是水。因为他临走洗了几个碗,水管子漏了一天,哈哈。我们淘水淘到半夜,第二天还请了一天假继续晾干被淹的物品。
第四件事,我送给他的礼物是好几百的文具包。他到目前为止连50块钱的礼物都没送过我。在钱上,这位仁兄从来是舍不得的,和有钱没钱没关系。
第五件事,我开通了公众号,写文章想让他转发一下,他第一句就是:“想用我的资源!”终究是将自己的看的很重的人,我实在是严重受伤了。
终于,我放弃了这位兄弟,把他当做了一般的朋友。从那以后,他找我帮忙,我也不像以前那么积极地使出全力了。这一段交情,终于在兄长的失落中断掉了,因为人心的不对等,因为专业的坑兄神技我终于受不住了!
人生便是如此,你珍视的交情别人可能并不在意,你垒起的友谊城堡在别人眼里不过是茅草屋,所以当你用生命守护时,别人放了一把火。有的人把情谊放在心中,怎么说便怎么做,有的人把情谊放在嘴边,说的十分动听,到落实的时候就十分变扭了。不能说这位朋友做了什么坏事,只是这种不对等的相待实在是太让人伤怀。不必割袍断义,但心中不再是兄弟,如此都好,就以此文祭奠一下少年时的义气和2B想法。
一方可为兄,一方难为弟,这兄弟名不副实,久而久之也就做不成兄弟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听别人说什么好听的话,只看别人怎么做,并且给自己立规矩两条:一、好色者不交;二、重利者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