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井与人生智慧
在古代农耕社会生活中,井是先民重要的生存条件之一,也是先民日常最熟悉的一项物事。井自身的特性引发先民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往往因井说事,就事论理,从中引出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那些凿井而饮的日子(四)A
《周易》六十四卦中,就有一卦名为“井卦”,(第四十八卦)。井入卦象,体现了古人对井的重视,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已深刻认识到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卦象,井被赋予人的品格。《周易》言井有“四德”:曰养育,曰谦虚,曰坚贞,曰洁净。井而定居,养育万民,一也;虚怀若谷,从不自满,二也;井温恒定,位处如一,三也;井水清冽,纯净甘美,四也。
B
说到井,不能不提我们小学时便知道的那个著名典故“井底之蛙”。自从庄子提到它以后,“井里的蛙”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思想文化意义的一个形象。
“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皆因局限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造成了眼界狭小,见识短浅。人们也用“云龙井蛙” 来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那些凿井而饮的日子(四)C
就井本身而言,古人也常常以井喻物,拿井说事。随着传统农业生活的远去,先民曾经熟用的与井有关的成语俗语,除少量还在使用外,如“临渴掘井”“落井下石”“井水不犯河水”等,大多已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视野。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我们还是应当有所了解。
学如穿井:喻学习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担雪填井 :喻徒劳无功。取辖投井: 喻挽留客人极坚决。牵牛下井: 喻事情棘手,很难办到。避坑落井: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掘井及泉 :喻做事善始善终。甘井先竭:喻能干的人早衰。
D
李白《姑熟十首》中有一首咏古诗《桓公井》。桓公井位于当涂县城东五里处。为叱咤风云、权倾朝野的东晋大司马桓温镇守姑熟时所建。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石甃(zhòu)冷苍苔,寒泉湛孤月。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彻。”(唐·李白《桓公井》)
诗人慨叹,苍苔冷,泉月明,秋桐落,春桃发,岁去人杳,世事沧桑。桓公已经千古,他挖的这口井,依然清泉长流不竭。但是谁又在意这些呢?
那些凿井而饮的日子(四)5 井与信息交流
后世人们夸赞柳永的词作时常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意思是说,市井之中经常能听到有人唱柳永的词。这说明柳词流传甚广,贴近北宋市井之民的日常生活,通俗易懂,深受欢迎。
古时候,人们依井而居,“井”逐渐成为村庄人们社交往来、沟通信息的公共生活空间,是全村的信息交流中心。比后来依井而建的公共场所——祠堂的出现要早得多。
那些凿井而饮的日子(四)有水井的地方,就有公共生活,就有人,就有女人。男人们偶然在井台上碰上了,交流的多是生产上的事。女人们则在汲水和洗涤的过程中,汇聚和传播着全村生活的各种小道信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三姑六婆,七婶八姨的各种是非与传闻瞬间扩散。
于是井这个意象,渐渐发展出一个新的内涵——物议与流言。井台俨然是全村的道德制高点与精神审判台。古老的传统观念和旧的市井习俗在这里顽固地盘踞着。
流言如深井。古代多少幽怨的女子,因不堪井边的流言与物议而举身赴清流。然而井有何辜?无论物议如何沸腾,世事如何多变,那口井永远是渊深沉默的,千年不变。它不过是一口井而已。
6 井与市井文化
先民围井而居,井成为共汲之所、公共空间。而最初的贸易也是在井边发展起来的。因井为市,进行商品的买卖与交换,故有“市井”之称。多指做买卖的街市,又代称商贾和城市里的平民百姓。
《管子》:“处商必就市井。” 《孟子》:“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
中国古代一直是重农抑商的社会,商贾的地位十分低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官为吏。”(见《史记·平准书》)那些锱铢必较、唯利是图的商贾之人,被称为“市井小人”或“市井之徒”。
那些凿井而饮的日子(四)做生意的市井人和读书修身的君子,其地位是没法比的。如陆游《村居书事》中有“修身世世诗书业,营利明明市井人”之句。
井作为古代贸易的场所,孕育了一批目光短浅、以赢利为目的的市井之徒,也孕育出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市井文化,这对中国古代市民风气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市井文化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它是指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充满变幻而杂乱无章的一种市民文化,它是一种“现象流”——“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它反映着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表现出浅近而表面化的喜怒哀乐。它自由闲散缺乏庄严,缺少深刻性和心灵冲击力,“没有现实与历史的深层次的忧患,更没有血与火的悲剧意识。”
7 井与民俗文化
“井上梧桐”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表达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实际上体现的是与井有关的一种民俗文化。
古人认为水井中有龙神,而梧桐又可以引来凤凰栖止,所以人们喜欢在水井边种梧桐树,常是双梧夹井。这可能是民间龙凤呈祥的民俗观念的最初萌芽,是一个村庄祈求风调雨顺、平安祥和的意愿的外化。
那些凿井而饮的日子(四)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祭井神的民俗。我小时候听妈妈说井里面有井龙王,小小的心里对井充满了神秘和敬畏。后来在电视剧《西游记》里,终于见到了真的井龙王。
小时候在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我们这里家家都有“引龙”的习俗。乡民一大早用草木灰撒在井边上,再由井边引到自家院子与屋里,祈愿来年事事顺心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世事变迁,这些旧俗早已被人们遗忘了。